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力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fsgdfg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理念的不断深化,人们普遍达成了“课堂教学过程是生命活动过程”的共识。
  我国著名学者黄克剑先生曾把教育的使命归结为三大层面: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并就三者关系发表了精神论断:“知识若没有智慧烛照其中,即使再多也是外在的牵累,智慧若没有生命隐含其间,那或可动人的智慧只不过是飘忽不定鬼火萤照。”字里行间,透出了一种发人深省的辩论理念,回归生命才意味着找到课堂的本源。本人对此也略有所悟,为此在数学课堂中,我便尝试建构一种体现具有生命力的教学格调,具体地说,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联系现实,让教学内容具有生命力
  数学,对学生来说,就是分别用自己生活经验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当前,在“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等理论的指导下,数学教学就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把数学与学生原有的经验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是真实存在的,從而领悟到学习数学的价值,进而对数学逐渐产生亲切感。
  二、强化感悟,让教学过程具有生命力
  余秋雨先生在他的《千年庭院》中指出,教学说到底是人类精神和生命的一种文明层面上的代价交替。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这种交替是否单纯意味着,师授生受呢?学生不仅仅是一个学习者,更是作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生命去亲身体验和灵性创造。只有充盈体验和创造的教学过程,才是具有生命力的教学过程。
  如学习“乘法分配律”的巩固练习中,生出现这样的体验:
  案例描述:
  师:265×105-265×5与265×(105-5)得数是否相等。为什么?
  生1:相等,我通过计算,证明这两题得数一样。
  生齐点头。
  师:这个方法可以,谁有更好的方法来证明它们相等?
  生:有。
  生2:不用计算。如265×105-265×5表示105个265减掉5个265,就剩下100个265,面第2小题口算105-5=100,得265×100,也表示100个265,所以这组得数是相等的。(期待老师评价)
  师:真棒!你能用我们学过的“乘法意义”来理解这组题,证明它们得数相等。
  生:鼓掌。
  生3:老师,我也有不同方法证明。
  师:(干脆利落)说。
  生3:我认为这组题运用了“乘法分配律”的知识,所以得数相等。
  生4:(急切地说)错!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这里是指两个数的差,所以不能说用乘法分配律。
  生5:我同意生3的说法。
  生3:我还是认为运用乘法分配律,因为乘法分配律重点是指要用“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这是有将105与5和265分别相乘。所以我认为应用乘法分配律。
  师:(竖起大拇指)你真棒,找到了乘法分配律的“灵魂”,若干个数与同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减。这时,学生脸上洋溢着那种成功感觉,好像在说我是真正的学者。
  这一教学,学生通过自己的见解、交流、反驳、强化、感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形成技能。整个过程,师生共同在课堂上架起了生命的舞台,品味知识的价值,感受生命的律动,分享成长的喜悦。
  三、倡导对话,让师生关系具有生命力
  哲学家福克认为,话语也是一种权利。如果课堂教学只是师讲生听,师问生答,那么无疑是剥夺学生的话语主权。因此,我们需要倡导一种具有“生命力”的师生关系――平等对话。师生之间不再是教训和被教训,灌输与被灌输的单项传递过程,而是成了民主切磋、亲和协商的双向交流关系。实现这种平等对话,关键取决于教师语言中的人文程度。
  片断:
  ……
  234-66-34=234-(66+34)
  师:谁能说一说为什么234-66-34=234-(66+34)
  生:思考片刻。
  生1:我觉得5-2-1=5-(2+1) 10-2-3=10-(2+3)……
  所以,我觉得同样道理234-66-34=234-(66+34)
  生:齐点头。
  师:真行,你能从一些例子中总结出方法,这可是我们学数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例证。
  生不约而同把头转向这位同学,投以佩服的眼光。同时,跃跃欲试的同学可多了。
  生2:老师,我是这样想的,因为234-66-34=168-34=134
  而234-66-34=234-100=134,所以我认为234-66-34=234-(66+34)
  师:可以,通过计算来证明它的准确性,这也不失为好方法,计算是我们的基本计能。
  生3:我是这样想的,例如我们去买衣服的时候,带234元,买上衣66元,买裤子34元,那么剩下的钱就可以,用234-66-34求出,也可以先把上服和裤子的价格加起来,求出一套衣服价钱,再求剩下的钱就是234-(66+34),所以,两个式子结果相等
  生5:鼓掌。
  师:(对着生5说)看来同学们都给予你最大的肯定了。老师也和同学们一样想把掌声送给你。你真了不起,能从生活中出发,以生活中的例子来证明它是正确的。可见你是生活的有心人。老师希望全班同学也能和这位同学一样,做生活的有心人,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我们的学习更加有滋有味。
  这时,用生活例子证明的学生越来越多了。
  ……
  这一片断,我力求教学语言充满激励,使学生充分体会受尊重,被关爱的愉悦,同时力求教学语言富有童趣,使学生有一种“家常聊天”的安全感,给予学生充分的情感支持,凸显了师生关系应有的生命暖意。
  我们呼唤着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期待着教学节奏如行流水,行乎其当行,止乎其当止;教学结构安排主副相宜,难易相配,动静相宜,教学方法举重若轻,游刃有余,使学生如沐着春风,如饮甘露,怡然自得。让我们把数学课堂接通生活的源头活水,使原本抽象枯燥的数学理论变得鲜活生动起来,使原本单调的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充满生命活动!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广博的信息资源,成为学生的学习数学的重要的辅助工具。  一、什么是数学学习的边际效应  边际效应是一个经济学名词,通俗的解释是:我们向往某事物时,情绪投入越多,第一次接触到此事物时情感体验也越为强烈,但是,第二次接触时,会淡一些,第三次,会更淡……以此发展,我们接触该事
期刊
校长在学校是集领导者、管理者、教育者于一身的核心人物,是学校管理主体的主要决策者。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校长的素质决定着一个学校办学方向,直接影响学校的管理水平、教育质量。  2008年5月12日,我被聘任为长春市双阳区小龙小学校长,当时,学校办学条件极差,教学质量低下,教师队伍严重老龄化,是一所出了名的农村薄弱学校。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看到眼前的一切真的感到自己肩
期刊
一、乡土地理的含义  乡土地理是区域地理中的最小区域单元,是以区域“人地关系”的结构、过程、演变以及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内容。按照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的规定,乡土地理是限于本县(市)地理,即“乡土”的范围是指县(市)域。  二、《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对乡土地理教学的要求  在国家颁布的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历来都有对乡土地理教学的要求。乡土地理在中学地理教学中通常以三种方式存在:其一是以分散方式,把
期刊
在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起步作文教学是重难点,也是小学语文教师和学生都倍感棘手头痛的事。三年级的起步作文是在一二年级看图写话的基础上开始的,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处理不好,直接影响学生今后写作水平的提高。下面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的策略。  一、作文源于生活,学会观察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是
期刊
小学语文活动课是语文学科内容的扩展和延伸,是学生将课本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的实践活动。因此,小学语文活动课应主要围绕所学内容进行。下面谈谈小学语文活动课的几种方式。  一、观  观察是智力活动的门户,通过观察积累材料,培养能力,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兴趣,激发求知欲。  观察包括观察自然和社会。如参观文物古迹,游览风景名胜,进行社会调查,了解新人新事等。  观察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知识和实际结合
期刊
一、引言  在蒙台梭利提出的幼儿发展敏感期理论中,认为1~3岁是幼儿的“秩序敏感期”,表现在数学上尤其对事物之间的配对、分类、排序表现出特殊的兴趣,而4岁左右会对数字、几何形体及测量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愿望。如果教育者能发现并利用敏感期,根据不同敏感期的兴趣需求开展科学而系统的教育,对幼儿数学能力的培养就会事半功倍,使幼儿受益终身。  (一)选题的意义  目前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相关研究主要从具体的角度出
期刊
教学的改革,技术的更新,是形势的需要,因此“一大一小”两块黑板的教学模式已经能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式。让电教媒体逐渐走进课堂,成为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科学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则会给数学教学改革提供良好的契机。电教手段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及能力,合理运用电教媒体,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合乎新课程理
期刊
数学作业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是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方法。数学是人们改造主客观世界的主要工具之一。经过千百年的积淀与发展,数学学科形成了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系统性等特点,因此,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学习过程需要更多的练习与实践。数学课外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续,是课堂内容的提升和综合,是学科知识的应用和迁移。所谓“优化作业设计”,就是从基础的教学手段入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核心素养分解为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四个维度,它是语文学科最基础最必需的修养。近年来的高考语文命题也充分体现对学生语文素养越来越高的要求:注重考察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的考察力度,加大对学生阅读水平的考察,对学生的思辨能力与表达能力提出的较高的要求。  但是目前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大多很尴尬:只讲高考必考篇目;题海漫游,十八般武
期刊
一、前言  在教育的过程中我常常认为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比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要重要得多。若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正能量的人,那么培养学生积极看世界的角度则至关重要。纵观中学的各个科目中,培养学生积极的审美观自然要落到语文课程中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语文学习的目的在于立人。但在高考指挥棒下的语文教学,学生较多的只是注重技巧与知识的积累而忽略了自身人文素养的提高。  二、高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