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中学生考试焦虑问题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来源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d9652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案例介绍了对一名面临高考压力,导致考试焦虑问题产生的高三学生的心理咨询和治疗过程。求助者是一位女生,出生在一个干部家庭,各方面条件好,从小倍受父母的疼爱,学习成绩优异,在大人的精心呵护下,未受到过任何挫折。随着高考时间的临近,因为偶发事件导致学习有所松懈,使最近两次考试成绩有所下降,与家长和自己的预定的高考期望值存在差距。由此,对学习产生了认知偏差,担心高考成绩不好,达不到预定升学目标,产生了不良情绪,引起身躯体化症状,进一步影响到学习。经诊断和分析,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他改变认知方式,引导求助者重新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增强心理调控能力。经过4周治疗,求助者因改变了认知方式,恢复了正常的学习。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合理情绪疗法
  【一般资料】
  小娟,女,汉族,18岁,高中三年级学生,身高1.61米,体态匀称,无重大躯体疾病。
  【求助者主诉】
  焦虑、烦躁、心慌、头疼、入睡困难,学习成绩有所下降,症状持续一个月。
  【求助者个人陈述】
  我从上小学起到初中,再到高中一直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平时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受到家长的喜欢,得到老师、同学赞赏,甚至成为了大家学习的榜样。我对自己也很自信,自觉考上重点大学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两个月前班级的一次测验时,因为那天身体不舒服,状态不是很好,所以没考好,公布成绩当天晚上,因情绪不好,跟老师请了假,呆在寝室里面没去上晚自习。无聊的时候翻看同学放在床头上的一本言情小说,立即被吸引住了。从此对小说着迷,把课余时间都用来看小说。直到一个月前学校组织摸底考试,我的成绩下降了很多。老师找我谈话,说照这样下去恐怕连二类本科也考不上。父母知道后,也非常生气,严厉地批评了我,自己感觉到同学们也在议论我。我想:“这下子完了!这两次都没有考好,高考肯定考不好了。如果考不上好大学,我还有什么出路?同学们会怎么看我?爸爸妈妈不知道会失望成什么样子?”从那时起我就出现烦躁不安症状,一想到高考,总感觉紧张、焦虑,身上会出冷汗,有时莫名其妙的头痛,晚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睡,并经常做噩梦。因睡眠不足,导致上课时注意力不能集中,感到心慌意乱,虽然能控制情绪,但总觉得不踏实,内心非常烦恼痛苦。1周前头痛加重,去医院看过内科医生,并做了头部的CT等检查一切均正常。
  【个人成长背景】
  小娟是独生子,母亲是小学老师,父亲是某公司的中干,家庭条件较好。父母从小对小娟要求很严,希望她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总教导她要考入名牌大学深造,平时很少让其看电视、看课外书、玩电脑等。从小倍受父母疼爱,独立性不强,学习成绩优异,未受到任何挫折。三年前以优异成绩进入重点中学学习,得到老师们的赏识,是同学们的榜样。
  【咨询师一般印象】
  求助者自行走进咨询室,衣着整洁,举止得体,面带愁容,述说时眉头紧锁,眼有黑眼圈,似乎睡眠不足。目光不愿正面与咨询师接触,来回搓手,语言清晰有条理。对咨询表现出一定的信任与合作态度。
  【分析与诊断】
  (一)求助者的身心状态:
  1、精神状态:焦虑、烦躁、情绪低落、自责、注意力不集中。
  2、身体状态:头疼,惊慌,入睡困难,经医学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3、社会功能:对学习、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个人无法摆脱,向咨询师寻求帮助。
  (二)心理测验:
  1、SAS:标准分60,焦虑症状明显;
  2、SDS:标准分55,有轻度抑郁;
  3、EPQ:N65、E30、P40、L40,该求助者为内向不稳定型人格特征。
  (三)诊断:
  一般心理问题。
  (四)诊断依据:
  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烦躁,睡眠障碍等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看,反应强度不甚强烈,反应也只限于考试范围内,无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从病程标准看,病程只有一个多月,故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五)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小娟的知、情、意是统一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愿望和行为,无逻缉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排除精神病。
  (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指反映强烈,已经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两个月的问题。而小娟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时间也较短,因此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性神经症在症状表现上主要是焦虑,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出现泛化和回避,反应与初始事件本身不相关,表现为漂浮式的,持续时间长,一般在半年以上。而小娟虽然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未嚴重影响社会功能和思维逻辑,没有泛化和回避,而持续的时间也只有一个多月,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⑷与抑郁性神经症相鉴别:小娟虽然表现出情绪低落,但该情绪是因现实刺激引起,是伴随其他症状产生的,不是主要症状,因此可排除抑郁性神经症。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
  (一)生物原因:
  该求助者没有明显的生物原因。
  (二)社会原因:
  1.生活事件:一个多月看小说的经历,两次失败的测验,让求助者对升学考试感到恐惧,担心考不上重点大学。
  2.社会支持:因父母、老师、同学对其升学期望值较高,在她学习上出现失误和挫折时而未能表示理解和包容。
  (三)心理原因:
  1.个性因素:小娟从小随父母生活,性格内向、温顺,非常听父母的话。不善于与父母、老师沟通考试失败的原因。   2.认知原因: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习惯以优秀自居,害怕失败,心理承受能力差。
  (四)年龄原因:
  小娟18岁,处于青年初期的她,已经形成的自我意识还很不稳定,对他人有关自己的评价非常敏感。所以,当原本自信的小娟面对摸底考试失败的事件时,父母的批评和老师教导,让他产生了同学们也在议论自己的感觉。她对自己的自信产生怀疑,于是焦虑、烦躁。
  【咨询方案】
  (一)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⑴调整认知方式,转变观念,帮助求助者分析两次考试失利的原因,分析高考对人生的意义;
  ⑵改善求助者焦虑、烦躁、情绪低落的精神状态;
  ⑶帮助求助者减少失眠、头疼的生理症状,缓解心理压力。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
  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帮助其建立健全的人格,树立自信心,积极重新认识自我与学习。
  (二)咨询方法及原理:
  1.方法: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因为求助者对考试失利和高考意义不合理的评价和解释造成她的情绪困扰。
  2.原理:合理情绪疗法是艾里斯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该理论认为情绪的来源是个体的想法和观念,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变情绪。事情本身无所谓好坏,但当人们赋予她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时,便有可能产生各种无谓的烦恼和困扰。因此只有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改变造成求助者情绪困扰的不合理信念,并建立起合理的正确的理性信念,才能帮助求助者克服自身的情绪问题,以合理的人生观来创造生活,并以此来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是ABC理论,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不合理信念,C代表继诱发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其主要观点是强调情绪和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造成的。“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
  (三)双方责任与义务:
  1.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⑴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⑵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⑶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
  ⑴有权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⑵有权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⑶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⑷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⑸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⑴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⑵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⑶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2.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⑴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⑵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⑶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
  ⑴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⑵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⑶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
  ⑴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⑵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⑶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⑷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四)时间和费用:
  咨询时间:每周1次,每次50分钟。咨询次数4次
  咨询收费:80元/次
  心理测验:SDS、SAS、EPQ各30元
  【咨询过程】
  第一阶段:建立咨询关系阶段
  主要是摄入性会谈,运用真诚,共情等技术,鼓励求助者倾诉,收集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心理测验,通过对症状评估、分析,做出诊断,双方共同确定咨询目标,制定了咨询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合理情绪疗法进行咨询的阶段(分两次咨询)
  第一次咨询:是合理情绪疗法的诊断阶段和领悟阶段。在与小娟交流的过程中找出其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是C:焦虑、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头疼、入睡困难;对考试过分担心的想法以及与这些反应相对应的诱发事件是A:两次失败的考试和家长、老师的批评;进而找出两者之间的不合理信念B:连续两次考不好,高考肯定考不好;考不上好大学,我的人生就完了;我必须是一个尽善尽美的人,否则会被别人瞧不起……在此基础上,对这些不合理信念进行初步分析,使求助者领悟到是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引起了焦虑、烦躁等情绪,而不是誘发事件本身。只有改变不合理的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目前存在的各种症状。布置家庭作业,让求助者找出自身的优点,树立自信心。
  第二次咨询:进入合理情绪疗法的修通阶段,为了减轻或消除求助者目前存在的各种症状,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
  咨询师:现在我们具体谈谈你对目前的成绩及高考的认识。
  求助者:目前我的成绩真是糟糕透了!这两次考试考这么差,高考时情绪一紧张,肯定考得更糟。那样的话我的人生就完了,谁还会看得起我呀!
  咨询师:你是说这两次考试就决定了你的高考成绩,你以前的成绩对高考不起作用?
  求助者:也不是。以前的成绩说明我基础打得比较好,但这两次考试特别重要,再说我荒废的时间再也弥补不回来了。
  咨询师:你认为与以前的考试相比这两次考试特别重要,你能谈谈这两次考试与其它考试有什么区别吗?   求助者:这个问题我以前真没想过。好象没太大区别,只是两次考试训练……难道是因为我这两次考試失利了才觉得它重要?因为我以前从没在考试中失败过,这打击了我的自信心,我必须是一个优秀的学生。
  咨询师:按照这种思维,一个优秀的学生必须保证每次考试都成功,不能有一次考试失误。一位成功人士,必须从起点开始就是成功的,不能有一次失败,否则他就不可能成功。事实是这样吗?
  求助者:这……好像不是,成功背后会有很多挫折。一两次挫折并不决定成功与否,战胜挫折的人才会成功。所以这两次考试并不意味着我高考失败,对吗?
  咨询师:你的悟性很高,事实就是这样。正因为你有这种必须的绝对化要求,所以你才会焦虑、烦躁,出现现在的状况,事实证明这是不现实的。
  求助者:我明白了。但是荒废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必定会影响我的高考成绩。一想到我可能考不上理想的大学,我就难过的要死。
  咨询师:你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将考上理想的大学作为自己追求。现在感觉没有把握,所以很难过,这一点我能理解。高三学生有很多人希望自己考上理想的大学,每年高考也有很多人考不上理想大学,他们选择了怎样的生活?
  求助者:每个人的选择是不一样。有人选择上大学后考研,有人选择复读,有人考不上学选择打工、学技术,用另一种方式证明自己,周围的人并没有因此而看不起他们。也就是说考不上理想的大学依然有很多出路,我以前怎么没想过呢?
  咨询师:你说得很好,已理清了自己。的确,对于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有比之更坏的情况发生,考不上理想的大学,不会糟糕到要死的地步。每个人的面前都有很多机遇,成功不是只用高考来衡量的。
  求助者:听了你的分析,我心里亮堂多了,我知道怎么做了。
  布置家庭作业:让求助者制定学习计划,确立高考目标。
  第三阶段:巩固阶段
  求助者的情绪大有好转,焦虑减轻,制订了切合实际的学习计划和高考目标,不再有沉重的高考压力,对未来充满自信。咨询师对他的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教给求助者在今后的生活中学会随时、随地、主动地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使之内化成自己的一种习惯,并且教给求助者学会了自信训练和放松技巧。
  【咨询效果评估】
  通过咨询,求助者自认为躯体症状已基本消失,情绪状态也明显好转,已经能坦然的学习生活,走出了考试焦虑的阴影。通过小娟的父母和朋友也了解到,小娟较从前开朗、活泼,学习与生活走向正常化,学习成绩也开始提高了。咨询师也看到了求助者的情绪大有好转,焦虑减轻,制订了切合实际的学习计划和高考目标,不再有沉重的高考压力,对未来充满自信。
  心理测验显示:SAS由原来的60分降为50分,SDS由原来的55分降为47分,均恢复正常。至此,咨询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郭念锋主编:《心理咨询师》(三级)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114-129页)
  [2]郭念锋主编:《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其他文献
摘要:笔者创作了诸多蕴含积极心理品质的歌曲,在实践中,通过探索和体验,得到以下宝贵教育经验。第一,音乐教学中融入教师自创生命教育歌曲,引发学生对生命的积极探索;第二,音乐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第三,音乐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提升学生抗挫能力;第四,教师自创生命教育歌曲,促使学生体验生命的和谐之美。  音乐是陶冶儿童积极生命的可贵教学资源,教师自创的生命教育歌曲,在实践运用中获得
期刊
情景描述:  记得那天清晨,我刚步入教室,就看见班长眼圈红红的,满脸委屈,“怎么了,孩子?”我快步上前询问。  “老师,小昊没带家庭作业本,我问他写没写,他就骂我……”  “老师,小昊准没完成作业才不装本的。”一个同学肯定地说。  “小昊做错了事还骂班长,老师应该严厉的批评他。”另一名同学气呼呼地说。……  听着大家一句句的数落,回想起小昊这些天的种种表现,我紧盯着他的眼睛,问:“怎么回事?你是不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学习习惯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也是很大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升。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其个性都有不同,在班级教育中,需要有“规矩”和习惯,所以需要关注学生的“本真”,他原始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体,由此耐心培养。  一、案例描述与分析  (一)案例背景  小C同学,男,6岁,小学一年级学生,性格
期刊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幼儿教育的主题。幼儿健康教育的价值决定了其完全可以渗透于其他领域的教学中。生活节奏的加快增加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紧张因素,使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幼儿园教师、家长以及全社会日益关注的问题。在幼儿园各领域教育中抓住幼儿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为幼儿创设思考、操作和交流等机会,培养幼儿独立进取的精神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幼儿人际交往的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关键词:心理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团队精神成为衡量人才不可或缺的标准。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在其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十分必要。气质作为个体所表现出来的较为明显的个性特征影响着中小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不同类型的气质需要不同的教育方式。为了解我校中学生气质类型及特点以对学生因材施教,本人特进行了本次调查。  关键词:团队精神;气质;调查报告  所谓团队精神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
期刊
摘要:进入青春期的正正,对自己的认识模糊,而且不稳定,他需要通过各种体验加以验证,才能更有自信。由于对自己的认识不清,正正经常会在自我否定与自我肯定之间徘徊,周围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爱抚、一些无意识的诱导,都会让他增加或降低自信。随之,焦虑或暴躁、温和或愉悦也会间歇性的出现在他的情绪中。  关键词:青春期;心理干预  案例背景  我在一个校区做执行校长,负责六年级的教育、教学、安全及小升初衔
期刊
摘要:增强小学生国家认同意识教育是党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根本要求。笔者建立的班级博客,有效地促进了所教班级少年儿童国家观念的形成,实现了家校共育良材的目标。可见,班主任可用班级博客这个载体,加强小学生中华文化和国家荣誉的认同教育,加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教育,加强公民身份的认同教育,使学生幸福成长。  关键词:班级博客;小学生;国家认同意识  国家意识是对整个国家的认知、认同意识和爱国情感与心理的总和。作为
期刊
摘要:这是一则关于小学新生家庭发生变故,不能适应新环境引起行为障碍的个别心理辅导的案例,详细阐述了如何对该生进行心理辅导。首先对的家庭状况、入小学前情况等一般资料进行了收集。依照病与非病三原则以及对照症状学标准做出诊断,确定属于一般心理问题,制定了咨询目标。在辅导过程中考虑到小学新生不适应小学环境是常见问题,原因多与孩子性格、家庭状况、与老师的疏导有关,因此在辅导中考虑到其监护人与老师形成教育合力
期刊
摘要:中学阶段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和接受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生前途、理想实现起决定作用的阶段,处在这一阶段的中学生他们的主体行为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缺乏一定的自觉性和持久性就存在着较大的从众性和不稳定性,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需要教师的直接监督和管理。因此,培养中学生的自控能力,帮助他们实现良好行为的心理控制,是学校和班级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自控力;养成教育;心
期刊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进行方方面面的教育。现如今,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普遍的关注和重视。尤其作为一名教师,更要关注学生的所想和所知,并在教育教学中将心理健康的内容逐渐渗透给学生。教师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