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在江南的人,惯看“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景,觉得不过是寻常相识。而对于远离故乡的游子,熟悉的风景因“距离美”变得亲切珍贵。湿漉漉的烟雨江南,是旅美画家杨明义梦中的“常客”;魂牵梦萦的故乡小桥,是他艺术创作的“主角”。
今年1月至3月,杨明义笔下的“江南百桥图”在贝聿铭大师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惊艳登场。江南古桥,这些饱经风雨浸润的“迟暮美人”风姿万种,是先辈智慧的结晶,是岁月沧桑的见证。古桥无言,静默地守候着自己的前尘往事。在杨明义的画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时间流逝里的生命感动,怀想茶熟香温的江南生活。
杨明义历时三年多,绘就了江南百桥图。跨在江南小河上的古桥,轻灵而温婉,虽然没有当年新建时秀美的青春容颜,虽然桥下的流水不再如同当年那样清澈,可是,她们依然顽强地挺立着,倔强地让过往的行人匆匆经过。每一座桥上,不知道有多少人留下足迹,每一个人都曾有过彩虹似的梦。
不久前,一个烟雨蒙蒙的初春午后,记者轻轻叩开杨明义的家门。他身材魁梧,长发垂肩,看上去不过五十来岁的样子,身上独特的艺术家气质,令人过目不忘。如果他不说自己是苏州人,猛然看见,是很难猜测他是哪地方人。不过,“一方水土一方人”,杨明义画江南百桥图的“缘起”,还是缘于对故乡的深挚感情。
“水乡的桥连接着千家万户,风风雨雨历尽沧桑。我画她们,就是要把家乡的桥所展示的独特美留下来,在反复观察构思又再三推敲的创作过程中,我对先祖留下的伟大遗产越发充满了敬畏之感。我庆幸生长在古城苏州,从小浸润在小桥流水、杏花春雨的古吴文化之中,这些都成为我此生精神上的支撑和追求。”杨明义深情地说。
杨明义对于江南小桥的爱恋与痴迷,就象生长在他心灵上的一棵树,随着岁月根深叶茂。随着时代的变迁,水巷小桥的功能越来越弱化,有的地方拆除了不少承载岁月沧桑的古桥。这使杨明义画百桥的心愿更加迫切,他担忧自己钟情的那些古桥突然哪天不知去向。于是,他马不停蹄地奔波在江浙之间,寻访自己心仪的“美人”。
杨明义记录了他与每座桥的“缘分”,他画百桥图的心路历程,汇聚成了一百篇耐读的小散文。“原来这里看得到对岸的河面,现已经被眼前沿河居民新扩建的建筑挤掉了,而石桥的栏杆也被墙壁遮住,已不起她的作用了。但在白墙夹缝中的石桥却反而变得苗条起来,雨淋在石桥上反射出明亮的反光,倒影晃动着,屋前墙上的粉红色的蔷薇花已开。水乡春天的气息,蔓延在每个行人的心头……”读杨明义的文字,也象他的画那样,有种温暖的湿润令你感动,引领你走进诗意惆怅的江南。
“上桥的村姑,请你慢些走,让我好好描绘你那婀娜的身影。”杨明义展现的不是静态的小桥,而是鲜活的江南韵味,桥上正有人撑着伞轻轻走过,桥下有小船悠悠摇过;其中,有一幅特别富有生活情趣的画,一群鸭队正摇摇摆摆地挤上小桥中间,它们争先恐后,有几只领头的鸭子早已熟悉这必经之桥,还赶在主人前头呢,人们仿佛听到鸭子们活泼泼地欢叫……
杨明义选取的一百座古桥,不仅有苏州的老桥,还有绍兴、湖州、嘉兴的桥。其中,苏州的桥有60座,绍兴的桥有21座,湖州、嘉兴等地的桥有19座。看了这些古桥,感受到了吴越之地人缘相亲,文脉相连。“垂虹玉带门前事,万古名桥出越州”。越州即绍兴,有“万桥博物馆”之称。
杨明义所画绍兴的桥中,有安昌、东浦、斗门、柯桥的古桥。他说:“到绍兴,一直使我激动的是交错在水网之间的迥异造型的桥,看不够也画不完。”有一次,他在一位路人的指引下,寻访到了位于五星乡的古虹明桥。这是一座很美的多折桥,如长龙般优美地盘旋在水上,有几处不堪负重倾斜,正是岁月留下的刻痕。此后,他心里始终惦记这座古桥,默默祈祷,保佑此桥长寿!
在百桥图中,有六幅周庄的桥。杨明义也被誉为“发现周庄第一人”。1978年,他创作《水乡的节日》,就是以周庄为背景的。杨明义和陈逸飞是好朋友,1982年,陈逸飞从美国来苏州,杨明义陪他在苏州跑了四五天,陈逸飞意犹未尽,问还有没有好地方。于是,杨明义又把他带到周庄。这便是陈逸飞那幅名画《双桥》诞生的“缘起”。后来,哈默把《双桥》作为礼品送给了邓小平,周庄因此闻名世界。
杨明义画的第一百座桥,题为《通向天边的纤桥》。对纤桥的最早印象,来自他喜爱的电影《舞台姐妹》,影片中的女主角沿着一条长长的石板纤路,和纤夫一起拉纤,一步步艰难前行。于是,他决心寻找这长长的纤桥。“文革”中,他和同伴从苏州出发徒步“串联”去浙江水乡,走了十多天,步行至绍兴柯桥时,脚上磨出了许多血泡。当梦寐以求的纤桥真切地出现在面前,他忘记了疲惫,忘情地把眼中的美景速写下来。尤其是那长长的古石板纤路,似乎通向天边,正默默地引领他进入艺术的圣殿……岁月好像永远定格在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了,这是纤桥给他的震憾!
自从杨明义画桥以来,接到无数热心电话,人们纷纷希望他去画当地的古桥。“江南的桥是画不完的。”杨明义意味深长地说。
著名画家黄永玉为江南百桥图作序,他在序中说:“从桥头抵达彼岸将有漫长的回忆和随想,这是有心人一生美的历程的缩影。看明义的画,上了桥,忘了下来。”
记者在苏州博物馆,看到许多参观者舍不得从“桥”上下来,舍不得离去。由百桥图,他们想起了故乡的桥,想起了自己走过的桥。也许还会想起长辈常说的“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
“南方的桥,准确地说,江浙的小桥像梦,像一个个从未真实过的微笑的小情人。你会细数往日的桥,桥下涟漪,倒影,一丝飘来鬓边的蛛丝,一线掠过腮边的初春之风。夜晚的桥灯,早晨的薄雾,草香,穿过桥下的橹声,远处雾里有寂寞的野鸟的呼唤……”这是黄永玉对江南小桥的感觉,而杨明义用画笔诠注了一座座留在人们心灵深处的桥,呈现了恍如梦境的静好江南。
杨明义的水墨世界里不仅有桥有荷,还有清风朗月、烟雨迷离,曾出版了《明义画荷》等画集。上世纪70年代起,杨明义首创新风格的水墨水乡中国画,创造性地表现了江南水乡的浓郁韵味,深得国内外艺术界的高度评价和赞誉。而旅居海外10多年,使他在从远距离体察家乡中感觉到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灿烂。
“不管走到哪里,家乡都是我最热恋的地方。作为画家,我们把江南水乡介绍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江南的美丽。我热爱我的工作,我觉得我的工作太有意义了。”杨明义不知疲倦地工作,他始终怀着~颗赤子之心,创作的灵感和激情一直热烈地奔涌着。1989年,他创作的水墨画《杭州西湖》被选印成特种小型张邮票在华盛顿举办的二十届世界邮政博览会和杭州同时发行。2006年,在法国举行的“巴黎,中国美术展”开幕式上,杨明义代表中国美术家把他的江南水乡作品送给巴黎市长。2008年,《姑苏瑞雪夜》人选法国卢浮宫国际艺术沙龙展,经法国美术家协会严格评选荣获特别独立艺术大奖。
今年1月至3月,杨明义笔下的“江南百桥图”在贝聿铭大师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惊艳登场。江南古桥,这些饱经风雨浸润的“迟暮美人”风姿万种,是先辈智慧的结晶,是岁月沧桑的见证。古桥无言,静默地守候着自己的前尘往事。在杨明义的画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时间流逝里的生命感动,怀想茶熟香温的江南生活。
杨明义历时三年多,绘就了江南百桥图。跨在江南小河上的古桥,轻灵而温婉,虽然没有当年新建时秀美的青春容颜,虽然桥下的流水不再如同当年那样清澈,可是,她们依然顽强地挺立着,倔强地让过往的行人匆匆经过。每一座桥上,不知道有多少人留下足迹,每一个人都曾有过彩虹似的梦。
不久前,一个烟雨蒙蒙的初春午后,记者轻轻叩开杨明义的家门。他身材魁梧,长发垂肩,看上去不过五十来岁的样子,身上独特的艺术家气质,令人过目不忘。如果他不说自己是苏州人,猛然看见,是很难猜测他是哪地方人。不过,“一方水土一方人”,杨明义画江南百桥图的“缘起”,还是缘于对故乡的深挚感情。
“水乡的桥连接着千家万户,风风雨雨历尽沧桑。我画她们,就是要把家乡的桥所展示的独特美留下来,在反复观察构思又再三推敲的创作过程中,我对先祖留下的伟大遗产越发充满了敬畏之感。我庆幸生长在古城苏州,从小浸润在小桥流水、杏花春雨的古吴文化之中,这些都成为我此生精神上的支撑和追求。”杨明义深情地说。
杨明义对于江南小桥的爱恋与痴迷,就象生长在他心灵上的一棵树,随着岁月根深叶茂。随着时代的变迁,水巷小桥的功能越来越弱化,有的地方拆除了不少承载岁月沧桑的古桥。这使杨明义画百桥的心愿更加迫切,他担忧自己钟情的那些古桥突然哪天不知去向。于是,他马不停蹄地奔波在江浙之间,寻访自己心仪的“美人”。
杨明义记录了他与每座桥的“缘分”,他画百桥图的心路历程,汇聚成了一百篇耐读的小散文。“原来这里看得到对岸的河面,现已经被眼前沿河居民新扩建的建筑挤掉了,而石桥的栏杆也被墙壁遮住,已不起她的作用了。但在白墙夹缝中的石桥却反而变得苗条起来,雨淋在石桥上反射出明亮的反光,倒影晃动着,屋前墙上的粉红色的蔷薇花已开。水乡春天的气息,蔓延在每个行人的心头……”读杨明义的文字,也象他的画那样,有种温暖的湿润令你感动,引领你走进诗意惆怅的江南。
“上桥的村姑,请你慢些走,让我好好描绘你那婀娜的身影。”杨明义展现的不是静态的小桥,而是鲜活的江南韵味,桥上正有人撑着伞轻轻走过,桥下有小船悠悠摇过;其中,有一幅特别富有生活情趣的画,一群鸭队正摇摇摆摆地挤上小桥中间,它们争先恐后,有几只领头的鸭子早已熟悉这必经之桥,还赶在主人前头呢,人们仿佛听到鸭子们活泼泼地欢叫……
杨明义选取的一百座古桥,不仅有苏州的老桥,还有绍兴、湖州、嘉兴的桥。其中,苏州的桥有60座,绍兴的桥有21座,湖州、嘉兴等地的桥有19座。看了这些古桥,感受到了吴越之地人缘相亲,文脉相连。“垂虹玉带门前事,万古名桥出越州”。越州即绍兴,有“万桥博物馆”之称。
杨明义所画绍兴的桥中,有安昌、东浦、斗门、柯桥的古桥。他说:“到绍兴,一直使我激动的是交错在水网之间的迥异造型的桥,看不够也画不完。”有一次,他在一位路人的指引下,寻访到了位于五星乡的古虹明桥。这是一座很美的多折桥,如长龙般优美地盘旋在水上,有几处不堪负重倾斜,正是岁月留下的刻痕。此后,他心里始终惦记这座古桥,默默祈祷,保佑此桥长寿!
在百桥图中,有六幅周庄的桥。杨明义也被誉为“发现周庄第一人”。1978年,他创作《水乡的节日》,就是以周庄为背景的。杨明义和陈逸飞是好朋友,1982年,陈逸飞从美国来苏州,杨明义陪他在苏州跑了四五天,陈逸飞意犹未尽,问还有没有好地方。于是,杨明义又把他带到周庄。这便是陈逸飞那幅名画《双桥》诞生的“缘起”。后来,哈默把《双桥》作为礼品送给了邓小平,周庄因此闻名世界。
杨明义画的第一百座桥,题为《通向天边的纤桥》。对纤桥的最早印象,来自他喜爱的电影《舞台姐妹》,影片中的女主角沿着一条长长的石板纤路,和纤夫一起拉纤,一步步艰难前行。于是,他决心寻找这长长的纤桥。“文革”中,他和同伴从苏州出发徒步“串联”去浙江水乡,走了十多天,步行至绍兴柯桥时,脚上磨出了许多血泡。当梦寐以求的纤桥真切地出现在面前,他忘记了疲惫,忘情地把眼中的美景速写下来。尤其是那长长的古石板纤路,似乎通向天边,正默默地引领他进入艺术的圣殿……岁月好像永远定格在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了,这是纤桥给他的震憾!
自从杨明义画桥以来,接到无数热心电话,人们纷纷希望他去画当地的古桥。“江南的桥是画不完的。”杨明义意味深长地说。
著名画家黄永玉为江南百桥图作序,他在序中说:“从桥头抵达彼岸将有漫长的回忆和随想,这是有心人一生美的历程的缩影。看明义的画,上了桥,忘了下来。”
记者在苏州博物馆,看到许多参观者舍不得从“桥”上下来,舍不得离去。由百桥图,他们想起了故乡的桥,想起了自己走过的桥。也许还会想起长辈常说的“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
“南方的桥,准确地说,江浙的小桥像梦,像一个个从未真实过的微笑的小情人。你会细数往日的桥,桥下涟漪,倒影,一丝飘来鬓边的蛛丝,一线掠过腮边的初春之风。夜晚的桥灯,早晨的薄雾,草香,穿过桥下的橹声,远处雾里有寂寞的野鸟的呼唤……”这是黄永玉对江南小桥的感觉,而杨明义用画笔诠注了一座座留在人们心灵深处的桥,呈现了恍如梦境的静好江南。
杨明义的水墨世界里不仅有桥有荷,还有清风朗月、烟雨迷离,曾出版了《明义画荷》等画集。上世纪70年代起,杨明义首创新风格的水墨水乡中国画,创造性地表现了江南水乡的浓郁韵味,深得国内外艺术界的高度评价和赞誉。而旅居海外10多年,使他在从远距离体察家乡中感觉到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灿烂。
“不管走到哪里,家乡都是我最热恋的地方。作为画家,我们把江南水乡介绍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江南的美丽。我热爱我的工作,我觉得我的工作太有意义了。”杨明义不知疲倦地工作,他始终怀着~颗赤子之心,创作的灵感和激情一直热烈地奔涌着。1989年,他创作的水墨画《杭州西湖》被选印成特种小型张邮票在华盛顿举办的二十届世界邮政博览会和杭州同时发行。2006年,在法国举行的“巴黎,中国美术展”开幕式上,杨明义代表中国美术家把他的江南水乡作品送给巴黎市长。2008年,《姑苏瑞雪夜》人选法国卢浮宫国际艺术沙龙展,经法国美术家协会严格评选荣获特别独立艺术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