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手实践中促进学生智慧生长

来源 :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pan1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角形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图形,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它是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基础,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探究三角形三边长度关系是“三角形的认识”一课的重点,也是这节课的难点。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折饮料管,并在实践中引发认知冲突,在学生争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用实验来验证自己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关系的猜想。在这一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合作探索、解决问题、主动获取新知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促进了学生的智慧生长。下面是“三角形的认识”教学的三个片段。
  片段一:组织活动,引发猜想
  师:几条线段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3条)3条线段一定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吗?请同学们将饮料吸管任意折成3段,看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
  教师观察学生活动后谈话:有的同学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有的同学却不能,哪位同学展示一下自己没有围成三角形的作品?(学生展示“失败”的作品)
  思考怎样才能使它围成一个三角形,组织学生讨论。
  学生1:如果两根短的小棒的长度的和小于长的小棒,就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学生2:如果两根短的小棒的长度的和与长的小棒相等时,组合成的图形就平行或者重合了,不能围成三角形。
  学生3:只有两根短的小棒的长度的和大于长的小棒,才有可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片段二: 组织实验,验证猜想
  师:大家的猜想对不对,需要通过实验来检验。
  下面拿出我们准备好的4根小棒(10厘米、6厘米、5厘米、4厘米),小组合作,任意取三根小棒围三角形,并记录每次选用的小棒的长度以及能否围成三角形。(学生小组活动,并填写表格。)
  学生操作,教师了解学生围的情况。
  小组汇报:你们选用了哪3根小棒围三角形,结果怎样?(投影展示)
  小组1:10厘米、6厘米、5厘米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小组2:10厘米、6厘米、4厘米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小组3:10厘米、5厘米、4厘米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小组4:6厘米、5厘米、4厘米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师:比较4种情况,你们发现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三角的两条边加起来比第三条边长……
  片段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通过实验,发现了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请你来判断下面三组线段能否摆出三角形。
  1 2 3
  1 cm 3 cm 5 cm
  2 cm 4 cm 5 cm
  3 cm 5 cm 8 cm
  学生先独立判断,再和同桌进行交流。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生1:第一组不能摆成三角形,第二组、第三组能摆成三角形。
  生2:我来解释,因为第一组线段中虽然3+1>2,2+3>1,但是1+2=3,有一组不符合我们刚才发现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规律,所以我判断第一组的三条线段摆不成三角形。
  师:通过本节课的实验,你发现了三角形的三边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一结论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新课程标准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程标准解读》也告诉我们:实践是学生发展的新动力,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实践,学生的发展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落实。动手操作应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中最直接、最常用的实践活动,通过操作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总结本课这三个片段教学,我认为有如下可取之处:
  ——在动手操作中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动手操作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和条件,是思维的开始。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好: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建构主义的直接先驱皮亚杰明确指出:人对物体的认识是从人对客体的活动开始的。学生获得数学知识需要经历从具体操作到表象操作再到形式操作的过程。同时,让学生动手操作也为学生积极探究、主动获取知识提 供了机会,符合了建构主义理论(学习不是老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习者被动吸收的过程,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的要求,体现了“做数学”的数学教学理念。在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教学中,教师在考虑数学知识特点的同时,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让学生用眼观察、动手操作、相互比较、相互交流,亲身经历“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的形成过程,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伴随着智慧生长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在小组合作中发展学生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把小组中不同的思想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从而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学习还可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并自尊,培养学生的合作观念,提高与同辈群体交往的能力,使学生习得适应未来社会交往能力,对学生能够生 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始终处于组织者、引导者的地位,把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引导学生经历“猜测——小组实验——分析交流——得出结论”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地探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所学知识,而且提高了他们小组合作、实践交流、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每个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主动学习。
  (作者单位:高淳县淳溪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当前的小学习作课堂,仍然存在着教师一讲到底,一评到底,学生只能被动作文的倾向。因此,我们需要探寻习作蹊径,让习作课堂敞亮起来。  一、 创设辅导情境,启发真情作文  敞亮的习作课堂应使学生源于自我,发自内心的真我表达。我们在教学《精彩的一堂课》时,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 任务情境——鼓励学生真情告白。老师出示作文任务:写一件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事,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语句要生动、具体;字数在4
期刊
修订后的《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将“解决问题”修改为“问题解决”,在继续强调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要求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这就突出了数学教育在继承注重“双基”传统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改革方向。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过程蕴含着思维的创造性,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对小学生而言,发现问题更多是指发现书本上不曾教过的新方法、新观点、新途径以及知道以前不曾
期刊
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首先要强化形象思维训练,为抽象思维奠定基础。其次是采用“数形结合”的策略,为学生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发展架设桥梁,提高抽象概括水平。在日常的辩证训练过程中,做到“数中有形,形中有数”,促进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和谐发展,达到“数形交融”的境界追求。  一、 强化形象思维训练,奠定抽象概括的基础  1. 丰富表象储备。表象是形象思维的基本单位,形象思维要依靠表象来进行思维,要发展
期刊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在数学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观察、操作和思考,形成和积累知识的过程。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基于“动态的数学观”,把数学看成是学生的一种活动,是一种充满情感、富有思考的经历和探索活动。“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学生个人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数学、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基础之一。它是不可传递的,只能靠亲身经历,所以必须让学生亲自参与。  一、 引导学生经历体验的过
期刊
“空间与图形”是新课程四个学习内容之一,这部分内容在小学数学新教材中新增了许多内容,它分布在小学阶段的各个学段,在教学中特别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对物体模型、图形的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制作、实验等方法,让学生获取和运用几何初步知识,并在运用几何初步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初步的空间观念。  一、 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低年级学生受认识水平的影响,他们对于抽象的空间图
期刊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 任何一种知识的掌握必须以一定的能力为基础,以一定的心理品质为保证,以一定的方法为手段;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教师,还得依靠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心态、能力和科学的方法等心理因素。因此在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的前提下,把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与小学
期刊
小学英语六年级毕业复习是小学阶段一次全面综合性复习,教师科学地组织学生复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那么如何提高英语总复习的有效性呢?  一、 复习要有计划性  牛津小学英语这套教材,词汇量、句型、日常交际用语非常多,在复习前,英语教师应对复习内容及复习安排做到心中有数,目标明确。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复习时间,然后依照计划精心设计好每一节复习课,进行有效的复习。  我在
期刊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依据标准,教材内容选择了符合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环境的题材,从培养学生兴趣、生活社会、认知能力出发,通过体验、观察、参与、合作交流学习,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上,是英语基础知识与培养运用能力的有机
期刊
笔者针对多次研磨的《Unit 9 shapes》一课为例,谈谈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方面的一些体会。  一、 主题导入讲新颖  课堂导语是我们引领学生真正踏入课堂学习的第一步,导入的设计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短短几分钟的时间要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像磁石一般把学生牢牢吸引住,需要我们老师下一番功夫。这第一锤如何才能敲到学生的心灵上,
期刊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不单使课堂教学媒体发生了革新,教学活动呈现了新的面貌,从深层来看,还使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产生转变,这种转变必然导致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在我们学校进行的《农村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和学科课程有效整合》课题研究过程中,对这点深有体会。任何一种变革后的教学结构,其指向性都很明确,那就是力求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之有效性,更多地需要我们考察其对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