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行业的安全问题也引起了人们更多地重视,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项基础性行业,对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意义重大,加强对危险源的防范,能够有效地从源头处杜绝安全问题的出现,提升整体建筑施工的质量,提升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危险源,安全管理
一、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中防控危险源的必要性分析
建筑施工危险源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财产损失以及人员伤亡、环境破坏的潜在不安全因素,只有对危险源进行有效地辨识与控制,才能确保施工安全管理。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危险源具有不同的分类形式。按照导致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物理性危险源、化学性危险源、生物性危险源、心理性危险源、行为性危险源和其它危险源。这六大类直接原因还可以进行细分:物理性危险源是设备缺陷、噪声危害、辐射、粉尘、信号缺陷等原因引起的;化学性危险源是有毒物质、易燃易爆物质、腐蚀性物质引起的;生物性危险源因致害动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植物引起;心理性危险源因心理异常、心理缺陷引起;行为性危险源因操作失误、指挥错误导致;其它危险源诸如标志不清、工具使用不当造成。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可以将危险源分为第一类危险源与第二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是施工过程中因意外释放能量引起的,发电机起重装置、有害气体等都可能触发第一类危险源。如果第一类危险源控制措施失效,就可能出现第二类危险源,包括人的违法操作与管理,物的使用与摆放不当等。危险源是引发安全事故的根源,加强危险源的防控,能够从源头处杜绝安全事故,提升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构建以危险源管理为核心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能不断提升建筑施工的质量与水平,保证建筑工人的自身安全性。
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中防控危险源的科学建议
(一)技术方面的防控建议
危险源控制的技术措施主要分为安全设施与危险源控制技术两种控制方式。安全设施指在施工现场安装一些预防危险源的设备,包括消防车、灭火器、消防通道、报警系统、监控系统等。危险源控制技术是在技术层面有效的控制危险源,区分施工过程中的第一类危险源,对物质材料、机械设备等的危险属性如压力、温度进行控制,避免受环境影响,触发危险因素,引起安全事故,另一方面,需要加紧控制装置执行能力,检查紧急过电保护装置是否能有效执行。不同的施工情况与施工环境采用的技术控制措施也不同,但是具体包括距离防护、疲敝危险源、消除薄弱环节、控制危险源触发因素等方式。
(二)人行为方面的防控建议
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人为的调控,尽量减少因施工人员不正当的行为造成的安全事故,能够降低触发危险源的可能性。加强教育培训,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是保证操作人员符合操作规范、避免不规范行为造成安全事故的重要措施。具体在培训过程中,需要增强工人对于操作流程的了解度,提升工人的安全知识与安全意识,对于涉及危险源管理的相关领导与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危险源的评价与识别、危险源控制的意义,危险源的事故应急处理方案等。根据不同的岗位特点,施工单位与管理部门需要制作安全作业指导书,通过专门的培训教育,将岗位安全管理落实到实处。譬如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通过严格的岗位培训才能上岗,避免无证上岗的现象的出现,同时熟悉机械设备以及装置的性能,懂得日常维护的基本知识,进行施工时,操作人员要集中精力、谨慎操作,不能随意离职或将机械设备交给其他人,在机械设备交付现场,必须要装置齐全,同时设备负责人需要进行现场指挥与引导。
(三)制度方面的防控建议
加强对危险源的控制与管理、建设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提升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是管理的关键环境,企业内部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应急管理方案,加强演练等工作,建立健全危险源的控制管理条例。为了建立危险源控制管理规章制度,需要认真对危险源进行辨识与评价,针对性的建立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危险源管理制度包括重大危险源控制实施细则、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等。施工过程中需要确定各项危险源管理工作的负责人,明确管理责任,定期对职能部门进行检查,将危险源控制在严格的范围内,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反馈制度,一旦发生重大危险因素或信息,及时的反馈,根据危险因素的性质以及严重程度,建立起危险预警机制,报告主管部门,进行紧急的预警与排查。
(四)应急方面的防控建议
首先对施工项目的基本情况、施工条件、工程特点进行描述,这决定了应急预案的背景以及实施的条件,了解大致背景后,及时的进行施工部署,确定施工工艺,在这个环节中,明确各个项目人员的职责与分工,确定施工的内容与工艺,对于危险性大的工艺,需要详细分析施工工艺的特点。其次是针对紧张情况下的危险源,需要对各种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并对危险进行评价,其中包括组织人员的准备、组织机构的准备、组织机构的组成、物资设备的准备、检测设备的准备等,施工管理人员需要明白的是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应急响应,明确相应的程度,展开现场救援工作。整个应急预案制定好之后,还需要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分析预案的可行性,组成评估小组。再次是当出现突发事件后,项目部会接到报警,这是应马上成立指挥中心,根据事故报告,对事件做出判断,现场指挥人员相应事故级别,项目部二级机构人员立即到位展开通信网络,实施现场的调配与救援,调动应急资源,派出现场专家组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是一项基础性的产业,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建筑行业的各项指标也在提升,但是施工安全事故却频频出现,针对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必须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防范与控制。文章通过研究,基本明确了建筑安全管理工作中防控危险源的方法,但鉴于不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要求与条件的差异性,因此相关方法在具体工程中的应用,还必须结合实际工程的客观情况,予以灵活地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朱培宁.建设项目施工阶段风险的识别与控制问题探析[J].科技视界,2013,(3):65.
[2]张晓珍.试论如何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实效性[J]科技风,2012,(15):171.
[3]王东艳.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风险影响因素[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6):183.
【关键词】建筑工程,危险源,安全管理
一、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中防控危险源的必要性分析
建筑施工危险源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财产损失以及人员伤亡、环境破坏的潜在不安全因素,只有对危险源进行有效地辨识与控制,才能确保施工安全管理。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危险源具有不同的分类形式。按照导致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物理性危险源、化学性危险源、生物性危险源、心理性危险源、行为性危险源和其它危险源。这六大类直接原因还可以进行细分:物理性危险源是设备缺陷、噪声危害、辐射、粉尘、信号缺陷等原因引起的;化学性危险源是有毒物质、易燃易爆物质、腐蚀性物质引起的;生物性危险源因致害动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植物引起;心理性危险源因心理异常、心理缺陷引起;行为性危险源因操作失误、指挥错误导致;其它危险源诸如标志不清、工具使用不当造成。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可以将危险源分为第一类危险源与第二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是施工过程中因意外释放能量引起的,发电机起重装置、有害气体等都可能触发第一类危险源。如果第一类危险源控制措施失效,就可能出现第二类危险源,包括人的违法操作与管理,物的使用与摆放不当等。危险源是引发安全事故的根源,加强危险源的防控,能够从源头处杜绝安全事故,提升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构建以危险源管理为核心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能不断提升建筑施工的质量与水平,保证建筑工人的自身安全性。
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中防控危险源的科学建议
(一)技术方面的防控建议
危险源控制的技术措施主要分为安全设施与危险源控制技术两种控制方式。安全设施指在施工现场安装一些预防危险源的设备,包括消防车、灭火器、消防通道、报警系统、监控系统等。危险源控制技术是在技术层面有效的控制危险源,区分施工过程中的第一类危险源,对物质材料、机械设备等的危险属性如压力、温度进行控制,避免受环境影响,触发危险因素,引起安全事故,另一方面,需要加紧控制装置执行能力,检查紧急过电保护装置是否能有效执行。不同的施工情况与施工环境采用的技术控制措施也不同,但是具体包括距离防护、疲敝危险源、消除薄弱环节、控制危险源触发因素等方式。
(二)人行为方面的防控建议
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人为的调控,尽量减少因施工人员不正当的行为造成的安全事故,能够降低触发危险源的可能性。加强教育培训,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是保证操作人员符合操作规范、避免不规范行为造成安全事故的重要措施。具体在培训过程中,需要增强工人对于操作流程的了解度,提升工人的安全知识与安全意识,对于涉及危险源管理的相关领导与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危险源的评价与识别、危险源控制的意义,危险源的事故应急处理方案等。根据不同的岗位特点,施工单位与管理部门需要制作安全作业指导书,通过专门的培训教育,将岗位安全管理落实到实处。譬如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通过严格的岗位培训才能上岗,避免无证上岗的现象的出现,同时熟悉机械设备以及装置的性能,懂得日常维护的基本知识,进行施工时,操作人员要集中精力、谨慎操作,不能随意离职或将机械设备交给其他人,在机械设备交付现场,必须要装置齐全,同时设备负责人需要进行现场指挥与引导。
(三)制度方面的防控建议
加强对危险源的控制与管理、建设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提升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是管理的关键环境,企业内部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应急管理方案,加强演练等工作,建立健全危险源的控制管理条例。为了建立危险源控制管理规章制度,需要认真对危险源进行辨识与评价,针对性的建立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危险源管理制度包括重大危险源控制实施细则、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等。施工过程中需要确定各项危险源管理工作的负责人,明确管理责任,定期对职能部门进行检查,将危险源控制在严格的范围内,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反馈制度,一旦发生重大危险因素或信息,及时的反馈,根据危险因素的性质以及严重程度,建立起危险预警机制,报告主管部门,进行紧急的预警与排查。
(四)应急方面的防控建议
首先对施工项目的基本情况、施工条件、工程特点进行描述,这决定了应急预案的背景以及实施的条件,了解大致背景后,及时的进行施工部署,确定施工工艺,在这个环节中,明确各个项目人员的职责与分工,确定施工的内容与工艺,对于危险性大的工艺,需要详细分析施工工艺的特点。其次是针对紧张情况下的危险源,需要对各种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并对危险进行评价,其中包括组织人员的准备、组织机构的准备、组织机构的组成、物资设备的准备、检测设备的准备等,施工管理人员需要明白的是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应急响应,明确相应的程度,展开现场救援工作。整个应急预案制定好之后,还需要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分析预案的可行性,组成评估小组。再次是当出现突发事件后,项目部会接到报警,这是应马上成立指挥中心,根据事故报告,对事件做出判断,现场指挥人员相应事故级别,项目部二级机构人员立即到位展开通信网络,实施现场的调配与救援,调动应急资源,派出现场专家组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是一项基础性的产业,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建筑行业的各项指标也在提升,但是施工安全事故却频频出现,针对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必须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防范与控制。文章通过研究,基本明确了建筑安全管理工作中防控危险源的方法,但鉴于不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要求与条件的差异性,因此相关方法在具体工程中的应用,还必须结合实际工程的客观情况,予以灵活地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朱培宁.建设项目施工阶段风险的识别与控制问题探析[J].科技视界,2013,(3):65.
[2]张晓珍.试论如何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实效性[J]科技风,2012,(15):171.
[3]王东艳.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风险影响因素[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6):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