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约翰·厄普代克以其特殊的比喻“兔子”和“奔跑”, 将隐喻与其作品的主题结合起来,在“兔子”和“哈里”,“逃跑”和“逃避”两组不同意义之间分别建立一种近似,并且以这种近似产生新的实在和意义,“兔子”和“逃跑”反映了美国战后社会的变化、人生的迷惘,进而把美国现实主义社会自由与束缚,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展现在读者面前。
关键词:兔子 现实 逃避 隐喻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兔子,跑吧》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约翰·厄普代克四部曲中的第一部,发表于1960年,虽然小说既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线索,也没有绚丽多彩的故事内容,但是作者以其极其灵敏的感官和诗人的丰富的想象力,以简洁明快而又含蓄的手法,表现了丰富而又局促的社会内容。评论家Richard Gilman称它为“一部关于美国生活的奇异的寓言”、“一部小型史诗”;评论家George Hunt说:“正是由于《兔子, 跑吧》这一力作,约翰·厄普代克的其他作品才得到学术界的密切关注”。
《兔子》四部曲展现了共同的主题 ——个人和社会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以及社会对人性的压抑。作者将哈里个人的困惑与时代的危机巧妙地结合起来,“反映了美国战后社会的变化、人生的迷惘”,记录了20世纪下半叶美国现实社会的变迁。因此约翰·厄普代克被评论家称为“社会历史变化的准确记录者”。
在这部小说中,约翰·厄普代克以城市为题材把现实主义世界反映在隐喻中。在修辞学的传统中,隐喻被归属于比喻,也即那些涉及词语在使用中的各种意义的象征,或者更确切地说,是那些涉及在命名过程中意义变化的象征。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受本能驱使从婚姻、责任的束缚下逃跑的年轻人“兔子”的形象。
“兔子”哈里·安格斯特洛姆,只靠直觉行事,“他只有一种天赋,那就是强调生命本身的重要,因此他一方面惋惜生命的失去,另一方面为满足自己生命的需要而去追求。他的感觉灵敏,但对客观世界,对真、善、美、假、丑、恶却仅具有直觉的认识,缺乏将之深化所必需的知性和理性”。主人公哈里·安格斯特洛姆,身高腿长,面部表情和性格都象兔子,昔日的他风光潇洒而现实的他被周围的世界推来推去,无所适从,再也没有了对生活进行自由选择的机会。妻子珍妮丝愚钝、酗酒、不体贴、不理家务,“兔子”感到自己的生活黯然乏味。家庭日渐成为使他厌倦的责任,推销厨具的工作毫无成就感可言,冗烦单调的日常琐务在消耗他的精力,教会也不能给他精神安慰。
总之,他被现代生活搞得晕头转向,他觉得身边周围的一切都在挤压他、窒息他的内心冲动和愿望。兔子就其动物的特点:胆小、体弱、敏感、不仅仅是哈里外貌特征的形象体现,更展示了哈里的性格特征,哈里感觉灵敏,对世界只赋予直觉,他对自己没有清醒的认识,只顺从本性,随心所欲。他漫无目的地奔跑,生活的威胁和强烈性欲的驱使引发的焦虑与恐惧占据了他的生活,惟有奔跑提供了拯救自己的希望。“他的生命仿佛是没有信仰的魔术舞蹈。”害怕失去自由,受到禁锢,失去自我,恐惧的心态令他躁动不安。“代表道德的超我和体现本能的本我相互对抗的结果,便形成了他矛盾的自我。”每当不堪忍受压抑时,哈里便开始跑,想从虚伪、平庸、混乱的世界里跑开, 逃离身边令人窒息的环境。至于跑到哪里去,他并不知晓,而且在这个病态的社会中,家庭、学校、宗教的职能被扭曲,无人能为“兔子”指引正确的方向。他这种脱离实际的梦想注定无法实现,出走的结果只能是无功而返。因为无论他走到哪里,始终走不出社会这张无形的网,只好无可奈何地回到最初起跑的地方,到头来身陷重重陷阱无路可逃。
正如亚里士多德说“要创造好的隐喻就是看出相似”但是,这一“看出”本身就是建构(construction):好的隐喻就是建立某种相似,而不是简单地表达相似。隐喻更加接近于对谜语的生动解答,而不是通过相似所进行的简单联想。“兔子”的行为处处都与美国社会格格不入,他感到自己身上一种属于生命本质的东西被压抑、被吞噬,他想方设法逃离那日趋没落、令人窒息的环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精神荒原上苦苦挣扎,力图追寻人生的意义,确定自我的价值,可是他缺乏坚定的信念和明确的目标。
作者把他的困惑与时代的迷惘有机地统一起来,“以写实的笔法勾勒出二战后美国的社会现实和人们普遍的精神迷惘状态,再现了丰裕社会中现代与传统、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冲突”,表达了现代西方人在异化的环境中陷于生存困境这一主题。哈里的多次“逃跑”是他对20世纪50年代美国生活不满和抗议的表现。由于不堪忍受家庭生活的无奈和社会责任的重负,他以“逃跑”来表示自己与社会的决裂,但是他的“逃跑”只是一种消极的逃避,而不是积极的抗争。因为他不知道该向谁反抗,更不清楚自己最终的追求目标是什么。战后美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许多人眼里,20世纪50年代,即艾森豪威尔时代的美国,可以称为“太平盛世”。国际上刚刚结束朝鲜战争;国内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人民生活安定,清教思想盛行,家庭观念牢固。
可是,生产力的突飞猛进和市场的极度繁荣并不能掩盖人们内心的骚乱、怀疑和不安定。传统的道德准则、价值观念以及对前途的乐观情绪都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人们抛开传统的思想,更加注重物质上的占有。“人存在的价值和人的命运何去何从很明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哈里也感受到了一种动荡和不安,他意识到了自己生活的空虚,甚至迷惘和恐惧,也不甘心沉沦下去,然而却找不到出路。他只有盲目地跑来跑去结果使自己和他人不断地堕入怪圈。哈里并非一个改变世界的英雄,他的反抗行动并没有思想上的理论支撑,而更多的带有被动与自发性质。他最初的动机只是要逃避,然而,当他逃出令他感到压抑的正统生活圈子后,面前并没有一个能让他安身立命的世外桃源。于是,他只好自觉不自觉地进入与正统相对立的非正统、非主流的生活圈子,下意识地摆出了反抗的姿态。
可见,“奔跑”对于哈里来说具有双重隐含意义:一是“逃避”,这是他对抗现实的一种人生姿态;二是“追求”,此时哈里对美好生活还存在向往和期待,还没有放弃追求。“兔子的逃跑”一开始就注定会以失败而告终。在狂驰中他感到自己被一张网笼罩,压抑的精神丝毫没有得到解脱。哈里鼓足勇气从妻子詹姆丝身边跑掉,也必定会从情人露丝身边逃离。一旦他感到自己正掉入一个陷阱,不安与恐惧就会驱使他挣扎、奔跑。他的奔跑不再局限于一种外在的身体运动,而是属于灵魂与精神的。哈里在历经重重陷阱之后,似乎已无路可逃。逃离人生的企图就像逃离自己的影子一样荒谬。然而,哈里的可贵之处也恰恰体现在他不停息的奔跑之中。对平庸生活的不满的本身就包含一种积极因素,一种与现实对立的理想观念,一种执着的追求。史密斯夫人的话道出了兔子所追寻的东西:“你让我感到还活着,哈里,这就是真理:你做到了,这就是你所拥有的东西……”。“奔跑是哈里为寻求无限的自由和探索自我的必定的抗争方式。
厄普代克认为,人的内心紧张和忧虑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空虚的压力。他体会到“做一个人,便是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之中,也是处于一种进退维谷的形势之中。一个真正能够左右逢源的人根本就不算是人——只不过是一个披着衣衫的动物或者是一个典型的统计量”。在他看来,这个社会中没有欲望和压力的人根本就不能算作真正的人。厄普代克以其特殊的比喻“兔子”和“奔跑” 将隐喻与作品的主题结合起来,为读者触勾勒出二战后美国的社会现实和人们普遍的精神迷惘状态,再现了自由与束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
参考文献:
[1] 康杰:《约翰·厄普代克笔下的“兔子”哈里》,《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二十二卷第6期),2006年11月。
[2] 蔡殿梅:《美国现实社会变迁的一面镜子——解读约翰·厄普代克的小说〈兔子〉四部曲》,《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月。
[3] 罗长斌、钱满素:《“兔子”的生活和寓意探幽——论厄普代克的“兔子”四部曲》,《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4] 钱满素:《美国当代小说家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5] 杨琪:《浅析〈兔子, 跑吧〉中的连锁隐喻和主题表现》,《东岳论丛》, 2003年第1期。
[6] 康杰、苏新连:《〈兔子, 跑吧〉中“兔子”哈里的心路历程解析》,《安康师专学报》, 2006年第8期。
[7] 吕伟民:《“兔子”与现代人的命运——厄普代克〈兔子四部曲〉琐谈》,《郑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11期。
[8] 约翰·厄普代克:《评论与诗歌》,克莱斯特。
作者简介:杨淑玲,女,1979—,吉林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语言文学,工作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关键词:兔子 现实 逃避 隐喻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兔子,跑吧》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约翰·厄普代克四部曲中的第一部,发表于1960年,虽然小说既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线索,也没有绚丽多彩的故事内容,但是作者以其极其灵敏的感官和诗人的丰富的想象力,以简洁明快而又含蓄的手法,表现了丰富而又局促的社会内容。评论家Richard Gilman称它为“一部关于美国生活的奇异的寓言”、“一部小型史诗”;评论家George Hunt说:“正是由于《兔子, 跑吧》这一力作,约翰·厄普代克的其他作品才得到学术界的密切关注”。
《兔子》四部曲展现了共同的主题 ——个人和社会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以及社会对人性的压抑。作者将哈里个人的困惑与时代的危机巧妙地结合起来,“反映了美国战后社会的变化、人生的迷惘”,记录了20世纪下半叶美国现实社会的变迁。因此约翰·厄普代克被评论家称为“社会历史变化的准确记录者”。
在这部小说中,约翰·厄普代克以城市为题材把现实主义世界反映在隐喻中。在修辞学的传统中,隐喻被归属于比喻,也即那些涉及词语在使用中的各种意义的象征,或者更确切地说,是那些涉及在命名过程中意义变化的象征。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受本能驱使从婚姻、责任的束缚下逃跑的年轻人“兔子”的形象。
“兔子”哈里·安格斯特洛姆,只靠直觉行事,“他只有一种天赋,那就是强调生命本身的重要,因此他一方面惋惜生命的失去,另一方面为满足自己生命的需要而去追求。他的感觉灵敏,但对客观世界,对真、善、美、假、丑、恶却仅具有直觉的认识,缺乏将之深化所必需的知性和理性”。主人公哈里·安格斯特洛姆,身高腿长,面部表情和性格都象兔子,昔日的他风光潇洒而现实的他被周围的世界推来推去,无所适从,再也没有了对生活进行自由选择的机会。妻子珍妮丝愚钝、酗酒、不体贴、不理家务,“兔子”感到自己的生活黯然乏味。家庭日渐成为使他厌倦的责任,推销厨具的工作毫无成就感可言,冗烦单调的日常琐务在消耗他的精力,教会也不能给他精神安慰。
总之,他被现代生活搞得晕头转向,他觉得身边周围的一切都在挤压他、窒息他的内心冲动和愿望。兔子就其动物的特点:胆小、体弱、敏感、不仅仅是哈里外貌特征的形象体现,更展示了哈里的性格特征,哈里感觉灵敏,对世界只赋予直觉,他对自己没有清醒的认识,只顺从本性,随心所欲。他漫无目的地奔跑,生活的威胁和强烈性欲的驱使引发的焦虑与恐惧占据了他的生活,惟有奔跑提供了拯救自己的希望。“他的生命仿佛是没有信仰的魔术舞蹈。”害怕失去自由,受到禁锢,失去自我,恐惧的心态令他躁动不安。“代表道德的超我和体现本能的本我相互对抗的结果,便形成了他矛盾的自我。”每当不堪忍受压抑时,哈里便开始跑,想从虚伪、平庸、混乱的世界里跑开, 逃离身边令人窒息的环境。至于跑到哪里去,他并不知晓,而且在这个病态的社会中,家庭、学校、宗教的职能被扭曲,无人能为“兔子”指引正确的方向。他这种脱离实际的梦想注定无法实现,出走的结果只能是无功而返。因为无论他走到哪里,始终走不出社会这张无形的网,只好无可奈何地回到最初起跑的地方,到头来身陷重重陷阱无路可逃。
正如亚里士多德说“要创造好的隐喻就是看出相似”但是,这一“看出”本身就是建构(construction):好的隐喻就是建立某种相似,而不是简单地表达相似。隐喻更加接近于对谜语的生动解答,而不是通过相似所进行的简单联想。“兔子”的行为处处都与美国社会格格不入,他感到自己身上一种属于生命本质的东西被压抑、被吞噬,他想方设法逃离那日趋没落、令人窒息的环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精神荒原上苦苦挣扎,力图追寻人生的意义,确定自我的价值,可是他缺乏坚定的信念和明确的目标。
作者把他的困惑与时代的迷惘有机地统一起来,“以写实的笔法勾勒出二战后美国的社会现实和人们普遍的精神迷惘状态,再现了丰裕社会中现代与传统、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冲突”,表达了现代西方人在异化的环境中陷于生存困境这一主题。哈里的多次“逃跑”是他对20世纪50年代美国生活不满和抗议的表现。由于不堪忍受家庭生活的无奈和社会责任的重负,他以“逃跑”来表示自己与社会的决裂,但是他的“逃跑”只是一种消极的逃避,而不是积极的抗争。因为他不知道该向谁反抗,更不清楚自己最终的追求目标是什么。战后美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许多人眼里,20世纪50年代,即艾森豪威尔时代的美国,可以称为“太平盛世”。国际上刚刚结束朝鲜战争;国内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人民生活安定,清教思想盛行,家庭观念牢固。
可是,生产力的突飞猛进和市场的极度繁荣并不能掩盖人们内心的骚乱、怀疑和不安定。传统的道德准则、价值观念以及对前途的乐观情绪都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人们抛开传统的思想,更加注重物质上的占有。“人存在的价值和人的命运何去何从很明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哈里也感受到了一种动荡和不安,他意识到了自己生活的空虚,甚至迷惘和恐惧,也不甘心沉沦下去,然而却找不到出路。他只有盲目地跑来跑去结果使自己和他人不断地堕入怪圈。哈里并非一个改变世界的英雄,他的反抗行动并没有思想上的理论支撑,而更多的带有被动与自发性质。他最初的动机只是要逃避,然而,当他逃出令他感到压抑的正统生活圈子后,面前并没有一个能让他安身立命的世外桃源。于是,他只好自觉不自觉地进入与正统相对立的非正统、非主流的生活圈子,下意识地摆出了反抗的姿态。
可见,“奔跑”对于哈里来说具有双重隐含意义:一是“逃避”,这是他对抗现实的一种人生姿态;二是“追求”,此时哈里对美好生活还存在向往和期待,还没有放弃追求。“兔子的逃跑”一开始就注定会以失败而告终。在狂驰中他感到自己被一张网笼罩,压抑的精神丝毫没有得到解脱。哈里鼓足勇气从妻子詹姆丝身边跑掉,也必定会从情人露丝身边逃离。一旦他感到自己正掉入一个陷阱,不安与恐惧就会驱使他挣扎、奔跑。他的奔跑不再局限于一种外在的身体运动,而是属于灵魂与精神的。哈里在历经重重陷阱之后,似乎已无路可逃。逃离人生的企图就像逃离自己的影子一样荒谬。然而,哈里的可贵之处也恰恰体现在他不停息的奔跑之中。对平庸生活的不满的本身就包含一种积极因素,一种与现实对立的理想观念,一种执着的追求。史密斯夫人的话道出了兔子所追寻的东西:“你让我感到还活着,哈里,这就是真理:你做到了,这就是你所拥有的东西……”。“奔跑是哈里为寻求无限的自由和探索自我的必定的抗争方式。
厄普代克认为,人的内心紧张和忧虑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空虚的压力。他体会到“做一个人,便是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之中,也是处于一种进退维谷的形势之中。一个真正能够左右逢源的人根本就不算是人——只不过是一个披着衣衫的动物或者是一个典型的统计量”。在他看来,这个社会中没有欲望和压力的人根本就不能算作真正的人。厄普代克以其特殊的比喻“兔子”和“奔跑” 将隐喻与作品的主题结合起来,为读者触勾勒出二战后美国的社会现实和人们普遍的精神迷惘状态,再现了自由与束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
参考文献:
[1] 康杰:《约翰·厄普代克笔下的“兔子”哈里》,《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二十二卷第6期),2006年11月。
[2] 蔡殿梅:《美国现实社会变迁的一面镜子——解读约翰·厄普代克的小说〈兔子〉四部曲》,《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月。
[3] 罗长斌、钱满素:《“兔子”的生活和寓意探幽——论厄普代克的“兔子”四部曲》,《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4] 钱满素:《美国当代小说家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5] 杨琪:《浅析〈兔子, 跑吧〉中的连锁隐喻和主题表现》,《东岳论丛》, 2003年第1期。
[6] 康杰、苏新连:《〈兔子, 跑吧〉中“兔子”哈里的心路历程解析》,《安康师专学报》, 2006年第8期。
[7] 吕伟民:《“兔子”与现代人的命运——厄普代克〈兔子四部曲〉琐谈》,《郑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11期。
[8] 约翰·厄普代克:《评论与诗歌》,克莱斯特。
作者简介:杨淑玲,女,1979—,吉林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语言文学,工作单位:吉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