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国高级经理人过得咋样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rb_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日趋复杂,以及对主观幸福感评判标准的普遍模糊,这个人群的压力与往年持平,高抑郁倾向却呈显著走高的趋势。
  这是一个被定格的群体。他们感受到沉重的压力,既纵横捭阖,又忍辱负重,病假天数大幅增长;对事业高度认同而又目标明确,但却挣扎在高强度的工作负荷中,时刻面临着活力丧失、价值坍塌的冲击……
  他们有着共同的名字:高级经理人。
  2011年度中国高级经理人心理状况调查报告,主要通过将《财富》(中文版)回收的高级经理人调查数据与中国在职员工平均状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目的在于更好地揭示2011年高级经理人群体的心理特点及变化趋势。高度压力,以健康和经济损失为代价
  从“压力状况”这一维度来看,与中国在职员工平均水平相比,本年度中国高级经理人群体主观评估自身压力水平较高,75.1%的高级经理人主观评价自身压力水平处于较大、很大或极大(见图1),比中国在职员工的压力感受平均水平高出了17.2%,说明高级经理人群体主观评估到的压力较常人更大。
  在压力带来的影响方面,相比于中国在职员工的平均水平,高级经理人的心理压力相对较高,而身体压力则相对较低。由于社会角色和工作岗位的重要性,高级经理人更容易产生心力交瘁、无法放松等负面的心理状态;但同时,由于他们拥有更好的经济基础、医疗条件和更有效的减压手段,身体压力低于普通员工。
  不容忽视的是,高级经理人的身体健康问题仍然亟需引起我们的重视。平均每位中国高级经理人在2011年下半年因生病所请病假的天数约为0.72天,同比增长44%(2010年下半年为0.5天);而在医疗费用支出方面,2011年平均每位高级经理人支出多达1,400元,同比增长200%(2010年仅为460元)。
  为了减少压力对自身带来的负面影响,高级经理人最常使用的减压方式是:听音乐、看电视或电影、阅读、睡觉等,这一结果与2010年同期调查结果相当,表明这几种手段在高级经理人群体中,已经逐渐成为比较有效和受欢迎的压力缓解方式。与此同时,仍然有一部分高级经理人会采用吸烟、喝酒等不健康的方式缓解压力。
  与2010年相同,“做心理咨询”这一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被普遍应用的科学应对方式,在中国高级经理人群体中仍然极少被采用(仅占0.2%)。这一结果说明,与大众心理健康相关的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仍有待积极探索。
  从不同性别的高级经理人的压力状况来看,男性高级经理人的压力主观感受水平更高,但压力对女性高级经理人群体身心方面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大。在不同年龄方面,36-45岁高级经理人的压力主观感受水平最高,26-30岁高级经理人的心理压力水平最高,31-35岁高级经理人的身体压力最值得关注;55岁以上高级经理人的压力感受以及压力对身心造成的负面影响均最低。高抑郁倾向人群增长一倍
  调查中,在“情绪状态”方面的结果表明,相较于一股员工,繁重持续的工作状态和诸多方面的压力使得高级经理人群体不容易产生兴奋、欣喜等积极的情绪体验。高级经理人群体感受到的积极情绪更少,消极情绪水平则基本相当(见图2)。但值得注意的是,较2010年同期调查数据,高级经理人2011年高抑郁倾向人群比例(1.5%)增长了近一倍(2010年为0.8%),这种增长趋势值得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不同性别情绪状态方面,男性高级经理人体验到的积极情绪更少,且消极情绪更多,出现抑郁倾向的比例则男、女水平相当;而不同年龄段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高级经理人的积极情绪体验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且消极情绪体验相对减少。
  调查结果分析显示,造成高级职业经理人各种负面情绪压力源有多种,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需要保持个人或团队业绩不断增长,市场竞争激烈,通货膨胀导致生活成本增加、个人财富缩水,工作中注意力要高度集中,物价上涨导致公司成本增加、利润下降等。
  亟需平衡工作负荷
  “职业枯竭”状态方面的调查结果表明,相较于一般员工,即使承担高压力和高负荷,78%的高级经理人也未表现出职业枯竭的状态。不过,当工作负荷过高,工作时长过久时,高级经理人的工作活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
  调查显示,78%的高级经理人较少表现出“缺乏工作活力”和“质疑工作价值”的状态,而且相对于中国在职员工平均水平,高级经理人“缺乏工作活力”及“质疑工作价值”水平均较低,表明高级经理人的职业枯竭水平相对较低,职业感受度较好(见图3)。作为社会中坚力量和企业核心人员,高级经理人群体能够保持这种良好的职业感受度,正是整个中国社会经济能够始终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缺乏工作活力”和“质疑工作价值”两项,都属于“职业枯竭”这一心理状态的考量维度。从不同性别来看,女性高级经理人的职业枯竭水平较男性高;从不同年龄段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高级经理人的职业枯竭水平呈下降趋势。
  从每周工作时间的长短对职业枯竭水平的影响来看,每周工作40小时以下的高级经理人“工作活力”最高,但“工作价值认同”程度最低;而每周工作65小时以上的高级经理人的“工作价值认同”程度最高,但他们在“工作活力”的表现上很差(见图4)。由此看出,乐于承担工作压力和工作负荷,体现了高级经理人对工作价值的认同和对本职工作的兴趣。但同时,如果工作负荷过高,却容易使其身心疲惫,损伤其工作活力。只有那些选择了较为科学的工作节奏、适当控制加班时长、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并有良好的作息习惯以及具有较为平衡的工作与家庭关系的高级经理人,在一定程度上才能同时保持较高的工作价值认同和工作活力。
  善用自信和韧性
  调查表明,多达86.8%的高级经理人展示出高水平的心理资本,其中尤以自信和韧性两项资本更为突出。事实证明,心理资本正是高级经理人维持高成就动机、勇于承受挑战与变革、坚持自我价值的根基;也是他们得以面对工作负荷及各方压力、带领团队不断前行的力量之源。
  调查在“心理资本”方面的分析结果令人欣喜,86.8%的高级经理人拥有高水平的心理资本,且在心理资本的四个方面的水平均明显优于中国在职员工的平均水平。就四项心理资本细项而言,“自信”水平最高,“韧性”水平其次。
  责编/陈梦琴
其他文献
创意的价值并不在于创意本身,而在于建立在创意之上的业务。要么撰写一份由创意开展业务的计划书,要么放弃好了。创意本身不会打造出优秀的企业。  你知道如何写一份商业计划书,但要写的完美的话,你还要小心以下几大误区。  1、急功近利而缺乏全盘考虑  计划书由一套关系密切的模块组成,就像组装积木一样。无论从哪个环节着手,都要坚持执行下去。从自己最感兴趣的环节或者能够迅速获益的环节着手。这些环节可以是策略、
期刊
如果DVD价格高了,一些顾客不愿意支付这么多钱;如果DVD价格低了,虽然顾客争相来购买,但是会损失那些愿意付更多钱的顾客身上的利润。怎么办?  不管是《财富》500强中的企业,还是新成立的企业,经理们都无法避免的一个决策就是给自己的产品定价:  “我们产品的正确价格是多少?”  “我们现在促销打几折合适?”  对于一个经营音像店的经理来说,一个新上映影片的DVD,即使他制定一个自己觉得很合适的价格
期刊
对于药企,中国药品市场的快速增长、医改带来危机也带来商机,如何建立一个高效的药业营销公司是药企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有专家估计,在老龄化进程加快及医改的大环境下,中国已成为全球药品消费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有望在2020年以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药品市场。对于药企,这是一个极大的商机,如何建立一个高效的药业营销公司成为每个药企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在医疗改革及医药商业流通整合的背景下,从以下
期刊
企业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之后,是选择继续融资做大做强?还是考虑被其他企业收购,依靠他人的平台去更快发展?  西方经济云波诡谲的年代,中国企业走出去收购的消息不断传来,国内并购也是一片繁荣。虽然股市还在震荡,房价继续徘徊,但是企业间的兼并收购却并没有放缓脚步,相反随着资本市场的探底与逐渐升温而不断上演着“你吞我并”的大戏。在一级市场,境外资本、民间资本、政府资金等大量涌入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大有全民“P
期刊
个性化的商业营销技术,犹如一柄双刃剑,运用适度得话可以增加威力,过度,则适得其反。  如果说工业化浪潮,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那么近几十年间铺天盖地袭卷而来的信息化浪潮呢?它在改变人类获取信息渠道、思维方式的同时,将如何影响并改变我们未来的生活模式?《个性化:商业的未来》一书基于初露端倪的商业营销模式改变,展开了一场浩大的面向未来的商业技术及营销探讨。  目前的商业营销模式,已由工业革命初期的大众
期刊
管控模式的设计成功与否,取决于两个因素:组织意愿及组织能力。但在模式设计中,大家往往落人“过度考量组织能力”的陷阱中。  集团型企业在设计和执行各项管理制度之前,都需要明确界定集团及下属单位的定位和权责界面,即管控模式。随着中国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集团管理的业务日趋复杂,管理者已经意识到简单集约的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组织发展需要,有的企业已经开始系统性地评估集团管控模式,或者请咨询公司帮助设计有效的管
期刊
地产大亨冯仑多次提出企业要“傍大款”,意为“与伟大的人、伟大的企业合作”。  在官方传记《史蒂夫·乔布斯传》的大陆市场销售中,“卖衣服”的凡客却成为大赢家,不但占据了70.2%的网购份额,还借乔布斯做了免费代言,赚足了眼球,吸引了新客户,做足了正面品牌形象。  其实,市场上“傍”乔布斯的书目众多,《心理乔布斯》虽有“傍”大款之嫌,却也正是其独具匠心之处,名人自然比一般人物更加容易吸引读者,解读乔布
期刊
中国企业要创新,最大敌人不是技术层面的,而是观念层面的。  创新的最大敌人是传统文化  作者 姜汝祥  北京锡恩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国相当一部分企业现在所面临的群体性困境,比如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上涨,出口企业利润空间降低,招工难,员工成本上升,乃至员工与管理层矛盾冲突加剧,其实原因早已潜藏在中国企业的成长模式之中,今天的困难不过是昨天成功的另一个版本。  此一时,彼一时。用现在
期刊
企业由单元业态经营进入到混合业态经营,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再造,需要综合的运营能力来匹配。  随着国内部分行业的竞争加剧,会出现一个行业普遍性的不景气局面,这个时候,商业模式的创新就成了必然的选择,进入混合业态也成了单元业态企业的一个现实选择。例如,目前国内的书店、药店等行业,市场回报普遍较差,在这种情形下,“混业业态”开始出现。  “混业业态”就是指通过扩大原有业务的范围,引入属于延伸需求的其他行业
期刊
高市盈率、高溢价,巨大的利润空间是造成上市公司高管疯狂减持的主要动力。  股市:股东、高管的提款机     高管套现早已存在,而最近尤为凶猛。  年关将至,随着市场的持续低迷,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的速度有增无减,11月份深沪两市的大股东减持井喷在12月份继续蔓延。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11月28日,208家上市公司共遭净减持11.03亿股,套现131.37亿元。其中,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