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教学之我见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0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学习文言文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古人所思,对中华古文化的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学好文言文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存在相当的难度,很多学生谈“文”色变,抱怨文言文太难学,对于文言文的认知就是“背”,并未认真地对于文言文自身精髓进行学习。因此,任课教师必须重视初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并通过多种方法来提升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
  文言文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学好文言文对中华文化的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的教育也非常重要。但现在大部分学生抱怨文言文太难学,一提到文言文的学习就感到头疼,甚至害怕、厌恶学习文言文,这主要是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到位,不能吸引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乏味、困难。本文将围绕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展开讨论。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任何内容的学习都会变得轻松简单。初中阶段是学习文言文的起始阶段,学习文言文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而兴趣和信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能否学好文言文。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文言文的词义、句子,生硬地把它们背下来,必然会学得枯燥无味,最终丧失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信心。一般来说,被选入初中教材的文言文篇目都是千百年来为世人传诵的名篇佳作,如《桃花源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等,绝大部分有其写作背景。教师可以将作者的身世、遭遇、写作背景以及与作品相关的逸闻趣事编成故事,讲给学生听。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将课文故事内容引入课堂,可以一下子就搭建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内心桥梁,拉近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的心理距离。教师引导学生置身于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中,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文言文。当然,激趣的方法除了故事引入之外,还有成语引入、评书引入、操作引入等,具体采用哪种方法,可以根据具体学习的文章来定。笔者在教授《陈太丘与友期》时利用商鞅言而有信、曾子杀猪的故事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说出“诚信”的重要性,再引入元方这一人物,让学生为了了解故事而主动学习也使我们文言文教学更多了可读的趣味性。
  二、重视文言文的朗读训练
  特级语文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我们要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的能力,文言文教学更是如此。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通过朗读可以加深对文言文的文意理解,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感知、直觉、积累、顿悟能力。在进行朗读训练时,我们可以这样做:
  (一)要重视教师的范读
  老师范读课文时应对学生提出要求,注意文言课文中大量的生僻字、通假字、破读字、古音字等读法、重音停顿、节奏韵律等等。文言文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范读,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熏陶,有效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感悟能力。
  (二)学生的自读
  学生由开始接触文本到能够诵读还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在熟读成诵以前还要进行熟悉、感知,这就是在诵读前所进行的自由读。要求学生必须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自读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可以散读,可以尽情地放声去读,可以一边读,一边去理解语音和语义。这自读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课文,自己去感受课文,去熟悉文言文的语言环境。自读的时间一定要保证,一定要让每位学生都能够有足够的时间用来读课文。这种读应是朗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自读非常重要,有时学生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一定会完成的很好,那么,我们教师就要引入竞争机制,分组朗读,可分大组朗读,也可分男女同学朗读,借助男女生音色的不同、音调、音高及语气的变化,可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光是准确诵读,不是我们最终目的,我们要求读懂词义、句意。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读懂词义、句意的关键,还要求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和经验对新课文产生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而且,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情操上受到了陶冶,心灵上产生了共鸣,这对他们的朗读、背诵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会使他们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朗读、背诵中去。而缺乏理解的朗读、背诵是无论如何也达不到这个效果的,只会事倍功半。诚如语文教育老前辈、学识渊博的叶圣陶先生说的:“吟咏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理解,而且深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化为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在进行朗读时,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记忆方法,诸如:化整为零,分段背诵;相互背诵,查漏补缺;反复背诵,突破难点,以及理解记忆法、尝试记忆法和协同记忆法等,來提高学生背诵的实效。
  三、以生为本,授人以渔
  一般文言文教学都是教师一讲到底,一灌到底,似乎学生只需记忆就行了。我们对学生的能力估计太低了,文言文教学不是外语教学,仍是母语教学,不是从零开始,事实上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如果注释充分的话,学生在阅读上不会和对现代文的理解有什么很大的差距。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把课堂还原给学生。文言文教学应倡导自读——质疑——讨论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文,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师生互动,最后解决问题。文言文在熟读的基础上对于文意的疏通跟理解是重要的。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文意的疏通上不宜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应注重学法指导。教会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可在授新课前教授学生文言翻译的五字法“留、 补、调、删、换”,并与学生共同回顾词性的划分,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教会学生利用课文注释,结合这五法对文章进行翻译,并进行适当的点拨。对于特别难理解的字词,可写到黑板上,让学生讨论、交流。这样,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并积累学习方法。除此之外,在文言文中多出现“同字不同意、”同意不同字“的现象,因此在疏通文意时便会特意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思考,例如在《伤仲永》中“自为其名”、“还自扬州”中两“自”意思不一致,作为分析便可加深学生记忆。理解文意并非一定要在疏通完整篇课文之后,可在疏通文意过程中,适时地设定一些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文中人物形象或文章主题。例如,在教授《木兰诗》一课时,疏通完每段文意时,便会适时地提问学生“该段中木兰有何性格特点”,启发学生对于木兰的形象自己有个初步的认识,以便之后系统性归纳。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习得的知识要比从老师那里得来的知识记忆更深刻、掌握更牢固。
  文言文的教学固然存在一定的难度,但只要我们并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积极探索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途径,那么学生就能不再谈“文”色变,文言文教学也将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收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包建新;回到原点:文言文教学为什么?[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5年11期
  [2]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3]高秀民.谈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缺失及对策[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05.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听说读写”中的一部分,朗读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实施教学改革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其目的就是希望学生能在朗讀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起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采用新颖有趣的课堂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推进朗读教学的成功开展。  
期刊
摘要: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传统的语文教学重视工具性,忽视人文性,用标准化的考试窒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导致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只是将课本内容直接灌输给学生,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人性的培养;学习革命;情感;课堂开放  多年来,学生的语文的学习由于过多地强调了功能化及对语文知识的占有、掌握,使语文教学出现了很多弊端,如凭一张考卷定终身
期刊
摘要:《阅读与旅行》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一门“历史与文化”板块的大学生通识教育选修课,自2015年开设以来,广受学生好评。本文就该课程如何在选修课有限的授课时间空间内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育德功能作了介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传授给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课程思政;阅读与旅行;大学生;价值导向  在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过程中,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聚焦立德树人的根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整个语文课程的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人格、品质、道德成长的关键时期,阅读教学会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转变阅读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认为,建构与运用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模式,是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方式之一。鉴于此,本文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探
期刊
摘要:在传统的小学教育中,数学是毋庸置疑的主业,音乐、美术等艺术科目则被认定为是可有可无的“副业”。结合当下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与新生代小学生的群体特征,如何将数学教育与艺术教育有机耦合,从艺术教育出发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十分重要。这种科目间融合的新型教育范式,不仅在教育形式上进行了创新,更是在理念上进行了突破。打破传统教育主业、副业的学科歧视,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
期刊
摘要: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形式,班级文化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化墙作为班级文化的窗口,能够有效展现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和积极的学习状态,所以,如何积极利用班级文化墙,让美育渗透到文化墙当中是一件值得每一位教师深思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初中班级文化墙美育建设的作用角度出发,从美和育两个方向进行了阐述,同时叙述了初中班级文化墙的美育建设艺术,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对班级文化墙的美育建设艺术可行
期刊
摘要:教学反思能力对年轻教员开展教学工作、提升教学水平具有特殊意义。年经教员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从反思意识、教育教学理论、实际教学需求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年轻教员;教学反思能力;思考  反思性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界逐渐兴起的一种促进教师教育发展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方式。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体会、感想、启示等形式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批判性
期刊
摘要:问题情境教学方式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探究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新课程改革推行多年之后,问题情景教学和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并不乐观,很多教师对问题情境教学的认知存在偏差。本文从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的现状着手分析,提出了提升问题情境教学的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问题情境;小学数学  虽然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教学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普及,但是其在小学数学实践教学之中没有发挥出完全的教育功能。
期刊
摘要:国家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新时代”时期,如何促进国家教育的发展,关系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因此,当代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重点课题,这可以从我国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观之。目前,我国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任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对其分析,找到相关解决问题的途径,促进初中体育高效课堂教学。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体育;高效课堂教学;探析
期刊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由于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很多农民工在自己进城的同时却无力解决孩子进城就读将要面对的诸多现实问题,诸如恶劣的住房条件、高昂的借读费用、交通安全无保障等等[1]。于是,他们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了农村,并托付给其他人代为照看,最终形成了农民工父母与子女分隔两地的局面。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由此诞生了。  一、留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