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需要理性对待讲解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an16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讲解是教学过程常用的技能之一,数学教学离不开讲解。本文立足于数学新课程标准,借助于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重新科学定位讲解,并结合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拙见。
  关键词: 讲解 新课程改革 数学教学
  
  1.为课堂教学中的讲解重新定位
  1.1关于讲解的一些论述。
  讲解是教师将教学内容向学生作系统的讲述和解释,是教师向学生说明、解释或论证原理、概念、公式等。[1]讲解技能是教师运用语言与体态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或帮助学生处理整合教学信息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2]这些定义都是从讲解或讲解技能的内涵上进行定义,没有从外延上进行必要的扩充。仅仅抓住内涵,忽略外延定位“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要使一线的数学教师树立科学教学观,应使其全面理解讲解。
  新课改在全国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人们对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给予了特别关注。传统教学方式中的讲解因其存在的弊端而遭到了批评、冷落。提到讲解,人们就联想起“教师独霸课堂,学生被动接受”,“满堂灌”,“填鸭式”……不少教师便对讲解不愿提及,对自己在教学中使用的讲解也强调理由,好像有什么不对之处,这对教学是不利的。因此,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正确对待讲解技能,重新科学定位“讲解”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2科学地给讲解定位。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借鉴皮亚杰的“认知结构”、“同化”、“顺应”等理论提出了“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对讲解教学作了全新的解释,赋予了它新的涵义。该理论认为,在学校情景中学生学习的知识主要是前人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这些知识主要是以符号和言语形式表述。因此,教师有意义的讲解和学生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应该成为学校教育最经济、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学生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语词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图式)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3]
  虽然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运用指导与沟通技能多于讲解,要求教师在运用讲解技能时作必要的调整与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否定讲解在教学中的作用。数学教学仍然离不开大量的间接经验学习。“有意义接受式”学习方式作为学生多样化学习方式中的一种,有它存在的意义,因而教师必要的讲解是不可缺少的。
  1.2.1讲解与课改不抵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有效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里我们需要理解的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虽然是新课改提倡的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其它一切有利于学习的方式都可以采纳。新课标着重提出这三种学习方式是希望教师对新方法给予关注,并不排斥传统的优秀教学方式的存在。
  传统的讲授方法虽有局限性,但它能沿袭几千年,可见它在教育的历史长河中功不可没。课改不是不要讲解,而是要使讲解更贴近学生、贴近课堂、贴近实际。从学科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实际看,讲解在课堂教学中不可舍弃,数学中的概念、定理、法则等,都很抽象、概括,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理解特点、学习习惯各不相同,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学生有困难就有必要通过讲解来疏导。
  1.2.2讲解与灌输并不等同
  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的讲解与灌输是两回事。灌输是不顾学生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置学生于被动的地位,学生只需倾听,无需思考;只需接受,不必加工;只有被动,没有主动。我们应该推崇的讲解,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以有效的方法将数学知识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平实为生动,以促进学生趣味性地理解、理解性地接受。
  1.2.3讲解与自主并不对立
  在新课程教学中,有些教师把自主学习等同于学生的自学,明知学生力不能胜,却非得让他们去兜圈子;明知学生力不从心,却还让他们去想去思,看起来是突出了“主体”,实际上浪费了时间,曲解了自主学习的内涵,违背了自主学习的宗旨。事实上,凡新东西都让学生去自主探究是不正确的,教师在给学生适宜的自主时间和空间的同时,应当对学生遇到的难点和疑点给予适当的讲解,让学生在明确的目标引领下,进行充分有效的参与,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讲解是课堂教学中的一杯水。教学对话需要水的滋养,生成探究需要水的催化,创新思维需要水的激活。离开必要讲解的课堂,往往是表面精彩纷呈,实际高耗低效。
  2.目前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该讲而不讲。
  笔者曾查看了近三年来发表在《数学通报》、《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等优秀期刊上的教学科研论文,发现大部分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录都竭力避开讲解教学,有时整堂课都在教师与学生的一问一答中完成。而实际教学中,碰到学生探究失败,有些教师很想讲解,但又怕“穿新鞋走老路”之嫌。面对学生的困惑与不解,教师为了避免讲解,总是带学生兜圈子,转弯子,结果事倍功半。
  2.2讲解不当时。
  讲解不当时,在如今的课堂也十分普遍。不少教师想以“自主学习”替代讲解,无奈学生难如人愿,万不得已,教师只好“以讲收兵”,由于没有把握好讲解的合适时机,结果还是陷入了“学生被动接受”的窘境。有时教师在一节课中的内容安排太多,提出问题后给学生留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很少,还没等学生自主探究出来,教师为了赶教学任务就自己把结论讲出来,长此以往,学生的积极性将受到打击并对教师产生依赖性。
  2.3讲解不得法。
  有些教师虽然对讲解能保持清醒的认识,知道讲解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迫于压力,对怎样的讲解才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心中无数,陷入茫然与彷徨中。讲解只是教师展示自己对数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而学生对同一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却存在很大差异,因为师生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在认识基础、认知方式、认知风格等方面存在差异。那么,教师究竟该怎样“讲”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呢?
  面对讲解,不敢直面讲,不知何时讲,不懂怎样讲,这些现象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讲解是课程改革无法回避的,也是课堂教学无法绕过的。准确地理解讲解的内涵,科学地把握讲解的外延,给讲解正本,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前提。
  3.对教学的建议
  3.1适时讲解,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指向的是目标,追求的是效率。只有适时而需的讲解,才能有效突破教学难点。王策三先生说:“(讲解)在有的场合下仍然系统地进行,起开头带路的作用;在有的场合下则用于辅助其他学习活动;有时先讲,有时后讲,有时不讲。”那么,这个“有时”如何确定呢?什么是适时而需的讲解呢?这需要基于学生的思维活动情况而定。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讲解的适当时机应是学生的“愤”、“悱”之时。比如说:对学习新知识必需的,学生又缺乏了解的数学背景知识进行讲解;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有限,有些数学知识靠引导启发仍不能解决时进行讲解;及时讲解易被学生忽视和混淆的数学概念,等等。
  3.2诱导讲解,激发求知欲望。
  动机理论认为一切学习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学习动机是认知学习的最重要的必备条件之一。动机包括兴趣、需要、驱力、诱因等各种因素。期望动机理论主要是以这样一个公式为基础的:动机=估计的成功的概率×成功的诱因价值。这个“期望—诱发力模式”明显表明了诱发对学生求知行为的重要性。所以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在诱导上下工夫,使讲解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潜能,这样才能绾知识之结,放学习之线,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将教师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学生个体的学习结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向学生介绍富有教育意义的数学发展史、数学家故事、趣味数学等,通过兴趣的诱导、激发、升华使学生形成学好数学的动机。
  3.3归纳讲解——统领重点难点。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极强的科学,学生每学完一课、一个单元、一个模块,都要做好归纳与总结工作。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讲解和引导作用,但决不能泛泛地讲,而是要沙里淘金,凸显重点,要言不繁,重在点拨,巧在点化。数学教学要做到“串点为线、聚线为面、面中显点,以点带面”,帮助学生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完整的数学知识网络,掌握好数学问题的内在规律,把握好教材的重点和学习的难点,梳理好学习数学的思路。
  不管什么背景下的教学,都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有机结合。我们在承认教学中讲解这种方式的存在价值的同时,也要认识到,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讲解的目的决不是为了单方面完成教学任务,而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学生的有效学习最终要靠自己,所以教师“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不讲”,就是“为了不讲而讲”。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首先要走出讲解误区,理性对待讲解,其次要深入研究教材,了解学生心理,紧紧抓住学生的求知欲望,精心设计讲解方法,熟练掌握讲解技巧以吸引学生,启疑开窦,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益。
  
  参考文献:
  [1]陈维嘉.讲解技能.佛山大学学报,1997,10.
  [2]莫小卫.教学讲解技能探讨.卫生职业教育,2004,11.
  [3]陈桂芳,郭晓萍.略论理科讲解技能.西昌学院学报,2007,3.
  [4]王策三.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3,6.
  [5]黄健.为课堂教学“分析”与“讲解”重新定位.教育科研论坛(教师版),2005,10.
  [6]李渺,涂荣豹.教师讲得好还是不好.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7,6.
  [7]裴光亚.从“归纳”谈起.数学通讯,1999,1.
  [8]论坛:“讲解,如何理性地回归”.江西教育,2006,4B.
  [9]施良方.学习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
  [10]王枬等.智慧型教师的诞生.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6.
  
  本论文获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创业基金项目部分成果。
  (作者刘连生系江西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以提高中医舌质诊断客观化和探讨舌质与冠心病在病理变化联系为目的,将74例冠心病患者按舌质变化分为淡红、红绛、淡白、青紫四组,测定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同时对47例作了
该文论述了作者对导师的经验方"肾石消(胶囊)"进行临床和实验研究的内容.临床观察44例患者,其中"肾石消"实验组26例,消石素对照组18例,初步证实"肾石消"较消石素溶石效果为好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入更是艺术中的艺术。好的开头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认为:新课导入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激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等,不同的目的要求用不同的的导入方法。    一、以明确本堂课教学内容的导入方法    
摘要: 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有效实施个性阅读的问题,着重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个性阅读的兴趣;2.尝试自主探究,尊重个性阅读差异;3.引导个性学习,培养个性阅读能力;4.积极评价,促进个性阅读有效发展。  关键词: 小语教学 个性阅读 有效路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
素质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它以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培养学生的主动、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等四方面素质。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工具学科,是学生将来学习、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它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应当具备的文化知识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还应引导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学会处理人际关系,适
摘要: 本文列举语文教学中各种提问方式,结合中学语文教材内容进行有针对性析谈。  关键词: 中学语文 阅读教学 提问方式    前言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中小学教师若不熟谙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阅读教学完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引导学生作答。” 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形式。把握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有利于激
写记叙文学生最易犯的毛病是平铺直叙,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如果记叙文写得毫无波澜,那么读来必然索然无味。如何把记叙文的事件写得波澜起伏呢?不妨采用以下方法:    一、笔锋突转式    编故事时,故意顺着某个方面发展下去,层层递进,直到情节高潮时,笔锋突转,来一个180度的大转弯,顿起波澜,一下子把读者带到意想不到的境界。如莫泊桑的《项链》,当路瓦栽夫人为偿还女友的项链而穷尽一生艰辛时,女友借
摘要: 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教学必须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方法,根本转变教师传统教学观念;通过让学生合理分组、合作阅读,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实践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 新课标 先学后教 分组合作    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传统的“串讲加解释”教学结构模式,还在影响着大部分的初中语文教师,许多老师对教材不作过多的钻研,对教学方法不作过多的科学选择,认为只要自己讲得多,知识就自然会被学生接受和
摘要: 学术论文的形式是学术研究成果的载体,文章的完美直接影响到论文内容的表达与读者对研究成果的接受程度。从学术论文写作来看,主要包括论文的选题、准备以及撰写等部分,而这些部分的出色完成与其他分支因素息息相关。论文写作既要遵循相应的格式规范,又要合理运用表达的艺术与技巧,这样才能引导我们在行文时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  关键词: 学术论文 选题 准备 撰写    学术论文是针对某科学领域中的问题
职业高中的学生因其入校时起点相对较低,数学基础一般较差。面对这样的生源,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数学课的有效导入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一个构思巧妙、设计精彩而又自然的导入,往往能及时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强迫学生学习,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是不会保留在记忆里的。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