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izhi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音乐家李斯特说:“音乐是不假任何外力,直接沁入心脾的最纯的感情与火焰,它是从口吸入的空气,它是生命的血管中流通的血。”从事音乐教学工作,要采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方式,密切音乐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尽可能地去感受音乐。音乐实践活动的内容很多,如,听、唱、奏、欣赏、创作等。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作音乐,在浓郁的艺术气氛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和能力。
  一、在节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节奏教学是音乐的灵魂,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任何音乐都有鲜明的节奏。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日常生活和语言中所体验到的节奏引导到音乐中,通过拍击实践,培养学生的节奏感知能力。
  针对二年级教材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利用学生喜爱游戏的特性,选择有趣味性、学生广泛喜爱的游戏,把音乐知识技能贯串其中,让学生在充分自由表现自己的主角游戏中,掌握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例如,学习《大鹿》一课时,课前让每一位学生都准备了一个头饰分别代表“大鹿”“小兔”“大象”“小鸟”“狐狸”等。在教学中,请几位学生架起一座房子,大鹿站在房子里;教师分别按先后弹奏小兔、大象等的旋律,弹到谁,谁就学做自己所代表的动物的动作,走到大鹿门前,用木鱼的敲击声作为敲门声,不同的动物敲门声的轻重、强弱都不同;在进门前还得过一关,大鹿在门内大打一个节奏,要求门外的小动物变换其中一个小节节奏,打一个新的节奏才能进门。每一个小动物打的节奏尽量不要重复,等所有的小动物都进了门,大家才能一起欢快地唱《大鹿》这首歌。全体学生在开放、自由的活动中,既能学会听辩旋律,又能自立创造出新的节奏,也能控制好强弱,还能玩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在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欣赏教学是让学生感知、体验和理解艺术的一项实践活动,在整个欣赏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去感受音乐。这样,才能把音乐所反映的内容变为实际的音乐音响,并通过感知和体验上升到理性的认识。
  由于小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要培养学生专注的倾听能力,就必须重视参与音乐欣赏的形式。因此,以点头、拍手、晃身、歌、舞等肢体语言的形式参与音乐,被视为一种有价值的音乐欣赏形式。学生没有熟练掌握“言、叹、咏歌”等多种方法时,“手舞足蹈”的肢体语言就是他们运用最多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在表现音乐的过程中进行音乐欣赏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尽情地表现。无论对成年人,还是对少年学生,这种形式都是具有吸引力的欣赏方式。利用中小学生的生理发展中好动、好玩、好奇、好胜等特点,选择最适宜他们的方式,积极运用肢体语言,就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总是力图再现自身内心深处的感受,好的音乐作品也总是强烈、细腻地表达了作曲家丰富的情感及对事物的感受。在欣赏的过程中,让学生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所感受的音乐内容,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形象记忆,并且能更清晰地理解作品所表达的内容。例如,儿童交响乐童话《彼得与狼》,就是一首音乐形象非常丰富、生动的欣赏教材。故事描写的少年彼得人小志大,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在一些小动物的协助下,机智勇敢地战胜了大灰狼。在欣赏的同时,让学生把所听到的音乐用肢体语言表达出来:清脆嘹亮的长笛演奏时,学生扮演的欢乐小鸟,挥动着双臂想象着自己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诙谐的双簧管出现时,学生学着小鸭子憨态可鞠的脚步摇摇摆摆地走过来;等等。在欣赏的过程中,让学生扮演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随着音乐动起来。这样,学生不再是旁观者和听众,他们浅析高中语文单元教学的理念动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置身于音乐的美好境界中。音乐的旋律和节奏都体现了一定的流动性,教学中要抓住学生好动的特点,把动作表演和欣赏音乐相结合,让学生去感受、体会和表现乐曲的情绪和内涵。
  三、在歌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歌曲教学是重头戏。在歌曲教学中加入一些简单的动作和打击乐器,既可以起到辅助伴奏歌曲的动作,又可以在伴奏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如,《我是小骑兵》的教学,可加上骑马、瞄准、行军礼动作,以舞代词,让学生边读边演,一切都在愉快、融洽的气氛中进行,培养了乐感美感,而且也增强了对音乐的兴趣。再如,《看龙船》这首歌曲,宛如一幅画,绘声绘色地再现了端阳节竟渡龙舟的热烈场面,在教唱时,先准备好打击乐器,一部分学生边唱边做划船的动作,另一部分学生按歌曲节奏敲击锣鼓进行伴奏。学生边做动作,边唱歌曲,边伴奏,这样既生动地表现了歌曲的场面和意境,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在歌曲中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有法,亦无定法,贵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去创造,贵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去妙用。总之,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很多,在教学中只要面向全体学生,探索恰当的教学途径,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我们都有这样的共识:让孩子爱上阅读,语言能力的培养就有了抓手和保障。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就显得至关重要。小学低年级农村留守儿童在年龄和其他各方面所具有的特殊性,使得这些孩子在这方面习惯的培养上有更多的不确定性,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培养坚持阅读的习惯  要保证课外阅读的质量,给予充分的课外阅读时间是一个重要的条件。而如“课外阅读”字面中说的将阅读全部放在课外显然是
期刊
为了让高中生能写好作文,语文教师可谓费尽心思,出尽奇招,反反复复的训练,可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收到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学生勉强写出的文章,苍白无力感跃然纸上。学生写不好作文,语言表达的贫乏与思维能力的欠缺是根源。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利用范文进行排序训练是一条终南捷径。  一、重排段落  “思维是无形的文章,文章是有形的思维。”这句话精辟地揭示出文章是思维形态的一种外在的表现。学生大多时候是心高手低,心
期刊
语文教师有很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精心设计导语是一种重要的有效方法,它能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去。那么,设计导语究竟出于是什么的需要呢?  一、设计导语是教师帮助学生把握教学重点的需要  我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学中把理清小说情节结构和分析人物性格特征作为教学重点。我提供出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主题歌《好汉歌》的歌词,领着同学们高声歌唱。雄浑
期刊
从近几年中考作文题发展趋势看,中考作文越来越注重“人文性”。现在各地对于作文的认识稍趋于传统和理性,更加回归写作的本真,更加强调其基础性地位,更加注重写作的基本规律和写作教学的基本要求,更加突出其对生活和人生的补益。这些考题贴近生活,重视人文,关注人生、社会和自然。  作为语文科目考试的重头戏,作文占据了约三分之一的分数,所以作文的得分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考生语文科目的得分。中考作文阅卷过程是
期刊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事先要有充分的准备。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和提高预习能力正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阅读“单元总述”  单元总述的内容既介绍了本单元五篇课文的中心内容,也分别概述了每篇课文的基本内容,同时,还提出了本单元学习重难点,学习要求及学习方法。只要学生提前认真阅读,就能做到明题材、知体裁、知学法。这就好比去公园观景一
期刊
“人生是一条艰险的峡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生活有时即是残酷,非死,即生。唯有不断超越潜能,我们向死而生。  “置之死地而后生。”最大的希望就隐藏在最深的绝望里。像大黄蜂,身体笨拙却飞翔天空,将看似权威的定理打破;像小秃鹰,翅膀弱软却反落为生,把几乎奇迹的逆转完成。那是因为,他们不奋飞就将死亡,就将永坠无底的生命深渊。  毫无退路,逆水行舟,生命的光辉在潜能中绽放。一条腿,他骑遍赛道,一颗心,
期刊
浅谈低年级有感情朗读的有效指导读过程中还没有形成句子概念。对这一朗读障碍加以矫治,我主要从词组入手:用儿童的思维告诉孩子们,词语和词语也会交朋友。词语和词语交上朋友后叫词组。比如:黄澄澄的稻子、紧紧地握住、打扫得干净等等。好朋友在一起就该连起来读,不连起来,就是拆散它们一对好朋友。在一篇课文初始阶段我便出示类似的词语,让孩子们充分的读,读得轻车熟路,建立了对词语之间的联系,再朗读课文自然轻松多了。
期刊
一、在文化创新中更新识水观念  人类必须将自然环境要素视为关心和保护的对象,尊重自然本身的发展规律,既强调自然作为道德客体的重要地位,又要对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积极和消极作用有着清醒的认识,建立一种人类与水的显性的、量化的契约关系。人类应该赋予水以生命的概念和最基本的尊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不能认为水仅仅是一个工具,坚决反对唯发展主义主张的“征服河流、开发水、改变水、重组水”的错误思想。
期刊
爱因斯坦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学生只有在上课时能激起强烈的求知欲,调动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起来才会事半功倍。新《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课程应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将学习变成学生自觉、自愿、高兴的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小学的英语教学,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都要富有趣味性,以迎合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中获得有趣的情感体验,从而将趣味转化为学
期刊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了厚重的中华文化,语文承载着这厚重的中华文化,是百科之母,有着无穷魅力,被誉为“魅力语文”。教师作为魅力语文的传播者,应肩负起这重大责任,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语文的魅力,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获。  创造性思维在问题解决阶段具有以下特点:有大量发散思维参与,有大量形象思维参与,多有直觉出现,多有灵感出现。针对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