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材为蓝本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y85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对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古典文学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为璀璨的一部分。初中阶段如何把教材中的文言文教好,引导学生打开古典文学的大门,为他们在古典文学的知识宝库中撷取更多的营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此,本文进行了简要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教材;阅读;古典文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对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古典文学又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为璀璨的一部分。在我们现行的语文教材中,相对于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古典文学所占的比重还是较少的。初中阶段如何把教材中的文言文教好,引导学生打开古典文学的大门,为他们在古典文学的知识宝库中撷取更多的营养打下良好的基础,作用很关键。下面是我们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把教材教活,让学生喜欢文言文,引导学生阅读古典文学作品
  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在每册书中所占的比例是六分之二,再加上古典诗词,这些都是教学的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喜欢文言文,打消学习文言文的畏难情绪,我们在教学中采取的方法有:看影视,提兴趣。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只要有影视的都找到,让学生看。有的先看后学,如《观潮》(看钱塘江大潮的录像)、《口技》(看口技表演)。有的先学后看,如《花木兰》《论语》(看电影《孔子》)。
  二、以教材为蓝本,指导学生有意识地阅读古典文学作品
  文言文教学时,以教材为蓝本,有意识地增加古典文学阅读的篇目,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
  《夸父逐日》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以及为此做出牺牲。选文用极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夸父身躯高大、善于奔跑、勇敢追求的形象。但在《山海经》对夸父的描写不止这一处。在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阅读《山海经》或上网找一找,还有什么地方也写到夸父这一人物。在课堂上学生进行展示交流时,我惊讶于学生真的找出《山海经》中关于夸父的很多描述。《北次二经》中:又北三百五十里。曰梁渠之山,……有鸟焉。其状如夸父,四翼一目,犬尾,名曰嚣,其音如鹊,食之已腹痛。可以止痛。在这里,夸父是一只有着四个翅膀一只眼睛的奇怪的鸟。《西次三经》中:西次三山之首,曰崇吾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禺而文臂,豹虎而善投,名曰举父。(郭璞注云:“举父或作夸父”。)此处记载的夸父是一种形似猴子的动物。有位学生在《大荒北经》中找到了另一则“夸父追日”:“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日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通过这样的拓展,夸父的形象丰满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阅读《山海经》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必须通过教材这个例子举一反三,进而能融会贯通。
  又如在教学《狼》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把蒲松龄的另两则《狼》也找来作比较阅读。三则故事都写了狼,这三则中的狼有什么共同特点呢?不同之处又是什么?通过比较,学生发现,三则故事中的狼都有贪婪的本性,都是因贪婪导致死亡。不同点:课文中的狼比较狡黠,这样的狼更难对付。进而引导学生深一层思考:对待社会中的恶人,以暴制暴是不够的,更需要运用智慧战胜他们,看看蒲松龄对社会对人的认识是多么深刻啊。由此又激发了学生阅读《聊斋志异》的兴趣。
  采用同样的办法,教学《隆中对》和《出师表》前,让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第37回“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第38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第103回“上方谷司马受困 五丈原诸葛禳星”、第104回“陨大星汉丞相归天 见木像魏都督丧胆”。当学生再学习《隆中对》和《出师表》时,因对诸葛亮生平的重要细节都有所了解,基本不存在理解上的难点。
  三、画龙点睛,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运用古典名句,提高文言文阅读的实用性
  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仅凭语文教科书中的有限的篇目是远远不够。《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教师理所当然就是语文课程开发的主导者。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语文教师就要发挥主导作用,给学生指明阅读方向。
  以上就是我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及不同年级的学习状况,有意识有方向地引导学生进行了一定量的古典阅读,不仅增加了积累,也在学生心中种下阅读的种子,培养学生阅读古典文学的兴趣。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语文对于文本的解读要求高,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创新文本解读的思路更是难能可贵。文章以《林黛玉进贾府》一课为例,从文本的几组矛盾为入口解读文本,达到了创新课堂教学的思路目的。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本解读;矛盾;创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学习《林黛玉进贾府》前,文中几处矛盾引起笔者的注意,是否可以不按部就班地通过贾府的设施、地位、人物的出场方式等来鉴赏,而把文
【摘要】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继承我国语文的优良传统文化的思想,培养学生具有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阅读,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体验。  【关键词】阅读;整合;基点;时机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学会阅读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是培养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方面。《课标》指出:“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那么,如何在
【摘要】语文教学来源于生活,因此应该回到生活中,与生活相结合。在生活实践的社会大课堂中,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输快的氛围中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促使学生感到自己真正是学习的主人,因而求知欲旺盛,思维活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充满童趣与乐趣的学习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案例背景】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
【摘要】“三”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间,与人事物就那么有缘,的确满眼皆是,处处可见,但它只是水浒全传这条巨龙的一鳞半爪,只是这座冰山的一石一角。望古典小说艺术爱好者,不妨也对施耐庵的“三”之艺术好好地琢磨,也更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关键词】施耐庵;“三”之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话说“三”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间,与人事物就那么有缘,的确满眼皆是,处处可见,熠
【摘要】作为一名实验教师,只有蹲下身子欣赏学生,静下心来更新观念,才能与学生一起成长,和新课程一同进步!  【关键词】兴趣;潜能;“信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为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段积累和写话的要求,激发低年级学生积累和写话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冀教版语文教材设计了一个独特的栏目——“我的小本本”。“我有一个小本本,在里面写我想说的话,抄我喜欢的词语和句
【摘要】在民办高校,国学作为点缀和口号的现象依然存在。受此影响,民办高校的学生主观认为国学无用。事实上,国学的人本精神,乐观、践行的思想与民办高校的育人思想不谋而合,随着民办高校地位的提升,在民办院校中树立正确的国学教育观变得刻不容缓。  【关键词】民办高校;国学教育;儒学教育;践行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社会上国学持续升温,但是
【摘要】小学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应用。然而,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应用掌握的程度来看,很多学生语言积累贫乏,尤其在高年级学生中表现尤为突出。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把语言积累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来抓。文章围绕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作文;语言积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作文水平的提高离不开语言的积累。作文是由
【摘要】“诗缘情而绮靡”,此中之“情”,一般都理解为感情、真情、情怀。人心最敏感,感外物之变而嗟叹感怀,而后作诗抒情,往往能以作品中真实的情感打动读者。陆机为何如此提倡诗赋之“情”,可从当时的社会环境及他个人条件这两方面入手进行探讨。同时“缘情观”的提出,标示着魏晋时期文学艺术审美观念的发展,具有合理性。  【关键词】社会氛围;国破家亡之痛;艺术审美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摘要】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而语文恰恰就是一门充满农郁生活气息的学科,它来自于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之中。因此,教师应走出传统的脚本,冲破束缚枯燥简单的解释文本,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回归生活。本文从聪明的小妙拨、诱导的口头禅、亲身实践重现情境和角色扮演体验生活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使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活;巧点妙拨;实践;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
【摘要】初三复习时间紧,内容多,而作文又是中考的重头戏,因此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以提高作文水平是不可能、不切实际的。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可从课文结构、典范课文的思想情感、语言等方面指导学生进行作文结构、丰富情感、积累素材、语言增色等方面的训练。所以利用好课本,提升作文对初三作文复习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依托课本; 提升作文复习;初三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