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感恩”(续)

来源 :检察风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shyr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为什么我们这个社会缺失感恩心理?怎样认知“感恩”?如何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和情节?本期我们邀请了三位专家分别从社会心理、中西方制度文化比较以及家庭教育等角度,对”感恩”再作阐述,以飨读者。
  
  让施助者和受助者彼此感恩
  
  文/顾骏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近年来慈善行为越来越成为社会主流行为,随着施助者和受助者的增加,有关感恩的话题也日益引起各界的关注,这中间有一种现象特别牵动公众的情感,那就是所谓受助者对施助者的不知感激。比如,歌手丛飞将自己歌唱所得300余万元捐助给贫困学子,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感戴;其他一些捐助者也有类似被遗忘的遭遇。为此,舆论常常呼吁加强感恩教育,形成知恩图报、回馈社会的风气。这样的想法听上去不错,也获得了广泛响应。但仔细想来,受助者的感恩确有必要,但感恩本身好像不仅是受助方的义务,应该也有施助方的事情。
  环顾世界,不少具有成熟慈善制度的国家,都有一种对受助者表示感谢的文化。典型的表述是,促成一件善事,需要施助者和受助者两个方面,只有受助者不行,没人捐赠,想要也没门;但缺了受助者也不行,想施舍却没人要,也不成其慈善。所以,只有双方合作,才能成就慈善。但真要问谁的贡献大,一些文化主张还是受助者。因为那里的人们首先把慈善看作人对神或命运等的义务。一个人之所以捐赠,不是出于个人的善心,不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道德高姿态,而是捐赠者基于特定信仰和相应义务所做出的履责行为。在这层意义上,慈善是人神关系的一部分,施助是个人履行对神的义务,同受助者无关,不是受助者从施助者履行责任中得益,而是施助者因为有了受助者,才得以完成自己对神的义务。这里,与其说施助者帮助了受助者,毋宁说受助者帮助了施助者,受助者的生活困难,在神学意义上,远不如施助者不能兑现对神的义务那样事关重大。缺乏对神的信仰的中国人,也许无法理解如此悖谬的论证方式,但现代伦理学提供的另一种异曲同工的解说,也许会帮助我们弄明白。
  在道德激进主义者看来,施舍往往是强者对弱者的一种仪式性表达,施助者通过施舍行为,宣揚了自己相对受助者的社会优越地位。人类为什么会有那种让受助者十分不满甚至充满屈辱感的“捐赠仪式”,就是为了实现慈善为强势者造势的功能。在这里,施助者是主动表演者,捐赠是他们自我张扬的舞台,受助者只是这场表演所不可缺少的道具。施助者捐献出来的钱物同他们所获得的伦理光环,更不用说社会形象所带来的商业回报,是不成比例的,纯从性价比的角度衡量,仪式化的慈善场合对于施助者是绝对合算的。既然施助者大获其利,受助者及其得利都只是慈善仪式的副产品,那应该是施助者感恩受助者,而不是相反。在这些文化中,为使施助者能够摆脱这种伪善形象,通常都有一系列制度性安排,从观念上倡导施助者感恩受助者就是其中之一,而完全避免类似道德困境的办法,还是让慈善完全成为匿名行为:既没人知道谁捐助了,也不知道谁最后得到了捐助的钱物。许多民族中盛行的不事张扬甚至偷偷摸摸地捐赠,就是典型表现。
  如果我们承认这样两种感恩观虽然不无谬误,但多少还有点道理的话,就不会不想到,一种文化要是只知道要求受助者感恩施助者,而不知道同时让施助者也感恩受助者,就只能是一种幼稚的感恩文化,失衡的感恩文化,最后难以得到实现的感恩文化。
  感恩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感恩是一种智慧,只有智慧的民族才能意识到感恩,明白对谁感恩,最终实现感恩的社会功能。
  
  感恩: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元素
  
  文/李汉琳
  上海市婚姻家庭研究会办公室主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受外来多元文化的影响,家庭美德被淡忘和受到一定的冲击,“感恩”一词在有些家庭教育中被看作过时了。面对传统道德与现代观念的碰撞,我们认为当前提倡“感恩”教育既不是封建传统道德的沿袭,也不是西方道德观念的简单移植,而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改造过程。“敬孝、养亲”等传统的美德做法是感恩的具体体现,也是家庭美德的规范。从家庭教育来说,感恩教育因从三方面思考。
  其一,智力投资不可少,感恩培养很重要。根据市妇联一项调查显示,当前一些家庭对“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十分强烈。当问及“孩子使你最高兴,最不高兴、最担心的是什么?大多数家长填写:最高兴的事是孩子念书好,最不高兴的是成绩差,最担心的事是孩子不成才,可见家长关注智力发展已成为家庭教育中重中之重,至于怎样根据独生子女进行感恩教育等方面思考较少。懂得感恩,对一个人的道德养成、品质锤炼、知识积累和能力提高是十分重要的。感恩教育需要亲情的精心抚育,比如让孩子在感恩的空气中,平心静气地处理对待许多事情,认真、务实地从最细小的事做起,帮助他们在步入社会、开始创业、去实现理想时,能带着一颗感恩的心上路。
  其二,感恩教育的关键在于让孩子要有回报意识。80年代以来,上海的家庭差不多都是一个孩子。他们从出生就得到六个成人的关爱(四个老人和两个家长),父母长辈们对孩子倾注了太多的爱,使家庭教育出现三种不尽如人意的倾向:一是把孩子当“宠物”养,对孩子包办代替,缺少爱子女的分寸;二是期望过高,拔苗助长,缺乏针对性;三是缺乏情感教育。据有关方面调查反映,有四成被访未成年人认为“诚实就意味着吃亏”。有了这种想法的孩子,他们长大后,将会表现出只知有自己,不知爱别人,也不会感恩,很多高智商犯罪都有可能因此而产生。感恩教育就是让孩子懂得回报,对哺育、培养、教导、指引、帮助、支持乃至救护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并通过自己十倍、百倍的付出,用实际行动予以报答。
  其三,感恩理应成为家长的一门必修课。从实践中发现,目前,家长践行“感恩”的自觉意识和对子女进行“感恩”教育的意识比较薄弱。其原因是许多家长在他们自己的启蒙阶段,甚少有这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当然也就没有意识来对自己下一代进行感恩的培养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孩子的感恩培养,需在家庭教育中构建感恩的体系,这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程。据悉,上海市妇联为此创办了“上海市社区家庭文明建设指导中心”,以指导家庭建设,帮助家长实施感恩教育。上海市新版的《中学生守则》中增加了"学会感恩"的内容,这有利于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感恩行为,是值得在家庭教育中进行推广的。
  只有家长具备了践行感恩教育的自觉意识,加之学校从学生角度的推动,感恩教育才能成为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元素。
  
  感恩缺失的社会心理浅释
  
  文/徐岫茹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研究员
  感恩心,是人的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一种反映,是一种融合了人的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自然性与社会性的高级情感。它虔诚、纯洁和高尚。
  剖析中华文明,其实是不缺失“感恩文化”的:传统农历中的24个节气都与农时、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其中1/3左右的节气是要“庆贺”的节日,这种“庆贺”实质上就是对自然界的深深感恩,也是对劳动者自身的感恩、肯定和赞扬。就是在传统的婚俗仪式中,“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的习俗,也是在弘扬一种对上天、对父母最淳朴无瑕的感恩之心。这种感恩之心渗入骨髓转化为了对家庭的爱和责任感、义务感。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这是领袖人物以身作则,教导民众对中华民族和伟大祖国应抱有感恩之心。试想,如果每个人民公仆都记住邓小平同志振聋发聩的感恩心声,还会将贪污受贿的黑手伸向自己的衣食父母吗?
  视线转回当代,在反对封建迷信和破除“四旧”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和支柱丢失。感恩心的缺失,其实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逐步失落。我们的儿孙后代越来越“西化”,宁愿过“洋节”,也不过“中国节”,当然西方的许多节日同样大多与感恩之心有关,像美国的感恩节对于民族团结和消除种族歧视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某些人往往并不了解相关的文化,只是通过“过洋节”向世人炫耀其财富和社会地位,或是作为向异性朋友求爱、求婚的浪漫机遇……这种所谓的追求时尚情调也尽是“吃”和“消费”罢了。
  有时表达感恩之心并不一定要用金钱作为衡量标准。2006年6月的《南国都市报》有一则报道说海南某中学向高三年级毕业班学生收取“感恩费”,作为毕业班学生支持学校今后校园建设的爱心经费,并声称是为了培养毕业班学生对他们所在集体的热爱和关心。让学生接受一次感恩教育的初衷很好,岂知感恩之心的确立是要建立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之上,绝非靠征收费用赚来的。笔者忆起高中时代曾利用课余时间在操场周围植树,作为毕业时送给母校的礼物,如今那些成排的参天大树成为了学妹们最好的感恩教育。
  笔者在多次典型个案的处理中,发现政策失誤或社会不公平待遇等容易打击民众的感恩心,这些方面主要体现在:(1)信念信仰与社会现实的反差。每一位公民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亲身经历等,其负面信息都会形成对其信念信仰的冲击。例如,一位“雷锋班”的战士转业后继续做好事,却被当作精神病人,多次被送进医院“治疗”。(2)法律法规与维权成本的反差。民众维权成本过高,必然失去对政府的信任。(3)劳动报酬与生活成本的反差。低工资、欠薪、不讲诚信等社会现象频繁发生在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诸多群体中,使个人、家庭不能安居乐业,又如何谈得上表达感恩之心?
  常怀感恩之情,我们就会时刻有报恩之心,报地球之恩、人类之恩、民族之恩、社会之恩、父母之恩、老师之恩、同志之恩、朋友之恩……常怀感恩之心,就会将给予视为最大的快乐,就会内生一种定力,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保持那种难得的律己和自立。
  
  编后
  自本刊提出“弘扬廉政文化、传播法治文明”为办刊宗旨后,各栏目都作了定位调整。本栏目的定位是由专家、学者来讨论社会和学术界的热点、焦点问题。下期本刊将就“后股改时代的制度建设”话题进行讨论,希望各路专家踊跃参与。
  来稿请寄E-mail:totrue@163.com“大讲堂”收
其他文献
时间回到三十多年前,县重点高中高考预选考试正在激烈进行中。老师说这次预考和高考一样,而我认为,这比高考更残酷,一旦预选不合格,就意味着丧失参加高考的资格,毕竟只有10%的同学能拿到预选合格证。  考毕,按照学校规定,3天之内向考生送达预选合格通知书,5天之内,同学们按通知书要求返校学习,备战一个多月后的高考。在家等通知书的日子,我度日如年,一则想尽快返校抓紧一切时间学习,二则想知道我在这次大考中的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雄壮歌声仿佛回到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国的年代。  那时她只有9岁,是广西某学校二年级的小学生。学校鼓励小学生给志愿军叔叔写信,她在信中写道:“希望志愿军叔叔多打胜仗,早日把美国鬼子赶出朝鲜……”过了30多天,她收到来自朝鲜战场一位叔叔的回信:“我家也是广西的,感谢你的鼓励。”还说:“如果我能回到祖国,我会给你带上你喜欢的礼物——子弹壳。你要好好学习,将来要把祖国建
熟悉中国近代史的同志都知道,旧中国在近代史上发生了不少罢工活动,如郑州的二七罢工,广州、香港的省港罢工、安源的路矿罢工、上海的五卅罢工,但是也许很少人知道,在号称“远东第一监狱”的上海提篮桥监狱,1930年也发生过一次由50多名印度看守举行的大罢工。更由于这次印度看守的罢工,给这座由英国人管理的监狱在管理理念和人员的构成上带来了历史性的变化。    那么,印度看守为何要罢工呢?我们首先对旧上海公共
2018年重阳节前夕,上海杨浦区社会福利院推出上海首支护老者之歌《守护》。MV中的演员均为该福利院的90后护理员,MV的故事情节也都来自于护理员的真实经历,王金凤就是其中的一位。  22岁的王金凤从江西省民政学校毕业后,就来这里做养老护理员,至今已经5年了。在学校,她学的是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但当时觉得可能就是陪老人聊聊天打发时间,完全没有想到很早就要起床上班,还要处理老人的大小便。  在杨浦区社
一字悟,一字师  29岁的莫言用4天写了一篇叫《金色的红萝卜》的中篇小说。他自我感觉不错,就拿去给老师作家徐怀中看。徐先生认真地将小说读完之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只是对题目中的“金色”不满意,便将“金色”改成了“透明”。  莫言从徐先生手中接过手稿,发现题目改动了,有些疑惑。徐怀中拍拍莫言的肩膀笑着说:“投出去吧,不行就再改过来,不费事的。”莫言没想到,作品投出去后,不仅成功发表在《中国作家》上,
陈伯庚  华东师范大学  东方房地产学院教授    “以地生财”成了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要财源。从理论上说,土地本身就存在内在价值,土地出让只是把土地资产价值显化,从土地资产变现为货币资产,只有交易中的增值部分才构成财政收入,现在把土地出让收益全部作为财政收入是一大误区。    今年3月20日国土资源部发布的情况通报称,2006年全国查处结案土地违法案件90340件,处理相关责任人3593名,同时,及
近来,媒体不断有一些垄断行业形成的“暴利”内幕被公开曝光;最引人眼球的莫过于烟草行业、电力系统、电信部门等垄断的特权阶层;以及国企管理人员的巨额收入;其“暴利”与一般阶层有数十倍的“极差”,与平民百姓更是有“天壤之别”,令国人瞠目结舌,愤愤不平,一片哗然。打破垄断体制,调减巨额收入,体现公平正义,缩小贫富差距,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广大群众共同关注的“焦点”、“热点”话题。  而对着垄断所形成的“暴
由于不知放在客房的小草的价值,酒店服务员刘小莉、王惠顺手拿了几株。没想到公安机关居然两次以涉嫌盗窃罪提请逮捕犯罪嫌疑人,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检察院均未予批捕。近日,该案尘埃落定,刘小莉、王惠平安无事地回到原岗位。    顺手牵羊“偷”了几株小“草”    家住山东烟台的刘小莉、王惠两人同是一家酒店的客房服务员,都喜欢养点并不值几个钱的花啊、草啊什么的。4月初的一天,两人在收拾客房时,客人放在墙角的几
最近,国务院召开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作为今年反腐重点,于是,从2004年“朗讯风波”到2005年“谢瑞麟”事件、“天津德普”案,人们对惩治商业贿赂有了太多的期待。本期以“反商业贿赂,悬反腐利剑”为话题进行讨论,希望引起读者的共鸣。    用刑法利剑割除“商业受贿”毒瘤    时下,理论和实践中对于《刑法修正案(六)》草案讨论的焦点之一是:日常生活中被称之为“商业受贿”犯罪(
三峡工程大坝截流成功后,有外国记者问水利工程学家潘家铮教授:“建成三峡工程谁的贡献最大?”这位外国记者以为一定是整体设计者、关键项目施工者或资金提供者,没想到潘家铮教授回答:“是反对建设三峡工程的人。”  本来千疮百孔的资本主义在战后获得了新的生机,政治、经济界对其原因议论纷纷,有记者问一位学者:“哪种理论贡献最大?”这位学者忽略了提出重要货币思想的凯恩斯,忽略了美国摘取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第一人萨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