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强调珍惜学生“个人的独特感受”,“倡导学生能不拘于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这一观点得到众多师生的认可和赞同。然而在实际作文写作中,许多学生存在着无兴趣、无材料、无个性的写作现象,许多教师重形式看分数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写作。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认为应该从学生、教师、社会三方面入手,三维互动、齐抓共管,倡导学生个性写作。
一、发掘学生的写作潜能是倡导个性写作的关键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创作的主动者。只有充分发掘学生的写作潜力,才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进而达到自己的个性化写作。
首先,要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遴选生活中的素材为我所用。只有细心感悟生活,才能从貌不惊人的小事中发现其独特之处。
例如“亲情”类话题写作,只有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中父母的言行,捕捉自己曾经忽略的细节,才能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于是有的同学通过“吃剩饭”这一小事,展现家人抢着吃“不好”的菜,把“营养菜”留给别人,结果总会有剩饭的情形,表现全家互相体贴关爱之情,颇有《一碗阳春面》的神韵。有的同学通过妈妈“护短”的种种行为,正话反说风趣幽默地体现辣妈的严母慈心。总之,学生说真话、心里话,不再为了应付作业而作文,写作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炼。
其次,学生要在扩大阅读面的基础上,有目的多角度地思考和感受,使之成为自己的写作源泉。罗丹说过,“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前人留下的知识财富浩淼无边,只有融入了自己的心得体会,才能够真正的“点石成金”“脱胎换骨”,从而增加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
大家都熟悉《狼来了》的故事。有的学生从主人公的视角重新审视“说谎”的故事:明知道山上有狼,为什么放羊的孩子还要独自去放羊?当他喊“救命”时,所有人都不理他,他的爸爸妈妈也会这样做吗?于是一篇渴望关注、渴望理解的作文呼之欲出,小作者们用全新的视角重新塑造了一个全新人物形象,更展现了自己的写作个性。
再次,学生创作要遵循写作规律,循序渐进,重积累、促创新打造属于自己的个性平台。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遵循从易到难的写作规律,由少到多。从一句话、一段话到一篇文章进行写作练习。同学们克服了畏难情绪,没有了写作限制,自然乐于写。长期积累下,必然善于写,有个性的写。另一方面要由模仿到创新,写出自己的个性。必要的模仿能让同学们的写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同学们在模仿的基础上要加入自己的思考大胆创新。只要遵循这些写作规律,相信同学们一定能打造属于自己的个性平台。
最后,学生作文后要常反思,善修改,严要求,提升个人才华。王安石曾说古人“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可见反思对于个性创作的重要性。王安石的作品之所以能大放异彩,发人深思,也正是因为他懂得反思,见常人所不见,从而达到个性化创作。学生创作也需要时时反思,反复修改。词语是否生动,句式是否灵活,修辞是否恰当,个性能否展现,只有在反思、修改的过程中,才能真正领悟所谓的“写作技巧”,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个性风采。
二、优化教师素养是倡导学生个性写作的前提
教师首先要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有的教师抱怨说,在高考指挥棒之下,新课改华而不实。其实这是对教育理念的误解,是对高考作文要求的误解。现行高考作文实施“两个等级”制度,既注重“基础”又激励“发展”,评分标准的等级差异告诉考生,高考鼓励个性作文,支持作文创新。以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I卷为例。材料直接点明多方面立意,从而“淡化审题、注重表达”,倡导学生个性作文。所以,我们要求改变教育、改变学生,首先要改变的是教师自己。
其次,教师要勇于“放手”,敢于“下水”,营造民主平等的写作氛围,激励学生大胆亮出个性。魏书生曾说“一个当教师的剥夺了学生做事的权利,剥夺了他努力能够做到的的机会,就等同于和不让他吃饭一样可怕”。在写作时,让学生放手去写,大胆创新。在批改作文时让学生放手去改,互评互改,人性化点评。教师还可以写下水作文,和同学们“同甘共苦”加强沟通。
最后,教师要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第一条金科玉律就是:给学生以劳动的快乐,学习成绩的快乐,激发他们的自豪感和个人荣誉感”。只有不断得到周围人的认同,学生才会对自己更加自信。思维才能更加活跃,从而变被动为主动,良性循环进行个性创作。
然而,鼓励并不是一味的表扬。既要对学生作文的闪光点有所肯定,又要对其不足之处加以商榷。鼓励也不是简单的肯定。从作文书写规范到布局合理,从感情真挚到发人深思,层层递进、深入评价。既对后进生有所鼓励也让优秀者感到骄傲。
三、营造宽松的社会大环境是个性写作的根本保障
个性写作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社会应给与学生宽容平和的态度,提供各种平台,鼓励学生展现自我风采,以成果为动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写作兴趣达到个性创作。
我们很欣慰的看到班级里、黑板报、手抄报中学生佳作不断尽显个人风采。学校间、地区间不同层次的征文,带给学生成功的喜悦。尤其是多媒体的普遍推广,博客、空间、微信,给同学们更加自由广阔的写作平台,让更多的人成为平等的创作者,施展自己的个性才华。
总之,学生、教师、社会这三位一体。只有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只有教师优化自身素养,只有社会宽容平等,才能真正实现个性写作。三维互动,路很长,困难很多,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个性写作一定会实现。
一、发掘学生的写作潜能是倡导个性写作的关键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创作的主动者。只有充分发掘学生的写作潜力,才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进而达到自己的个性化写作。
首先,要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遴选生活中的素材为我所用。只有细心感悟生活,才能从貌不惊人的小事中发现其独特之处。
例如“亲情”类话题写作,只有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中父母的言行,捕捉自己曾经忽略的细节,才能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于是有的同学通过“吃剩饭”这一小事,展现家人抢着吃“不好”的菜,把“营养菜”留给别人,结果总会有剩饭的情形,表现全家互相体贴关爱之情,颇有《一碗阳春面》的神韵。有的同学通过妈妈“护短”的种种行为,正话反说风趣幽默地体现辣妈的严母慈心。总之,学生说真话、心里话,不再为了应付作业而作文,写作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炼。
其次,学生要在扩大阅读面的基础上,有目的多角度地思考和感受,使之成为自己的写作源泉。罗丹说过,“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前人留下的知识财富浩淼无边,只有融入了自己的心得体会,才能够真正的“点石成金”“脱胎换骨”,从而增加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
大家都熟悉《狼来了》的故事。有的学生从主人公的视角重新审视“说谎”的故事:明知道山上有狼,为什么放羊的孩子还要独自去放羊?当他喊“救命”时,所有人都不理他,他的爸爸妈妈也会这样做吗?于是一篇渴望关注、渴望理解的作文呼之欲出,小作者们用全新的视角重新塑造了一个全新人物形象,更展现了自己的写作个性。
再次,学生创作要遵循写作规律,循序渐进,重积累、促创新打造属于自己的个性平台。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遵循从易到难的写作规律,由少到多。从一句话、一段话到一篇文章进行写作练习。同学们克服了畏难情绪,没有了写作限制,自然乐于写。长期积累下,必然善于写,有个性的写。另一方面要由模仿到创新,写出自己的个性。必要的模仿能让同学们的写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同学们在模仿的基础上要加入自己的思考大胆创新。只要遵循这些写作规律,相信同学们一定能打造属于自己的个性平台。
最后,学生作文后要常反思,善修改,严要求,提升个人才华。王安石曾说古人“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可见反思对于个性创作的重要性。王安石的作品之所以能大放异彩,发人深思,也正是因为他懂得反思,见常人所不见,从而达到个性化创作。学生创作也需要时时反思,反复修改。词语是否生动,句式是否灵活,修辞是否恰当,个性能否展现,只有在反思、修改的过程中,才能真正领悟所谓的“写作技巧”,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个性风采。
二、优化教师素养是倡导学生个性写作的前提
教师首先要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有的教师抱怨说,在高考指挥棒之下,新课改华而不实。其实这是对教育理念的误解,是对高考作文要求的误解。现行高考作文实施“两个等级”制度,既注重“基础”又激励“发展”,评分标准的等级差异告诉考生,高考鼓励个性作文,支持作文创新。以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I卷为例。材料直接点明多方面立意,从而“淡化审题、注重表达”,倡导学生个性作文。所以,我们要求改变教育、改变学生,首先要改变的是教师自己。
其次,教师要勇于“放手”,敢于“下水”,营造民主平等的写作氛围,激励学生大胆亮出个性。魏书生曾说“一个当教师的剥夺了学生做事的权利,剥夺了他努力能够做到的的机会,就等同于和不让他吃饭一样可怕”。在写作时,让学生放手去写,大胆创新。在批改作文时让学生放手去改,互评互改,人性化点评。教师还可以写下水作文,和同学们“同甘共苦”加强沟通。
最后,教师要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第一条金科玉律就是:给学生以劳动的快乐,学习成绩的快乐,激发他们的自豪感和个人荣誉感”。只有不断得到周围人的认同,学生才会对自己更加自信。思维才能更加活跃,从而变被动为主动,良性循环进行个性创作。
然而,鼓励并不是一味的表扬。既要对学生作文的闪光点有所肯定,又要对其不足之处加以商榷。鼓励也不是简单的肯定。从作文书写规范到布局合理,从感情真挚到发人深思,层层递进、深入评价。既对后进生有所鼓励也让优秀者感到骄傲。
三、营造宽松的社会大环境是个性写作的根本保障
个性写作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社会应给与学生宽容平和的态度,提供各种平台,鼓励学生展现自我风采,以成果为动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写作兴趣达到个性创作。
我们很欣慰的看到班级里、黑板报、手抄报中学生佳作不断尽显个人风采。学校间、地区间不同层次的征文,带给学生成功的喜悦。尤其是多媒体的普遍推广,博客、空间、微信,给同学们更加自由广阔的写作平台,让更多的人成为平等的创作者,施展自己的个性才华。
总之,学生、教师、社会这三位一体。只有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只有教师优化自身素养,只有社会宽容平等,才能真正实现个性写作。三维互动,路很长,困难很多,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个性写作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