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遭遇水土不服常态化教学的尴尬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_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市自2006年颁发《天津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实施的指导意见》并实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以来,进行了以构建课程宏观管理体制到课堂实践教学的全方位变革,实现了快速发展。五年来,广大一线体育教师,积极探索实践,正日益构建起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学理念的新型课程观与教学观。但由于基层学校适应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教育资源的缺乏,体育教师适应变革能力、付诸教育的责任心及教育创新能力的不足,课堂教学仍然困惑不断,新理念不能存在于常态课之上的尴尬状况频频出现,使得体育课程改革还远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加强理念服务常态课堂管理意识,提高常态课质量的任务显得突出而艰巨。怎样在未来课程改革深入中,重点落实发展新理念下的常态化教学、适应理念性常态化教学的教师队伍建设,势必成为优先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本文结合体育课程改革实践中所遇教师与常态课相关尴尬相关案例,分析现代教育理念尚不能很好地贯穿于高中体育常态课中的原因,反思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将常态化存在于深化之中。
  一、新课程改革实践与推动主力军在教师,新理念下的新教师却仍固守习惯模式
  新课程的实施带来的是课程改革的重大转变,表现为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是为满足学生在体育与健康方面不同层次、多样化需求的基础上,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然而,这种课程政策是否能够有效落实,对于基层学校与教师来说,不仅需要学校领导的支持与指导,同时需要提高教师开辟新途径、确立新方法、研究新策略、创造性开展工作的适应能力。实践证明:在改革进程中,帮助处理好干扰影响教师思想意识、适应能力、课程领导能力变化的因素十分关键,做不好事与愿违,做的好事半功倍。对教师而言,要使教师能够有乐观的思想、积极的行动,达成思想与行动的统一,主要取决两种直接环境。一是由行政与业务指导相结合的学校管理层与教研培训部门的领导环境——外部环境,二是由同伴群体教师与教师个体组成的参与环境——内部环境。两种环境,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彼此期望,创建两者相互和谐情境,是保障课程改革发展的基础性保障机制。
  虽然,在课改革初期由基层学校与培训指导部门所构成的领导环境,分别在帮助教师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转变角色、提高能力上发挥了课程改革的领导力与领航向的作用。但从一线体育教师落实于适应常态教学上的收效来看,也仅仅是外部环境上的不遗余力,内部环境的能力空间仍在杯水车薪中没能将潜力与动力挖掘与调动起来,体育教师对课改的不适应性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常态教学的主要矛盾。形成矛盾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由于体育教师在课改革实践中具有强烈的期盼愿望,期望得到领导在物质、资金、政策上的支持倾斜,同时也具有拿来主义思想,渴求能够从培训与教研部门获取更加直接的教学经验、教学范案、设计范案、目标范案、评价范案,甚至能拿来就用最好。另一方面,由于体育教师在课改实践过程中,不断接受新理念的熏陶,不断在改革任务下的驱动中思考、反思,也不断受各种繁多的教育思想冲击中产生困惑,还会同很多本应属事物发展进程中正常的矛盾不期而遇。在这一过程中,一部分具有进取心、事业心、勤工作、善思考的教师在持续的实践中快速成长,在课程改革能力与思想转型上显现成熟。相反,哪些被困惑所困惑,被矛盾所束缚,被修正所迷惑的波动性教师,在行动上终显乏力。
  课程改革要发展,要推进,要解决一线教师遭遇尴尬问题,需要用一线教师实践中朴素理解思路,帮助转变思想观念,需要找出困惑成因,细析教师之音,分析成因,才能化步履维艰变稳步前进,才能弃困惑为思索、树理念于常态。
  二、新课程改革实践与发展主阵地在课堂,新理念却不能存于常态体育之中
  五年来,我市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围绕课堂经历了一个:行政引导→专家引领→主动认识→困惑迷茫→理性思索→继续前行的积极行动过程。就课堂即常态课教学,遇到了不少课堂问题、困惑,也总结出一些可行性应对方案,化解了不少矛盾。但一些影响课程改革发展的新问题还是屡屡不断出现,尴尬着影响着我们。这些问题除有理念和实践层面的外,更突出表现在在深入過程中逐渐暴露出来的典型性问题。教师发生在教案上的教学行为,还处在一个以教案为绝对化方案的静态处境,致使教师的教案不能升华为学案,从而成为积极有效指导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案,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资源,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提高教学效益。也就是说,教师仍然没有走进教材的开发区,成为真正的开发者,仍然没有登上教学的领导岗位,发挥教学的领导力,而仍是传统意义下的教案复制者,墨守陈规被动的使用教材编写教案仍是教师教学的常态行为。
  三、尴尬需要我们去碰,去破,却正视,更需要我们继续实践与探索
  从课改初期,我们就在困惑中前进,尴尬再所难免,找出对策是关键。
  第一,坚持三级培训,落实于常态工作与常态课服务。即教研部门要把培训目标落实于完善基层负责领导、学科骨干老师、教师适应常态发展上来。
  第二,鼓励并倡导基层学校开展常态课教学月活动,营造新理念融入常态教学的适应环境。
  第三,培训部门要积极稳妥,持之以恒的抓好体育教师将新理念存在于常态体育课堂消化吸收活动。即把影响新理念不能存在于常态课中的不利因素,确定培训消化目标,开辟新理念归宿常态工作新途径。
  第四,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要帮助教师理顺学期、学年、学段评价考核成绩归宿,排除基层教师在成绩管理上的顾虑与困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体育教师实际增加工作量制定新的工作量考核方案,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
  在新课程背景下,新理念怎样成为教师常态行为,怎样存在于常态课上,需要我们勇于思考课程改革过程中涉及在课程标准、行政管理、培训措施、学校管理上的弊端与不足;需要我们共同加强以新理念适应常态化工作教师队伍建设,确定新目标,突出发展性、科学性、真实性。
其他文献
在谈论高中语文课本古代作品选材的问题上,论者主要围绕如下几个问题进行:一是古代作品选录所反映的语文工具性与文学性的问题;二是古代作品的体裁、朝代分布情况和经典性问题;三是古代作品选录的比重问题;四是历来语文教材对古代作品的选录情况;五是古代作品选录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探究。  上述这些论文议论面不可谓之不广,然笔者以为,就高中语文课本对中国古代作品的选录情况之问题仍有数点论者尚未谈及或议论不深。那么在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一要求特别强调了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务必设计一些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把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經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主动参与探索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运用
期刊
信息技术的教学不仅仅是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它还是教师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更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建立,只有将这些辩证统一起来,教师的教学才可以真正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一、信息技术进入高考序列的话题  话题一:信息技术课是一门贯穿小学直至中学的科目,与传统的语文课、数学课、英语课等居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信息技术在当代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对其需要也越来越迫切,应该可以看出,信息
期刊
“数学是一切科学之母”“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它是一门研究数与形的科学,它无处不在。要掌握技术,先要学好数学,想攀登数学科学的高峰,更要学好数学。  一般地,数学的能力,分为两种水平:一种是独立创造具有社会价值的数学新成果的能力;一种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习数学的能力。中学阶段,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数学能力呢?无疑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因为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毕竟是将来学习数学、运用数
期刊
一、课前活动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一)行业需求  作为一名学前教育的老师,我想要学生学有所用、学能所用,本着教学与行业接轨的理念,我与教研组老师共同研究,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渗透行业理念,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此,我尝试利用课前三分钟活动进行学生技能展示,提炼素养的探讨研究。为培养合格幼儿教师搭建成长平台。  作为未来的一名幼儿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在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的有关理论和现代教学论、情感教学论、布鲁姆掌握学习的理论及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上,通过与组内教师共同研究,集体备课,进行了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总结出语文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教师要重视每节课的导入环节
期刊
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出现了许多反映现代教育思想的新课程方案,新型的师生互动教育方式。这种新型的教育因素决定了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反映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表现为发挥幼儿的主体积极性,这一切只能在师生互动中得到实现,所以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质量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因此,课程改革中引致成功的最本质、最核心、最关系的因素——师生关系,将整个幼教改革在面上
期刊
一、化学新授课教学实践探索的原因  一是充分考虑农村高中学生学习和心理特点。因农村绝大部分学生不善于交流,见识较少、知识面窄、思维不活跃和接受能力相对缓慢,同时又因农村家庭和环境因素造成学生的心理素质比较脆弱、自卑感强等影响。  二是根据以生为本的理念和课堂属于学生的思想。农村学生接受的教育大多是接受式学习,不习惯自主、探究学习,这使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打折扣。如何让学生适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创新的意识已渗透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利用现代化的先进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是一种重要途径,随着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养的全面展开和学校条件的改善,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地运用于语文教学中。  语文课恰当使用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创设优美的情景,能强化学生对文本的了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使学习便加趣味化、自然化、人性化。然而任何一种新技术的运用同样具有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