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多万援建大军、3000万干部群众,在这个当今世界最大规模的建筑工地上,800多天夜以继日的艰苦奋战,让灾区大地脱胎换骨,浴火重生,“两年跨越二十年”,铸就着汶川奇迹、四川奇迹、中国奇迹。
▍一个个复活与新生的美丽村镇,如颗颗璀璨珍珠,镶嵌在绵延300公里的龙门山地震带上
从都江堰出发,汽车行驶在都汶高速路上,平坦的黑色路面,洁白的交通标识线,翠绿的绿化隔离带,令人欣慰。透过车窗望去,在岷江两岸的崇山峻岭上,那些曾经被地震撕裂的大地,已经开始披绿。而仅仅两年前,这段行程的大半被崩塌的山体完全覆盖。为了打通通往震中映秀的生命线,中央牵挂,全国揪心。多少救灾官兵和施工队伍冒着生命危险,日夜奋战。现在,车行20分钟,在经过四个长隧道后,再过岷江,震中映秀印入眼帘。
映秀四面环山,是去九寨沟、黄龙的必经之地。在地震中,映秀镇中心区被夷为平地,全镇80%以上的人口遇难,95%以上的房屋倒塌。而现在,除了漩口中学几栋歪倒的房子在向人们诉说惨痛外,你已经很难想象当时地震的惨烈景象了。
白墙青瓦的川西民居,石墙灰顶的羌寨石阁,粉墙金瓦的藏式小楼,映秀人的新家,竟是如此温馨美丽。群山环抱,林木葳蕤,郁郁葱葱,茶马古道,隐约山间。岷江从远处而来,穿镇而过;在镇中心,渔子溪河加入合唱。今年5月,在恢复重建现场会上,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面对新生的映秀,激动地对在场的干部群众说,什么是奇迹,这就是奇迹,映秀就是奇迹!
从映秀到水磨,只有30分钟车程。据镇长罗继华介绍,远在唐朝,这里就有羌寨。在苏轼和张大千的笔下,这里是“世外桃源”,当地人称之为“乡巴拉”,意为神仙居住的地方。为让震前饱受工业污染、震后一片废墟的名镇复活,建设者们确立了“汶川生态新城,西羌文化名镇”的目标;“用画画的方式建设城市形象,用倒推的逻辑确定产业出路,用实用的标准确定设施功能”;“工业外迁,腾笼换鸟”;科学规划,整体重建。现在,一座有着浓郁羌族风情、美如诗画的小镇展现在我们眼前。
青山绿水掩映间,黄色的羌族碉楼时隐时现,中国结、灯笼、牌坊点缀其中,这融合了羌、藏、汉民族风情的建筑,倾注着水磨人所有关于家园的追忆和梦想。凡是来过水磨的人,无不对这座藏于群山怀抱中的美丽小镇惊叹不已,全球人居论坛授予其“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荣誉称号。
行走在灾区,一个个崭新而美丽的城镇和村庄,山水田园风光争辉,民族地域特色突出。在绵延300公里的汶川地震带上,虹口、天马、龙门山、寿阳泉、汉旺、晓坝……那些曾经撕裂人心的名字,100多个涅槃重生的小镇,如颗颗璀璨的珍珠。
在新北川,出自著名雕塑大师叶毓山之手、一尊高21米的巨型纪念碑,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碑体从羌族传统建筑碉楼抽象而来,正面男子展示力量之美,前方羌族妇女深情凝望,旁边孩子稳健迈步……好一幅美丽的画卷,生动地诠释着地震灾区的复活与新生。
▍“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人民”
这是一组特别的数字,令人难忘——
震后一年内,四川灾区355万户震损住房修复加固完成;震后一年半,150万户农房重建完成;震后两年,25万户城镇住房重建基本完成……
截至2010年9月13日,学校已完工2655所,医疗卫生机构已完工1542个……数字的背后有着怎样的人、怎样的事?有着怎样生动的民生诠释?
初秋的青城山朦胧幽静,沿着蜿蜒的山路行驶,不时见到一栋栋依山而建、精巧别致的乡间别墅,高高低低,错落有致,成片的银杏树在晨晖的映照下格外炫目。
我们来到“联建第一房”——茶坪村民王全的新家。这是一幢上下两层披檐阁楼、青瓦白墙的乡村别墅。还未走进楼里,鲜红的对联映入眼帘。上联:大地震,毁家园,党的政策来解难;下联:小别墅,标准间,茶坪百姓好喜欢。横批:震后新生。走进室内,塑钢门窗、实木地板、现代家具、一应俱全的家电……王全利用当地生态优势,引入社会资金,将自己的宅基地转让给联建方建设“乡村酒店”,自己不花一分钱就得到了一套别墅。他自己的别墅可以自己经营,也可以租赁给公司,用于发展“乡村连锁客栈”。
都江堰虹口乡,用资源换资金,把住房重建和发展旅游产业结合起来,建起游客接待中心、熊猫驿站、光荣村安置房、高原村猕猴桃观光道、瓦子坪安置小区、山水丽苑农家乐、忆江南乡村酒店……藏在大山里的这一切是如此的新鲜、规范、美丽,让我们由衷地佩服建设者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同样是在都江堰,天马镇把重建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在充分尊重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实现农民集中居住,变土地指标为土地资本,不仅解决了重建资金难题,整理后的耕地还为规模经营、产业化发展腾出了巨大的空间。温家宝总理高兴地在这里写下“欣欣向荣”四个大字。
在灾区采访参观,那一栋栋农家新楼常常让我们流连忘返。从汶川、北川的羌式小楼,到都江堰、绵竹的川西民居,到彭州宝山村的别墅洋房,重建自救让民族风情、传统诗意全面回归。可以说,新民居将这本就山清水秀的川西,点缀成一幅幅意境深远的中国画。
除了住房的重建,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等民生诉求,同样是重建的重点。
走进北京对口援建的什邡职业中专学校,现代化的教学楼旁,一块黄绿相间的足球场格外“打眼”。橘红色的塑胶跑道上,学生们正在跑步锻炼。这所学校投资近两亿元,专业车间、阶梯教室、计算机教室,现代化的设施应有尽有。
来到平武县平通新场镇,中心小学、卫生院、综合文化站等一批公共设施都已竣工并投入使用。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山区特色集镇已经在昔日的废墟上拔地而起。
“最好的房子在灾区,最好的设施在灾区。”通过灾后重建,学校、医院这些农村以往的“短板”得到修复。学校全新的塑胶跑道,卫生院现代化的医疗设施,这些过去在农村想都不敢想的东西,提前在灾区农村亮相并发挥功能。现在,走进灾区,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你会发现:“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上学国家包,看病能报销,养老靠农保”。灾区恢复重建,“最满意的是人民”,这一点也不夸张。
▍基础设施建设提速, 产业发展领跑,四川化危为机,迈出了从重建到跨越的崭新步伐
坐上乳白色流线型的“和谐号”动车组,半个小时就从繁华的成都来到了世界双遗产——青城山脚下。这是四川灾后恢复重建的第一个重大铁路项目,250公里的时速正契合着四川基础设施重建的速度。
地震后,全川480多个交通项目完全损毁,171座35千伏以上变电站受损,2700多条电网线路停运,164条高压线路完全损毁;灾区水系被破坏,上百个受灾乡镇群众饮水困难……大地震摧毁了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道路、桥梁、电站、水厂等基础设施,上万亿元的社会财富瞬间湮灭。
重建为四川的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崭新的机遇。距离汶川特大地震仅仅800多天,一条条崭新的道路在灾区延伸,一座座电站修复发电,一个个饮水工程让受灾群众在自家的厨房里直接取用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截至目前,四川基础设施恢复重建项目已开工1366个,占重建任务的99.64%。11条高速公路全部开工建设,88条国省干道和重要干线已完工45条,恢复修建农村公路近3万多公里。23个铁路项目开工建设,四川铁路正与东部地区同步迈入高速时代。
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面提速,为灾区的产业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支撑。青川县经济和商务局局长徐富荣形象地说,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要搞,后续的产业跟进也很重要,不然老百姓就会“住着别墅吃红薯”。
“住着别墅吃红薯”,一句话点到了灾后青川的要害,也点到了整个灾区的要害。灾区都把产业重建提到特别重要的位置。
在北川新县城内,北川—山东产业园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之中。为什么将工业园区放在新县城里面?规划人员介绍,“新县城内,将要安置失地农民近3万人,必须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如果工业园区在城外,他们怎么去上班?”产业园预计今年年底竣工投产,这将为未来北川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在青川县一所空出的板房学校,房间内整整齐齐码放着的菇袋里,已经冒出了一株株白菇。在浙江衢州的援建下,这片原本需拆除的板房挂上了“江山白菇高效栽培示范园区”的牌子。
在汶川,依托气候、地理环境,已经发展起甜樱桃、猕猴桃、茶叶、蔬菜、花卉等特色基地5万余亩,扶持发展起一大批种植专业大户。
在绵竹,沿山一带建成了万亩玫瑰园,组建了玫瑰种植专业合作社,玫瑰种植、玫瑰香精加工、玫瑰园生态游等产业协调发展……
淘汰“小、劣、差”,引进“大、优、强”。四川灾区产业发展正在走出一条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重生之路,实现着从“起立”到“起跳”的跨越。
▍一个个复活与新生的美丽村镇,如颗颗璀璨珍珠,镶嵌在绵延300公里的龙门山地震带上
从都江堰出发,汽车行驶在都汶高速路上,平坦的黑色路面,洁白的交通标识线,翠绿的绿化隔离带,令人欣慰。透过车窗望去,在岷江两岸的崇山峻岭上,那些曾经被地震撕裂的大地,已经开始披绿。而仅仅两年前,这段行程的大半被崩塌的山体完全覆盖。为了打通通往震中映秀的生命线,中央牵挂,全国揪心。多少救灾官兵和施工队伍冒着生命危险,日夜奋战。现在,车行20分钟,在经过四个长隧道后,再过岷江,震中映秀印入眼帘。
映秀四面环山,是去九寨沟、黄龙的必经之地。在地震中,映秀镇中心区被夷为平地,全镇80%以上的人口遇难,95%以上的房屋倒塌。而现在,除了漩口中学几栋歪倒的房子在向人们诉说惨痛外,你已经很难想象当时地震的惨烈景象了。
白墙青瓦的川西民居,石墙灰顶的羌寨石阁,粉墙金瓦的藏式小楼,映秀人的新家,竟是如此温馨美丽。群山环抱,林木葳蕤,郁郁葱葱,茶马古道,隐约山间。岷江从远处而来,穿镇而过;在镇中心,渔子溪河加入合唱。今年5月,在恢复重建现场会上,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面对新生的映秀,激动地对在场的干部群众说,什么是奇迹,这就是奇迹,映秀就是奇迹!
从映秀到水磨,只有30分钟车程。据镇长罗继华介绍,远在唐朝,这里就有羌寨。在苏轼和张大千的笔下,这里是“世外桃源”,当地人称之为“乡巴拉”,意为神仙居住的地方。为让震前饱受工业污染、震后一片废墟的名镇复活,建设者们确立了“汶川生态新城,西羌文化名镇”的目标;“用画画的方式建设城市形象,用倒推的逻辑确定产业出路,用实用的标准确定设施功能”;“工业外迁,腾笼换鸟”;科学规划,整体重建。现在,一座有着浓郁羌族风情、美如诗画的小镇展现在我们眼前。
青山绿水掩映间,黄色的羌族碉楼时隐时现,中国结、灯笼、牌坊点缀其中,这融合了羌、藏、汉民族风情的建筑,倾注着水磨人所有关于家园的追忆和梦想。凡是来过水磨的人,无不对这座藏于群山怀抱中的美丽小镇惊叹不已,全球人居论坛授予其“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荣誉称号。
行走在灾区,一个个崭新而美丽的城镇和村庄,山水田园风光争辉,民族地域特色突出。在绵延300公里的汶川地震带上,虹口、天马、龙门山、寿阳泉、汉旺、晓坝……那些曾经撕裂人心的名字,100多个涅槃重生的小镇,如颗颗璀璨的珍珠。
在新北川,出自著名雕塑大师叶毓山之手、一尊高21米的巨型纪念碑,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碑体从羌族传统建筑碉楼抽象而来,正面男子展示力量之美,前方羌族妇女深情凝望,旁边孩子稳健迈步……好一幅美丽的画卷,生动地诠释着地震灾区的复活与新生。
▍“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人民”
这是一组特别的数字,令人难忘——
震后一年内,四川灾区355万户震损住房修复加固完成;震后一年半,150万户农房重建完成;震后两年,25万户城镇住房重建基本完成……
截至2010年9月13日,学校已完工2655所,医疗卫生机构已完工1542个……数字的背后有着怎样的人、怎样的事?有着怎样生动的民生诠释?
初秋的青城山朦胧幽静,沿着蜿蜒的山路行驶,不时见到一栋栋依山而建、精巧别致的乡间别墅,高高低低,错落有致,成片的银杏树在晨晖的映照下格外炫目。
我们来到“联建第一房”——茶坪村民王全的新家。这是一幢上下两层披檐阁楼、青瓦白墙的乡村别墅。还未走进楼里,鲜红的对联映入眼帘。上联:大地震,毁家园,党的政策来解难;下联:小别墅,标准间,茶坪百姓好喜欢。横批:震后新生。走进室内,塑钢门窗、实木地板、现代家具、一应俱全的家电……王全利用当地生态优势,引入社会资金,将自己的宅基地转让给联建方建设“乡村酒店”,自己不花一分钱就得到了一套别墅。他自己的别墅可以自己经营,也可以租赁给公司,用于发展“乡村连锁客栈”。
都江堰虹口乡,用资源换资金,把住房重建和发展旅游产业结合起来,建起游客接待中心、熊猫驿站、光荣村安置房、高原村猕猴桃观光道、瓦子坪安置小区、山水丽苑农家乐、忆江南乡村酒店……藏在大山里的这一切是如此的新鲜、规范、美丽,让我们由衷地佩服建设者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同样是在都江堰,天马镇把重建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在充分尊重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实现农民集中居住,变土地指标为土地资本,不仅解决了重建资金难题,整理后的耕地还为规模经营、产业化发展腾出了巨大的空间。温家宝总理高兴地在这里写下“欣欣向荣”四个大字。
在灾区采访参观,那一栋栋农家新楼常常让我们流连忘返。从汶川、北川的羌式小楼,到都江堰、绵竹的川西民居,到彭州宝山村的别墅洋房,重建自救让民族风情、传统诗意全面回归。可以说,新民居将这本就山清水秀的川西,点缀成一幅幅意境深远的中国画。
除了住房的重建,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等民生诉求,同样是重建的重点。
走进北京对口援建的什邡职业中专学校,现代化的教学楼旁,一块黄绿相间的足球场格外“打眼”。橘红色的塑胶跑道上,学生们正在跑步锻炼。这所学校投资近两亿元,专业车间、阶梯教室、计算机教室,现代化的设施应有尽有。
来到平武县平通新场镇,中心小学、卫生院、综合文化站等一批公共设施都已竣工并投入使用。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山区特色集镇已经在昔日的废墟上拔地而起。
“最好的房子在灾区,最好的设施在灾区。”通过灾后重建,学校、医院这些农村以往的“短板”得到修复。学校全新的塑胶跑道,卫生院现代化的医疗设施,这些过去在农村想都不敢想的东西,提前在灾区农村亮相并发挥功能。现在,走进灾区,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你会发现:“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上学国家包,看病能报销,养老靠农保”。灾区恢复重建,“最满意的是人民”,这一点也不夸张。
▍基础设施建设提速, 产业发展领跑,四川化危为机,迈出了从重建到跨越的崭新步伐
坐上乳白色流线型的“和谐号”动车组,半个小时就从繁华的成都来到了世界双遗产——青城山脚下。这是四川灾后恢复重建的第一个重大铁路项目,250公里的时速正契合着四川基础设施重建的速度。
地震后,全川480多个交通项目完全损毁,171座35千伏以上变电站受损,2700多条电网线路停运,164条高压线路完全损毁;灾区水系被破坏,上百个受灾乡镇群众饮水困难……大地震摧毁了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道路、桥梁、电站、水厂等基础设施,上万亿元的社会财富瞬间湮灭。
重建为四川的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崭新的机遇。距离汶川特大地震仅仅800多天,一条条崭新的道路在灾区延伸,一座座电站修复发电,一个个饮水工程让受灾群众在自家的厨房里直接取用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截至目前,四川基础设施恢复重建项目已开工1366个,占重建任务的99.64%。11条高速公路全部开工建设,88条国省干道和重要干线已完工45条,恢复修建农村公路近3万多公里。23个铁路项目开工建设,四川铁路正与东部地区同步迈入高速时代。
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面提速,为灾区的产业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支撑。青川县经济和商务局局长徐富荣形象地说,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要搞,后续的产业跟进也很重要,不然老百姓就会“住着别墅吃红薯”。
“住着别墅吃红薯”,一句话点到了灾后青川的要害,也点到了整个灾区的要害。灾区都把产业重建提到特别重要的位置。
在北川新县城内,北川—山东产业园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之中。为什么将工业园区放在新县城里面?规划人员介绍,“新县城内,将要安置失地农民近3万人,必须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如果工业园区在城外,他们怎么去上班?”产业园预计今年年底竣工投产,这将为未来北川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在青川县一所空出的板房学校,房间内整整齐齐码放着的菇袋里,已经冒出了一株株白菇。在浙江衢州的援建下,这片原本需拆除的板房挂上了“江山白菇高效栽培示范园区”的牌子。
在汶川,依托气候、地理环境,已经发展起甜樱桃、猕猴桃、茶叶、蔬菜、花卉等特色基地5万余亩,扶持发展起一大批种植专业大户。
在绵竹,沿山一带建成了万亩玫瑰园,组建了玫瑰种植专业合作社,玫瑰种植、玫瑰香精加工、玫瑰园生态游等产业协调发展……
淘汰“小、劣、差”,引进“大、优、强”。四川灾区产业发展正在走出一条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重生之路,实现着从“起立”到“起跳”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