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统编本编写说明中要求重视交际意识和交际习惯的培养,学习的交际原则要迁移运用于日常生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交往能力,使学生成为文明有礼的社会公民。因此,口语交际课应该定位于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交际”。
一、准确把握内容,让目标指向“交际味”
梳理统编本一年级的八次口语交际,不难发现交际的话题都源于学生的学习与日常生活,与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紧密相连,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想说。这八个话题充满互动性,与以往独白式、介绍式的话题大有不同,要准确把握教材内容,正确理解编排意图,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从表中可见,《一起做游戏》是一年级最后一次口语交际,在前面口语交际《我说你做》《我们做朋友》《请你帮个忙》等话题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不同的交际对象、交际场合,进行听说互动。
《一起做游戏》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初步学会有条理的表达,培养乐于交往的意识和友善待人的行为习惯。教材配有两幅插图:第一幅图呈现了“贴鼻子”这个游戏场景,激发学生玩游戏和把游戏规则介绍清楚的兴趣;第二幅图展示了两个小女孩的对话,有邀请和回应。本次口语交际打破了单纯的独白式讲解游戏规则的做法,引导学生在真实的交际情境中,积极参与、亲身体验、乐于表达。
基于以上理解,将本次口语交际课的目标制定如下:(1)在交际情境中,能按一定顺序,加上合适的动作把游戏规则介绍清楚。(2)通过链接生活、模拟表演、伙伴合作,能积极主动邀请小伙伴一起做游戏。(3)通过真实的情绪体验,初步养成乐于交往、友善待人的交往意识和行为习惯。
在完成口语交际一般任务的同时,要注意把握口语交际的核心目标——“交际”,要凸显一个以听、说为主的交际双方互动的过程。
二、搭建学习支架,让过程充满“交际味”
口语交际课之所以与其他课型有很大差别,在于口语交际课有两个明显特征,即情境性、互动性。在教学时,要精心设计符合生活实际并被学生乐于接受的交际情境,搭建适合学习的支架,逐步培养学生认识交际场合,形成交际意识,提高交际能力。
1.借助微课示范
针对口语交际课中的某个环节制作微课来辅助学生学习,可以突破交际中的难点,还能够增加课堂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一起做游戏》一课中,有一幅插图是“贴鼻子”游戏。教师将这个游戏搬到了课堂上,瞬间就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慢慢渗透如何介绍游戏规则的方法。玩之前先说一说怎么玩,可能学生说得比较随意,这就是学生的学习起点。两人配合玩的时候,教师带领学生梳理玩游戏的步骤,然后播放微课,由高年级学生来介绍“贴鼻子”的玩法,学生能总结出“用上表示顺序的词”“边说边做动作”等方法。知道了方法是不够的,要在实际中运用才能算掌握这些方法。因此,教师说幼儿园的小朋友也想玩这个游戏,请大家当小老师来教教他们,这样的交际设计,符合学生的想法,贴近他们的生活,他们就很愿意互相说一说、听一听、评一评。
“一起做贴鼻子的游戏”——(1)(出示课文插图)了解第一幅插图画的游戏是《贴鼻子》。(2)电脑摇号产生“幸运星”来玩“贴鼻子”这个游戏并帮助邀请一位小助手。玩之前,请学生先说一说:这个游戏怎么玩。(3)两名学生玩游戏,别的学生看他们配合得怎么样。(4)再摇出一个“幸运星”,全班当他的小助手。边玩游戏,教师边引导梳理游戏的步骤。(5)观看高年级学生介绍游戏的微课,思考:他是怎么把游戏过程说清楚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方法:用上“先-接着-最后”这些表示顺序的词、边说边做动作等。(6)幼儿园的小朋友也想玩《贴鼻子》游戏,你能学着高年级学生的样子教教他们吗?(7)谁想来当小老师?小老师在介绍的时候,你们就是谁呀?对啊,就是幼儿园的小弟弟小妹妹,看看你们能不能听懂?请1-2个学生来介绍“贴鼻子”的游戏,并进行评价。
微课具有主题突出、形象生动等特点,不仅可以在课堂内作为学生学习的支架,还可以作为课堂学习的补充和拓展。它可以进行反复学习,关注个体差异,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2.利用关键词梳理
关键词与中心有关,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及逻辑关联,利用关键词梳理如何正确地表达,对口语交际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一起做游戏》中,教师介绍了一个简单的小游戏,学生如果仔细听、认真观察,马上就能学会玩,这又让一年级的学生集中了注意力。和教师玩、和同桌玩,回去和爸爸妈妈玩,都让学生始终沉浸在一起玩游戏的轻松氛围里。通过层层铺垫,用上“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这样的顺序词介绍游戏,自然水到渠成。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怎么邀请小伙伴一起玩呢?这也是一门大学问。课本的第二幅插图正好能帮上忙,学生可以通过模仿、借鉴,感受到在实际生活中“我可以这么做”。
“邀请伙伴一起做游戏”——(1)老师也想为你们来介绍一个游戏,邀请你们一起玩,这个游戏叫作《包饺子》,这个游戏是这样玩的:第一步,我俩面对面站好;第二步:我把手张开,手心朝下,他伸出食指,顶在我的手心下;第三步:听到一二包的口令,我就去包他,如果包住了,就是我赢,如果没包住,就是他赢。(2)你们觉得我讲清楚了吗?我是怎么把游戏的过程说清楚的?请个学生来挑战老师,其余学生喊口令。(3)找同桌玩游戏。(让学生玩一会)(4)回去后介绍给爸爸妈妈玩,好不好?我请个小朋友用上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來介绍。(5)你们还有什么好玩的游戏呀?(随机采访2~3个)有了好玩的游戏,你们最想和谁玩?那怎么邀请小伙伴呢?你可以离开座位,去邀请你的好朋友玩游戏。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机采访不同邀请方式的两个组,你是怎么邀请的呀?
在口语交际课中,要重视学生思维的发展。虽然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教师在引导时可以慢慢渗透口语交际的方法与策略,利用关键词来梳理说话的主线,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使自己的表达有序、清晰,让别人听明白。 3.同伴合作互助
虽然是一年级,也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同伴合作的方式进行交际,在此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表达流利的学生可以发挥优势带动羞于表达或表达水平不高的学生共同参与话题。
在《一起做游戏》中,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亲身体验已经了解了“贴鼻子”的玩法,也通过教师的补充游戏知道了要按照一定的步骤才能把游戏说清楚。在此基础上,教师创设了新的交际情境:自己向同学介绍一个游戏,并和大家一起玩。但是学生的程度不一,马上要进入角色进行口语表达对有些学生来说存在难度,因此设计了同伴合作的环节,大家共同来完成交际任务。
“介绍游戏,邀请大家一起玩”——(1)先在小脑瓜里想好一个游戏,自己说给自己听,用上黑板上的这些方法,能让大家听得更明白哦。(2)准备好了就去找你的好朋友介绍你的游戏吧。(3)请同伴推荐,被推荐的学生到全班面前介绍游戏。(4)选择最喜欢的游戏,大家一起玩。
玩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形式,而“一起”就是一种互动。在学生最喜欢的情境中进行合作学习,看似无痕,实则有迹可循。从“自己说给自己听”到“说给好朋友听”再到“推荐好朋友的游戏”,最后是“向全班介绍游戏”。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始终贯穿着“说”的要求,进行着“交际”的行为。
三、基于生活情境,让评价体现“交际味”
与别的课型高度结构化的评价不同,口语交际课的评价应着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热情,在交际的过程中参与活动、积极互动,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让评价也成为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
1.评价指向生活
在《一起做游戏》一课中,蕴藏着在生活情境中的评价。如“幼儿园的小朋友也想玩‘贴鼻子’的游戏,你能学着高年级学生的样子教教他们吗?”刚刚入学一个学期的学生最乐意当小老师,他们迅速进入角色,把游戏练说给同桌听。然后教师请两个小老师来讲游戏,听的学生自然而然成了幼儿园小朋友。听完之后,对小老师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再如,教师在介绍“包饺子”这个游戏前,先提出了评价的要求“小耳朵都竖起来了吗?只有听懂了才会玩哦。我还要请你们来评一评,我介绍得怎么样?”学生怀着想玩的心情,又带着评价的任务,自然听得十分投入。听完后,对教师的评价就能比较清楚地表达出来。
2.评价指向互动
运用信息技术的手段,也能发挥评价的交际作用。比如微课“向高年级学生介绍‘贴鼻子’的游戏”,学生在评价其说得怎么样的过程中,其实是在学习如何用上表示顺序的词、如何恰当地使用动词等方法,让评价为更清楚地表达服务。再如,最后“评选最具人气游戏”环节,教师使用了hiteach即时反馈器,让学生通过遥控器进行投票,立刻呈现评选的结果,既充满悬念又真实可信。评选的结果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教师马上随机选择编号,追问学生:“你为什么投票给这个游戏?”让学生感受到并不能随意投票,而是要经过思考,慎重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3.评价指向激励
一年级的口语交际课的评价要特别注重保护学生的言语冲动。要多用激励的手段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他们感受到表达成功的喜悦,体会交际带来的愉悦之情。学生最为天真,希望得到教师和同伴的肯定,因此教师要保有一颗宽容的心,充分挖掘学生交际过程中的优点和亮点并及时点赞。对于交际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在评价时可以适时提出更高的目标,鼓励他们不断挑战自我。对于交际能力不强的学生,教师要抓住点滴进步,保护他们的表达自信。采用同伴互相夸一夸、教师家长来点赞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乐于表达,继而善于表达。
統编本的口语交际课明确指向了交际与互动。在学习过程中,应始终把握准确方向,注重创造真实的交际情境,选择恰当的交际任务,设计多场合的交际行为,突出交际主体,让“交际味”更浓一些。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赵丹)
一、准确把握内容,让目标指向“交际味”
梳理统编本一年级的八次口语交际,不难发现交际的话题都源于学生的学习与日常生活,与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紧密相连,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想说。这八个话题充满互动性,与以往独白式、介绍式的话题大有不同,要准确把握教材内容,正确理解编排意图,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从表中可见,《一起做游戏》是一年级最后一次口语交际,在前面口语交际《我说你做》《我们做朋友》《请你帮个忙》等话题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不同的交际对象、交际场合,进行听说互动。
《一起做游戏》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初步学会有条理的表达,培养乐于交往的意识和友善待人的行为习惯。教材配有两幅插图:第一幅图呈现了“贴鼻子”这个游戏场景,激发学生玩游戏和把游戏规则介绍清楚的兴趣;第二幅图展示了两个小女孩的对话,有邀请和回应。本次口语交际打破了单纯的独白式讲解游戏规则的做法,引导学生在真实的交际情境中,积极参与、亲身体验、乐于表达。
基于以上理解,将本次口语交际课的目标制定如下:(1)在交际情境中,能按一定顺序,加上合适的动作把游戏规则介绍清楚。(2)通过链接生活、模拟表演、伙伴合作,能积极主动邀请小伙伴一起做游戏。(3)通过真实的情绪体验,初步养成乐于交往、友善待人的交往意识和行为习惯。
在完成口语交际一般任务的同时,要注意把握口语交际的核心目标——“交际”,要凸显一个以听、说为主的交际双方互动的过程。
二、搭建学习支架,让过程充满“交际味”
口语交际课之所以与其他课型有很大差别,在于口语交际课有两个明显特征,即情境性、互动性。在教学时,要精心设计符合生活实际并被学生乐于接受的交际情境,搭建适合学习的支架,逐步培养学生认识交际场合,形成交际意识,提高交际能力。
1.借助微课示范
针对口语交际课中的某个环节制作微课来辅助学生学习,可以突破交际中的难点,还能够增加课堂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一起做游戏》一课中,有一幅插图是“贴鼻子”游戏。教师将这个游戏搬到了课堂上,瞬间就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慢慢渗透如何介绍游戏规则的方法。玩之前先说一说怎么玩,可能学生说得比较随意,这就是学生的学习起点。两人配合玩的时候,教师带领学生梳理玩游戏的步骤,然后播放微课,由高年级学生来介绍“贴鼻子”的玩法,学生能总结出“用上表示顺序的词”“边说边做动作”等方法。知道了方法是不够的,要在实际中运用才能算掌握这些方法。因此,教师说幼儿园的小朋友也想玩这个游戏,请大家当小老师来教教他们,这样的交际设计,符合学生的想法,贴近他们的生活,他们就很愿意互相说一说、听一听、评一评。
“一起做贴鼻子的游戏”——(1)(出示课文插图)了解第一幅插图画的游戏是《贴鼻子》。(2)电脑摇号产生“幸运星”来玩“贴鼻子”这个游戏并帮助邀请一位小助手。玩之前,请学生先说一说:这个游戏怎么玩。(3)两名学生玩游戏,别的学生看他们配合得怎么样。(4)再摇出一个“幸运星”,全班当他的小助手。边玩游戏,教师边引导梳理游戏的步骤。(5)观看高年级学生介绍游戏的微课,思考:他是怎么把游戏过程说清楚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方法:用上“先-接着-最后”这些表示顺序的词、边说边做动作等。(6)幼儿园的小朋友也想玩《贴鼻子》游戏,你能学着高年级学生的样子教教他们吗?(7)谁想来当小老师?小老师在介绍的时候,你们就是谁呀?对啊,就是幼儿园的小弟弟小妹妹,看看你们能不能听懂?请1-2个学生来介绍“贴鼻子”的游戏,并进行评价。
微课具有主题突出、形象生动等特点,不仅可以在课堂内作为学生学习的支架,还可以作为课堂学习的补充和拓展。它可以进行反复学习,关注个体差异,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2.利用关键词梳理
关键词与中心有关,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及逻辑关联,利用关键词梳理如何正确地表达,对口语交际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一起做游戏》中,教师介绍了一个简单的小游戏,学生如果仔细听、认真观察,马上就能学会玩,这又让一年级的学生集中了注意力。和教师玩、和同桌玩,回去和爸爸妈妈玩,都让学生始终沉浸在一起玩游戏的轻松氛围里。通过层层铺垫,用上“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这样的顺序词介绍游戏,自然水到渠成。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怎么邀请小伙伴一起玩呢?这也是一门大学问。课本的第二幅插图正好能帮上忙,学生可以通过模仿、借鉴,感受到在实际生活中“我可以这么做”。
“邀请伙伴一起做游戏”——(1)老师也想为你们来介绍一个游戏,邀请你们一起玩,这个游戏叫作《包饺子》,这个游戏是这样玩的:第一步,我俩面对面站好;第二步:我把手张开,手心朝下,他伸出食指,顶在我的手心下;第三步:听到一二包的口令,我就去包他,如果包住了,就是我赢,如果没包住,就是他赢。(2)你们觉得我讲清楚了吗?我是怎么把游戏的过程说清楚的?请个学生来挑战老师,其余学生喊口令。(3)找同桌玩游戏。(让学生玩一会)(4)回去后介绍给爸爸妈妈玩,好不好?我请个小朋友用上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來介绍。(5)你们还有什么好玩的游戏呀?(随机采访2~3个)有了好玩的游戏,你们最想和谁玩?那怎么邀请小伙伴呢?你可以离开座位,去邀请你的好朋友玩游戏。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机采访不同邀请方式的两个组,你是怎么邀请的呀?
在口语交际课中,要重视学生思维的发展。虽然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教师在引导时可以慢慢渗透口语交际的方法与策略,利用关键词来梳理说话的主线,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使自己的表达有序、清晰,让别人听明白。 3.同伴合作互助
虽然是一年级,也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同伴合作的方式进行交际,在此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表达流利的学生可以发挥优势带动羞于表达或表达水平不高的学生共同参与话题。
在《一起做游戏》中,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亲身体验已经了解了“贴鼻子”的玩法,也通过教师的补充游戏知道了要按照一定的步骤才能把游戏说清楚。在此基础上,教师创设了新的交际情境:自己向同学介绍一个游戏,并和大家一起玩。但是学生的程度不一,马上要进入角色进行口语表达对有些学生来说存在难度,因此设计了同伴合作的环节,大家共同来完成交际任务。
“介绍游戏,邀请大家一起玩”——(1)先在小脑瓜里想好一个游戏,自己说给自己听,用上黑板上的这些方法,能让大家听得更明白哦。(2)准备好了就去找你的好朋友介绍你的游戏吧。(3)请同伴推荐,被推荐的学生到全班面前介绍游戏。(4)选择最喜欢的游戏,大家一起玩。
玩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形式,而“一起”就是一种互动。在学生最喜欢的情境中进行合作学习,看似无痕,实则有迹可循。从“自己说给自己听”到“说给好朋友听”再到“推荐好朋友的游戏”,最后是“向全班介绍游戏”。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始终贯穿着“说”的要求,进行着“交际”的行为。
三、基于生活情境,让评价体现“交际味”
与别的课型高度结构化的评价不同,口语交际课的评价应着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热情,在交际的过程中参与活动、积极互动,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让评价也成为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
1.评价指向生活
在《一起做游戏》一课中,蕴藏着在生活情境中的评价。如“幼儿园的小朋友也想玩‘贴鼻子’的游戏,你能学着高年级学生的样子教教他们吗?”刚刚入学一个学期的学生最乐意当小老师,他们迅速进入角色,把游戏练说给同桌听。然后教师请两个小老师来讲游戏,听的学生自然而然成了幼儿园小朋友。听完之后,对小老师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再如,教师在介绍“包饺子”这个游戏前,先提出了评价的要求“小耳朵都竖起来了吗?只有听懂了才会玩哦。我还要请你们来评一评,我介绍得怎么样?”学生怀着想玩的心情,又带着评价的任务,自然听得十分投入。听完后,对教师的评价就能比较清楚地表达出来。
2.评价指向互动
运用信息技术的手段,也能发挥评价的交际作用。比如微课“向高年级学生介绍‘贴鼻子’的游戏”,学生在评价其说得怎么样的过程中,其实是在学习如何用上表示顺序的词、如何恰当地使用动词等方法,让评价为更清楚地表达服务。再如,最后“评选最具人气游戏”环节,教师使用了hiteach即时反馈器,让学生通过遥控器进行投票,立刻呈现评选的结果,既充满悬念又真实可信。评选的结果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教师马上随机选择编号,追问学生:“你为什么投票给这个游戏?”让学生感受到并不能随意投票,而是要经过思考,慎重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3.评价指向激励
一年级的口语交际课的评价要特别注重保护学生的言语冲动。要多用激励的手段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他们感受到表达成功的喜悦,体会交际带来的愉悦之情。学生最为天真,希望得到教师和同伴的肯定,因此教师要保有一颗宽容的心,充分挖掘学生交际过程中的优点和亮点并及时点赞。对于交际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在评价时可以适时提出更高的目标,鼓励他们不断挑战自我。对于交际能力不强的学生,教师要抓住点滴进步,保护他们的表达自信。采用同伴互相夸一夸、教师家长来点赞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乐于表达,继而善于表达。
統编本的口语交际课明确指向了交际与互动。在学习过程中,应始终把握准确方向,注重创造真实的交际情境,选择恰当的交际任务,设计多场合的交际行为,突出交际主体,让“交际味”更浓一些。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