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红花谈对外在奖励负面作用的反思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zc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名美国教师来到北京师范大学,与该校教育专家一同旁听了一堂小学数学课。课堂上,数学教师运用发放小红花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了争取小红花,学生认真听讲,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课堂气氛热烈而井然有序。这堂数学课结束后,美国教师却眉头紧皱,并提出使用小红花是一个很大的错误。这位数学教师十分困惑,使用小红花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全国各地每一所小学中几乎将小红花作为重要的课堂管理工具,更何况美国学校也常用小金星来激励学生,这一有效又普遍的奖励方式怎么会成为一个很大的错误呢?
  不仅这名数学教师有此疑问,就连很多喜欢使用以小红花为代表的外在奖励的教师恐怕对此也会十分困惑。小红花是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外在奖励能否使学生长时间地维持较好的学习状态?怎样能正确地使用外在奖励?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探讨。
  一、从桑代克的猫到动机理论
  1.外在奖励的依据——效果律
  追溯小红花的理论源头,其背后的科学原理是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源于桑代克的“饿猫迷笼”实验:桑代克将一只饥饿的猫关在一个笼子里,猫能看到笼外的食物,但不能出来。猫在笼中四处活动,当偶然触碰到某一按钮时笼子打开了。之后再将猫关在笼中,猫很快便会重复触碰按钮的动作并逃出笼子。桑代克由此提出效果律,即如果行为之后伴随一个奖励,那么行为会被增强,导致该行为在以后更有可能出现。此理论后来由斯金纳完善成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并被行为主义者视为学习的基本原理[1]。
  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即“胡萝卜加大棒,做出一个行为得到一个奖励,此后该行为就会反复出现”。小红花正是基于此原理:认真学习之后得到一朵小红花,此后学生将认真学习。事实上,尽管很多教师没有清楚地意识到他们在遵循行为主义的原理,但在实际中他们已将此原理运用得炉火纯青。
  2.动机理论
  与行为主义不同,动机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依靠动机驱动。动机分为两类,即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个体从事活动不是为了获得奖赏,或是出于某种外在的压力,而是基于好奇心以及寻求挑战,获得理解和掌握的愿望”,外部动机是指“个体为了获得奖赏或避免惩罚而学习”[2]。
  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是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研究表明内部动机往往能使人们取得非凡成就,做出最具有创造性的工作,而外部动机则不大可能[3]。另外,有研究表明,外部动机对学生的激励作用随年级升高而递减,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更加依赖于内部动机[4],因此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必须发展出内部动机。布鲁纳认为,推进真正学习行为的动力,必须是在学习本身中发现报偿的内部动机,那些真正在某一个领域有所建树的往往是受内在兴趣驱动的人[5]。
  在探讨外在奖励对内在动机作用的过程中,研究者提出很多假设,然而,大多数研究的结论则指向一个结果,即外在奖励很有可能会削弱内在动机。
  二、案例分析
  心理学研究成果与现实中的认知大相径庭,原来以小红花为代表的外在奖励竟然有损学生的内在动机,下面结合三则案例分析该原理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体现的。
  案例一:新学期开学,班里来了一名实习教师。第一堂课上,实习教师向学生展示了他亲手做的“荣誉证书”,上面贴着一朵明晃晃的小红花和漂亮丝带,好看极了。这位教师说,哪位学生上课时表现最好就奖励他荣誉证书,学生听完眼睛都亮了,一个个坐得笔直。然而,开始上课后他苦恼起来:学生太积极,为了争抢回答问题的机会,经常打断其他同学说话,或者在教师问题还没问完时就站起来回答,课堂秩序一片混乱。这位教师只好改口说,在实习期间谁表现最好、最听话就奖励谁。学生听完果然安静许多,在其实习期间表现良好。一个月后,实习教师离开,学生又回到原来的样子。其他教师苦恼地发现,以前对学生管用的奖励措施已不能激起学生的动力。
  案例二:心理学家以大学生为对象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实验者让学生玩解密游戏,一组学生得到报酬,而另一组学生没有。接下来学生被告知,他们可以休息一段时间再继续解密,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可以做任何事情。实验者秘密地观察着学生的举动,并记录他们在休息时间中用来玩解密游戏的时间。结果是那些得到报酬的学生马上停止玩解密游戏,做起其他事情,而那些没有得到报酬的学生却有很大一部分仍在解密。这表明,得到报酬好像使学生对任务本身的兴趣减弱了,或者正如心理学家自己所说,“钱似乎把一个人对于任务的内在兴趣‘收买’了”[6]。
  案例三:一群十多岁的孩子每天在上学路上都会经过一位老人的房子,他们很喜欢对着房子大吼大叫,老人受够了他们的行为却无法制止。一天下午,老人告诉孩子们,只要他们坚持每天在他的屋子面前大叫,他就给他们每人每天一美元。孩子们吃惊又喜悦,第二天果然叫得更起劲了。一段时间后,老人告诉孩子们,他只能每天给他们1美分了,孩子们对此结果十分不满,此后再也没有到老人屋前喧闹过。老人的计划事实上非常简单,孩子们把大吼大叫看作一种有趣而刺激的游戏,而老人却对他们的自愿行为给予报酬。一段时间后,孩子们不再把这看作一种游戏,而是一种工作。一旦物质奖励消失,行为自然就会停止。
  案例一中的实习教师用外在奖励激发学生动机,表面上看似乎很成功,然而,这种动机仅仅是一种依赖于外部事物的动机,当外在奖励不存在,学生的兴趣就会消失。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对外在奖励的要求也会提高,为了维持学习动机,教师只能绞尽脑汁地提供更有吸引力的外在奖励,但这种行为事实上无异于饮鸩止渴。在案例二与案例三中,心理学家与老人对那些原本就比较有趣的事情给予外在奖励,把游戏变为一种不得不承担的工作。在故事结尾,孩子们不再愿意做他们曾经觉得有趣刺激的事,反而把这种事情看作一种负担。
  事实上,校园中每天都会在发生类似的故事,初入校园的儿童对他们所看到的一切拥有充盈的好奇心:好奇地打量着校园中的一草一木,喋喋不休地询问教师各类问题,回到家则会不停地与家长诉说学校中的所见所闻。正如布鲁纳所言,儿童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好胜心,不需要用物质奖励刺激他们去学习。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发现学习会带来各样奖励,可以得到引人艳羡的小红花,兑换丰富的物质奖励。此时,学习不再是一种游戏,而是一种为得到奖励而不得不承担的工作,使得学习失去最初的色彩与乐趣。   三、对正确使用外在奖励的反思与建议
  尽管有很多研究证实外在奖励确实有负面作用,但以小红花为代表的奖惩制度不能被简单地完全否定。首先,外在奖励确实会削弱内在动机,但在实际教学中,并非所有学生对任何科目都会产生充足的内在动机,当学生对某一科目缺乏内在动机时,适当的外在动机会保证学生的学习能继续下去。其次,尽管外在奖励可能会降低学生的自主感,让其觉得自身行为受他人控制,从而对任务本身产生厌恶,然而,也有研究表明外在奖励可以增强学生的能力感,让他们明白只要付出努力就会有所收获。最后,以小红花为代表的奖惩制度其实已经深入社会的方方面面,绩效考核就是一种典型的外在奖励,短时间内不可能将此制度连根拔起,也没有必要对这一制度全盘否定。因此,我们应该在认识外在奖励负面作用的同时,尝试正确地使用它。
  1.模糊奖励与任务的区别,减少对内在动机的削弱
  外在奖励之所以会削弱内在动机,也许是因为奖励为行为提供过多的外在原因。当教师为学生的某一行为提供奖励时,常常会让他们认为,提供奖励是因为任务本身不值得做。必胜客餐厅在美国曾经举办过一个“food for reading”活动,只要学生阅读一本书,就会奖励他们一块披萨,结果造就一大批不爱读书的胖孩子。因此,要想规避这种负面作用,最有效的方法是模糊奖励与任务之间的界限,简单来说是用另一本书去奖励读书这一行为。例如,奖励班上爱读书的孩子一本他想阅读的新书;奖励喜欢画画的孩子一套水彩笔;将喜欢助人为乐的孩子任命为“助人委员”,让他拥有更多帮助他人的机会……这些奖励不仅不会削弱孩子的内在动机,而且还能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更多的内在兴趣,发挥特长。
  2.把外在奖励作为“惊喜”,而不是“任务清单”
  在实际教学中,一些班级喜欢制定一套系统的班规贴在教室的墙上。班规上常常写着:“读一本书奖励三朵小红花,做一次值日奖励一朵小红花,助人为乐一次奖励两朵小红花。”这种规定看似非常合理有效,但在实施过程中常常造成各式问题。最明显的问题是,很多学生开始为了获取小红花而“制定规划”。比如,他们会把班规抄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时常拿出来看一看自己做了哪些、哪些没做。再如,他们会对行为的“价值”进行区分,做值日不如帮助他人,帮助他人不如读书,所以“好钢用在刀刃上”,尽量把时间用来读书而不是做值日。类似这样的班规,把原本有意义的行为变成学生的“任务清单”,学生完全被班规牵着走,使其内在兴趣在不知不觉中消失。要想避免这种负面作用,教师可以尝试着把外在奖励变为“惊喜”。简单而言,即在任务前不告知学生会得到什么奖励,而是在任务完成后给予奖励,防止学生把过多的期待放在奖励上,而不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当前的任务上。
  3.防止造成过度竞争气氛,私下给予外在奖励
  很多教师在实践中或许会疑惑,一朵简单的小红花或者一颗奶糖真的有那么大的作用吗,居然足以使学生忘记自己原本的兴趣?事实证明,吸引学生的也许不仅仅是外在奖励,还有随之而来的隐性奖励,比如同学艳羡的目光、家长的夸耀、打败别人的喜悦等。当教师在课堂中发起一场竞赛,把小组或者个人获得的小红花贴在墙上,每隔一段时间评选一次时,外在奖励就已经被赋予了很多的其他含义。我们会在教室中看到,胜利的小组耀武扬威,失败的小组情绪低迷,有些胜利者甚至尝试“指挥”失败者。当然,这并不代表要在教室中根除竞争,适度竞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动力,但过度竞争往往会在集体中造成一种充满敌意、怨恨和妒忌的氛围,更有可能阻碍同学间的相互帮助。因此,教师在授予外在奖励时最好私下进行,比如单独让学生到办公室来等。
  4.反向运用外在奖励,激发学生内在动力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外在奖励会削弱内在动力,当对学生原本感兴趣的事物给予外在奖励时,会让他们失去兴趣。学生喜欢“奖励”,不喜欢“任务”,这种原理也可以反过来运用。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谈到一个特别喜欢玩陀螺而不喜欢学习的孩子,他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孩子喜欢玩陀螺,就放手让他玩,而且让他一天玩上好几个小时”。当“他玩得烦得不得了时,你说‘如果你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抽陀螺的任务时,我就奖励你去读书’”。洛克还提到,“对于孩子来说,做任何事都没有太大差别,然而他却把一些看得比另一些重要,这是受他人影响造成的。所以,你说读书是奖励,孩子就认为读书是奖励”[7]。现实中教师可能会发现,一些学生家庭贫困,常常面临不能再读书的威胁,于是他们拼命帮家里做事或打零工来换取读书的机会;而另一些学生的父母望子成龙,每天逼迫他们不停学习,反而容易出现厌学情绪。这是因为对于前者来说学习是奖励,对于后者来说学习是任务。因此,教师应了解动机原理,运用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尽管以小红花为代表的外在奖励在教育教学中早已使用多年,但我们对它的负面作用与正确使用方法却知之甚少。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外在奖励发挥作用的心理原理,正确地使用它,使学生向着更好的方向成长。
  参考文献:
  [1]罗伯特?斯滕伯格, 温迪?威廉姆斯.斯腾伯格教育心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212-213.
  [2]聂晓文.表扬对学生内部动机发展作用的辩证探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3]Teresa M. Amabile, Regina Conti,et al. Assessing The Work Environment for Creativity[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39(5) .
  [4]Gottfried A. E., Fleming J. S., Gottfried A. W.. Continuity of Academic Intrinsic Motivation from Childhood through Late Adolescence: A Longitudinal Study [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1, 93(1).
  [5]布鲁纳.教育过程[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22-23.
  [6]Deci E. L.. Effects of Externally Mediated Rewards on Intrinsic Motivation [J]. Journal of Person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71, 18 (1).
  [7]约翰?洛克.教育漫话[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2:42.
其他文献
不可否认的是,长期以来中学生对于“阅读”功能和意义的理解是肤浅的。通常,学生们仅仅把阅读看作是获取某种“知识”的途径,把阅读当作一种认知手段;或者是为扩大知识面,以“获得即时信息作为写作素养”,使阅读成为搜集写作资料的工具等等,这样的诠释,显然是有失偏颇的。
质疑问难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当今的许多教育专家也都这样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那么,如何在阅读中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呢?笔者认为,下面八个方面是让学生思考提问的关键之处:
关注英语教学过程,突出任务导向和合作探学是课程教学的重点,也是建构生动活泼课堂的前提。教师通过巡视倾听学生在任务合作中的意见和发现,能在有的放矢调整教学策略的过程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就叫语文。显然口头语言表达清楚,才有书面语言的流畅。要读懂课文的语言,培养良好的语感,必须加强读的训练。但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却忽略读的环节,学生不愿意读,认为是在浪费时间,以为多做题就能学好语文。其实古人很早就有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和“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精辟之见。可见,惟有多读,才能培养良好的语感,有了良好
所谓管理,就是“让别人完成自己想完成的事”--这里的“自己”,既是指管理者“自己”,也是指被管理者“自己”。
期刊
现阶段我国初中英语教学更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所以,在这方面不少一线教师已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接触、感受、理解
艾伦?麦克法兰(Alan Macfarlane),英国历史学家、人类学家,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终身院士,英国皇家历史学会院士,皇家人类学会院士,英国科学院、欧洲科学院院士。1941年出生于印度,在英国
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实施,英语课堂教学在形式、手段及方法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很多时候教师却弱化了作业布置这个环节。很多教师把“机械地重复抄写单词、词组甚至课文”
研究性阅读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通过生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进行处理,面对陌生的领域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进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人格的目的。这种教学方法的核心是以问题研究为主,其特征是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特色。
作业是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尤其是在英语这种语言技能的学习中,丰富而有效的作业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坚实后盾.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重视“应用”二字,以教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