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生语言能力培养策略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言能力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要求的第一个能力,也是当代高中生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随着语文课程的改革和语言环境的变化,语言能力的培养成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本文解读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生语言能力的要求,并对高中生语言能力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培养其语言能力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语言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6-0253-02
  语言能力是高中生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然而,语言学习中卻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对此,学生的学习心态和课堂教学急需做出改变,教师必须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语文核心素养对高中生的语言学习提出了新要求,可基于此,为中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提出策略。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生语言能力的要求解读
  (一)主动地对语言进行积累、梳理和整合
  语言的学习与语言环境密切相关,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才是关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素养,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第一素养,要求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要重视语言的积累、梳理和整
  合[1]。学生在高强度的学习中应自觉积累语言知识。这里的语言知识主要是指汉族所使用的语言,既包括现代汉语,又包括适量的古代汉语。细分的话,可以将现代汉语分为书面语和口语。书面语的积累依赖高中生系统化学习,如在语文课堂学习优秀的文学作品,积累书面化的词汇。口语的积累则依托语境,借助动作和语音变化。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中很难保证足够的口语交流时间,所以需要充分重视口语的积累和运用。核心素养所要求的语言积累、梳理和整合,并非简单指语言数量上的积累。它要求学生有所鉴别地筛选、分类和整理所接触到的语言。同时,学生可接触到的所有语言,并非都是积极的,有些语言的呈现和表述是错误的。因此,在积累语言时应有意识地进行鉴别。当学生主动地对书面语和口语进行系统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后,他的语言能力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有所进步。
  (二)熟练地掌握祖国语言
  积累、梳理和整合语言是语言学习的基础。熟练地掌握祖国语言是对学生语言能力的一种具体要求。这种要求并非是简单认知或者积累语言,而是建立在学生大量并熟练地使用祖国语言上。这一要求对部分学生来说颇有难度。有些学生可以掌握祖国语言,但还远远达不到熟练的程度,不能准确恰当地在生活和学习中使用祖国语言。尤其是对一些文言词语和不常用的书面用语,在应用过程中依旧存在困难。“主动地对语言进行积累、梳理和整合”这一要求的深化,则给学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三)形成个人的语言经验,进行有效沟通
  积累语言和熟练地掌握语言都是对他人的语言成果进行学习,而学以致用,形成个人的语言经验则是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语言学习成果只有成为“自己的”,形成个人经验,才能够终身受益,不致于离开课堂就将其遗忘。个人的语言经验,是适宜自己并且有独特风格的。学生在使用语言时,会不自觉地带有个人风格,加入自我的经验,从而开展有效的交流。
  二、现阶段高中生语言能力的不足
  (一)口语交际能力不足
  口语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它是一种简洁的、带有个人风格,并且有特定语境支撑的语言。学生因为面临沉重的升学负担,因此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中。长此以往,口语交际能力就无法获得应有的发展。到了高中阶段,伴随着科目的增加,需要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很大一部分学生整日埋头苦学,忽略了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在现阶段,有很多学生可以获得优异的成绩,但难以用合适的语言与同学或家人沟通,这就是口语交际能力不足导致的。在语文课堂中,口语交际能力不足也体现在很多方面。如有些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即便知道正确答案,最后的表现却是沉默或者磕磕绊绊地回答,这就属于“内”有东西,“外”边不会表达。还有些学生并没有理解所学知识,在提问过程中难以清楚表述自己的困惑。可见,口语交际能力的不足,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表达。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可能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二)不能将阅读和写作融入语言能力的提高中
  语言能力与阅读和写作是融会贯通、相辅相成的。阅读是对书面语言的理解,而写作则是将语言呈现在纸张上[2]。阅读体现的是语言理解能力,写作体现的则是语言呈现能力。然而,还是有很多学生无法运用阅读和写作这两种形式去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他们并未意识到这三者是一体的。虽然在潜移默化中通过阅读和写作可以提高语言能力,但这种无意识的学习过程显然割裂了阅读、写作和语言能力三者的关系,大大降低了阅读和写作对语言能力的提高作用。
  (三)语言审美能力缺乏
  语言审美能力是更高层次的一种语言能力,是“语感能力的要素之一”。审美能力并非简单的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而是对语言内涵和意境的一种感悟。语言审美能力建立在大量的语言积累和运用过程之上,是历经时间打磨之后产生的一种审美感悟。在高中阶段,语言审美能力在很多情况下会运用在古诗词学习中。在诗词鉴赏中,学生会遇到很多表面上不符合语法规则,却能让人感受到美的诗词,这些诗词是异时空的诗人和现代人的对话。缺乏应有的语言审美能力,学生则很难形成自身的语感能力,难以准确理解诗词的韵味。目前的高中语文课堂中,一些学生缺乏应有的语言审美能力,诗词鉴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师的讲解。
  三、高中生语言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热爱祖国语言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生是语言学习的主体,他们只有在祖国语言学习中充分发挥主动性,才能够使自己的语言能力长足发展。热爱祖国的语言,对祖国的语言充满热诚,是提高语言能力的心理基础。热爱之情促使着学生在漫长的学习生涯中不间断积累和运用语言。学生要充分认识到祖国语言的重要性,意识到母语是学习和生活离不开的工具,心中所思、脑中所想都要依赖祖国语言表达,主动学习语言。教师也应该充分介绍我国语言,让母语在学生的眼中绽放魅力。   (二)以语文课堂为主要载体,进行语言运用和实践活动
  “口头为语,书面为文”,通过语文课堂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尤为重要。教师要重视以语文课堂为主要载体,通过书面语言的学习和口语表达交流,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3]。语文课堂在语言能力的培养上是“得天独厚”的,“语言知识是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保证”。课文的閱读、文章的创作和诗歌的朗诵无不渗透着语言的运用。因此,必须重视语文课堂对学生语言能力提高的重要性,多开展一些语言实践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课堂辩论会、作文比赛和诗词朗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既可以调剂语文课堂,又可以在学习语文知识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但语文教师绝不可让语言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切不可为完成学校任务或者附和语文课本的要求开展一些无意义的活动。教师应结合班里学生的语言学习情况,做好充分的课前活动计划,配以长短适宜的学时,开展语言学习实践。在实践活动中,教师既是倾听者也是记录者,要以语文课堂为主要载体,开展语言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三)重视跨媒介的语言培养方式
  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学生可以接触到的媒介,不再单单只有课本。课堂中的多媒体、无处不在的网络、便携的电子书、各种读书听书App充斥在学生的生活中。学生如果完全依靠纸质媒介去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显然已经落后于时代。“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师生应重视跨媒介的培养方式,运用多种媒介培养语言能力[4]。这样不仅可以给枯燥漫长的学习生涯增添新鲜感,还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需要注意的是,科学是把双刃剑,应借助多种媒介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但不能浪费大量时间甚至完全依赖电子媒介。部分学生没有很强的自制力,稍有不慎就容易在电子产品上耗费时间。所以在利用跨媒介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时,要坚持适度原则。师生应将新旧媒介配合使用,服务于语言能力的提高。
  (四)多学科交叉培养,实现语言能力的提高
  诚然,语文课堂是语言能力培养的第一课堂,但绝不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唯一课堂。数学能够培养学生严谨敏捷的思维,英语能让学生感知到西方国家的语言魅力,历史可以告诉学生我国的发展历程。不仅如此,每种学科的教学过程也是语言的交流过程。语言能力培养的担子,不单单只在语文教师的肩上,各个学科的教师也有责任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因此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应在各学科交叉进行。如在英语课堂中,英语教师并非只需要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还需要引导学生提高汉语运用能力。同时英文作品的翻译和朗诵,既能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过去将语言的学习只归于语文课,是语言学习的一种狭隘思维。学科之间有互通点和交叉点,各科教师应找准这个点,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语言的构建与运用,作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第一要素,必须受到师生的足够重视。学生应重视语言的积累与整合,形成个人的语言经验。在语言学习中,对祖国语言怀有热忱之心,发自内心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母语。教师也应开展各种语言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阿不力米提·尤努斯.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3(9).
  [4]周红辉,叶西路生.语言审美与语感养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8).
  【作者简介】
  霍玉丹(1996~),女,山西忻州人,山西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二年级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材教学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思维导图作为可视化的教学工具,其醒目的关键词、生动的视频和图片、多彩的标记颜色等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在思考过程中能形成创新思维。新课程改革后,课堂的主体逐渐向学生转变,想要构建更加高效的英语阅读课堂,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更多阅读技巧,初中英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创新和丰富原有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将思维导图应用在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以有效提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效果
期刊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逐步深入,初中历史课堂也迎来深刻的变革。教师不应只是通过盲目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学习,而应创设智慧的、理性的和具有历史学科特色的思辨型课堂。本课题组经过近两年的探索,总结出构建思辨型课堂的路径有:从培养学生“抓细节、深探究”着手,引导学生“乐思辨、重证据”,鼓励学生“勤质疑,勇答疑”。  【关键词】思辨能力;思辨型历史课堂;有效路径  【
期刊
【摘 要】思维导图在现代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而且很符合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有助于实现学生思维的培养与发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同样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本文先简单介绍了思维导图并分析了其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进而对其运用路径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思维导图;阅读教学;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
期刊
【摘 要】由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难以直接观察,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其成为了高中地理教学的难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利用示意图说明其过程,但目前各类资料中示意图的科学性参差不齐,衍生出了许多解读误区。再加上学生本身地理示意图的读图和识图能力有限,更容易对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产生错误的认知,因此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困扰。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对此类常见误区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建议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从核心素养角度论述了初中历史教学模式的改革,指出初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要求并提出有效的培养策略。认为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教师的历史教学水平,推动初中历史教学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兴趣;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教学模式;分层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0-0042-02  历史学科集合
期刊
【摘 要】思维导图是开展高中历史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这种方法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本文中,笔者分析了思维导图的内涵,以及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析了高中历史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策略,旨在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思维导图;应用策略;知识结构  【中图分类号】G633.51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城镇空间结构”这一课为例,探究如何在课堂中落实地理核心素养,提出通过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策略研究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从区域认知的角度理解问题,并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人地关系认知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城市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0-0070-02  自《普通高中地
期刊
【摘 要】在体育教育中,教师在诠释力与美的和谐的同时,应注重学生内心世界的构建,特别是注重学生阳光健康心理的构建,由“成人视角”转向“学生视角”,由“棱角分明”转向“无痕教育”,由“单项评价”转向“和谐评价”。  【关键词】体育;心理健康;学生视角;无痕教育;和谐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0-0104-02  体育不仅是技能
期刊
【摘 要】无论从高考英语试卷中英语阅读所占的比重来看,还是从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基本职能来看,英语阅读教学都是英语教学中重要的环节。但是目前的英语阅读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侧重语言知识讲解而忽略对学生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本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探索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并通过教学实验证明了这些策略的有效性,以期为英语教学实践和理论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
期刊
【摘 要】进入高中后,地理学科的学习内容更加系统与全面,尤其对于文科学生来说,其是重要的学习科目。高三年级学生即将面临高考,需要以丰富的知识、开阔的视野、敏锐的思维进行综合性学习,以坚实的地理综合素养应对高考,取得优异的成绩。这对地理学科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要结合地理知识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综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