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海味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qing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蛤
  白蛤,四五月份肉质最肥、最鲜嫩:清水浸泡,放点盐,让沙粒吐露出来。姜片葱段,清煮,原汁原味,汤汁鲜美可口。天气热,口渴,吃饭时喝汤,真是惬意。
  这片好空、好阔的涂滩上,洋溢着风的舌尖上有咸水的腥气。这里的泥土受潮水时涨时落的冲击,于是形成泥坎坷的,或是硬邦邦的沙滩。各有千秋的地貌,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年是沙滩,明年可能变成泥泞一片。它们相生相克,且并行不悖。涂滩上的沙滩,不像西北大沙漠无水干燥而积着一层薄薄的水,似硬非硬的,踩一脚也极少留下脚印。你若从烂泥里一路趔趄走来,费了力,巴不得想到这片苍苍茫茫的沙滩上轻松一下,让海风吹干身上的涔涔汗液,哪怕脚下是半土半沙的黏住脚跟的地方,也是一个绝妙缓解疲惫的落脚点。
  远看去,氤氲水汽从沙滩上渐渐蒸腾,隐隐约约地消失于空中。那里,人愈来愈多,跑来跑去,走近一看,他们用脚踩踏沙滩。当时,我一直在想,他们如此姿态、动作是在捕捉什么海产品,捡泥螺是弯腰的,捉蟹是挖泥的……迷惘许久,也从泥烂滩涂上匆匆赶到黑压压的人群中,才明白了是白蛤。
  平日里,这里海鲜稀少,没藏身之处,栖居的仅有沙虫、沙泥螺、沙蟹,有一种跟跳跳鱼很相似的,当地人叫沙鬼,它也不喜欢在这栖身,只是在半土半沙的涂面上跳来游去。这些小动物,我会采取不同动作或辅助工具捕捞它们,可面对眼前如此热闹忙碌的场面,束手无策,后来,我问了一位熟人,学着样子很快就掌握了捉白蛤的技术要领。
  原来,白蛤会吐出西施舌(很性感很美的约一寸长舌子),喷出一条如细线的水,最高大约不到半米,只维持一秒钟,我们就是循着喷水的地方跑去,靠眼睛是完全寻找不到白蛤的,用手摸太费力。因此,用脚踩松沙土,白蛤就会露出来顶住脚板,若是圆圆的、硬硬的感觉,那肯定是白蛤了。为了发掘白蛤喷水处,人们个个盯住附近,眼睛简直像勘探器模样扫荡四面八方。有时,一个喷水处常常有几个人同时到达,不相让的就会吵嘴。他们用脚撇着对方,同时踩踏沙土意图试探白蛤,水花飞起,如果捉不到,他们那种敌意情绪马上消退,各自又去寻觅目标,免了一场打斗。喧嚣声,远处的大海波涛声,机帆船里传来的隆隆声,周围顿时沸腾开来,打破了原来鸟鸣寂寂四野悄悄的空间。当太阳西移时,我们面对东方,抬头远望便是茫茫大海和漫漫天际了,尽头是天掬海呢,还是海溺天?
  那天下午,天空下起毛毛细雨,那雨丝与白蛤喷水混杂一道,辨不清哪儿真哪儿假。人群散了,热闹的势头式微渐止了,而我与同伴还在寻觅着。向来不被喜欢的沙蟹在雨中横行,脚下的水仍然是暖暖的。不经意间,我发现了薄薄水下点亮两粒如米大的“红灯”,原来是白蛤镶嵌沙土表面上。其实,还有少数人仍旧徜徉在沙滩上,肯定是在寻找红灯下的白蛤。不知谁大喊:“妈,这里还有白蛤。”那长长的声,像游丝般具有很强的穿透力,毫无阻挡地打破了涂面上空。人赶来了,沙滩又热闹起来,水面也浑浊着,水下“红灯”不见了。这会儿,人又各自散开。我与同伴在这嬉戏、漫步。近看,刚才被搅乱的白蛤关闭两片贝壳,原来“红灯”就是软体吸管两端口,呈红色,当它陷入水下张开吸管自然成一盏一盏米粒大的“红灯”。那时,水也慢慢变清,虽然雨丝还在飘扬,但白蛤在近处喷水,眼力好的人还是看得清,点“灯”更多了,它们有的成群布满一块沙土上,密密麻麻,赤脚踩下全是圆溜溜的。
  云缝里太阳钻出时,热浪一波又一波,烫面而来。晚霞匍匐西边天穹,沙滩上的人陆陆续续地离开。
  鳗珠
  离开家乡四十多年,极少吃到鳗珠,即使吃了几回,总品不到儿时的那种鲜甜之味。去年四月高中同学聚会,我与同学东谈西扯,讲述鳗珠炒包菜干,现成为家乡一道名菜。
  可红烧鳗珠别有风味。菜油中放一些姜丝熬熟,去掉菜油味。同时,热水泡开包菜干。鳗珠下锅,炒得半熟,然后放包菜干,慢火炊炖,香气扑鼻而来,足以上盘了。其肉鲜甜,质地柔软,确实上等菜。
  鳗珠,圆圆的体态,有些像泥鳅,可颜色是浅黄的,像江水,像涂滩泥巴,生长在咸水里,淡水河也有少许。咸水里的鳗珠比淡水的滋味浓郁得多。
  鳗珠生活习性懒洋洋的。它自己不挖洞,寄生蟹类洞中,喜欢吃软壳蝤蠓。上世纪70年代,每当暑假,我来到海涂,费了九牛之力挖开蝤蠓洞,结果逮不到蝤蠓,只是一条或多条蹦蹦跳跳的鳗珠,总比没有收获强,算是安慰吧。鳗珠一放在篓里,不到几秒钟就会死亡,僵硬的身呈现出苍白,若是被稀泥涂抹,则看不出其死样子。
  退潮后,茫茫江水不见了,遗留下来的稀稀落落的残水沉积“落坑渎”(指水凼),那些鳗珠被潮水翻滚得迷迷糊糊,或贪吃懒做,躲藏这里。鳗珠游动会荡起一小小圈晕,用脚一撇,把它们撇到泥土上面,自然成為我的捕捉对象。脚撇比手摸轻松许多,因为,用手去摸,要弯腰。不过,有时候,硬棒的蝤蠓啃着脚不放,痛得厉害,甚至两只大钳死死钉住肉,但我还是宁愿被肥的蝤蠓所咬,如果是瘦的,不如遇见鳗珠,真的有些失望。
  总之,海鲜,是什么?是感觉,是乡情,是带沙、带泥、带汗、带腥、带咸,综合地在舌蕾上的反应。
  责任编辑:海霞
其他文献
“复姓夏侯,字名誉。立春出生,双胞胎。地地道道农民的儿子。靠文字为生,皮肤微黑,攻击性不强。”  这是自我介绍,但还是有人经常搞错,见面就直愣愣叫我:“欧阳!”见我没吭声,又嚷嚷喊我:“欧阳名誉。”其实,我有时也理解。因为在我周边复姓夏侯者寥寥无几,有点稀罕。打照面时首先想到我是复姓,一想到复姓就立马想到欧阳,毕竟在复姓中,欧阳者相对较多。还居然有人叫我慕容名誉,更有甚者叫我西门名誉,似与西门庆有
期刊
都说七年之痒,我跟单位的这方园子相依相偎了七年,不仅没有两相生厌,反而愈发欢喜,常见常新。犹记得我初来单位报到的情景,从宽阔喧闹的大马路拐进一条颇幽的小巷,有粼粼缓缓流淌的小河,一大排翠苍苍的树木,一众相连的矮房子。正是夏末初秋时分,小径上有片片落叶的黄,秋风轻漾,别有一番微凉。  我要报到的新单位静静立在巷子里,大院方方正正呈“井”字形,墙角有篱笆围成的小花圃,藤蔓沿墙攀援,有点“花高一寸则风矮
期刊
我又一次失约了,爸爸!  记得,您在弥留之际曾断断续续地对我说过:“儿呵,你往后出门时要打个招呼,别让我再操心,噢?”我当时忍着泪沉重地点点头。我明白,愚顽的我少年时多次出远门不打招呼,害得您满村寻找,深更半夜仍在村口徘徊、守望、呼唤……甚至用竹竿探遍村外地中的每一口水井窨窖,生怕我失足跌落其中,只因我是您最小的孩子,很不懂事。多少次,您从梦中惊叫而醒,说是我在河中玩耍,被水冲走了或是我失足跌入井
期刊
第一次来妻子家,是1998年冬天一个星期六的下午。  当时,我和妻子谈恋爱已有半年了,妻子突然提出请我去鄉下看看未来的岳父大人,我爽快地答应了。妻子早和我说过,未来的岳父有着地地道道中国农民的本分和品质,他当村主任三十多年,把村里的大小事管得很好,还收留了两位男女孤寡老人,全身心为他们养老送终。  我对未来的岳父充满期待,认为他善解人意,是非常善良的好人。可万万没想到,我第一次和他相处,就吃了闭门
期刊
已是初冬,微风不寒,暖和舒适。午后,氤氲阳光在办公室里飘浮。  搬到新办公地点已经一个半月。90天前兵荒马乱的惶恐已慢慢平复下来。每天按部就班,上班下班,做项目方案、修改讲座课件、带班级培训、下学校进课堂听课评课,忙忙碌碌,做着研训员该做的所有事情。时间真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跨度,让深情变得苍白,让执着变得可笑,你会觉得回忆才是最刺痛你心的那个东西。  人们总喜欢用“十年”完成一次总结。我在1999
期刊
母亲快要不行了。  冥冥之中,母亲反复说着三句话:“放水参田”“守好谷子”“不要打他”。亲人们认为她在说胡话,其实,只有我知道,母亲不是在说胡话,这三句话,深深地烙在了她的脑海里。  人的命脉在田。  上世纪80年代,土地下放后,各家各户都有或多或少的粮田。因为我们老家水源不好,望天落雨为灌溉粮田,全村人民投工投劳修建了一个小型水库蓄水,每年轮换着“推选”村上所谓有头有脸的人负责管理放水,管理放水
期刊
初见易安,是在他们夫妇举办的一次家宴上,彼时,我七岁。  那是大宋王朝的仲秋之夜,不管一墙之隔的天空如何彤云密布,风雨欲来,在我的眼里,墙内的每一缕空气都是清甜的,在易安出现之前,这丝丝缕缕的清甜混合着黄花的药香,百合的幽深,连同小桥流水汩汩的氤氲之气,让这处青州城一隅的园林情景如画。但是,一旦易安在场,那弥漫于园林的馥郁之气便悄然散去了。  每个人都有专属于他的气息,如同他的身体发肤,与生俱来的
期刊
这天,我想吃盘菜汤圆。  盘菜汤圆,不是一道下饭的菜,它应该是一份点心。我的突发奇想不是来自我的创造力,而是来自记忆。小时候,奶奶经常做这道点心,当奶奶变成天上的一颗星星后,我才越发想念有关她的日常琐碎。  我不爱吃甜食。芝麻、花生、红豆、核桃、豆沙、各种果仁包在里头的甜汤圆,乍吃一颗,还是香糯的,如果吃第二颗就会驹得慌,但我的妹妹总会经常性地提出想吃这种汤圆,尤其是芝麻花生馅的。我认为她这种念头
期刊
早晨的阳光柔和地映照在房子墙壁上,轻抚着每一件看得到的家具。  打开房门,整个内部变成一片生命的流动体,闻到空气里淡淡的气息,优雅而隆重。沙发、床都是新的,但还有几件红漆旧家具夹杂在其中,虽然有点不协调,但却像默默诉说着已有的历史故事与痕迹。这里是我出生的地方,是我的老家。  小时候,最让我留恋和自豪的就是挨着家门前的这条小河了。它尽管仅一米多宽,可它的水源却是大罗山顶溪流倾泻而下的清澈碧绿、纯净
期刊
了解一些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人,都不会忽略茹志娟这个名字。  那时候,茹老的家在上海闹市区,但一进入她的寓所,市井的喧闹顿时被关在门外。初见茹老,我立刻被她高雅的气质吸引住了:67岁的她,中等身材,穿件白毛衣,步履轻盈,精神矍铄,宽阔的眉宇充满了智慧和灵气。我感到,用她文章里的那些形容词来形容她本人,不仅不算过分,似乎她自身比她笔下的人物显得更加深沉、委婉、清新、柔美。  话题从茹老目前的状况谈起。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