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整治分类研究

来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tingkaoya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土地整治是对低效、空闲和不合理利用的土地进行治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活动,是各类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以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活动的统称,其实质内容之一是从空间上对土地利用进行优化布局。农村居民点用地是我国进行土地整治的重要区域,对于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整治进行分类研究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土地整治的前提和基础工作。曲周县位于黄淮海平原的中部,黄淮海平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农村人口的集聚地,对于其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整治分类进行研究,对于实现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战略意义。论文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从发展基础、生产条件、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四个方面选取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的评价指标,利用量化后的指标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运用聚类分析法将曲周县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整治划分为就地城镇化型、重点发展型、限制扩建型和迁移合并型四种类型。研究结果符合实际,为当地土地整治和新农村建设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对于其他类似地区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平原区; 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整治;分类;曲周县
  中图分类号 F30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03-0013-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3.003
  
  农村土地整治是深化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提出要集中连片推进农村土地整治之后,全国各地正式启动了土地整治规划修编工作,为进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提供了契机和战略指导。农村居民点用地是农村的主要建设用地,也是未来建设用地挖掘的主要空间。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着规模小、布局零乱、利用效率低等问题,这给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带来障碍。空间结构是指社会经济载体在空间中相互作用及所形成的空间集聚程度和形态[1]。因为该社会经济载体不是单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而是综合了所有相关的社会经济载体。合理的空间结构将优化区域资源配置,促进区域物质和能量的流动,进一步集聚,形成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因此,对于区域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空间整治,是实现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动力。当前有大量学者,从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潜力测算及评价分级[2-7]、整治分区[8-10]、整治模式[11,12]、影响因素及驱动力[13]、以及生态景观建设[14,15]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从事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的研究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就目前的各类研究经验和成果来看,在对农村居民用地点整治相关研究中,缺乏从空间和分类的角度来考虑。因此在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整治进行研究时,将空间和分类相结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研究区概况
  曲周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处于太行山山前中部冲积平原地带,介于东经114°50′22.3″-115°13′27.4″至北纬36°35′43″-36°57′56″之间,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56.2 mm。地貌类型为东南部风沙和高平地,北部沙碱洼地,中部条带状红土洼地及西南部壤土高平地、缓坡地。曲周县面积约为667 km2,辖5镇5乡,2009年总人口为445 300人,农业人口为406 107人。曲周县是黄淮海平原地区典型的农业县,区域经济模式以农业生产和经营为主,近几年二产和三产快速发展,已经初具规模,2009年全县GDP为56.35亿元,经济产业结构比例分别为:30.62%,39.84%,29.54%。县域内农村居民点个数为342个,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布局依然以传统的分散布局形态为主,2009年,全县人均农村居民点平均用地规模为174.43 m2,远高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农村居民点集聚程度低,部分农村居民点空心化严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较为落后,随着新农村的建设的推进,部分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已逐渐完善。为了给新农村建设科学的指导,促进该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曲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年纲要明确提出,要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区域产业规划和镇村空间结构规划为支撑对县域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空间整治。
  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2.1 研究思路和方法
  农村居民点空间整治分类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系统,应在分类指导的思想下进行。本文根据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建立相应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整治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结构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采用综合评价法计算出各农村居民点的综合值,并对该值进行聚类分析,得出农村居民点空间整治类型。具体步骤为:①建立农村居民点空间整治指标体系;②通过结构熵权法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③对原始数据处理和和相应的空间分析获取各指标现状值;④运用综合评价法计算出农村居民点空间整治综合值;⑤采用SPSS软件对各农村居民点空间整治综合值进行聚类分析,得出具体的整治类型,并运用ARCGIS软件进行空间描述。
  2.2 研究方法
  2.2.1 多因素综合评价法
  首先将农村居民点各指标的现实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在确定各指标权重的基础上,将各指标权重分别乘以每个农村居民点标准化后的现实值并进行求和,得出各单项指标的评价值,将某一方面的单项指标值进行相加得出该方面的整治评价值,各方面的评价值之和即为农村居民点整治评价综合值。计算见下式:
  m=Wi×Ii(1)
  M=∑mi(2)
  A=∑Mi(3)
  其中m为单项指标的评价值,Wi为单项指标权重,I为单项指标标准后的实际值;M为某方面的整治评价值,A为农村居民点整治评价综合值。
  2.2.2 结构熵权法
  “结构熵权法”是将德尔斐专家调查法与模糊分析法相结合,形成“典型排序”,对“典型排序”按照给定的熵决策公式进行熵值计算和“盲度”分析, 以减少“典型排序”的不确定性。它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确定指标权重的分析方法[16]
  基本思想是:通过分析系统指标及其相互关系,并分解为若干个独立的层次结构,将采集专家意见的德尔斐专家调查法与模糊分析法相结合,对指标的重要性形成“典型排序”,用熵理论对“典型排序”结构的不确定性定量分析,计算熵值和“盲度”分析,对可能产生潜在的偏差数据统计处理。得出同一层次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排序,确定出每一层次同类指标重要程度数值,即指标的权重。其具体步骤如下:
  (1)设定性排序的《指标体系权重专家调查表》,用“德尔斐法”采集专家意见,形成典型排序I,求出I对应的隶属函数值μ(I)。
  μ(I)=-[SX(][WTBZ]ln[WTBX](m-I)[][WTBZ]ln[WTBX](m-1)[SX)](4)
  
  式中,μ(I)为I对应的隶属函数值:I为专家按照“典型排序”的格式对某个指标评议后给出的定性排序数;m为转化参量,取值为最大排序数加2。
  (2)对典型排序进行盲度分析。将排序数I=aij代入式(5)中,中得aij定量转化值bij(μ(aij)=bij),bij称为排序数I的隶属度。矩阵B=(bij)k×n成为隶属度矩阵。视k个专家对指标μj话语权相同,即计算k个专家对指标μj的一致看法,成为平均认识度,记作bj。
  (2)重点发展型。
  该类农村居民点个数为99个,面积为3 047.03 hm2,分别占县域总数的28.95%和总面积的42.48%。该类农村居民点具有优越的发展基础和生产条件,良好的生活和居住环境,对于农民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在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进行整治的过程中,应将该类农村居民点作为中心村进行重点发展,采取集中建设现代化农村居民点的方式,引导周边分散、规模小的农村居民点向中心村集聚。对于该农村居民点整理出来的建设用地以保留建设用地用途为主,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完善和村企业用地,对于宅基地应严格控制,充分发挥现有区位优势及产业规模,吸引资金和劳动力。合理确定中心村的产业结构,将农村居民点整治与经济发展战略相结合,努力打造经济快速发展、布局合理、人居环境优美的新农村。重点加强中心村的空间形态和人居环境优化和配套设施建设,满足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产业发展以及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科教文化、综合市场等多种功能发展的需求,并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建设过程中,适当预留发展用地,以备其他农村居民点的迁入。制定公共产品配套倾斜政策,加强公共财政投资力度,适当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提高对外公路等级,促进中心村与周边小城镇及其他地区的联系更加紧密。
  (3)控制扩建型。
  该类农村居民点个数为131个,面积为2 335.95 hm2,分别占县域总数的38.30%和总面积的32.57%。该类农村居民点目前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基本能满足农民的生产和发展需要,但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条件较差。该类农村居民点在发展中缺乏竞争力,对农民的吸引力也在减弱,人口将逐渐减少,最后自然消亡。在对该类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进行整治的过程中,将其作为自然村保留,当规模减小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合并迁移到周围的中心村,在此过程中,政府可以适当加以引导,加快农村居民点整治的进度。该类农村居民点整治的重点是进行规模控制、就地整治,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住房建设方面限制新建,允许翻建、扩建和改建。通过完善对外交通建设,加强与集镇或中心村的交通联系,依靠集镇或中心村提供公共服务设施配套。
  (4)迁移合并型。
  该类农村居民点个数为52个,面积为702.51 hm2,分别占县域总数的15.2%和总面积的9.79%。该类农村居民点交通不便,基础设施、服务设施落后、人口规模过小、经济收入来源少、发展基础薄弱,如在此类农村居民点进行基础和公共服务建设,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考虑将其合并到附近的镇区或中心村,对于该类农村居民点应进行限制发展,以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城乡统筹发展,按照“统一规划、适当集中、兑现政策,自主建房”,有利于迁出区农民与迁入区农民融合的原则,合理安置移民的住房及生产生活,采取整体搬迁、集中安置、建设新型农民住宅区的方式,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率。对于需要迁建的村庄,补偿上进行房屋补偿和货币补偿,视实际情况等而定。
  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整治是一个实践性、系统性和综合性极强的工程,因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如在对农村居民点进行整治的过程中,应对具有文化遗产和自然特色的农村居民点,采取保护政策,尊重当地传统风貌,对其周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保护。对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加以保护,维持其原有现状,保持农村居民点的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
  
  4 结论与讨论
  本文选取曲周县为研究区,建立了农村居民点空间整治分类评价指标体系,以ARCGIS空间分析技术为支撑,对指标体系中的单项指标进行了量化,进而测算出各农村居民点的空间整治评价值。在此基础上,对测算出的空间整治评价值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将曲周县农村居民分成就地城镇化型、重点发展型、控制扩建型和迁移合并型四类。同时,结合各类农村居民点的特点,提出了不同类型农村居民点的整治、发展和调控方向。该文的研究对于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土地整治过程中的“迁村并点”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文章从发展基础、生产条件、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四个方面选取指标对农村居民点的空间整治进行了评价和分析,量化了农村居民点适宜居住的程度,符合当地实际,但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由于研究区位于平原地区,在分析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地形和地质条件,如对其他地形、地质条件显著的地区进行研究,需在空间整治评价指标体系中补充。另外,在对农村居民点空间整治的过程中,政策因素、当地村民的意愿以民俗、风俗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在进行实际操作中,需要充分考虑。
  
  (编辑:田 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138-139.[Lu Dadao. Development and Spatial Structure of Region[M]. Beijing:Science Press, 1995:138-139.]
  [2]宋伟,陈百明,陈曦伟.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模型的理论与实证[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增刊.1):1-5.[Song Wei, Chen Baiming, Chen Xiwei.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of Potential Calculation Model for Rural Habitat Consolidation[J].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08,24(supp.1):1-5.]
  [3]师学义,陈丽,杜轶,等.潞城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23(3):268-272.[Shi Xueyi, Chen Li, Du Yi, et al. Research on Potential of the House Coordination at Lucheng County[J]. Journal of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03, 23(3): 268-272.]
  [4]张正峰,赵伟.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内涵与评价指标体系[J].经济地理,2007,27(1):137-140.[Zhang Zhengfeng, Zhao Wei. Connotation and Evaluating Indicator System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Consolidation Potentiality[J]. Economic Geography, 2007, 27(1): 137-140.]
  [5]沈燕,张涛,廖和平. 西南丘陵山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评价分级:以重庆市长寿区为例[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6):141-147. [Shen Yan, Zhang Tao, Liao Heping. Evaluation and Gradation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Reclamation Potential in the Southwest Knoll District: A Case Study of Changshou Chongqing[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8, 30(6): 141-147. ]
  [6]宋伟,张凤荣,姜广辉,等.自然限制性条件下天津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估算[J].农业工程学报,2006,22(9):89-93. [Song Wei, Zhang Fengrong, Jiang Guanghui, et a1. Calculation of Land Consolidation Potential for Rural Habitat Areas Under Natural Limit Condition in Tianjin City [J].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06, 22(9): 89-93.]
  [7]刘咏莲,曲福田,姜海.江苏省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评价分级[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18-23. [Liu Yonglian, Qu Futian,Jiang Hai. Evaluation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Reclamation Potential in Jiangsu Province [J]. 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2004, 4(4): 18-23.]
  [8]刘玉,刘彦随,郭丽英. 环渤海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分区及其整治策略[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6):306-312. [Liu Yu, Liu Yansui, Guo Liying. Zoning and Consolidation Strategy for Rural Residential Land in the Areas Around Bohai Gulf in China[J].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1,27(6): 306-312.]
  [9]曲衍波,张凤荣,姜广辉,等.基于生态位的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与分区调控[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11):290-296.[Qu Yanbo, Zhang Fengrong, Jiang Guanghui, et al. Suitability Evaluation and Subarea Control and Regulation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Based on Niche[J].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0, 26(11): 290-296.]
  [10]姜广辉,张凤荣,谭雪晶.北京市平谷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结构调整[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11):69-75.[Jiang Guanghui,Zhang Fengrong,Tan Xuejing.Spat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in Pinggu Distriet.Beijing[J].Transactions of the CSAE,2008,24(11):69-75.]
  [11]陈玉福,孙虎,刘彦随.中国典型农区空心村综合整治模式[J]. 地理学报,2010,65(6):727-735.[Chen Yufu, Sun Hu, Liu Yansui. Reconstruction Models of Hollowed Villages in Key Agricultural Regions of China[J].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0, 65(6): 727-735. ]
  [12]杨庆媛,田永中,王朝科,等.西南丘陵山地区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模式:以重庆渝北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4,23(4):469-477.[Yang Qingyuan, Tian Yongzhong, Wang Chaoke, et al. On the Land U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Land Consolidation Models of Rural Residential Area of the Hilly and Mountainous Regions in Southwest China:a Case of Chongqing[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4, 23(4): 469-477.]
  [13]谷晓坤,陈百明,代兵. 经济发达区农村居民点整理驱动力与模式:以浙江省嵊州市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2007,22(5):701-708.[Gu Xiaokun, Chen Baiming, Dai Bing. The Driving Force and Model of Land Consolidation of Rural Habitat in Economically Developed Region:A Case Study of Shengzhou, Zhejiang Province[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07, 22(5): 701-708.]
  [14]郧文聚,宇振荣. 中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策略[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4):1-6.[Yun Wenju, Yu Zhenrong. Ecological Landscaping Strategy of Rural Land Consolidation in China[J].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1,27(4): 1-6.]
  [15]Pasakarnis G, Maliene V. Towards Sustainable Rural Development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Applying Land Consolidation[J]. Land Use Policy, 2010, 27(2): 545-549. 
  [16]程启月. 评测指标权重确定的结构熵权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30(7):1225-1228.[Cheng Qiyue.Structure Entropy Weight Method to Confirm the Weight of Evaluating Index[J].Systems EngineeringTheory & Practice,2010,30(7):1225-1228.]
  [17]郝晋珉.土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382. [Hao Jinmin. Land Utilization Plan Study[M]. Beijing: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ess, 2007:382.]
  
  Classification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for Spatial Consolidation in the
  Plain Area: A Case Study in Quzhou County, Hebei Province
  
  
  WANG Yudong HAO Jinmin YANG Li WANG Limin GUO Deji JIA Zhihai WU Xiumei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eijing 100193,China)
  Abstract
  Land consolidation is an activity, which recovers inefficient, idle and unreasonable land use, and improves rate of land utilization and output. It is all kinds of land consolidation, land reclamation, land development, and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linked to rural residential land activities. Basically,it optimizes the layout of land use spatial structure. Rural residential land is an important area of land consolidation in China. Quzhou County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Huang Huaihai Plain, which is Chinese major grain producing area and the rural population concentration region. Analysis on its spatial structure consolidation classification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is of regional strategic significance for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 Analysis on of spatial consolidation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use is a premise and a fundamental task of constructing new countryside and rural land consolid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the paper selected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s of the rural settlement land use from development foundation, production conditions, living condition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ith the help of the quantitative indicators and multifactor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four kinds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optimization types in Quzhou County were got: local urbanization type, key development type, restricted expansion type and combined migration type based on cluster analysis method. The results accorded with local conditions, and offered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local new rural construction.
  Key words plain area;rural residential land;spatial consolidation;classification;quzhou county
  
  收稿日期:2011-10-13
  作者简介:王玉东,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规划、区域规划。
  通讯作者:郝晋珉,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规划、区域规划。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重点项目(编号:2008BAJ08B03)。
其他文献
摘要 旅游环境承载力是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评判依据,目前国内外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仍显不足,多以静态评价分析为主,缺乏动态预测研究,旅游环境承载力定量研究的技术与方法尚需深入探索。本文结合滨海旅游的自身特点,构建由资源、生态、经济、社会四个承载子系统构成的滨海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按照评价体系的层次结构构造判断矩阵,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运用物元评价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
期刊
摘要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承载力理论为基础,从耕地粮食视角出发,构建人口容量测评模型,在对陕南粮食产量分析的基础上,对陕南28县区人口容量进行评估、预测,在此基础上将陕南28区县划分为五种人口迁移功能区。结果表明:①1990-2010年,陕南粮食总产量、人均粮食产量均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且人均粮食产量的下降趋势较粮食总产量的下降趋势更为显著;②温饱状态下,陕南各区县2007-2010年人口容量相对较大
期刊
摘要 中国政府以2005年为基年提出了碳减排指标,确定各省碳减排基数对于明确各省碳减排责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十一五”期间节能指标分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省际贸易中隐含的碳排放对于确定各省碳减排基数的影响,并分别基于生产者负责原则和消费者负责原则计算了“十二五”期间各省碳减排基数。计算结果表明:①将工业部门拆分为23个部门能够更加充分反映省际贸易结构差异对于隐含碳排放计算的影响;②省际贸
期刊
摘要 环境污染物的影子价格体现了污染物的边际减排成本,是政府制定公共环境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在环境技术的基础上,扩展了传统的产出方向性距离函数方法,进而构建了能够将多种环境污染物的影子价格进行综合估测新的影子价格模型。采用这种新的模型方法和安徽煤炭开采和洗选企业的样本数据,对煤炭资源开采利用过程中排放的三种主要环境污染物——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影子价格进行了估计。结果发现,2009年,安徽煤炭开
期刊
摘要 波特假说主要从动态的角度论证了环境规制和农业科技进步之间的正向变化关系。而在安徽省1990-2008年的农业生产数据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环境规制和农业科技进步的指标变量,运用Johansen协整分析方法验证了安徽省农业生产中的环境规制和农业科技进步的关系也符合这一假说,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说明了安徽省环境规制是农业科技进步产生的原因,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析则更深入地从定量的角度分析了环
期刊
摘要 本研究以水稻种植业为例,基于1985-2008年中国水稻主产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极端气候事件灾后适应能力的机制及绩效。结论表明:西南、华中、华东地区在极端气候事件灾后,并没有将农业产业结构向养殖业调整,相反,种植业在政府扶持与创新激励下反而恢复生产甚至进一步扩张。特别对于西南等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而言,较强的灾后适应能力,往往是农业生产机会成本较低的作用结果,同样由于此原因,华东地区在
期刊
摘要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认为随着经济的增长,环境污染情况呈现先加剧后减轻的趋势。传统的观点认为经济增长能够内生性地自动解决环境问题,把倒U型EKC出现逆转趋势的原因归结为经济增长本身,认为经济增长达到一定程度后环境问题能够得到自动解决。本文使用2001-2010年的数据构造了综合污染指数CPI对环境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先使用实际污染物排放量和处理后污染物排放量作为对比,发现在不考
期刊
摘要  建立三螺旋粮食安全模型,对促进主产区粮食生产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粮食生产情况,利用统计数据,对粮食生产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时序动态和空间变化进行分析。随着粮食产量的增长,区域发展和农民收入差距拉大,土地高产出(粮食单产)与资源低效率并存,粮食生产成本的增加与粮食价格不能同步提高,出现粮食主产区财政收入和农民纯收入的“双低”现象,成为影响粮食安全的障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粮
期刊
摘要 社会资本是继“人力资本”后另一个解释经济、社会发展差异的重要工具。为了深入解析社会资本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需要研究不同民族地区的社会资本及其影响因素。本文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基于入户调查资料,运用因子分析法,测算了该区农户的社会资本存量,分析了农户的社会资本特征,并解析了影响农户社会资本的因素。结果表明:①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社会资本总量为3.42;②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农户社会资
期刊
摘要:江苏省作为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省份的典型代表,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新时期的城镇化是一个融合人口、土地与经济的复杂系统,不能从单方面衡量城镇化发展水平。在归纳总结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选择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为切入点,从三个方面衡量江苏省的城镇化水平的变化过程,研究不同时空城市在人口、土地和产业三方面协调发展的状态。结果显示,1998-2009年12年间江苏省人口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