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教学中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来源 :教育探索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社会资讯发达,指导思想多元化呈现多元化趋势,而高中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转折阶段,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历史教学
  在我们的文科教学尤其是历史教学和研究过程中,一直认为政史不分家。所以有“今天的历史是昨天的政治,今天的政治是明天的历史”之说。前不久,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在《六个为什么》(学习出版社,2009年5月第一版)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不是个别人也不是一个党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充分证明,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新中国;没有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新发展,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在严峻的国际形势下,如果我们放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就是自陷困境、自毁长城。而历史教学又不同于政治理论灌输,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评判,具有很强的阶级性、时代性,存在不少争鸣和疑惑。所以我们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必须把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贯穿始终,应当通过对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的讲授,以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来教育我们学生,培养他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一、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就是指“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真正主人。人民群众的历史就是社会发展的历史,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就是创造历史、决定历史,推动历史前进。“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①所以我们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必须让学生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总结,牢固树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科学史观。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决定性力量。1789年7月14日,法国巴黎人民发动起义,攻占了巴士底狱,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爆发了。并一次又一次推动大革命的进展(以后的两次起义)直至将大革命推向高潮(雅各宾专政),总体说来,人民在法国大革命中的作用是发起,并在危难中拯救大革命,一次次的推动大革命进行,直至最终胜利。所以恩格斯在谈到法国革命时指出:“在所有资产阶级的起义中,都是农民提供了战斗部队,……无论如何,如果没有这些耕农和城市平民,单单是资产阶级不会把斗争进行到底,也决不会把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②
  再看中国历史尤其是近代史的发展进程,更能突显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如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取得的第一次完全彻底的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但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曾有以下几种说法:一:蒋干(蒋介石的功劳,即肯定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决定作用);二:苏武(苏联武力,强调苏联加入中国战场对日作战的功劳);三:屈原(屈服于美国的原子弹);四:共工(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我们的教科书讲得比较笼统简单,学生们往往觉得就是以上四种选择中的一种或几种。而这些答案都没有正确概括我们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单纯凭借自己的力量片面抗战,最终丢失了大量的国土。中共领导的军队配合正面战场作战的同时,在敌人后方发动群众,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1944年,敌后军民在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对日伪军普遍发起局部反攻。仅一年时间各根据地歼灭日伪军近20万人,光复大片国土,解放人口1700多万。这在战略上对国民党正面战场和英美盟军的对日作战,起了重大配合作用,同时也为对日全面反攻,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重要条件。在抗日战争的残酷岁月里,广大人民群众置生死于度外,冒死破坏敌人的交通运输,冒死保护伤病员,集广大群众智慧的地道战、地雷战等有力地打击了敌人,粉碎了敌人对根据地的进攻,保存了中国的抗日力量,为抗战最后决战蓄积了力量。以国共两党为主体的,包括全国一切爱国的阶级、阶层、党派、团体和海外爱国华侨结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像一道铜墙铁壁,战无不胜,最终不可一世的侵略者只能无条件的投降。因此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是中国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所以,“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③
  二、客观评价历史人物
  实事求是地、科学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题中应有之义。“还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这是落实“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史学方针的一个重要实绩。我们在历史教学中更要指导学生要把历史人物置于他所处的历史时代去认识和评价,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标准去苛求古人。这就是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
  比如,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究竟如何评价?自秦亡后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个众纷纭的问题。有人盛赞他为“千古一帝”,有人说他“以暴虐为天下始”。首先,我们应该肯定秦始皇是一个暴君,正是他的暴政导致了秦二世而亡。但同时我们更应该肯定秦始皇的最重要历史功绩,在于完成了统一事业,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更在于他创造了如何将已经在分裂的局面中习惯性地生活了数百年(也许上千年)的中国人统一在一起的制度基础。中华民族的发展,“统一”成为永恒的主题。再比如拿破仑,可算是个当之无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凭借其无人能及的军事才能,他成功地捍卫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埋葬了旧的专制制度,抗击了外来的入侵者。然而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他镇压了继续发展的资产阶级革命,武装侵入了西欧诸国,并亲手缔造了新的专制政权,却最终走向覆灭的深渊。所以我们在肯定秦始皇、拿破仑等的历史功绩时,也要看到他们的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客观分析,实事求是。
  三、掌握阶级分析方法
  所谓阶级分析法,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观点,观察和分析阶级社会中各种社会现象的基本方法。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就要依据规律性的历史知识引导学生掌握阶级分析的方法。比如在讲授“商鞅变法”一课时,让学生分成四组进行讨论,每组派代表阐明作为新兴地主、农民、奴隶主旧贵族和各国国君的看法。使学生从各阶级、各阶层的立场出发分析问题,把阶级分析法渗透给学生,从而取代了简单的贴标签。同时也分析得出了商鞅变法的作用。如在新兴地主的眼里:变法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土地可以自由买卖了,还能通过沙场杀敌,获得军功,加官进爵;在农民眼中:变法终于使其摆脱了奴隶身份,成了拥有自由和一定土地的农民;对于国君来说:新法使臣民们各司其职,经济发展,兵强马壮,当然能够在兼并战争中大获全胜。而对于奴隶主旧贵族而言:世世代代的贵族身份已经终结,特权被剥夺,还要去打仗,自然对变法恨之入骨。通过情境回放的形式使学生回到古代战国,演绎商鞅变法全过程,帮助学生得出结论:不同的人物对于同一历史事件之所以有不同的态度,是由他们的阶级所决定的,既生动活泼,又能准确理解把握阶级分析法,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形成了师生间、学生间信息碰撞,受到了抽象与直观相通,历史与现实相映、内容与情感相融的教学效果。
  高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只有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他们评判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才能让他们在信息纷杂的现代社会和历史长河中不会迷失方向。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04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392
  ③ 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
  收稿日期:2014-03-19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观察法、对比分析法等,分析武术散打运动对跆拳道运动实战技术与训练方法的借鉴进行剖析,为中国武术散打运动合理的借鉴韩国跆拳道技术提供分析与建议。希望通过本文对散打教练员与运动员在实战技术和训练方法方面有所启发,进而提高运动竞技水平,增强散打比赛的技击性、观赏性,从而为散打运动的实战技术与训练方法方面的发展提供可以参考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散
期刊
摘 要:校园文化是展示和凝练办学思想和精神的途径、维系和支撑并且发挥潜移默化作用的不是物质力量而是精神力量和情感关怀、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更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学校生存与发展的“背景版”的作用;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开放性”与“内聚性”,是打造校园文化建设的“升级版”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校园文化;背景版;升级版  校园文化的发展格局、趋向及其建设中的深层次问题,正在受到学校与社会的广泛关注
期刊
中国是礼仪之邦,几千年延续的教育都是十分重视道德修养的。而今的“四有”新人,在培养人的方式或目标上,都一脉相承地重视道德修养。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面貌已发生深刻的变化。教育的环境、教育的方式、教育的理念、教育的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教育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新的外部环境、新的经济生活、新管理机制下,学校的德育工作与其他工作相比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地方和一些
期刊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当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应当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在日常教学工作之中。”因此,教师在教学语文的过程中,除了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应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许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还要
期刊
摘 要:多媒体教学做为一种教学工具,可以使教学方法灵活而精彩,优化教学的手段。它仅仅是辅助课堂教学,不能全盘代替传统的教法。  关键词:多媒体; 多媒体辅助教学  最近,我校每个班级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现代信息技术的添加,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的远程教育资源给我们教师的发展创设了新的良机,也给我们提供了学习和创新的平台。  多媒体教学做为一种教学工具,可以使教学方法灵活而精彩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农村体育教育现状的分析,阐述了在体育课中开展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并系统的阐释了如何在现有条件下通过体育课的教学活动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力求实现体育课教学的立体化和多元化。  关键词:农村中学体育课; 德育教育; 心理教育  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期刊
摘 要: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关键,是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尽管在农村学校搞好学校德育工作有很大难度,但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完善,做好学生表率;制定生活化德育目标,搞好务实的德育工作;以实践活动为载体,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发挥家长学校的教育功能,使德育工作形成一个坚实的网络。相信通过这些措施,一定会使学校德育工作快速高效的开展起来。  关键词:德育; 职业道德; 目标;
期刊
Abstract: As is known to all, interest is the best teacher. So it is the key for teachers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English. This paper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learning; help
期刊
摘 要: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抓好学生德育教育是全体教师的共同职责,体育教师通过组织体育课,进行各种身体练习、运动训练和各种活动对学生进对思想德道品质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体育; 德育; 教育; 时机  Abstract: Moral education is the school education of an important part of mora
期刊
当今,全世界都在改革音乐教学。21世纪的人才观,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出中学音乐教学的审美教育是我国教育教改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音乐课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由它的学科特点所决定的。音乐教学在审美教育方面具有的独特功能和作用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比似的。但长期以来,音乐教学偏重“专业化”,习惯把音乐课仅仅看作是一门学习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