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备课是每位老师必须做的功课,也是教学实践的起步,这-环节做得好不好,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成败。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至关重要。学生性格差异各有不同,个性特征千差万别,我们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联系学生特点,教好每一个学生。 只有这样,我们上的每节课才能落到实处,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綜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学生的发展。所以有效的教学方案设计要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意:无论是知识的呈现、目标的设定,还是方法的选用、过程的设计、资源的开发等方面,无不需要充分考虑学生情况,都要从学生的知识储备、经验技能、情感价值观出发展开教学。
教师在备课时必需认真研究分析学生的学习水平、接受能力、学习方法,以及学习风格和学习态度。由于这些方面大都与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因素有关,因此,教师也必需研究分析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实践证明,即使平行的两个教学班的学生都有可能出现差异,因而往往这个班感到是难点的内容在另一个班就可能不一定是难点;同一项操练形式和内容在这个班练得冷冷清清,而在另一班却得到热烈的反响。在同一班级中,学生之间在上述的几个方面也存在着差异。
1、把握好教材与学生的关系。在备课与教学过程当中要把握课程对不同学段、不同课型的具体要求,把握不同文本的类型和功能,并依据学生的知识特点、能力特点来落实优化课堂教学的思路、步骤以及教法,抓住重点来突破难点。如阅读教学,就要抓住以读为主线,让学生从读中感悟,理解来突破对课文内容理解掌握的这个难点。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进行每课教学的编写,考虑好情境创设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问题怎样分层次设计,并有艺术性和激励性,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怎样组织自主合作探究,怎样设计课堂愉快练习,做到老师快乐地教,学生快乐地学。
2、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心理上具有共同的典型特征,这种共同的特征正是班级授课制得以普遍采用的依据。但即使在同一个班级里,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不完全一致。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很多,其中,学习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即学习者心理上的个别差异,是影响学习结果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研究他们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心理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获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如设计PEP Unit 4 Part A Let s talk时,在上课前用“Do you want to be my QQ friend ( Friend me on WeChat) ?”激励学生参与课堂比赛。现在学生家庭都有了手机,交流工具QQ 、微信等都普遍使用。这个设计会引起全体学生的共鸣。
如何去了解学生呢?
1.多与学生接触。最初在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那时我刚接新班,对学生情况不是很了解,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可是前两个单元的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为此我翻阅了各种教学书籍、上网查资料、请教有经验的教师为我指点迷津,我逐渐改变了教学方法。课间我有意在教室里多呆一会儿, 跟学生们聊聊天,问问他们平常喜欢做什么游戏,爱看什么书最喜欢上什么课,对老师的印象如何。班队课上我上他们做自我介绍,把自己的优点说给大家听;下课了,我又和他们一起踢毽子。在与学生们共同游戏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们是那么的朴实、纯洁,同时也感到他们非常愿意和我这个老师说话、谈心。这样的方式我觉得我与他们更容易沟通,于是我和学生开始了朋友式的相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加深了,我对学生有了全面的了解。备课、讲课都力争做到从学生出发,照顾到整体,后面的单元测试成绩明显好转。此可以看出,了解、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
2.接教新班时,向原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了解有关情况,查阅学生的鉴定和成绩册,也可以在接班后进行一次水平测试。通过课堂提问或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和接受能力,特别是困难所在。通过课外辅导或其他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以及对教学的意见和要求。这样,教师在备课时就可以根据所掌握的学生各方面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决定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
总之,要想上好一节课,只有了解课程标准、吃透教材、深入分析班级学生实际情况,才能把课程、教材、教学统一,并围绕“三维目标”去设计教案,课堂教学才精彩,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因此,教师要在“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上下功夫,要深入研究文本,深入地解读课标,明确文本阅读价值,同时确立阅读取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原有的知识、能力来设计教学方案,做到“教材、教法与学生”的统一。
备课是每位老师必须做的功课,也是教学实践的起步,这-环节做得好不好,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成败。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至关重要。学生性格差异各有不同,个性特征千差万别,我们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联系学生特点,教好每一个学生。 只有这样,我们上的每节课才能落到实处,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綜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学生的发展。所以有效的教学方案设计要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意:无论是知识的呈现、目标的设定,还是方法的选用、过程的设计、资源的开发等方面,无不需要充分考虑学生情况,都要从学生的知识储备、经验技能、情感价值观出发展开教学。
教师在备课时必需认真研究分析学生的学习水平、接受能力、学习方法,以及学习风格和学习态度。由于这些方面大都与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因素有关,因此,教师也必需研究分析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实践证明,即使平行的两个教学班的学生都有可能出现差异,因而往往这个班感到是难点的内容在另一个班就可能不一定是难点;同一项操练形式和内容在这个班练得冷冷清清,而在另一班却得到热烈的反响。在同一班级中,学生之间在上述的几个方面也存在着差异。
1、把握好教材与学生的关系。在备课与教学过程当中要把握课程对不同学段、不同课型的具体要求,把握不同文本的类型和功能,并依据学生的知识特点、能力特点来落实优化课堂教学的思路、步骤以及教法,抓住重点来突破难点。如阅读教学,就要抓住以读为主线,让学生从读中感悟,理解来突破对课文内容理解掌握的这个难点。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进行每课教学的编写,考虑好情境创设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问题怎样分层次设计,并有艺术性和激励性,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怎样组织自主合作探究,怎样设计课堂愉快练习,做到老师快乐地教,学生快乐地学。
2、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心理上具有共同的典型特征,这种共同的特征正是班级授课制得以普遍采用的依据。但即使在同一个班级里,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不完全一致。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很多,其中,学习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即学习者心理上的个别差异,是影响学习结果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研究他们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心理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获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如设计PEP Unit 4 Part A Let s talk时,在上课前用“Do you want to be my QQ friend ( Friend me on WeChat) ?”激励学生参与课堂比赛。现在学生家庭都有了手机,交流工具QQ 、微信等都普遍使用。这个设计会引起全体学生的共鸣。
如何去了解学生呢?
1.多与学生接触。最初在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那时我刚接新班,对学生情况不是很了解,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可是前两个单元的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为此我翻阅了各种教学书籍、上网查资料、请教有经验的教师为我指点迷津,我逐渐改变了教学方法。课间我有意在教室里多呆一会儿, 跟学生们聊聊天,问问他们平常喜欢做什么游戏,爱看什么书最喜欢上什么课,对老师的印象如何。班队课上我上他们做自我介绍,把自己的优点说给大家听;下课了,我又和他们一起踢毽子。在与学生们共同游戏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们是那么的朴实、纯洁,同时也感到他们非常愿意和我这个老师说话、谈心。这样的方式我觉得我与他们更容易沟通,于是我和学生开始了朋友式的相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加深了,我对学生有了全面的了解。备课、讲课都力争做到从学生出发,照顾到整体,后面的单元测试成绩明显好转。此可以看出,了解、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
2.接教新班时,向原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了解有关情况,查阅学生的鉴定和成绩册,也可以在接班后进行一次水平测试。通过课堂提问或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和接受能力,特别是困难所在。通过课外辅导或其他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以及对教学的意见和要求。这样,教师在备课时就可以根据所掌握的学生各方面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决定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
总之,要想上好一节课,只有了解课程标准、吃透教材、深入分析班级学生实际情况,才能把课程、教材、教学统一,并围绕“三维目标”去设计教案,课堂教学才精彩,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因此,教师要在“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上下功夫,要深入研究文本,深入地解读课标,明确文本阅读价值,同时确立阅读取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原有的知识、能力来设计教学方案,做到“教材、教法与学生”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