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曾走过一些弯路,也出现过一些迷茫:语文课是不是越热闹越好?语文课是不是花样越多越好?语文教学是不是剑走偏锋就能与众不同?时至今日,在有些问题上,自己还会有一些纠结和迷惑。在受到一位前辈的启发后,我开始对语文课堂有了一种新的认知:语文课堂需要平衡。
   一、文本解读和拓展延伸需要平衡
   语文课堂始于文本解读,但不终于文本解读。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带着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教学的终极目标则是带着学生走出文本,走出来就是引导学生生成自己的感悟。我所经历的一些课堂(自己的课堂或观摩的课堂)有些就极容易走极端。
   第一种极端是挖掘文本,赏析字词,就文章论文章。平心而論,文本解读确实做得不错,可结尾却戛然而止,让人意犹未尽。而且将学生的思维局限于一篇文章、一堂课,缺乏启发性、拓展性,未免有失偏颇,毕竟我们的语文教学伴随学生的一生,相比其他学科,其实用性更强、更广泛。从课堂起步,将学生带领到更宽广的社会生活中去,不仅仅是对学生知识体系的拓展,更是对学生思维深度和高度的充分挖掘和建构。所以,在充分解读文本的基础上,课堂必须延伸拓展。
   第二种极端是蜻蜓点水,对文本浅谈辄止,课本延伸倒是火花四射。这种情况可能在一些所谓的作秀课上更常见。毫无疑问,把文本解读作为语文教学的唯一任务不是我们所提倡的。但不管怎么说,语文教学总是以一定的文本作为载体展开的,把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放到一个可有可无的极其次要的位置,以为语文课堂教学可以随心所欲安排教学的内容和过程,这就走入了语文教学的一个极端、一条死胡同。阅读时间不足,解读不够深入,缺少内在体验,浮光掠影,不做深入探究,这些现象都在我的课堂上出现过。急于将更多时间放在学生的感悟生成上,急于彰显所谓的“课堂亮点”。殊不知,没有细致深入的文本剖析,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感悟生成又从何谈起,更遑论学科素养的贯彻养成。所以相对于生硬的“启发”,不如放慢脚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会更有成效。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必须把握好文本解读和拓展延伸之间的平衡,也许文本难易程度的差异或时效性的差异会导致授课教师在课堂上的处理会有所不同,但细究下来,平衡不是对等,出现处理上的不同在所难免。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的设置,教师应该提前对文本解读和拓展延伸有合理的预设,并根据课堂实际生成随机调整,力求达到二者的平衡。一篇文章,一次课堂,学生真能这样走进去、走出来,也就达到了语文教学整体目标的实现。
   二、学生主体和教师主体的平衡
   学生主体和教师主体这两个概念并不冲突。先来说说学生主体地位的虚假问题。有时候哪怕授课教师在课堂上再三鼓励学生“和大家分享你的想法”“没关系,说说你的想法”或是“要敢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可收效甚微。现在想想,原因很简单。问题是授课教师提的,是站在授课教师的角度设计的。甚至有时候为了赶进度可以抛出一些问题。如此提出的问题,甚至设置一些“陷阱”让学生发现的问题,其实还是让学生遵循授课教师的思路。既然如此,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何谈起。为什么不换个角度,多揣摩学生会怎么想?多揣摩如何遵循学生的思维特点设置问题?这样一来,课堂上学生才有了真正的主体地位。
   再来说说教师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矛盾。课堂上老师才是全场的掌控者,不能无原则地迁就学生,鼓励学生发言没错,但一定要给明确的评价。语文课堂的生成确实很丰富,针对每一个生成的评价应该有的放矢,不能流于表面地鼓励或肯定。这不是在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或创造性思维,而是让学生的思维失去连贯性和严谨性。该循循善诱时则轻言细语,该明确表态时则立场坚定。老师与学生教学相长、相辅相成,精彩的课堂才会就此生成。
   三、课前预设和课堂生成的平衡
   课前预设的目的是帮助教师在课堂上对所有的情况及生成能有事先准备,学生是重中之重,教师起的是引导和点拨的作用。而过多地预设和牵引,力图将学生拘禁在自己的预设中,则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与展示空间。课堂的生成既可以在预设范围内,又可以完全相机而生,脱离教师的掌控。教师毕竟不是神,不能未卜先知。课前预设只是为了帮助我们做最充分的准备,更好地掌控课堂节奏,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当然,每个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生成的东西不一定切合教师的课前预设。但每一种生成都是学生感悟的凝聚、拔节的体现。无论深刻与否,甚至无论对错与否,教师都应该予以足够的尊重和重视。然后结合课堂需要,做出点评和判断,予以肯定或否定。对于无意义的课堂生成,我觉得教师不应过多纠缠,点拨到位即可。那么对于现在的课堂,教师和学生该如何才能更好地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该如何更好地交流彼此情感、体验和观念,以求更多地生成,更好地共同发展呢?我想这将是我们长期探讨研究的一个问题。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不可否认,语文课越来越难上,这其中既有学科视野和思维的拓展,又有社会不断进步给语文教学带来的更高要求,更有师生多种意识的觉醒而导致的不断沟通和磨合。但不管怎样,只要多花功夫,多下心思,多种教学思维、教学方法不断融合,定能冲破困境,走向更广阔的教学天地。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它主要基于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一个实践过程,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升学科素养   基于小学生认知能力的综合性学习是一种自主探究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提升素养的一个实践过程,在小学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中意义重大。小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因为小学生还不完全具备
摘 要:立足小学数学课堂把创新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在教学中基于情境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创设故事化情境,激发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意识;创设游戏类情境,激活思维;创设操作活动情境,培养创新能力;创设生活化情境,培养应用意识。   关键词:创设情境;创新素养;创新意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教学中设计如做游戏
摘 要:立足于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从“趣味游戏”“操作活动”以及“合作探究”这三个方面入手,针对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这一主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趣味游戏;操作活动;合作探究   有效教學是有效率、有质量教学的简称,是指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消耗最少的时间与精力换得最高的教与学回报。自有效教学的概念提出以来,各学科教师都致力于在自身的教育实践中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身为一
摘 要:在聋哑学校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注重知识发生的过程,善于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多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让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通过类比、想象,对一些数学题目进行变通和延伸,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想象力,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聋校数学教学;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类比   作为一名聋哑学校的数学老师,我非常清楚数学是一门极为抽象且逻辑性较强的学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数学教学增添了许多趣味性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构建更易于接受的课堂,让学生产生对数学的向往之情。小学生由于年龄、心理等方面的因素,在课堂上时常会出现走神等现象,教师需要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设计符合其年龄阶段的教学方式。情境教学作为新兴的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该方法,设计更高效的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情景教学;小学数学;应用方法 
摘 要: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带给初中生物教学工作很大的影响。为了改变从前不良的教学情况,教师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采用过程式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法,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表扬,对后进生加以科学引导和鼓励,这有助于及时获得学习情况反馈信息,使教师不断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初中生物学教学工作的质量达到相关要求。以几个不同的方面作为切入点,针对初中生物教学中过程式多元化评价策略进行了论述与分析,以
部编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编者甄选的一些名家名篇,语言是这些名篇的载体,生动形象,既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工具,又是学生走近作者的桥梁。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文本的语言想象画面,呈现文章的社会画面,并且能够借助语言领悟文章的思想。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过程中,要品味文学语言的诗性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深度阅读,养成“咬文嚼字”的习惯  
摘 要:在小学阶段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对学生道德品质教育的补充,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应该把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教材上的任务相结合,达到增强学生道德体验的效果。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世界必须形成正确的评判标准,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能够帮助小朋友准确地判断“假丑恶”和“真善美”,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帮助他们健康、安全地成长。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学生生活;生活化   小学阶段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学科
摘 要: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依托于学习目标的制订,依托于教学活动的设计。而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利于学生深层次的思维体验,利于目标的达成,利于思维的发展,利于思维的沉淀,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聚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设计,就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围绕数学核心素养来确定教学目标和设计教学活动。丰富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优秀的阅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该认真贯彻新课程标准,积极迎合教学改革的潮流,通过运用不同方法来提高教学有效性。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从兴趣激发、情境创设、习惯培养、评价优化等方面来调整课堂结构,以确保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稳步提高。基于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探究并提出具体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办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具体策略   部分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