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通过化学实验不仅可以获取直接信息、认识化学世界,还可以认识化学规律,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并巩固化学知识,从而提高各种能力。如果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巧妙地设计一些实验,则更能使学生理解、掌握教学内容,激发其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化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 实验教学 初中化学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8(b)-0154-0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初中化学教学是学生整个化学教育过程的启蒙阶段。由于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在课内、课外都得到充分结合。因此新课改标准下,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尤为重要。
1 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的一种特殊意识倾向,是产生动机的重要主观原因,浓烈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求知欲的源泉,也是思维的动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具有千变万化的特点,是唤起初中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初中生刚刚接触化学,教师可以用千变万化的实验来吸引学生。在上第一节化学课时,可以增添一系列有趣的实验,比如“捉迷藏”、“魔棒点灯”、自制“饮料”、“巧点蜡烛”、“巧洗烧杯壁的白色固体”等等,使学生感到新奇,通过向学生提出一系列关于日常生活中实例的问题,让学生觉得自身现有的知识还不够,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学好化学的决心。
2 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认识世界的窗口,是思维的前提,如果没有敏锐而细致的观察,就不会深入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因此,在新课改的号召下,我们更应该注重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敏锐、更细致的观察能力。例如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和重点,要有始有终,从明显的到细微的变化都必须认真、仔细地观察,并实事求是做好实验记录。
教师要在实验中引导学生观察反应中发生的多种现象,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作全面观察,及时纠正学生在实验中观察的片面性,比如:磷在氧气中燃烧,要引导学生在观察白烟的同时注意观察物质磷外表颜色发生的变化;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学生很可能只注意观察火星四射而忽略瓶底产生的黑色固体;在讲到“分子”时,因为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看不见也摸不着,学生就很难想象,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分子真实存在呢?可以给学生做“浓氨水扩散的实验”。将一条滴有几处无色酚酞的白色滤纸放入试管,然后在试管口放一团含有浓氨水的棉花,叫学生观察白色滤纸条上颜色的变化,在白色滤纸条与浓氨水完全没有接触的情况下,却发现白色滤纸条的颜色有几处变成了红色,有的学生还观察到红颜色出现的时间不相同,从试管口处向试管内依次变红,现象非常明显,极富趣味性。通过这个实验,学生虽然没有亲眼看到分子,但是他们真实地感受到了分子的存在,由此还可以得出分子处于不停地运动中这个结论。
教师引导学生捕捉实验中瞬间突变的现象,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实验中,不仅要“看”,还要让学生“摸”、“闻”。例如实验中放热和吸热的现象,可以让学生用手去摸,还有气体的气味,如氨气,可以让学生去闻,从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3 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
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知识面比较窄,见到的事物也比较少,在学习过程中会对所学知识提到的事物不知所云,这样学生根本不可能继续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到镁的时候,学生从来没有见过镁,怎么会知道它在氧气中燃烧是什么样子,化学实验的优点就在于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用自己的视觉、嗅觉、触觉感知物质的本质属性,使学生借助真真实实的实验形成化学思维,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又如,在实验室做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时,倘若教师在讲解完之后,直接拿收集好的二氧化碳给学生看,学生无法明白二氧化碳到底是如何收集的,也不会知道收集到的究竟是不是二氧化碳。然而,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效果是会完全不一样的,学生在收集好二氧化碳后还能够检验它的存在,这些都能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实验中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并充分了解形成物质的这一过程,从而在把抽象认识转化为感性认识,同时形成化学概念。
4 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习惯
化学实验具有非常强的规范性,学生掌握了它的规范性才能进行基本操作,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会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仅仅依靠学生自己规范是不行的,在学生平时做实验时,教师要加强检查并及时纠正错误,让学生自己思考这个实验的其他完成途径,不妨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的准备。所有良好的习惯都是在双方共同努力下逐渐形成的。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在做示范实验时严格遵守规范要求,因为学生会效仿教师进行实验。特别是教师在连接装置、搅拌药品、对试管加热、振荡试管和闻气味的时都要谨遵化学规范,千万不可以为了方便而不规范操作,因为不规范的操作会给学生造成不好的影响,在学生做实验的时候也无法严格要求学生按照化学规范操作。因此,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实验要求和步骤来进行操作,不要忽略任何教育环节。例如,在做制取二氧化碳实验的时候,一定要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入药品;在做点燃氢气的实验以前,为防止爆炸,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有的教师会在上课之前检查好装置的气密性,有时在给学生做示范实验时就忽略了要演示检查装置气密性这一个步骤,这样会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造成不好的影响。
5 总结
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可小觑的,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化学实验,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在实验中通过自己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具有创造性的实验,训练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 黄岳平,初中化学实验研究教学实验室管理改进办法探讨[J].广东化工,2010年07期.
[2] 赵艳荣,化学实验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13期.
[3] 谭建红,在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5年12期.
【关键词】 实验教学 初中化学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8(b)-0154-0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初中化学教学是学生整个化学教育过程的启蒙阶段。由于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在课内、课外都得到充分结合。因此新课改标准下,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尤为重要。
1 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的一种特殊意识倾向,是产生动机的重要主观原因,浓烈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求知欲的源泉,也是思维的动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具有千变万化的特点,是唤起初中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初中生刚刚接触化学,教师可以用千变万化的实验来吸引学生。在上第一节化学课时,可以增添一系列有趣的实验,比如“捉迷藏”、“魔棒点灯”、自制“饮料”、“巧点蜡烛”、“巧洗烧杯壁的白色固体”等等,使学生感到新奇,通过向学生提出一系列关于日常生活中实例的问题,让学生觉得自身现有的知识还不够,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学好化学的决心。
2 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认识世界的窗口,是思维的前提,如果没有敏锐而细致的观察,就不会深入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因此,在新课改的号召下,我们更应该注重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敏锐、更细致的观察能力。例如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和重点,要有始有终,从明显的到细微的变化都必须认真、仔细地观察,并实事求是做好实验记录。
教师要在实验中引导学生观察反应中发生的多种现象,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作全面观察,及时纠正学生在实验中观察的片面性,比如:磷在氧气中燃烧,要引导学生在观察白烟的同时注意观察物质磷外表颜色发生的变化;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学生很可能只注意观察火星四射而忽略瓶底产生的黑色固体;在讲到“分子”时,因为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看不见也摸不着,学生就很难想象,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分子真实存在呢?可以给学生做“浓氨水扩散的实验”。将一条滴有几处无色酚酞的白色滤纸放入试管,然后在试管口放一团含有浓氨水的棉花,叫学生观察白色滤纸条上颜色的变化,在白色滤纸条与浓氨水完全没有接触的情况下,却发现白色滤纸条的颜色有几处变成了红色,有的学生还观察到红颜色出现的时间不相同,从试管口处向试管内依次变红,现象非常明显,极富趣味性。通过这个实验,学生虽然没有亲眼看到分子,但是他们真实地感受到了分子的存在,由此还可以得出分子处于不停地运动中这个结论。
教师引导学生捕捉实验中瞬间突变的现象,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实验中,不仅要“看”,还要让学生“摸”、“闻”。例如实验中放热和吸热的现象,可以让学生用手去摸,还有气体的气味,如氨气,可以让学生去闻,从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3 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
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知识面比较窄,见到的事物也比较少,在学习过程中会对所学知识提到的事物不知所云,这样学生根本不可能继续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到镁的时候,学生从来没有见过镁,怎么会知道它在氧气中燃烧是什么样子,化学实验的优点就在于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用自己的视觉、嗅觉、触觉感知物质的本质属性,使学生借助真真实实的实验形成化学思维,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又如,在实验室做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时,倘若教师在讲解完之后,直接拿收集好的二氧化碳给学生看,学生无法明白二氧化碳到底是如何收集的,也不会知道收集到的究竟是不是二氧化碳。然而,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效果是会完全不一样的,学生在收集好二氧化碳后还能够检验它的存在,这些都能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实验中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并充分了解形成物质的这一过程,从而在把抽象认识转化为感性认识,同时形成化学概念。
4 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习惯
化学实验具有非常强的规范性,学生掌握了它的规范性才能进行基本操作,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会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仅仅依靠学生自己规范是不行的,在学生平时做实验时,教师要加强检查并及时纠正错误,让学生自己思考这个实验的其他完成途径,不妨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的准备。所有良好的习惯都是在双方共同努力下逐渐形成的。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在做示范实验时严格遵守规范要求,因为学生会效仿教师进行实验。特别是教师在连接装置、搅拌药品、对试管加热、振荡试管和闻气味的时都要谨遵化学规范,千万不可以为了方便而不规范操作,因为不规范的操作会给学生造成不好的影响,在学生做实验的时候也无法严格要求学生按照化学规范操作。因此,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实验要求和步骤来进行操作,不要忽略任何教育环节。例如,在做制取二氧化碳实验的时候,一定要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入药品;在做点燃氢气的实验以前,为防止爆炸,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有的教师会在上课之前检查好装置的气密性,有时在给学生做示范实验时就忽略了要演示检查装置气密性这一个步骤,这样会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造成不好的影响。
5 总结
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可小觑的,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化学实验,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在实验中通过自己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具有创造性的实验,训练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 黄岳平,初中化学实验研究教学实验室管理改进办法探讨[J].广东化工,2010年07期.
[2] 赵艳荣,化学实验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13期.
[3] 谭建红,在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5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