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_1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笔者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精心设计主问题,采用提纲挈领式的提问方式。提纲挈领指提住网的总绳,提住衣服的领子,喻指简明扼要地提示出来。而提纲挈领式的提问,是指通过设计一个具有较强的指导性、辐射性的问题,引领学生主动、科学、有序地研读课文,逐层深入地进行课堂活动的阅读模式。
  一、主问题提出的背景
  1.传统教学的弊端
  传统教学中有不少值得现代教学学习和采用的教学方法,诸如精讲多练、朗读背诵等,但由于受落后的教学观念的影响,传统教学存在许多弊端,而且现在不少老师的阅读教学受这些弊端的影响很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方法单一,课堂结构单调。二是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重点不突出。
  2.现代教学的理念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确定等,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而课堂"提纲挈领式提问"的教学可以抓准"问点"设计问题,通过巧妙的提问,引发学生思索、讨论、理解、品析在课文中占主导性的、具有语文学科的向心力的问题,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让学生更多地主动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中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锻炼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促进新知识的构建,实现深层次的课堂活动,进而提 高课堂效益。
  二、主问题设计的角度
  1.课文题目的切入点
  题目通常是文章的"眼睛",不少文章的题目暗示了文章的中心。从课文题目入手设计问题,能直奔主题,深入课文的"内脏",让学生理解课题与课文中心之间的关系,课题特点与认知目标的联系,并让学生掌握课文命题的方法。
  【案例】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的教学,笔者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提问导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请阅读课文后回答。这个问题简单,学生都能作出回答。而答对了问题,学生就会产生小小的成就感,有了这个小小的成就感的支撑,学生更有信心去思考下个问题,思维活跃起来了,效果更佳。教师进一步提问:作者是怎样来说明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的呢?阅读课文,从文中找到答案。这时,学生的主动性已被调动起来,很快就都能主动进入文本,寻找答案。交流时都有自己的发现。
  2.学生阅读的兴趣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获得创造成果。而设置问题悬念能激发求知,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朱熹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叶圣陶在《语文教学十二韵》中强调"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教育家都强调"兴趣"的重要性,以便使学生乐学。有了兴趣的激发,有了乐学的欲望,整个学习气氛自然会和谐、愉快起来,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当然会提高了。设置问题悬念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入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析、探索某些问题,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3.教材内容的异同点
  新课程强调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效利用教育资源,并将各种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教材内容存在相似或相反之处,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设计主问题,这既降低问题的难度,又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更乐意参与,兴趣更高。让学生在"已知"的基础上理解"未知",建构"新知",这既符合建构主义的理论,也符合心理学原理。心理学中有个摘苹果理论,是说人在制定目标是要制定那些需要奋斗跳起来才能够得着的"苹果"。因为如果苹果太高而如何跳也够不到或是伸手可及都没有什么意义。只有切合实际的树立一些远大理想才最有可能发挥自我潜力,实现理想。
  4.语言表达的关键点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作者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的技巧,而课文中的关键词则体现了作者的表达技巧。因此,抓住关键性词语发问,设计主问题,这样往往可以避免问题的空泛无力,使学生的学习落到实处,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走进文本,领略文本的美感。
  【案例】 紫藤萝瀑布
  教学《紫藤萝瀑布》一文,笔者曾抓住第8小节"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一句中的"那时"与"花"发问:"那时是什么时候?""那时的紫藤萝花和现在的紫藤萝花有什么区别?"学生经过阅读讨论,能够找到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并从这两个答案出发,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如今的繁花似锦,是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
  笔者认为这个案例中的提问是成功的,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抓住了一个普通句子中的两个关键词语,而这两个关键词语与文本的写作背景和主旨密切相关,师生在合作中解决了围绕这两个关键词语提出的问题以后,学生也就能顺利地打通全文的脉络,抓住文本。
  5.思想内容的中心点
  语文教学重在通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进而达到"文以载道"和"教书育人"的教育目的。因此,教师应根据课文思想内容的中心点设计主问题,引导学生在课文的"灵魂深处闹革命"。
  【案例】 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一文的教学,笔者让学生思考: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学生经过小组学习和合作交流,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认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为忧在天下人之前,乐在天下人之后,这句话表现了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本文的立意和构思具有叙议结合特点,范仲淹借作记之机,除了含蓄委婉地规劝滕子京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外,还试图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感染朋友滕子京。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既是指学生熟读课文后产生感悟,提炼观点,到文中寻找依据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的解读过程。因为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学生是在已有的知识平台上以自己的眼光看文本,用文本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法理解观点,理解得比较全面、完整和深刻,并具有创新思维。   6.课文作者的情感点
  有许多课文,内容非常丰富,但作者的情感往往是一条鲜明的线索。在这种情况下,抓住了情感这条"线"也就把握了整篇文章,达到了纲举目张、提纲挈领的效果。这样教学,思路更清晰,学生更乐意参与。
  【案例】 绿色蝈蝈
  如教学《绿色蝈蝈》时,教师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提问导入:同学们,你们都读过《绿色蝈蝈》这篇课文了吧?那么,你能说说作者对绿色蝈蝈所怀的情感态度吗?学生基本上回时,基本上的学生能从文中答:喜爱。教师:你是从那些地方看出来的呢?然后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这或多或少的找到一些相关字词、语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对高涨。通过学生的交流,教师归纳总结出:课文从蝈蝈的外形、叫声和生活习性三方面来写,体现了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这样教学,学生思路更清晰,更乐意参与。因此,教师应根据课文作者的情感点设计主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把握作者的情感理解课文的主题。
  三、主问题的教学原理
  1.特内教学提问模式
  著名教育家特内曾根据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学》创设了"布鲁姆--特内教学提问模式"。按照学生的思维类型和水平的不同,把教学提问分成由低到高的六个水平,即"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回忆提问是一种检查学生已学知识,着重培养学生记忆能力的提问。理解提问是一种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问。运用提问是通过运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达到对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分析提问是一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问。综合提问是一种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问。评价提问是一种要求学生对一定的教学内容进行评价,以培养学生评价能力的提问。设计主问题的教学原理应符合"布鲁姆--特内教学提问模式"的教学原理。
  2.提问教学基本原则
  阅读教学中,随意性、盲目性、零乱性、呆板性、生硬性、模糊性等提问现象比较普遍,要改变这些现象,强化提问的教学效率,教师设计问题必须遵循提问的基本原则。教师应遵循精心设问、注意目的性原则,要克服提问的随意性,每一次提问都必须以落实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为宗旨。教师应遵循启迪思维、注意智能性原则,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具有思考的价值,这样才能达到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智能之目的。教师应遵循循循善诱、注意启发性原则,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设计问题,使问题能启迪学生的心智,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教师应遵循因材施教、注意针对性原则,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不同的性质、不同程度的问题,做到因人设问;教师应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或教学难点设计问题,使问题建立在与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做到因材设问。
  综上所述,提问,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教学艺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教学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非常重要:它是指导学生了解作者思路、理解课文内容的常用方法;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基本手段;是教师输出信息并获得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是沟通师生情感和思想认识的主要渠道。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恰当有效的提问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还可以调动学生包括情感、兴趣、动机、态度等在内的非智力因素,并促使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性互动,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的效率。
其他文献
【摘要】心理教育的社会经济价值十分关键,通过全方位有效的教育内容,不但能提高劳动者的心理素质,加强工作认真态度,还能改善与劳动者的人际关系,发挥团队精神。本文主要在分析心理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针对如何体现经济价值,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心理教育 经济价值 思考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250-01  要想实施有效的心理教育
期刊
【摘要】后进生时刻围绕着初中的教学,是许多老师头疼的问题。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以人为本,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又要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认真分析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并积极给予他们尊重、热爱,这样他们才能接纳我们、亲近我们,我们才能深入了解他们,也才能积极地转化他们。  【关键词】热爱 转化 后进生  【中图分类号】G6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进步与发展,汽车工业及其新技术也随之发展的很快,面对现在的状况,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日益成为趋势,学生就业后能适应社会,成为实用的人才。学校要从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模块化教材、实训基地建设、提高维修技术、深化理论研究、巧招巧用、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改变传统观念,实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关键词】汽车工业 维修 人才培养
期刊
【摘要】研究和探索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本文以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一堂实践课作为课例,探讨如何通过教学环节的合理设计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创新实践人才 教学设计 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256-01  一、问题提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围绕学习方式的转
期刊
【摘要】为将农村小学创建“幸福家园”,以启动“幸福家园”的行动研究课题抓手,构建幸福家园的理念体系,成立工作室,落实“美丽行动”,改善硬件设施,推进“幸福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确立培养“天底少年、快乐学童”的目标,理顺了农村学校发展之道,有利地促进学校发展路上的软实力,增强了师生幸福成长的氛围,不仅为教师的幸福执教打下精神基础,也为农村孩子带去幸福的感觉。  【关键词】幸福家园 理念体系 实践探索
期刊
【摘要】本文用具体事例为引子,阐述了作者对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情感的想法与做法:注重预习,帮孩子酝酿温情;语言引路,诱发学生心中的温情;课内外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学以致用,教孩子表达温情。温情语文,让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培养了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无限深情。  【关键词】温情 注重预习 语言引路 快乐学习 学以致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
期刊
光在生物组织中的传输问题作为激光生命科学的基础在国际上受到普遍关注,成为当前组织光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生物组织是一种复杂介质,这种复杂性是通过光在生物组织中传输时的散射相函数描述的。考虑相函数的辐射传输理论的高阶近似理论-P3近似比漫射近似理论能准确描述光源附近或强吸收组织的光辐射分布。本论文系统研究了生物组织相函数及其高阶参数,并对基于P3近似理论的光源附近组织的光传输问题进行了理论、模拟和实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以相似关系为纽带,将辐射传输理论、P3近似和漫射近似联系起来,使整个理论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主动探索的积极性。本文通过举例说明创设教学情境设置,创新数学教学,巧妙引入新知。充分展示高中数学教师如何在二次备课中的主动探索一堂数学课的"开头"的外延与内涵。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 创设问题情境 巧妙引入的案例 联系实际主动探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02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增长,但是,随着我国的人口结构、就业观念以及高考报考人数的减少,将会导致独立学院的招生环境发生不利变化。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是独立学院办学面临的新问题。我校会计学专业的培养特色可以概括为:明确了培养目标,强化了实践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关键词】特色专业 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是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院级特色专业资助项
期刊
一、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位,而班主任则是这个单位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