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多发,“地沟油”事件、“瘦肉精火腿肠事件”等。食品安全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具有非常严重的影响。本文针对食品安全中的影响因素,对食品安全保障措施进行研究,通过对体系、制度、风险性、意识等内容进行深入和强化,确保从本质上提高安全效果。
关键词:食品安全;影响因素;保障措施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不断转变和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逐渐上升。食品作为人们生活的必需物质,其质量安全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当前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较多,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环境污染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食品的质量,造成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率大幅上涨。强化食品安全影响因素的控制力度,优化食品安全保障措施已经成为当前食品安全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一、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
1.化学性污染
在当前的农作物生产过程中,许多农户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获得更高的收益,将大量农药使用到农作物上。这些农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食物的安全质量,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食物的经济效果。在进行食品加工或生产的过程中,生产商和销售商为了提高利润,以劣质化学产品对食品进行加工,对食品进行处理。这种加工直接造成食品的安全性降低,导致食品中的化学成分及化学物质上升,造成化学损伤加大。农业种养殖源头污染也是一种常见的化学性污染,该污染主要是由于有机肥料引起。肥料是当种养殖也中常见的物质,有机磷肥料直接造成土壤、水体中的磷、钾、重金属超标,导致整体种养殖过程中出现超标污染现象。这种污染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食品中的元素量出现差异,尤其是重金属元素,还可以造成食品的食用风险上升。
2.生物性污染
生物性污染主要是由于微生物引起的食物污染。生物性污染可以导致人们出现食源性疾病,造成机体的代谢受到毒素阻碍,导致机体健康受损。当前常见的生物性污染主要为细菌、病毒引起,这种污染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食品安全的发展。我国当前缺乏完善的食源性疾病报告系统,无法对生物性污染进行全面控制和管理,这导致微生物污染量大幅上升。当前细菌的生物性污染主要通过:(1)食品原料的污染;(2)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3)食品贮存过程中的污染;(4)食品销售过程中的污染。除上述细菌、病毒外,霉菌也可以造成生物性污染,导致人体正常功能损伤。霉菌可以造成机体中毒,导致食物的食用价值大幅降低,还可以造成食物浪费,导致食物经济型大打折扣。
3.环境性污染
环境性污染主要指在进行食品处理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环境因素导致的食品污染。相关资料表明:当前人类肿瘤的85%主要是由于环境因素导致。而造成人类肿瘤的因素之一则为环境性污染。环境性污染主要表现在食物链中的富集过程中。在自然界中,工业“三废”、汽车尾气等都导致土壤、水分、空气等成分污染物增多,导致环境污染加重。在这种形势下,各种化学物质、大气污染物等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食物中,在食物链之中形成层层富集,层层累计,导致环境性污染物的量逐渐增多。当达到一定的程度后,污染物中的有害物质对人体造成巨大损伤,形成食品安全问题。
二、加强食品安全的相关措施
在进行食品安全控制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要对法律结构进行完善,对食品安全管理条例进行明确和落实,提高人们食品安全意识,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全面落实安全管理办法,形成完善安全预警体系。
1.建立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在进行食品安全控制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依照食品安全要求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制度虽然与国际标准接轨,但是实际接轨效益较为低下,整体制度较为落后,国际可信度、执行度不高。因此,在对食品安全进行控制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1)对食品法典进行重新研究,将法典内容、评估、应用等进行深化和完善,以CAC为依托,制定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基础;(2)要对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进行建设,选取合适中国的食品安全监测标准,依照上述标准内容,对中国的食品安全进行完善;(3)要对食品安全CAC接轨状况进行分析,确保我国食品CAC与国际化标准CAC认证方向一致,降低在食品安全控制过程中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性制度
食品安全可追溯性制度是当前对食品经营部门进行的强制性注册要求。通过食品安全可追溯性制度可以有效提高食品安全管理环节控制,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对食品安全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相关人员要对食品经营部门注册进行规范,采取CC/EAN-128条码符号、GLN全球位置码对食品产物链中的各项产品信息进行标注。通过标注形成完整食品标识,确保在后续的食品安全监测中有据可依、有责可寻,全面提升食物的认证制度实施效果。
3.提高食品安全监测技术和能力
作为食品安全监测的重要内容,食品安全监测技术及能力质量直接决定着食品安全控制效果,对我国食品安全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食品安全监测中,相关人员要对食品安全监测技术进行全面了解,对最新食品安全监测技术、食品安全监测知识进行合理应用,保证食品安全监测落实到食品控制的方方面面。要通过对食物来源监测、食物生产分析、食物销售等环节的控制,提高食品监测效果。与此同时,相关监测单位要对最新食品安全监测仪器、设备、技术、人才等进行引进,加强监测的硬件建设。要针对最新食品安全动态,对食品安全监测手段进行加强和提升,保证食品安全控制质量。
4.加强食品安全风险性分析监控
风险性分析主要是依照WTO和CAC强调认证的安全技术进行的食物风险评估。风险性分析时要对法律、法规等条例中的食品监督管理措施进行落实,针对食品安全技术,进行化学性或生物性食品暴露评估、定量危险性评估、危险指数分析等,达到规避食品问题的效果。相关人员要依照我国国情,对食品安全风险性分析监控内容进行深化,对风险评估过程中存在的不良数据进行处理,保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要对风险性分析的模式和方法进行合理选取,对食品安全控制技术进行合理应用,依照原料基地生产、加工配送、市场流通等内容,对GAP、GVP、GMP、HACCP操作规范进行拓展。除此之外,还要结合中国国情对覆盖范围内各行业的HACCP内容进行推广、深化,将国际化标准体系落实到生产控制的各项内容中。
5.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国家和政府机关要加强对人们的食品安全教育,增强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确保人们积极投入到食品安全监测的队伍中,从根本上形成良好的食品安全监测外部环境。国家及政府部门要对食品安全教育问题进行重视,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实现食品安全教育和宣传,例如宣传画、展板、食品安全标语、食品安全广告等。除此之外,国家及政府部门还可以通过网络、媒体等对食品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对食品安全科普知识进行宣传,增强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改善社会风气,提高人们科学食用食品的意识,从根本上改善食品安全的保障质量。
三、总结
食品安全主要指在进行食品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的食品质量问题。随着食品问题发生率的逐渐增高,其安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热点话题,强化食品安全管理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进行食品安全管理的过程中,相关人员从各个方面对安全因素进行严格控制,依照法律规范及安全内容对食品安全进行监测,确保形成良好的食品安全体系。
参考文献:
[1] 刘海燕,李秀菊.食品安全政策的逻辑——基于制度变迁的视角[J].生态经济,2009,5(9):17-18
[2] 蒋抒博.我国食品安全管制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8,1(11):85-86
[3] 张喜才,张利庠.食品安全危机管理机制构建与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2010,9(7):10-11
关键词:食品安全;影响因素;保障措施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不断转变和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逐渐上升。食品作为人们生活的必需物质,其质量安全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当前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较多,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环境污染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食品的质量,造成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率大幅上涨。强化食品安全影响因素的控制力度,优化食品安全保障措施已经成为当前食品安全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一、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
1.化学性污染
在当前的农作物生产过程中,许多农户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获得更高的收益,将大量农药使用到农作物上。这些农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食物的安全质量,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食物的经济效果。在进行食品加工或生产的过程中,生产商和销售商为了提高利润,以劣质化学产品对食品进行加工,对食品进行处理。这种加工直接造成食品的安全性降低,导致食品中的化学成分及化学物质上升,造成化学损伤加大。农业种养殖源头污染也是一种常见的化学性污染,该污染主要是由于有机肥料引起。肥料是当种养殖也中常见的物质,有机磷肥料直接造成土壤、水体中的磷、钾、重金属超标,导致整体种养殖过程中出现超标污染现象。这种污染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食品中的元素量出现差异,尤其是重金属元素,还可以造成食品的食用风险上升。
2.生物性污染
生物性污染主要是由于微生物引起的食物污染。生物性污染可以导致人们出现食源性疾病,造成机体的代谢受到毒素阻碍,导致机体健康受损。当前常见的生物性污染主要为细菌、病毒引起,这种污染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食品安全的发展。我国当前缺乏完善的食源性疾病报告系统,无法对生物性污染进行全面控制和管理,这导致微生物污染量大幅上升。当前细菌的生物性污染主要通过:(1)食品原料的污染;(2)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3)食品贮存过程中的污染;(4)食品销售过程中的污染。除上述细菌、病毒外,霉菌也可以造成生物性污染,导致人体正常功能损伤。霉菌可以造成机体中毒,导致食物的食用价值大幅降低,还可以造成食物浪费,导致食物经济型大打折扣。
3.环境性污染
环境性污染主要指在进行食品处理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环境因素导致的食品污染。相关资料表明:当前人类肿瘤的85%主要是由于环境因素导致。而造成人类肿瘤的因素之一则为环境性污染。环境性污染主要表现在食物链中的富集过程中。在自然界中,工业“三废”、汽车尾气等都导致土壤、水分、空气等成分污染物增多,导致环境污染加重。在这种形势下,各种化学物质、大气污染物等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食物中,在食物链之中形成层层富集,层层累计,导致环境性污染物的量逐渐增多。当达到一定的程度后,污染物中的有害物质对人体造成巨大损伤,形成食品安全问题。
二、加强食品安全的相关措施
在进行食品安全控制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要对法律结构进行完善,对食品安全管理条例进行明确和落实,提高人们食品安全意识,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全面落实安全管理办法,形成完善安全预警体系。
1.建立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在进行食品安全控制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依照食品安全要求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制度虽然与国际标准接轨,但是实际接轨效益较为低下,整体制度较为落后,国际可信度、执行度不高。因此,在对食品安全进行控制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1)对食品法典进行重新研究,将法典内容、评估、应用等进行深化和完善,以CAC为依托,制定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基础;(2)要对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进行建设,选取合适中国的食品安全监测标准,依照上述标准内容,对中国的食品安全进行完善;(3)要对食品安全CAC接轨状况进行分析,确保我国食品CAC与国际化标准CAC认证方向一致,降低在食品安全控制过程中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性制度
食品安全可追溯性制度是当前对食品经营部门进行的强制性注册要求。通过食品安全可追溯性制度可以有效提高食品安全管理环节控制,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对食品安全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相关人员要对食品经营部门注册进行规范,采取CC/EAN-128条码符号、GLN全球位置码对食品产物链中的各项产品信息进行标注。通过标注形成完整食品标识,确保在后续的食品安全监测中有据可依、有责可寻,全面提升食物的认证制度实施效果。
3.提高食品安全监测技术和能力
作为食品安全监测的重要内容,食品安全监测技术及能力质量直接决定着食品安全控制效果,对我国食品安全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食品安全监测中,相关人员要对食品安全监测技术进行全面了解,对最新食品安全监测技术、食品安全监测知识进行合理应用,保证食品安全监测落实到食品控制的方方面面。要通过对食物来源监测、食物生产分析、食物销售等环节的控制,提高食品监测效果。与此同时,相关监测单位要对最新食品安全监测仪器、设备、技术、人才等进行引进,加强监测的硬件建设。要针对最新食品安全动态,对食品安全监测手段进行加强和提升,保证食品安全控制质量。
4.加强食品安全风险性分析监控
风险性分析主要是依照WTO和CAC强调认证的安全技术进行的食物风险评估。风险性分析时要对法律、法规等条例中的食品监督管理措施进行落实,针对食品安全技术,进行化学性或生物性食品暴露评估、定量危险性评估、危险指数分析等,达到规避食品问题的效果。相关人员要依照我国国情,对食品安全风险性分析监控内容进行深化,对风险评估过程中存在的不良数据进行处理,保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要对风险性分析的模式和方法进行合理选取,对食品安全控制技术进行合理应用,依照原料基地生产、加工配送、市场流通等内容,对GAP、GVP、GMP、HACCP操作规范进行拓展。除此之外,还要结合中国国情对覆盖范围内各行业的HACCP内容进行推广、深化,将国际化标准体系落实到生产控制的各项内容中。
5.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国家和政府机关要加强对人们的食品安全教育,增强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确保人们积极投入到食品安全监测的队伍中,从根本上形成良好的食品安全监测外部环境。国家及政府部门要对食品安全教育问题进行重视,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实现食品安全教育和宣传,例如宣传画、展板、食品安全标语、食品安全广告等。除此之外,国家及政府部门还可以通过网络、媒体等对食品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对食品安全科普知识进行宣传,增强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改善社会风气,提高人们科学食用食品的意识,从根本上改善食品安全的保障质量。
三、总结
食品安全主要指在进行食品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的食品质量问题。随着食品问题发生率的逐渐增高,其安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热点话题,强化食品安全管理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进行食品安全管理的过程中,相关人员从各个方面对安全因素进行严格控制,依照法律规范及安全内容对食品安全进行监测,确保形成良好的食品安全体系。
参考文献:
[1] 刘海燕,李秀菊.食品安全政策的逻辑——基于制度变迁的视角[J].生态经济,2009,5(9):17-18
[2] 蒋抒博.我国食品安全管制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8,1(11):85-86
[3] 张喜才,张利庠.食品安全危机管理机制构建与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2010,9(7):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