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方法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教学目标之一。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有助于学生构建语文思维。为了实现培养学生语感的教学目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经验,分别从花样朗读、自主细读、鉴赏阅读、延伸阅读四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语感。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语感;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赵静(1977—    ),女,河北鹽山人,盐山县第二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初中语文教学。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有培养学生语感的意识,并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加强对学生语感的培养,从而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一、训练学生的语感——花样朗读
  朗读是指综合多种语言手段,将文字有感情地表达出来的一种语言艺术。朗读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也是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朗读有多种形式,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听读、范读、齐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有效训练学生的语感。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收录了余光中的现代诗歌《乡愁》。这首诗是书写乡愁的名篇佳作,余光中用巧妙的意象、严谨的结构,表达了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之情。在教学《乡愁》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余光中先生朗读诗歌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知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接着,教师给学生两分钟时间进行自由朗读,并指出在朗读中要把握本首诗歌的感情基调。学生自由朗读后再齐读一遍。学生齐读后,教师应在朗读上给予指导,由于这首诗的感情是忧郁、深沉的,所以在节奏上这首诗歌整体读起来语气要稍微缓慢一些。另外,整首诗一共有四段,每一段内容都不一样,朗读时的语气也应该有所变化:第一段是诗人对母亲的回忆,在朗读时要用平淡的语气;第二段是夫妻分别,需要增加一些遗憾的语气;第三段是母亲去世,要读出痛苦的感觉,尤其是在读到“我在外头”时,语调要稍微提高一些,在读到“母亲在里头”时,可以延长语气,并且情绪要强烈一些,读出作者的痛苦之情;第四段写的是诗人回不了祖国,因此在朗读时要读出诗人的惆怅和期盼之情。教师指导朗读后,学生能够调动内心的情感去感受作者的愁思,这时,再给学生一分钟自由朗读的时间,然后再请三位学生范读。
  在《乡愁》的诗歌教学中,教师按照听读、齐读、范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循环往复,一咏三叹,不断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象美、品味诗歌的音乐美、发现诗歌的结构美,在朗读过程中实现文本与语言的无缝对接,从而有效训练学生的语感。
  二、构建语感基础——自主细读
  部编版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自读课文,由于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在学生自读课文时,适当布置一些阅读任务,让学生进行文本细读,进而在构建学生语感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习惯。
  《雨的四季》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刘湛秋通过从视、听、嗅等多个感官功能,运用不同手法描绘了雨在四季中不同的特点,也表达了作者对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由于该篇文章是自读课文,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并罗列出几个阅读任务,让学生在阅读中带着问题去思考。如教师给出以下几个问题:①文章共描绘了几幅雨景图?你最喜欢哪一幅雨景图,为什么?②结合自己的感受,谈一谈对“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的理解。③提出自己在阅读时的困惑。当然,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阅读任务,这样可以有效地调动班级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教师给学生布置教学任务,并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这样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带着任务对文章进行自主细读时,能够有自己的阅读体验,形成内化认知,通过交流表达奠定语感基础。
  三、提升学生语感——鉴赏阅读
  教师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引导学生反复阅读、鉴赏文本,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能把阅读内容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语言,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感。
  杨绛的《老王》讲述的是她与一个普通车夫老王之间的故事。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仔细揣摩关键词,提升其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理解文章的深意。学生在初步阅读文章的基础上,能够捕捉到文中的重点词出现在文章的最后一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教师可以针对“愧怍”一词进行深度解读。学生通过分析,理解这里的“愧怍”并不是单指最后一件事情,而是指作者与老王之间发生的所有事情。那么,杨绛的愧怍表现在哪里呢?由于学生品析能力有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具体的角度进行分析。通过指导,学生发现:首先,从标题上看,“老王”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名字,说明老王对于作者而言,就是一个萍水相逢的人。其次,从文章的语言角度分析,语言比较客观直白,如文章开头交代老王的身世时,运用白描手法,借用老王自己的口吻叙说,其中没有夹杂作者一丝的情感描述。而这客观的描述背后,其实就隐藏了作者对老王的态度——仅仅只是一个认识的人而已。最后,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来看,文中对老王的外貌描写只有两处,其中一处是“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面对如此病重的老王,杨绛竟然觉得好笑,更加证明了老王与作者的交情不深。而老王对杨绛一家有着特殊的情感,因此当杨绛意识到这一点时,才说出了“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之情。
  优秀的作品往往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仔细推敲文章的重点词语,为学生创造语言环境,让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产生对话,理解文章深刻内涵的同时提升语言感知能力。
  四、促进语感生成——延伸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课内的教材是有限的,虽然能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但是学生却不能得以满足。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推荐相似的课外读物,让学生进行延伸阅读。丰富的阅读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促进学生的语感生成。
  《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文章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刻画了愚蠢至极的皇帝、虚伪愚昧的大臣和没有主见的看客形象。学生在阅读之后,会被荒诞的情节所吸引,对故事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在课后自主收集其他安徒生童话故事,每位学生至少收集两篇自己感兴趣的童话故事,并在班级中给大家讲述故事情节。如有的学生找到了《海的女儿》,有的学生找到了《她是一个废物》。有的学生找到了《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等。学生收集结束后,教师可利用课前十分钟时间,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如学生举手回答:“我找到故事是《她是一个废物》,在故事里,安徒生描写了一位贫穷的洗衣妇人,她十分勤劳。她努力工作,想要为自己的儿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然而其他人不仅称她是个废物,还用同样的话教唆她的儿子。最终,勤劳的妇人因为工作压力过大生病去世,人们却觉得她的死是一件好事。”学生在收集并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对故事情节会有自己个性化的体验。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促进了学生语感的生成。
  总之,阅读既能够陶冶学生的心灵,也是语感实践的过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具有培养学生语感的意识,不仅要重视课内阅读的教学,也要有一定的耐心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阅读,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曹传金.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能力和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3(89):37.
  [2]罗成.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感能力培养[J].教育,2016(6):155.
其他文献
[摘 要] 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找到一条有效的德育途径,是当前小学德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有效的小学德育途径应当是:关注小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从小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细节当中寻找德育素材,抓住德育契机,并确立在小学生生活的细节中渗透德育的思路,通过“德育引导学生生活,生活培训学生品德”来达到预期的德育效果。  [关键词] 小学德育;德育途径;新时代  [作者简介]张金福(1974— ),男,甘肃高台人,高台
期刊
[摘 要]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但对外界事物的辨别能力较弱,成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尚未形成,外界不良因素极易对其成长造成影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十分重要。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富有人文性的教材蕴含了古今中外的优秀思想,对德育渗透十分有益。基于此,全面合理且富有人文性的渗透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前提,创设情境、在语文活动中自然渗透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的有效策略。  [
期刊
[摘 要] 在“后疫情”时代,德育工作者应积极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现实问题,分析当下小学生德育管理方式,选择符合小学生生理及心理发展规律的方式进行正面管教,以期达到价值理念下的育人效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抗疫教育;德育工作  [作者简介]朱少平(1982— ),男,江苏江阴人,江阴市英桥国际学校,一级教师
期刊
[摘 要] 学校特色建设已成为一种潮流,推动中小学校由传统教育方式向现代教育方式的转变,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文化品质是学校内涵之根本,是学校重要的教育资源。学校应从办学思想、人文情怀、课堂文化、活动文化发力,提升学校文化品质,促进学校特色建设的落地。  [关键词] 学校建设;文化品质;办学思想  [作者简介]孙盛宇(1972— ),男,辽宁庄河人,庄河市徐岭镇中心小学,高级教师,研究
期刊
[摘 要] 文章基于教育信息化和科学减负的中小学教育改革背景,分析当前主流作业模式的弊端和学习过程数据采集存在的主要问题;描述江西智慧作业项目的建设目标和主要特色;详细解释江西智慧作业的使用流程;从多维度学习空间和功能模块两个方面阐述江西智慧作业的平台架构;同时从试点情况、全省推广情况两个角度展示江西智慧作业的建设成效;最后提出未来升级的四个方向。  [关键词] 智慧作业;科学减负;大数据分析;名
期刊
[摘 要] 深度教学是一种让学生全身心投入、经历思维探索、获得深度体验的教学。要想真正实施深度教学,从根本上扭转当前课堂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状况,教师就必须遵循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规律。教师要牢固树立课程意识、充分掌握学生学情、不断提升爱生艺术、着力渗透学科思维,使深度教学得以真正发生。  [关键词] 深度教学;学情;策略  [作者简介]高博(1984— ),女,江苏徐州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
期刊
[摘 要]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课堂最常用的教学模式,关系着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如果把目光聚焦到课堂上,可以发现阅读教学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学生并没有真正学会“怎么学”,学习效果并不好。文章从语文阅读“教学合一”的现状分析及矫正策略等方面探讨阅读教学中该如何有效地解决学生“怎么学”的问题。  [关键词] “教学合一”;背离现象;语文阅读  [作者简介]苏亚(1989— ),女,江苏苏州人,苏州科技城西
期刊
[摘 要] 文章阐述中小学生的学习现状并分析其原因,提出减轻学生负担的措施: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实施精准教学。此外,文章重点探讨基于信息融合的精准教学模式,以期促进“中小学生负担太重”问题的有效解决。  [关键词] 精准教学;减负增效;中小学  [作者简介]陈世勇(1975— ),男,江西进贤人,南昌大学附属中学红谷滩分校,高级教师,江西省特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教育
期刊
[摘 要] “理顺教考关系,实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是高考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教师在平时试题命制中恰当地使用原题,有利于实现“教—学—考”全流程各个环节无缝衔接、良性互动,是落实“引导教学”这一核心功能的基本手段。文章从原题使用依据与使用策略两个方面加以分析,以期达到高中语文“教—学—考”一体化的效果。  [关键词] 高中语文;高考;原题  [作者简介]李观福(1975— ),男,江西于都人
期刊
[摘 要]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并不仅限于教学生阅读方法,生字词语的读写需要教,句子的积累理解需要教,学生回答问题时应训练口语交际能力,还有读写结合中的写作教学。在不同学段需要聚焦各自阅读教学的重点目标,以求逐渐形成自主阅读本领,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阅读能力,让阅读能力成为支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阅读教学;教学目标;语言训练  [作者简介]汪东玮(1978— ),女,江苏启东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