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也说“尸位素餐”
温小明
兰殿君先生《“尸位素餐”别解》一文说:“‘尸位素餐’一词,辞书解释过于简约,让人知典源而不明其本义为何。”(见《文史杂志》2006年第3期)但笔者认为,一般辞书(如《汉语成语词典》)对“尸位素餐”的释文并不难理解,人们对它的使用一般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对兰文所举《汉书·朱云传》中的“尸位素餐”,颜师古注为:“尸,主也。素,空也。尸位者,不举其事,但主其位而已。素餐者,德不称官,空当食禄。”《论衡·量知篇》王充解释“尸位素餐”曰:“素者,空也,空虚无德,餐人之禄,故曰素餐。无道艺之业,不晓政治,默坐朝廷,不能言事务,与尸无异,故日尸位。”《资治通鉴·周纪五》“居人之官,食人之禄,是尸利素餐,吾罪深矣”,胡三省注曰:“尸,主也。素,空也。尸利,言仕不能行道而主于利也。素餐,言空食君之禄而不能有所为也。”此外,《尚书·五子之歌》“太康尸位以逸豫”,蔡沈集传为:“尸,谓居其位而不为其事,如古人所谓尸禄、尸官者也。”《诗经·魏风·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毛传曰:“素,空也。”《孟子·尽心上》“不素餐兮”,赵岐注曰:“无功而食,则谓之素餐。”朱熹集注日:“素,空也。无功而食禄,谓之素餐。”《后汉书·陈龟传》“上惭圣明,下惧素餐”,李贤注日:“素,空也。无功受禄为素餐。”《义府·素位》日:“又素有白义,白者空有质而无色,故事之有其名而无其实,与有实而无其名者,皆日素。如素餐、素王、素封,则此义也。”
从以上古注不难看出,“尸”“素”并非兰文所释之义,“尸位”指的是“居其位而不为其事”,“素餐”指的是“无功而食禄”。这与现在一般辞书的释义,以及人们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并没有什么不同。
分析“尸位素餐”的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它的含义。“尸位素餐”是并列结构,“尸位”和“素餐”又都是状语加中心语的偏正结构;“位”和“餐”是动词,意为占着职位,享有食物和俸禄。“尸”原是名词,在这里作状词,修饰“位”,意为“像尸一样”;不管“尸”原来是指“尸体”还是指“上古祭礼中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在“尸位”中它都不再是原来的意思,只是一种比喻的说法。“素”不是形容词“纯而不杂”或“洁净”,而是副词,意为“空”或“白”。正是因为这样,“尸位”又可以说成“尸禄”、“尸利”,“素餐”又可以说成“素食”、“素飧”。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谈谈“雨毛”、“雨石”、“雨血”及“雨土”
陈 倩
正史中常出现诸如“雨毛、雨土、雨血、雨木冰”等等的词语。“雨”做动词,读去声。对其深入探讨,有助于理解史书的原意。现略举几例:
《隋书·高祖纪》:“乙丑,京师雨毛,如马鬃毛,长者二尺许,短者六七寸。”
《元史》:“至元三年二月,彰德雨毛,如线而绿,俗呼“菩萨线”。
《汉书·五行志》:“邪人进,贤人逃,天雨毛”。
《晋书·五行志》:“天雨毛羽,贵人出走。”
上述“雨毛”之意,不仅言下毛毛细雨,而且还被认为是上天对统治者的一种忠告,是对当朝执政的一种警示。此外,《易飞候》则载云:“天雨毛,其国大饥”,揭示了“雨毛”对农业生产所带来的危害。以此来推测,雨毛很有可能是降雨量不足的表现。降雨量不足带来干旱,就会直接影响到粮食生产,从而给国家带来灾荒。
《南齐书·祥瑞志》:“嵩高山,异明三年四月,荥阳人尹午于山东南涧见天雨石。坠地石开,有玺在其中,方三寸。”
《隋书·高祖纪》:“己卯,雨石于武安。滏阳间十余里。”
《明史·五行志》:“弘治三年三月,庆阳雨石无数,大小不一,大者如鹅卵,小者如芡实。”
从以上文献出现的“雨石”来看,其意肯定是指陨石。陨石从宇宙降落到地球,经过不断的摩擦,大多数的陨石在空中就已经消磨了,降到地面的陨石的数量绝过不可能如史书中所记载的绵延“十余里”。这是古人为了引起当朝统治者的重视而故意夸张。
《汉书·五行志》:“惠帝二年,天雨血于宜阳”。
《汉书·五行志》:“哀帝建平四年四月,山阳胡陵雨血,广二尺,长五尺,大者如钱。小者如麻子。”
《隋书·五行志》:“后齐河清二年,太原雨血。”
对“雨血”,如果理解为“天上下血雨”,显然不可信,有待识者指教。“雨血”在古代至少有三种含义:
一是象征着国家的凶兆。
《易飞候》:“天雨血染衣,国亡君戮。”
《晋书·五行志》:“永康元年三月,尉氏雨血。”
《晋书·五行志》:“淖齿杀齐(泯日)王日,天雨血沾衣,天以告也,此之谓乎?”
二是与国家的狱讼有关。
《易传》:“归狱不解,兹谓追非,厥咎天雨血,兹谓不亲,民有以怨心,不出三年。无其宗人。”
《汉书·五行志》:“诛死者少,雨血亦少。”
三是与封建王朝的行政有关。
《汉书·五行志》:“佞人禄,功臣缪,天雨血。”
而在正史中,“雨土”是记载得最多的一个与“雨”有关的词语。今人对“雨土”的字面解释为:“土像雨一样地落地”。但是综合史料分析后,发现“雨土”除了有对封建统治者起警世作用的社会意义外,还很有可能是古代的一种自然灾害,与我们今天的沙尘暴极为相似。沙尘暴是生态受到严重破坏后引发满天黄沙,空气能见度低,还会给人类带来呼吸道方面的疾病,严重影响人类活动。历史上从发生“雨土”时的天气情况来看:
《魏书·灵征雾》:“世祖太延四年正月庚子,雨土如雾于洛阳。”
《魏书·灵征雾》:“世宗景明三年二月己丑,秦州黄雾,雨土覆地。”
《魏书·灵征雾》:“四年八月辛巳,凉州雨土覆地,亦如雾。”
上述史料中所记载的雾,与“雨土”同时出现,可以想象到当时天空黄雾四塞,沙土从天而降如雨。此外,史书中的“雨土”基本上都与大风相伴而来。这也与沙尘暴天气极为相似。
《旧唐书·僖宗纪》:“是日大风,天雨土。”
《周书·太祖纪》:“癸巳,大风雨土。”
《宋史·五行志》:“乾符二年二月,宣武境内黑风,雨土。”
《宋史·五行志》:“天祜元年闰四月乙未朔,大风,雨土。”
《元史·五行志》中还有这样两条史料:“天历二年三月丁亥雨土霾”;“至顺二年三月丙戌,雨土霾。”其中,“霾”这个字表示有风沙天气,史有“风而雨土为霾”之说。在气象学中,“霾”则是一种天气现象,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均匀地浮游在空中,能见度极小。当水汽凝结加剧、空气湿度增大时,“霾”就会转化为“雾”。可见,“雾”与“霾”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可以相互转化的。
《宋史·宁宗纪》:“乾道四年三月己丑,雨土若尘。”
《金史·五行志》:“三月乙酉,氛埃雨土。” 《隋书·五行志》:“大宝元年正月,天雨黄沙。后周大象二年正月。天雨黄土,移时乃息。”
《隋书·五行志》:“二年,天雨灰,其色黄。”
《新唐书·五行志》:“天宝十三年二月丁丑雨黄土。”
《宋史·五行志》:“熙宁八年五月丁丑雨黄土兼细毛。”
《明史·五行志》:“成化十年四月丙辰雨黑沙如漆。”
史书中所记载的“雨土”颜色及其组成物质都是沙,这与沙尘暴的主要组成成分完全一致。而且史书还针对“雨土”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做了详细的介绍:
《旧唐书·昭宗纪》:“是日大风雨土,跬步不辨物色,日暝稍止。”
《元史·世祖纪》:“诸王薛彻都等所驻之地,雨土七昼夜,羊畜死不可胜计,以钞暨币帛绵布杂给之.其直计钞万四百六十七锭。”
《元史·五行志》:“土气不养,则稼穑不成,金木水火沴之,冲气为异,为地震,为天雨土。”
综上所述,可得结论:“雨土”的出现总是与大风同步;“雨土”出现所带来的是漫天沙尘,空气能见度极低;“雨土”之后对社会生产的破坏性极其严重。由于科学知识的有限,古人将其归结成上天对皇朝的某种警示。
《宋史·五行志》:“淳化三年正月乙卯,京师雨土,占日:‘小人叛。’”
《宋史·五行志》:“宣和元年三月庚午,雨土着衣.主不肖者食禄。”
另一方面,古代的官僚士大夫们也常常借助“雨土”的发生,趁机向统治者提建议,希望用天象的异常引起统治者的注意。
《宋史·颜师鲁传》:“时天雨土,日青无光,都人相惊,师鲁陛辞,言:‘田里未安,犴狱未清,政令未当,忠邪未辨,天不示变,人主何繇省悟。愿诏中外,极陈得失,求所以答天戒,销患未形。’”
《宋史·洪天锡传》:“越月,天雨土,天锡以其异为蒙,力言阴阳君子小人之所以辨,又言修内司之为民害者。”
清朝的统治者,更是因为出现了“雨土”现象而下诏罪己,可见“雨土”给古代社会带来的影响,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是十分深刻的。
至于正史中的“雨木冰”仅指一种具体的自然现象。
《春秋·成公十六年》:“春,王正月,雨木冰”。孔颖达注为:“云雨而木冰,是冰封著树也。”《汉书·刘交传》颜师古日:“雨木冰者,气著树木结为冰也。”用现在的话来说,“雨木冰”就是指天气过寒,雨水降落在树上后,随即结冻成冰。如:
《旧唐书·玄宗纪》:“己巳,雨木冰,凝寒冻冽,数日不解。”
《旧唐书·五行志》:“是年十一月己巳,寒甚,雨木冰,数日不解。”
《宋史·五行志》:“元祜八年二月,京师大寒,霰、雪,雨木冰。”
《元史·五行志》:“二十五年二月辛亥,汴梁雨木冰,状如楼阁、人物、冠带、鸟兽、花卉,百态具备,羽幢珠葆,弥望不绝。凡五日始解。”
上述“雨木冰”表达的意思没有歧义,也没有什么具体的社会含义。
史书中,还有“雨星、雨泣、雨布、雨毒”等,对这些词语的理解也不能光靠字典上对其字面意思的注释,还需要将其放到史书原文以及古代社会中去,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全面而准确的理解。
作者: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南充)2004级研究生
关于“东犬西吠”
朱永芳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必修)语文第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课文《项脊轩志》对“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注释为“东家的狗(听到西家的声音)对着西家叫……”笔者以为,这种解释是不妥当的。
从文意看,作者从“诸父异爨”——分家写起。由于分家,“墙往往而是”,导致了庭院由一个整体分成了若干小块,非常形象地反映了大家庭的分崩离析。“东犬西吠”正是大家庭分裂后必然出现的现象,叔伯们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东犬西吠”应当从“参互成文,含而见文”的角度来理解。应该说上文里含有下文将要出现的词,下文里含有上文已经出现的词,互相呼应,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会使文句更整齐、精炼。其结构特征是互省,“文省而意存”。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句前部分省去“壮士”,句后部分省去“将军”,“将军”与“壮士”分置,前后互相交错补充。它的语义特征是互补,“互文相足”(钱钟书语)。如“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诗》),意即:“(木兰)向着窗户,对着镜子,梳理云一样的秀发,把花黄贴在脸上。”再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秦”和“汉”互相补充。“秦”、“汉”虽在字面上分属“月”、“关”,在意义上却是合指的,即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关塞。又如“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主人”和“客”构成互文,应当理解为。主人(客人)下了马,(主人)客人在船”。
同理,“东犬西吠”亦属此类。需要前后补充而“见义”,即其为“东犬(吠)西(犬)吠”的省略形式而已。这句话是大家庭分裂后所出现的犬声相闻而不往来的真实记录。不言伤感而感伤寓于其中。
作者单位:通州市平潮高级中学
“六张口”的市招
余甘子
旧时成都西御街靠半边桥侧有甜食店,市招大书“口口口品”三字。命名者着意于三个字,六张口,逐次增加,颇有逸趣;或许未曾深究第二字的音义。但此三字的造型。很是惹人注目,管它是否合适,一概以“会意”法解决,读作“口啵儿品”(成都人把接吻叫做打啵儿或啵儿)。
实父以此为出句征对,所获对句不少:木林森、土圭垚、日昍晶、金铨鑫……都是三个字,六个相同部件,逐次增加,颇有逸趣;然皆未曾深究第二字的音义。
信叟评阅,推荐一例“一二三”。理由是:
出句一口传说,二口喧哗,三口仔细品尝。脍炙人口,有口皆碑,符合商家意图,大好口彩。对句则一笔起首,二笔成对,三笔生花,体现道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道理。此当远胜堆砌独体文成字却无深刻含义者。
温小明
兰殿君先生《“尸位素餐”别解》一文说:“‘尸位素餐’一词,辞书解释过于简约,让人知典源而不明其本义为何。”(见《文史杂志》2006年第3期)但笔者认为,一般辞书(如《汉语成语词典》)对“尸位素餐”的释文并不难理解,人们对它的使用一般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对兰文所举《汉书·朱云传》中的“尸位素餐”,颜师古注为:“尸,主也。素,空也。尸位者,不举其事,但主其位而已。素餐者,德不称官,空当食禄。”《论衡·量知篇》王充解释“尸位素餐”曰:“素者,空也,空虚无德,餐人之禄,故曰素餐。无道艺之业,不晓政治,默坐朝廷,不能言事务,与尸无异,故日尸位。”《资治通鉴·周纪五》“居人之官,食人之禄,是尸利素餐,吾罪深矣”,胡三省注曰:“尸,主也。素,空也。尸利,言仕不能行道而主于利也。素餐,言空食君之禄而不能有所为也。”此外,《尚书·五子之歌》“太康尸位以逸豫”,蔡沈集传为:“尸,谓居其位而不为其事,如古人所谓尸禄、尸官者也。”《诗经·魏风·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毛传曰:“素,空也。”《孟子·尽心上》“不素餐兮”,赵岐注曰:“无功而食,则谓之素餐。”朱熹集注日:“素,空也。无功而食禄,谓之素餐。”《后汉书·陈龟传》“上惭圣明,下惧素餐”,李贤注日:“素,空也。无功受禄为素餐。”《义府·素位》日:“又素有白义,白者空有质而无色,故事之有其名而无其实,与有实而无其名者,皆日素。如素餐、素王、素封,则此义也。”
从以上古注不难看出,“尸”“素”并非兰文所释之义,“尸位”指的是“居其位而不为其事”,“素餐”指的是“无功而食禄”。这与现在一般辞书的释义,以及人们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并没有什么不同。
分析“尸位素餐”的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它的含义。“尸位素餐”是并列结构,“尸位”和“素餐”又都是状语加中心语的偏正结构;“位”和“餐”是动词,意为占着职位,享有食物和俸禄。“尸”原是名词,在这里作状词,修饰“位”,意为“像尸一样”;不管“尸”原来是指“尸体”还是指“上古祭礼中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在“尸位”中它都不再是原来的意思,只是一种比喻的说法。“素”不是形容词“纯而不杂”或“洁净”,而是副词,意为“空”或“白”。正是因为这样,“尸位”又可以说成“尸禄”、“尸利”,“素餐”又可以说成“素食”、“素飧”。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谈谈“雨毛”、“雨石”、“雨血”及“雨土”
陈 倩
正史中常出现诸如“雨毛、雨土、雨血、雨木冰”等等的词语。“雨”做动词,读去声。对其深入探讨,有助于理解史书的原意。现略举几例:
《隋书·高祖纪》:“乙丑,京师雨毛,如马鬃毛,长者二尺许,短者六七寸。”
《元史》:“至元三年二月,彰德雨毛,如线而绿,俗呼“菩萨线”。
《汉书·五行志》:“邪人进,贤人逃,天雨毛”。
《晋书·五行志》:“天雨毛羽,贵人出走。”
上述“雨毛”之意,不仅言下毛毛细雨,而且还被认为是上天对统治者的一种忠告,是对当朝执政的一种警示。此外,《易飞候》则载云:“天雨毛,其国大饥”,揭示了“雨毛”对农业生产所带来的危害。以此来推测,雨毛很有可能是降雨量不足的表现。降雨量不足带来干旱,就会直接影响到粮食生产,从而给国家带来灾荒。
《南齐书·祥瑞志》:“嵩高山,异明三年四月,荥阳人尹午于山东南涧见天雨石。坠地石开,有玺在其中,方三寸。”
《隋书·高祖纪》:“己卯,雨石于武安。滏阳间十余里。”
《明史·五行志》:“弘治三年三月,庆阳雨石无数,大小不一,大者如鹅卵,小者如芡实。”
从以上文献出现的“雨石”来看,其意肯定是指陨石。陨石从宇宙降落到地球,经过不断的摩擦,大多数的陨石在空中就已经消磨了,降到地面的陨石的数量绝过不可能如史书中所记载的绵延“十余里”。这是古人为了引起当朝统治者的重视而故意夸张。
《汉书·五行志》:“惠帝二年,天雨血于宜阳”。
《汉书·五行志》:“哀帝建平四年四月,山阳胡陵雨血,广二尺,长五尺,大者如钱。小者如麻子。”
《隋书·五行志》:“后齐河清二年,太原雨血。”
对“雨血”,如果理解为“天上下血雨”,显然不可信,有待识者指教。“雨血”在古代至少有三种含义:
一是象征着国家的凶兆。
《易飞候》:“天雨血染衣,国亡君戮。”
《晋书·五行志》:“永康元年三月,尉氏雨血。”
《晋书·五行志》:“淖齿杀齐(泯日)王日,天雨血沾衣,天以告也,此之谓乎?”
二是与国家的狱讼有关。
《易传》:“归狱不解,兹谓追非,厥咎天雨血,兹谓不亲,民有以怨心,不出三年。无其宗人。”
《汉书·五行志》:“诛死者少,雨血亦少。”
三是与封建王朝的行政有关。
《汉书·五行志》:“佞人禄,功臣缪,天雨血。”
而在正史中,“雨土”是记载得最多的一个与“雨”有关的词语。今人对“雨土”的字面解释为:“土像雨一样地落地”。但是综合史料分析后,发现“雨土”除了有对封建统治者起警世作用的社会意义外,还很有可能是古代的一种自然灾害,与我们今天的沙尘暴极为相似。沙尘暴是生态受到严重破坏后引发满天黄沙,空气能见度低,还会给人类带来呼吸道方面的疾病,严重影响人类活动。历史上从发生“雨土”时的天气情况来看:
《魏书·灵征雾》:“世祖太延四年正月庚子,雨土如雾于洛阳。”
《魏书·灵征雾》:“世宗景明三年二月己丑,秦州黄雾,雨土覆地。”
《魏书·灵征雾》:“四年八月辛巳,凉州雨土覆地,亦如雾。”
上述史料中所记载的雾,与“雨土”同时出现,可以想象到当时天空黄雾四塞,沙土从天而降如雨。此外,史书中的“雨土”基本上都与大风相伴而来。这也与沙尘暴天气极为相似。
《旧唐书·僖宗纪》:“是日大风,天雨土。”
《周书·太祖纪》:“癸巳,大风雨土。”
《宋史·五行志》:“乾符二年二月,宣武境内黑风,雨土。”
《宋史·五行志》:“天祜元年闰四月乙未朔,大风,雨土。”
《元史·五行志》中还有这样两条史料:“天历二年三月丁亥雨土霾”;“至顺二年三月丙戌,雨土霾。”其中,“霾”这个字表示有风沙天气,史有“风而雨土为霾”之说。在气象学中,“霾”则是一种天气现象,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均匀地浮游在空中,能见度极小。当水汽凝结加剧、空气湿度增大时,“霾”就会转化为“雾”。可见,“雾”与“霾”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可以相互转化的。
《宋史·宁宗纪》:“乾道四年三月己丑,雨土若尘。”
《金史·五行志》:“三月乙酉,氛埃雨土。” 《隋书·五行志》:“大宝元年正月,天雨黄沙。后周大象二年正月。天雨黄土,移时乃息。”
《隋书·五行志》:“二年,天雨灰,其色黄。”
《新唐书·五行志》:“天宝十三年二月丁丑雨黄土。”
《宋史·五行志》:“熙宁八年五月丁丑雨黄土兼细毛。”
《明史·五行志》:“成化十年四月丙辰雨黑沙如漆。”
史书中所记载的“雨土”颜色及其组成物质都是沙,这与沙尘暴的主要组成成分完全一致。而且史书还针对“雨土”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做了详细的介绍:
《旧唐书·昭宗纪》:“是日大风雨土,跬步不辨物色,日暝稍止。”
《元史·世祖纪》:“诸王薛彻都等所驻之地,雨土七昼夜,羊畜死不可胜计,以钞暨币帛绵布杂给之.其直计钞万四百六十七锭。”
《元史·五行志》:“土气不养,则稼穑不成,金木水火沴之,冲气为异,为地震,为天雨土。”
综上所述,可得结论:“雨土”的出现总是与大风同步;“雨土”出现所带来的是漫天沙尘,空气能见度极低;“雨土”之后对社会生产的破坏性极其严重。由于科学知识的有限,古人将其归结成上天对皇朝的某种警示。
《宋史·五行志》:“淳化三年正月乙卯,京师雨土,占日:‘小人叛。’”
《宋史·五行志》:“宣和元年三月庚午,雨土着衣.主不肖者食禄。”
另一方面,古代的官僚士大夫们也常常借助“雨土”的发生,趁机向统治者提建议,希望用天象的异常引起统治者的注意。
《宋史·颜师鲁传》:“时天雨土,日青无光,都人相惊,师鲁陛辞,言:‘田里未安,犴狱未清,政令未当,忠邪未辨,天不示变,人主何繇省悟。愿诏中外,极陈得失,求所以答天戒,销患未形。’”
《宋史·洪天锡传》:“越月,天雨土,天锡以其异为蒙,力言阴阳君子小人之所以辨,又言修内司之为民害者。”
清朝的统治者,更是因为出现了“雨土”现象而下诏罪己,可见“雨土”给古代社会带来的影响,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是十分深刻的。
至于正史中的“雨木冰”仅指一种具体的自然现象。
《春秋·成公十六年》:“春,王正月,雨木冰”。孔颖达注为:“云雨而木冰,是冰封著树也。”《汉书·刘交传》颜师古日:“雨木冰者,气著树木结为冰也。”用现在的话来说,“雨木冰”就是指天气过寒,雨水降落在树上后,随即结冻成冰。如:
《旧唐书·玄宗纪》:“己巳,雨木冰,凝寒冻冽,数日不解。”
《旧唐书·五行志》:“是年十一月己巳,寒甚,雨木冰,数日不解。”
《宋史·五行志》:“元祜八年二月,京师大寒,霰、雪,雨木冰。”
《元史·五行志》:“二十五年二月辛亥,汴梁雨木冰,状如楼阁、人物、冠带、鸟兽、花卉,百态具备,羽幢珠葆,弥望不绝。凡五日始解。”
上述“雨木冰”表达的意思没有歧义,也没有什么具体的社会含义。
史书中,还有“雨星、雨泣、雨布、雨毒”等,对这些词语的理解也不能光靠字典上对其字面意思的注释,还需要将其放到史书原文以及古代社会中去,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全面而准确的理解。
作者: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南充)2004级研究生
关于“东犬西吠”
朱永芳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必修)语文第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课文《项脊轩志》对“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注释为“东家的狗(听到西家的声音)对着西家叫……”笔者以为,这种解释是不妥当的。
从文意看,作者从“诸父异爨”——分家写起。由于分家,“墙往往而是”,导致了庭院由一个整体分成了若干小块,非常形象地反映了大家庭的分崩离析。“东犬西吠”正是大家庭分裂后必然出现的现象,叔伯们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东犬西吠”应当从“参互成文,含而见文”的角度来理解。应该说上文里含有下文将要出现的词,下文里含有上文已经出现的词,互相呼应,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会使文句更整齐、精炼。其结构特征是互省,“文省而意存”。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句前部分省去“壮士”,句后部分省去“将军”,“将军”与“壮士”分置,前后互相交错补充。它的语义特征是互补,“互文相足”(钱钟书语)。如“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诗》),意即:“(木兰)向着窗户,对着镜子,梳理云一样的秀发,把花黄贴在脸上。”再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秦”和“汉”互相补充。“秦”、“汉”虽在字面上分属“月”、“关”,在意义上却是合指的,即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关塞。又如“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主人”和“客”构成互文,应当理解为。主人(客人)下了马,(主人)客人在船”。
同理,“东犬西吠”亦属此类。需要前后补充而“见义”,即其为“东犬(吠)西(犬)吠”的省略形式而已。这句话是大家庭分裂后所出现的犬声相闻而不往来的真实记录。不言伤感而感伤寓于其中。
作者单位:通州市平潮高级中学
“六张口”的市招
余甘子
旧时成都西御街靠半边桥侧有甜食店,市招大书“口口口品”三字。命名者着意于三个字,六张口,逐次增加,颇有逸趣;或许未曾深究第二字的音义。但此三字的造型。很是惹人注目,管它是否合适,一概以“会意”法解决,读作“口啵儿品”(成都人把接吻叫做打啵儿或啵儿)。
实父以此为出句征对,所获对句不少:木林森、土圭垚、日昍晶、金铨鑫……都是三个字,六个相同部件,逐次增加,颇有逸趣;然皆未曾深究第二字的音义。
信叟评阅,推荐一例“一二三”。理由是:
出句一口传说,二口喧哗,三口仔细品尝。脍炙人口,有口皆碑,符合商家意图,大好口彩。对句则一笔起首,二笔成对,三笔生花,体现道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道理。此当远胜堆砌独体文成字却无深刻含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