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低年级课外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gegoodlu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都有这样的共识:让孩子爱上阅读,语言能力的培养就有了抓手和保障。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就显得至关重要。小学低年级农村留守儿童在年龄和其他各方面所具有的特殊性,使得这些孩子在这方面习惯的培养上有更多的不确定性,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培养坚持阅读的习惯
  要保证课外阅读的质量,给予充分的课外阅读时间是一个重要的条件。而如“课外阅读”字面中说的将阅读全部放在课外显然是不合适的,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又何况是农村留守儿童。他们家庭的特殊性导致他们的课外阅读必将从课内起始,要想保证阅读的质量必须将大部分时间挪到课内来进行。教师可以先从讲故事开始,故事的情节要吸引人。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设置一些疑问,吸引学生听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想读书的冲动。另外,为了督促孩子读书,可以在班里设立读书争章榜,要求每天学生在校要读15-20分钟,在家也要坚持读,农村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虽然知识上无法辅导,但可以监督孩子读书,并通过“读书日日签”与教师进行配合,共同培养孩子每天坚持读书的良好习惯。
  二、培养借助工具书阅读的习惯
  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阅读习惯差,阅读水平低,还有一个制约因素是孩子的识字量不够。孩子读书动不动就会遇到“拦路虎”,时间一长自然兴趣大减。所以,解决识字量的问题对于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有很大帮助。许多学生遇到生字词时,要么跳过去不理睬,结果是囫囵吞枣;要么向别人求助,养成一种依赖心理,不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发展。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向别人请教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和指导学生学会用字典解决“拦路虎”。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一定不能跨过去,要找字典来帮忙。刚开始可能速度会慢些,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受影响,这时,教师要适当降低阅读数量和质量方面的要求,并及时鼓励学生坚持阅读。时间一长,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质量也会随之提高。
  三、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古人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动起笔墨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应该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降低要求,让孩子们读书时动起笔来。首先,可以抄写生字词。这样做既可以巩固课堂所学字词,也降低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要求,学生乐于去做;其次,做简单的勾勾画画,可以是文中生字词和难理解的字词,可以是文章的中心句或是优美的语句和需要背诵的语句,也可以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个标记,以便在课上着重听讲。并把这样的做法形成套路:初读课文,标划字词,读准字音;次读课文,画出重点句和优美的语句;再读课文标出疑惑的地方。形成套路后,学生每次拿到文章都按这样的思路来,自然会养成读书动笔的习惯。在课外阅读时,也要勤于动笔,将好词佳句标画下来,以备摘抄积累。
  四、培养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所谓“学贵有疑”,边读边提出疑问是学生思维发展的标志,也是创造力的一种表现,因此在阅读中要鼓励学生多提出问题。这种质疑要贯穿在阅读教学的始终。比如,拿到一本书,一篇文章,看到题目后就要思考:看到这个题目自己会有什么疑问?想知道些什么?作者会写哪些内容?如果是自己,又会怎么写。接下来,读到情节的转承关键处,要停下来,想想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作者会怎样写。然后再去读原文,并学会去比较自己的思路与作者思路各自的优劣之处。文章读完后,要品味作者收尾的精妙,如果是自己,将如何收尾,还能不能接着续写。
  五、培养泛读的习惯
  泛读追求对作品的整体理解以及阅读速度,而不注重一些字句的理解,也不会逐字逐句的理解文章。由于农村留守儿童识字量少,所以学生的阅读速度不会太快,训练时,要求学生跳过生字,能理解大体意思即可,这样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和信心。还可以采用计时阅读的方法,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文字材料,比一比谁阅读的速度快。当然还要提问相关的问题,检验学生的阅读质量,不是只追求速度而忽视了对内容的把握。学生阅读的书和文章多了,自然会对阅读产生信心和兴趣,爱上阅读。
  六、培养积累的习惯
  俗话说:“胸无点滴墨,怎能下成文”。学生肚里的墨水太少,导致学生在课堂表达和书面表达中无话可写,有话讲不出,讲出来不吸引人。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首先在日记中学会积累。要求学生坚持写周记,摘抄。把每天的所见,所想统统写下来。如果没有要写的,就把课文中的优美的语句,好的词语摘抄下来;其二,在读中积累语言文字。好的句、段、篇都要求学生精读,达到读了之后有所收获,在不经意中识记;其三,在说话训练中去积累。平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抓住每次说话的机会,激发学生大胆发言,让他们敢说。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倾听,寻找其闪光点并立即给予表扬。当然,也要指出不足的地方,予以正确地纠正;其四,在生活中积累。平时要求学生记下生活中带有特点的语言,比如老百姓经常说的俗语,就可以记下来,用在适当的地方一样可以为孩子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增光添彩。通过以上的措施,孩子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就会自然不自然地注意语言的表达和积累,形成习惯。
其他文献
从教十几年了,也就做十几年的班主任,在这十几年里,我深深感到,要想建好一个班级体,班主任必须要善于运用表扬和激励,去激发和保持一第一个学生的进取心,自信心和学习生活热情,让第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要用鼓励和赞扬让班级里每一个学生的世界成为最真、最善、最美的风景。  美德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需要我们在教育中不断思考实践。培养美德,
期刊
离开原来工作的学校快一个月了。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脑中便浮现出天真烂漫、活波可爱的那群孩子们,想起了他们在学习中的坚韧,想起了他们在参加体操比赛中发扬出来的团结拼搏、不服输的精神,想起了多想与他们常在一起啊!  那个有点调皮,一个人坐在板凳上都会摔跟头的张晓峰是否遵守课堂纪律呢?性格任性的覃洋是否有所转变呢?大大咧咧的马冰梅是否变得更女孩子一些呢?学习数学吃力的刘梅,通过假期的努力是否有所进步呢?
期刊
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使学生能够专注于教师的授课,是提升语文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营造良好的倾听氛围  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基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师生不平等的状况并不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听的同时给学生更多说的机会,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中乐于倾听。  首
期刊
风和柳梢  起初  你打我跑  支棱棱涩涩的摇  渐渐地  你缠我绕  舞姿开始曼妙  如果  如果  你是一只蜗牛  我就是路边的牵牛花  为你吹响  我不急  因为  你的慢生活里  有别样的美丽
期刊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
期刊
一、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数学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学好数学对于学生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学数学主要是促进学生在幼年时期接受数学教育,进而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石,因此,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处于7-12岁年龄段的小学生是各项认知技能都在快速发展的人群,在这一年龄阶段,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会随着他们的兴趣不同而得到不同的
期刊
模糊了风景,迷离了视线,唯一清晰的就是你。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迷惘了时间,朦胧了地点,唯一清晰的就是你。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北渚之上,秋风袅袅。洞庭波兮,木叶纷纷,只为铺垫你的出现。与你相约的承诺,你还记得吗?最初的相遇,总让人回味无穷。那一天鸟儿无故地聚集在水草之上,鱼网无端地挂在树梢之上。  有没有那么一种遇见,只是一眼,便让人辗转反侧?  思公子兮,思公子兮,却不敢言。纵然每天看着沅
期刊
中学语文中如何将“阅读”与“写作”两者的角色发挥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呢?基于对阅读和写作的这些认识,谈几点我们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乐读、会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想方设法通过多种途径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个性,读出理解,读出自己的韵味和思考,力争读出文章的精彩,从而让他们个性得到张扬,心灵得到放飞。同时在阅读中要让
期刊
一、贵州近三年的中考作文命题的信息  1、命题形式稳中有变。  我们可以看到以上全省9个地州市39道作文试题总体在内容设计上更加广泛,更加关注时代,关注学生生活实际,但在题型上有所变化。例如对初中生来说难度较大的纯材料作文在2014年六盘水及黔南地区各出现一次,2015年遵义又考了一次外,今年开始慢慢淡出中考。全省还是导语加命题或话题为主。以今年为例,全命题式有4篇,半命题式有3篇,话题式的有4篇
期刊
新世纪呼唤创造性人才,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发展其创造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中,教师应变革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一、创设质疑情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