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5月24日至25日,为学习借鉴珠三角地区发展汽车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工业园区的先进经验,促进两地经贸交流合作,我带领两位副市长、8个县(市)区长和十堰经济开发区及市直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利用参加鄂港(粤)经贸洽谈会和举办十堰(深圳)投资推介说明会的便利和空隙,赴深圳市高新区、广州市花都区进行了学习考察。不仅学习了两区发展产业集群的先进经验,而且学习了政府改善投资环境、增强服务意识和提高工作效率的新举措,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维,明确了方向,加强了沟通与合作。
一、深圳高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
深圳高新区始建于1996年9月,总面积11.5平方公里。200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601.74亿元(每平方公里实现工业总产值139.28亿元)、工业增加值326.72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551.65亿元、出口创汇74.5亿美元、累计实现税收330亿元,是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研究基地、孵化基地、产业基地、出口基地和高级人才培养基地。主要做法是:
一是整合规范,依法管理。1996年5月,深圳市政府针对工业园区无序发展、互不相属、各自为政等问题,报国家科技部批准,以科技工业园为基础,整合中国科技开发院、京山民间科技工业村、深圳市高新技术工业村、深圳国家电子技术应用工业性试验中心等高新技术产业园,成立了“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使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由盲目走向理性和规范。1998年,深圳市制定了《深圳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规定》。随后又陆续出台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条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十五计划”》、《高新技术园区总体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决定》、《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和法规,有力地保障和促进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是创新管理模式,凝聚发展合力。为寻求适合高新区发展的管理体制,深圳市从20多个有关委办局抽调了43位专家组成规划班子,对园区的定位、体制、政策、方向、产业、土地、建设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谋划,开创出一种开放式管理、三级管理的新模式,即深圳高新区由市政府统一领导、统一政策、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不中断政府各部门的审批链条和程序,不改变政府各部门现有职权管辖范围,不把高新区作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单列;实行三级管理,决策层(高新区领导小组)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有关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方针、政策,管理层(高新办)负责日常行政事务,服务层(服务中心)为企业和科研教育提供服务。这种新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政府有关部门的积极性,形成了建设发展高新区的合力。
三是建设服务平台,完善区域创新体系。针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缺乏、科技创新源不足的“短板”,深圳高新区着力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产业化为目的、企业为主体、人才为核心、公共研发体系为平台,辐射周边、拓展海内外、官产学研资介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由48所海内外知名院校组成的深圳虚拟大学园,已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大学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在深培养硕士以上研究生2万余人,创办企业304家,成果产业化项目236个,被授予“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全区现有市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36个、技术中心24个、重点实验室38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23个。由政府兴办的深圳软件园、国家IC设计深圳产业化基地、深圳国家电子工试中心、生物孵化器;由清华、北大、哈工大、深圳虚拟大学园创办的院校孵化器;由政府、留学生协会共同兴办的留学生创业园,构建了全国独有的多元化、专业型、互动式孵化器群,目前在孵企业达600余家,由政府、海内外、民间资本参与的创业投资体系正在为孵化企业提供强大的风险投资支持。完善的创新平台促进了企业自主创新。目前,深圳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出自企业。至2006年年底,区内企业共申请各类专利12804项,其中发明专利9344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占比超过50%,一些企业的研发经费超过销售额的10%。完善的创新平台也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高新区已形成了通讯产业群、计算机产业群、软件产业群、医药产业群,涌现出了一批产值超十亿甚至百亿元的大、中型企业。
四是三态合一,营造和谐的综合发展环境。进入21世纪以来,深圳高新区很快将工作重点转移到营造最优的园区创新、创业环境上来。除了注重营造良好的政策、法治环境外,始终将创造“产业生态”、“人文生态”、“环境生态”高度和谐统一的环境作为努力的目标。在建设用地奇缺的情况下,仍把一半的土地划入基本生态控制线以内,用作自然生态用地,保持了生态环境良好。同时,着力发展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新材料等无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搭建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人际互动、思想互动与商务互动的交流平台,创建的创新总裁俱乐部已发展会员90余家,每年举办各类沙龙、座谈会、论坛多达18次。
二、广州市花都区发展产业集群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
花都区位于广州北部,是珠江三角洲通向中国内地的北大门,原名花县,1993年撤县改为花都市,2000年撤市设区。花都区充分利用交通和区位优势,着力发展汽车、空港经济、皮革皮具、珠宝四大产业集群,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已成为广州市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地区之一。2006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360.36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825.85亿元,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6.96亿元,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52元,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7170元。其主要做法是:
一是抓机遇,大力发展汽车产业集群。2003年,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落户花都,花都区及时把汽车产业确定为支柱产业加以扶持,确立了“发展第一、经济第一、工业第一、汽车第一”的“四个第一”发展战略,制定了汽车城总体规划,成立了区委、区政府直接领导的汽车城管委会,全面负责汽车城的开发和管理,做到了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的“四统一”,有力促进了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花都汽车城规划总面积50平方公里、预计年产值1000亿元,已完成首期15平方公里的开发,共引进项目123个,投资总额150亿元,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有优尼冲压、万宝井、日立优喜雅等9家,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39个,3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10个。目前,拥有汽车整车生产企业3家,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100多家。2006年,花都区汽车产量突破20万辆大关,达到20.17万辆;汽车工业产值345.13亿元,占比41.79%;零部件产值55.55亿元,同比增长71.15%。其中,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产销达20万辆,产值345亿元,利税136亿元,东风日产27万辆扩能工程、投资30亿元产能36万台的发动机项目、投资3.3亿元的研发中心(日产海外第三个汽车研发中心)已投入使用。花都已形成了整车生产、发动机生产、底盘冲压、零部件生产、汽车研发、汽车人才聚集等完整的汽车产业链,被业界称为“汽车产业链最完整、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2005年,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国家火炬计划广州花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
二是抓服务,积极打造空港产业集群。花都积极依托和服务白云国际机场,着力发展空港经济。已引进联邦快递亚太转运中心、深圳航空、海南航空广州基地、广州亿太网络通讯工程公司、华钜君悦五星级酒店等项目,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上海航空公司和新加坡新科宇飞机维修项目也即将落户。通过强化服务,空港经济正蓄势待发,将成为花都经济新的增长极。
三是抓引导,集群发展皮革皮具产业。皮革皮具产业是花都特有的支柱产业。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花都因势利导,改坊设厂、引厂入园、集行成市,实现了产业和市场由点到线到面的“三级跳”。2000年建成了占地780亩的狮岭皮革皮具城。通过“聚凤成群”、招商引资,完成了简单生产到贴牌生产到自主研发的转变,形成了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产品销售、服务等完整的产业链。目前,狮岭拥有皮具生产和经销企业5000多家,从业人员10万人,年产值100亿元,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皮具生产销售中心和皮具原材料集散地。
四是抓培植,促进珠宝产业集群发展。珠宝产业是花都着力培植的新兴支柱产业。自2002年首家黄金企业落户以来,花都区及时捕捉商机,建立了占地5000亩的珠宝城,成立了协调领导小组,专门负责产业开发。目前,珠宝城已吸引香港、台湾、土耳其、波兰、美国等国家或地区的珠宝生产加工企业86家,知名品牌企业有石头记、阿塔赛、欧陆之星等,珠宝首饰产品产值和出口值年均增长50%以上,预计企业全部投产后,能吸纳3万人就业,年产值达40亿元。珠宝城已成为我国金银珠宝行业最集中、配套服务最完善,集加工、销售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产业基地,被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授予为“中华珠宝之都”,被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定为“中国珠宝玉石特色产业基地”。
三、启示和思考
深圳、花都与十堰在国家政策扶持、区位条件、发展阶段等方面不可比拟,他们走过的道路以及许多做法,我们不能简单地模仿、生搬硬套。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深圳、花都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改革开放、创新精神,以及积累起来的产业发展、园区建设等诸多宝贵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深思、学习和借鉴。
(一)要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圳和花都之所以取得这样辉煌的成就,靠的就是敢想敢干、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靠的是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靠的是大胆创新、永不言败的创新精神。在学习考察中,我们触动最大、感受最深的是,他们上上下下真正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落实在抢抓机遇上、落实在思路创新上,处处抢抓发展机遇,事事搏得发展先机,实现了更高起点上的加快发展、更高水平上的统筹发展。对照深圳、花都,审视十堰,不难发现我们在这方面存在着很大差距。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少是叶公好龙,只停留在嘴上,落实不够;定性要求多,定量考核少。是否真正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只须看看发展速度,看看发展后劲,看看发展氛围,看看干部的精神风貌、工作作风、办事效率等,看看百姓的满意程度,很快就能检验和鉴别真假。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政绩考核办法,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以事实来检验和鉴别真假。
(二)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创新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也是衡量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无论在深圳还是广州花都,自主创新环境令人折服,自主创新精神令人钦佩,自主创新企业比比皆是,自主创新产品随处可见。特别是深圳,创新是全方位的。深圳有几句典型口号可以印证他们的创新精神。如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梦想有多大,就能做多大;以特别之为,争特区之位。创新已演变为深圳人的自觉行动,内化为深圳的城市精神,转化为深圳最大的优势。十堰在这方面还十分薄弱,创新氛围不浓,创新精神不足,配套服务体系不健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慢、质量不高,区域创新能力差。为此,要尽快建立健全包括政策、投融资、科技中介服务、技术、人力资源和社会文化等在内的整套支持服务体系,营造宽松的创业创新氛围,鼓励企业和市民大胆创新、积极创业。特别是要注重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尽快建立以财政拨款为引导、以风险投资为主体、银行贷款为辅、社会筹资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支持体系,增强高新技术产业的供血功能。同时,大力发展专业化孵化器,尝试发展虚拟孵化器,降低高新技术企业运行成本和风险。
(三)经济发展要坚持双源并进。深圳、花都乃至整个珠三角地区在重视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外源性经济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和公共资源放在优化发展环境上,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挖掘内源性经济发展潜力,形成了外源性经济和内源性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局面。目前,不管是内源性经济还是外源性经济,十堰都存在发展严重不足的问题。为此,要学习借鉴珠三角地区的先进经验,坚持双源并进。一是要坚持大开放工作思路不动摇,积极招商引资,努力承接先进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外源性经济。特别是要注重从产业聚集配套、资源配置、服务体系、行政效能等方面,打造综合竞争优势,提高招商引资效率。要切实做好这次签约项目的跟踪、服务和督办工作,促使资金尽快到位,巩固招商引资活动成果。要建立十堰籍乡友的人脉资源资料数据库,促使小分队招商工作的经常化和制度化。二是要积极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营造平等进入和公平竞争环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着力壮大内源性经济实力。
(四)产业发展要走集群之路。当前,城市间的竞争正集中地表现为产业竞争。经济总量的扩张和综合竞争力的增强,必须依靠一批在国内外同行业具有较强竞争力、有核心企业支撑和带动的支柱产业。深圳、花都两地经济发展速度快、质量高,主要凭借的就是优势产业集群。从目前发展规模看,十堰除汽车主导产业外,旅游、水电、医药、绿色食品等新兴产业还没有真正发展成为支柱产业,集聚度低,集群度更低。因此,要学习和借鉴深圳、花都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坚持集群发展优势产业,提升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一是要优先发展区域性汽车产业集群。我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地域集聚优势十分明显,集群发展条件十分成熟。要抓住东风商用车提升核心竞争力、地方整车和工业园区发展势头强劲的机遇,进一步培育壮大核心企业,加强产业链条的链接,增强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力。特别是要注重扩大汽车后市场份额,扶持一批集整车销售、维修服务、零配件供应、汽车租赁、保险理赔、二手车交易于一体的多品牌汽车销售服务商的4S店,大力发展汽车贸易、汽车物流、汽车资讯等发展潜力大的配套产业。二是要积极培育新的产业集群。花都汽车产业、皮革皮具、珠宝产业集群的发展,无不是通过“种子”企业裂变、衍生的。我市旅游、矿产、水等优势资源很多,要紧跟国际和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资本转移的新动向,大力引进产业关联度大、要素集聚度高、辐射带动力强、市场覆盖面广的终端产品和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吸引跨国公司和大企业到十堰设立区域性营运中心、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强制性催生和培育新的特色产业集群。三是要切实提高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综合竞争力。要尽快打破现有的行政区划,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空间布局扩容和功能提升出发,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全市开发区及工业园区,加大园区产业布局和区域布局的调整力度,发挥园区的集聚效应和产业协同效应。开发区要尽快从单纯的税收优惠、廉价土地和劳动力为主要引力的开放,转向改善环境、健全体制、发展产业等以创新为引力的开放,力争具备凝聚资源、聚合产业并建立起产业集群的有效能力。十堰经济开发区要充分利用国家火炬计划全国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优势,率先构筑自主拥有的汽车及零部件关键技术平台和产业服务平台,加快建设产业升级示范区,积极创造条件争取从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
(作者系十堰市人民政府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