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运用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tx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关于探究性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运用,已经讨论多年,但是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师也需要与时俱进,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改革.文章就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探究形式
  一、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化学,是严肃的,但不是高高在上,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一不与化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化学的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关注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因为,从当前的教学情况看,假如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那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就没有现实感,学生也就缺乏学习的动机.这就意味着初中教师在教学中,要随时准备将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及时纳入课程和课堂中,注意“生活的回归”,努力做到“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能够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一切都充满知识、蕴含知识.
  将化学融入生活的方法很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调整.比如说,教师可以变识记性知识为探究性学习内容.初中化学的一个特点就是识记性知识较多,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感到比较零乱,很难形成清晰的记忆,对化学知识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而如果教师能够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把一些平淡无奇的识记性知识转变为与生活息息相关探究性学习内容,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关键所在.如在学习“铁”的相关内容后,笔者从铁生锈的原理让学生进行如下思考:
  1.如何使家中的菜刀不生锈?
  2.为什么从商店新买的螺丝刀总带有很多油?由此你想到哪些防止工具生锈的措施?
  3.家里使的铁盆掉漆后不久就漏了,这是为什么?
  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学生就能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能够对化学知识的普遍性和实用性,有更多的认识,这也是促进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源动力所在.
  二、从教学细节出发,引发学生进行探索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在初中化学探究教学中,细节的探究也是至关重要的.一般来说,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主要是从大的知识点和框架着手,这符合教学的需要.但是,有时候通过一个小的知识点,也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比如,在学习到燃烧和白磷的相关知识中,学生都知道白磷保存在水中,但是可能不会对这一现象进行思考,而如果教师能够从此角度着手,不但能够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白磷的性质,也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养成注意观察,细心探索的良好习惯.因此,笔者设置了这样的问题:
  1.在白磷的储存中,水的作用是什么?
  2.如何寻找替代品?
  3.选择替代品的原则是什么?
  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索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如果在教学中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尽可能的让学生讨论生活中经常出现情景,那将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同时使注意力集中,并能够产生一定的成就感和喜悦感,最为关键的是能够加深理解相关的化学概念和理论,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
  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的相关知识中,笔者用二氧化碳气流,吹出一串肥皂水泡,气泡在空中缓缓下降.在学生观察这一现象后,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如下探究:
  教师:此实验证明了什么?
  学生1:证明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教师:都同意吗?
  (大多数的学生表示同意,这时学生2举起了手.)
  学生2:我觉得这个实验无法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教师: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学生2:我认为氢气流吹肥皂泡,肥皂泡上升,那的确是能够证明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但是,现在肥皂泡下降,不一定说明证明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因为假如我们要考虑到肥皂泡的自重,那即便是密度比空气略小的气体吹的肥皂泡,也同样会是下降的.
  教师:这位学生说得有道理,看来是教师的物理知识没学好啊.
  通过这样的探讨,学生能够从其他学科的角度去探讨化学知识,能够刺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去发现和探索,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智慧.
  四、结语
  总之,在初中化学探究教学中,教师需要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尽可能的转变学生的的学习观念,从日常生活出发,从教学局部出发,从教学情境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
  参考文献:
  [1] 梁红梅.论化学教学设计的开放性[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 孟丽慧.论化学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11.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推理性很强的学科,其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新的教育时代逐渐来临,新课改的应用,使得初中数学在迎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好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成为教育工作者重视的问题.本文针对现代教育体制下,初中数学的改革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教学改革工作提
期刊
摘要: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创新教育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与挑战.一个国家的发展,一个民族的振兴都离不开创新,创新直接决定着我们国家是否能够安然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创新教育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数学作为高中生的一门基本学科,创新教育实施于课堂之中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主要从高中数学课堂创新的原则以及高中数学课堂如何进行创新教育两方面出发来探讨此问题,以期对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有所指导.
期刊
摘要: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是教学活动要素构建的重要因素之一.高中生在学习新知、探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自身全身心的积极参与,需要自主能动的探析问题,需要自觉的解答问题.这一过程中缺少不了高中生主体特性的有效发挥.笔者根据主体性教学策略内涵,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数列教学;主体性教学;策略运用  一、发挥数列内容的生活实用性,激发高中生主动探知的
期刊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是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只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以“探索尝试交流”为核心来设计有效课堂.  关键词: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建模思想;有效教学  一、确立目标,主动参与  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创设自主学习气氛,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初中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近期,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提升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行“双组”教学的呼声越来越高,逐渐成为中学新课改的另一新型教学模式.“双组”教学主要将学生分为数学学习组和数学兴趣组,对于提升中学生对数学这一特殊的学科的兴趣,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双组”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不再感觉枯燥乏味,让中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的魅
期刊
摘要:问题教学是数学学科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学生学习技能进行有效锻炼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作者根据教学目标要求以及教研体会,对当前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问题案例教学方式策略的有效运用,实现知识、情感、技能的“三者合一”,达到教学相长,从不同方面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案例;教学策略;教学相长   一、发挥教学情境激励功效,实施情境性问题教学策略  在问题案例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应设
期刊
摘要:“先学后教”正是新课程教学理念的体现. 物理上的“先学”形式多种多样,学生看书、练习、观察、实验等都是学的过程;“后教”是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的内容是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急需解决的问题.一句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规律是由学生发现的,结论是由学生得出的,方法也是由学生找到的,即全过程让学生学,教师起了一个“引导者”和“指导者”的作用.   关键词:先学后教;参与;经历;体验;指导者
期刊
摘要:伴随着高中课程的不断改革,高中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研究性学习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含义,阐述了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意义,最后就如何将研究性学习模式运用到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建议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当前施行的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而培养创新精神的前提是具备出色的科学思辨能力.思辨过程存在于几乎所有学科中,本文主要对化学学科教育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作一些阐述.  关键词:思辨能力;科学素养;对比辨析;学生发展  思辨能力,顾名思义,就是思考辨析能力,是通过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对事物的类别、事理等基本情况作出辨别分析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
期刊
摘要: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新课程注重的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注重的是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和评价,在探究学习的视野中,课本就是探究的资源之一.这就要求广大化学教师打开观念之“窗”,勇于拆除心中的“围墙”,大胆地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思维的火花在交流和合作中碰撞出来.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  一、教师在课堂中“活”起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