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滕州市书院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10年课改又给这所老校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走进校园,你会感受到浓烈的教研氛围,在办公室你会听到老师们为了某一个问题或设计而争论的声音,在课堂你会看到听课老师边听课边在表格中记录教师和学生活动的场景,在学校的网页上你随时可以看到老师们评课后撰写教学反思……这就是学校建立的以问题为起点,以课例为载体,以行动研究为途径,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宗旨的“研、讲、评”教研模式。用学校张泽旺校长的话说:“我们的研、讲、评就是将传统的备课、上课、评课做深、做透、做活,着眼于提高教师设计课堂、实施目标、科学施教、行动研究和反思提高的“五种能力”。
经过5年的实践与探索,书院小学的“研、讲、评” 教研模式已初步成型,由最初的设想变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在校本教研方面成为滕州市乃至枣庄市的一面旗帜。2010年4月枣庄市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现场会在书院小学举行;2011年和2012年滕州教育局2次现场转播该校的“研、讲、评”教研活动实况;2011年11月学校的研究成果在山东省小学数学教学年会上进行经验交流;2012年7月该模式又在“山东省素质教育论坛”进行展示与交流。同时,“研、讲、评”教研模式研究作为课题已被山东省教研室立项认定;围绕该模式撰写的论文获国家级论文评选二等奖。
一、多措并举,为“研、讲、评”的实施做好人才铺垫
1.开展“学习型教师”活动,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学校一方面为教师订阅大量的杂志、书籍,另一方面开展“读书岗位成才活动”,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教育理论。为纪录教师的点滴成长足迹,学校为每一位教师建立了业务成长档案,在学校网站上为每一位教师建立教学博客,组织教师定期在上传日志,交流学习心得。
2.加强教研组建设,提升教研组的战斗力。一是选配好教研组长。学校十分重视对教研组长的选拔和培养,学期初通过公开竞聘、业务考核等形式产生,一年一聘,纳入学校后备干部管理。二是合理搭配教研组成员。学校合理配置各科教学骨干,使各教研组成员在业务能力、年龄结构、个性专长诸方面优势互补,组与组之间形成竞争格局。学校班子成员实行分包责任制,定期参加各教研组活动,联系教研组的工作。三是建立考评机制。学校对教研组实行捆绑式评价,工作定期考核,对先进教研组进行表彰奖励,纳入教师年度综合工作考核。
3.搭建平台,促进不同层次教师快速成长。一是实施“1358青蓝工程”,开展师徒结对帮扶,让年轻教师“一年入门,基本规范,站稳讲台”、“三年成熟,学生欢迎,社会满意”、“五年成才,教有特色,教学骨干”、“八年成器,教有成就,学科带头”。二是启动“青年教师沙龙”,通过开展研讨、观摩、汇报、网络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培养和造就集科研型、学者型、专家型于一体的智慧型教师搭建平台,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三是实施“名师工程”,设立“名师工作室”,发挥学校名优教师的示范、引领、激励、凝聚作用,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4.课题带动,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在书院小学阶梯教室有一幅对联,上联:课题带动创名校;下联:科研引领育名师。学校鼓励教师承担课题实验,要求骨干教师每人牵头承担一项课题研究,一般教师均要参加课题组,承担一项课题研究任务。课题研究增强了老师们的问题意识、研究意识。在书院小学我们可喜地看到:教师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觉到挑战与机遇并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渴望学习和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对自己行为价值的追求。
二、开展“研、讲、评”活动,探索有效教研活动模式
为了解决教和研相互脱节、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学校召集教学骨干教师反复研讨,将原来的“集体备课”和每人“最佳一堂评比”整合在一起,加上教研组集体评课环节,形成一个完整的活动链,这就是她们“研、讲、评”活动的雏形。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她们不断丰富完善“研、讲、评”教研活动的内涵,从原来单一的教材教法研究,发展成为提高教研和课堂教学实效性、解决问题的主题式研究、继而发展成为现在的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规律性研究为一体的案例式研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绿色通道。
“研”——草根式的“集体研课”
她们的“集体研课”不是一个单独的环节,而是一个“确定主题——设计方案—-集体研讨——完善方案”循环跟进的过程。因此每一次集体备课都会根据教学中发现的问题确定一个主题,如“如何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如何开展探究活动”、“如何使课堂中的汇报交流更有效”、“如何有效提问”、“如何读懂教材”等,然后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研课。研课前由主备人在深入研究教材、课标与学生的基础上,撰写出教学分析和教学设计,提前一周把自己的教学设计在学校网站上进行发布,其他教师提前学习浏览,做到心中有数。研课时教研组全体参与,教研组长主持,主备人先简要作些介绍,然后本教研组教师根据学习的心得就主备人的教学设计发表自己的观点,着重谈设计的亮点、问题和建议,这期间主备人与发言教师进行互动交流,达成共识,最后,主备人结合其他教师的观点集思广益,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这里没有名家,没有权威,只有同伴,这种草根式的人人参与的备课模式贡献了众人的智慧,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讲”——科学施教,定点观察
这是校本教研的第二个环节,于“研”的下一周进行,由主备人根据集体研课的设计,举行课堂教学观摩。为方便教师听课,教导处于每周的周一将当周所有的讲课人、课题、讲课地点通过学校网站进行公示,除本组教师必须参加外,其他学科组自愿参加。对于课堂教学的观摩研讨,书院小学主要采用了“同课异构”和“同课改进”两种不同的研究模式,即由本组不同的教师用不同的教案上同一节课,或由同一位教师根据评课意见下周继续执教同一节课。
为了用数据分析课堂,科学的评价课堂,同时也方便教师发现问题、做好记录,她们开发了“教师顾及学生面观察表”、“教师评价情况观察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观察表”等二十种表格,每种观察量表都从不同角度衡量教师、学生的活动,记录课堂的状态。例如“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观察表”是从小组成员的构成、成员的参与率、小组分工协作情况及对问题解决情况等进行观察统计,得出结论;“教师评价情况观察表”是从评价形式(评价语言、肢体语言、比赛或奖励等)的具体表达方式、次数等进行统计,然后写出自己的看法及建议;“课堂教学时间分配观察表”是从教师讲解、学生讲解、师生互动、小组讨论、学生自学以及非教学占用时间等几个维度对所占用时间及百分比、效果等进行观察统计分析……听课时老师们会根据研究主题有选择的选取观察量表,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例如:学的怎样?有课堂检测成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情况怎样?有教师的观察记录表;一节课学生参与状态怎样?有数据统计;一节课教师提出了多少个问题?有详实的记录……观察量表的使用,一方面记录了课堂的真实状况,另一方面为课下的评课提供依据,让老师们学会从专业角度去评课。 “评”——数据分析,拉长时空
本环节教研组邀请分管学科主任参加,以课为范例,进行案例研讨。首先由执教者谈上课体会,然后听课教师结合各自观察量表中的记录解刨课堂,找出亮点和不足,并提出修改意见。由于有数据作支撑,说的有理有据,听的心悦诚服。如:一次教研活动中韩峰清老师执教了研讨课《比例尺》,听课教师对提问有效性进行进行了分析,据统计韩教师一节课大小提问70多次,而有效提问仅8次,其余提问不是无效,就是没留充足的思考时间,例如:“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你们觉得这种方法好不好?”、“是不是啊?”、“好不好啊?”、“记住了吗”……,多如牛毛的无效随机提问,不仅执教教师惊诧,其他教师也很震撼。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是有时也犯同样的毛病?最后,教师们动笔写成“案例分析”,感受特别深刻,如一位老师在反思中这样写道:提问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思考的重要手段之一,可是韩老师的课堂中平均每分钟2个问题,学生能有时间思考吗?学生的精力都用在了回答老师无效提问上了,真正能深入思考的问题有几个?反思自己的课堂,“好”、“对”、“行”的集体回答也是此起彼伏,提出问题后总担心会出现“冷场”,现在想想那不正是学生在进行思考吗?有时课堂中的“静”比“动”更精彩,教师要有一种静待花开的智慧……
从2012年起,书院小学又将面对面的沙龙式评课拓宽到虚拟空间的网络评课,这样做一方面拉长了评课的时间,另一方面避免了有的老师碍于面子不好意思过多提意见的情况。另外,书院小学还邀请家长参与听课、评课,欢迎学生参与评课,这样就使她们的评课活动拉长了时段,拓宽了空间,增加了群体,接受了监督。同教研组教师在经历了主备教师研课——听课——评课的基础上进行备课,形成自己的教案,再次执教本节课,由于能从别人的设计与课堂上汲取营养与收获,所以,老师们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也非常高,在教师层面形成了学习、研讨、实践、交流、反思 的良好局面。
三、“研、讲、评”校本教研成效显著
1.提高了集体备课的实效性。“研、讲、评”教研活动的开展,促进教研活动向“关注课堂的真问题、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转变,这种源于问题的研究真实、现实、有效。
2.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能。“研、讲、评”促进了高效课堂的创建,使我们的课堂更多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学习情感,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一句话,使我们的课堂更多的走向了科学、规范、高效。
3.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研、讲、评”催生了人才的成长,作为一所街道中心小学,近3年来教师所撰写的教学案例、论文有60多篇在国家、省、市评比中获奖或发表;有2名教师被评为山东省教学能手,1名教师被评为枣庄市特级教师,有6名教师被评为枣庄市教学能手,10名教师被评为枣庄市课改标兵,40多名教师分别被评为滕州市明星教师、滕州市教学能手、滕州市骨干教师,有6名教师被评为滕州名师,30多名教师参加国家、省、市优质课获奖,如此众多的优秀教师群体得益于学校近几年开展的“研、讲、评”活动。
4.提升了学校对外影响力和办学水平。好风凭借青云起,活水引来满园春。“研、讲、评”教研活动开展以来,学校承办了滕州、枣庄两级教学现场会15次,学校的各项工作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内涵发展进一步深化。学校先后获得山东省教学示范化学校、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山东省电教示范化学校、枣庄市校本研训示范化学校、枣庄市家长最满意学校等60多项荣誉称号。
有效教研活动需要用“实”字撑起一片天空,用创新去不断拓展。务实是一种精神,值得我们传承和发展。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我们相信只要踏实走好每一步,用心去开拓,书院小学这所百年老校定会青春永驻。
经过5年的实践与探索,书院小学的“研、讲、评” 教研模式已初步成型,由最初的设想变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在校本教研方面成为滕州市乃至枣庄市的一面旗帜。2010年4月枣庄市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现场会在书院小学举行;2011年和2012年滕州教育局2次现场转播该校的“研、讲、评”教研活动实况;2011年11月学校的研究成果在山东省小学数学教学年会上进行经验交流;2012年7月该模式又在“山东省素质教育论坛”进行展示与交流。同时,“研、讲、评”教研模式研究作为课题已被山东省教研室立项认定;围绕该模式撰写的论文获国家级论文评选二等奖。
一、多措并举,为“研、讲、评”的实施做好人才铺垫
1.开展“学习型教师”活动,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学校一方面为教师订阅大量的杂志、书籍,另一方面开展“读书岗位成才活动”,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教育理论。为纪录教师的点滴成长足迹,学校为每一位教师建立了业务成长档案,在学校网站上为每一位教师建立教学博客,组织教师定期在上传日志,交流学习心得。
2.加强教研组建设,提升教研组的战斗力。一是选配好教研组长。学校十分重视对教研组长的选拔和培养,学期初通过公开竞聘、业务考核等形式产生,一年一聘,纳入学校后备干部管理。二是合理搭配教研组成员。学校合理配置各科教学骨干,使各教研组成员在业务能力、年龄结构、个性专长诸方面优势互补,组与组之间形成竞争格局。学校班子成员实行分包责任制,定期参加各教研组活动,联系教研组的工作。三是建立考评机制。学校对教研组实行捆绑式评价,工作定期考核,对先进教研组进行表彰奖励,纳入教师年度综合工作考核。
3.搭建平台,促进不同层次教师快速成长。一是实施“1358青蓝工程”,开展师徒结对帮扶,让年轻教师“一年入门,基本规范,站稳讲台”、“三年成熟,学生欢迎,社会满意”、“五年成才,教有特色,教学骨干”、“八年成器,教有成就,学科带头”。二是启动“青年教师沙龙”,通过开展研讨、观摩、汇报、网络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培养和造就集科研型、学者型、专家型于一体的智慧型教师搭建平台,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三是实施“名师工程”,设立“名师工作室”,发挥学校名优教师的示范、引领、激励、凝聚作用,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4.课题带动,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在书院小学阶梯教室有一幅对联,上联:课题带动创名校;下联:科研引领育名师。学校鼓励教师承担课题实验,要求骨干教师每人牵头承担一项课题研究,一般教师均要参加课题组,承担一项课题研究任务。课题研究增强了老师们的问题意识、研究意识。在书院小学我们可喜地看到:教师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觉到挑战与机遇并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渴望学习和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对自己行为价值的追求。
二、开展“研、讲、评”活动,探索有效教研活动模式
为了解决教和研相互脱节、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学校召集教学骨干教师反复研讨,将原来的“集体备课”和每人“最佳一堂评比”整合在一起,加上教研组集体评课环节,形成一个完整的活动链,这就是她们“研、讲、评”活动的雏形。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她们不断丰富完善“研、讲、评”教研活动的内涵,从原来单一的教材教法研究,发展成为提高教研和课堂教学实效性、解决问题的主题式研究、继而发展成为现在的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规律性研究为一体的案例式研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绿色通道。
“研”——草根式的“集体研课”
她们的“集体研课”不是一个单独的环节,而是一个“确定主题——设计方案—-集体研讨——完善方案”循环跟进的过程。因此每一次集体备课都会根据教学中发现的问题确定一个主题,如“如何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如何开展探究活动”、“如何使课堂中的汇报交流更有效”、“如何有效提问”、“如何读懂教材”等,然后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研课。研课前由主备人在深入研究教材、课标与学生的基础上,撰写出教学分析和教学设计,提前一周把自己的教学设计在学校网站上进行发布,其他教师提前学习浏览,做到心中有数。研课时教研组全体参与,教研组长主持,主备人先简要作些介绍,然后本教研组教师根据学习的心得就主备人的教学设计发表自己的观点,着重谈设计的亮点、问题和建议,这期间主备人与发言教师进行互动交流,达成共识,最后,主备人结合其他教师的观点集思广益,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这里没有名家,没有权威,只有同伴,这种草根式的人人参与的备课模式贡献了众人的智慧,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讲”——科学施教,定点观察
这是校本教研的第二个环节,于“研”的下一周进行,由主备人根据集体研课的设计,举行课堂教学观摩。为方便教师听课,教导处于每周的周一将当周所有的讲课人、课题、讲课地点通过学校网站进行公示,除本组教师必须参加外,其他学科组自愿参加。对于课堂教学的观摩研讨,书院小学主要采用了“同课异构”和“同课改进”两种不同的研究模式,即由本组不同的教师用不同的教案上同一节课,或由同一位教师根据评课意见下周继续执教同一节课。
为了用数据分析课堂,科学的评价课堂,同时也方便教师发现问题、做好记录,她们开发了“教师顾及学生面观察表”、“教师评价情况观察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观察表”等二十种表格,每种观察量表都从不同角度衡量教师、学生的活动,记录课堂的状态。例如“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观察表”是从小组成员的构成、成员的参与率、小组分工协作情况及对问题解决情况等进行观察统计,得出结论;“教师评价情况观察表”是从评价形式(评价语言、肢体语言、比赛或奖励等)的具体表达方式、次数等进行统计,然后写出自己的看法及建议;“课堂教学时间分配观察表”是从教师讲解、学生讲解、师生互动、小组讨论、学生自学以及非教学占用时间等几个维度对所占用时间及百分比、效果等进行观察统计分析……听课时老师们会根据研究主题有选择的选取观察量表,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例如:学的怎样?有课堂检测成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情况怎样?有教师的观察记录表;一节课学生参与状态怎样?有数据统计;一节课教师提出了多少个问题?有详实的记录……观察量表的使用,一方面记录了课堂的真实状况,另一方面为课下的评课提供依据,让老师们学会从专业角度去评课。 “评”——数据分析,拉长时空
本环节教研组邀请分管学科主任参加,以课为范例,进行案例研讨。首先由执教者谈上课体会,然后听课教师结合各自观察量表中的记录解刨课堂,找出亮点和不足,并提出修改意见。由于有数据作支撑,说的有理有据,听的心悦诚服。如:一次教研活动中韩峰清老师执教了研讨课《比例尺》,听课教师对提问有效性进行进行了分析,据统计韩教师一节课大小提问70多次,而有效提问仅8次,其余提问不是无效,就是没留充足的思考时间,例如:“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你们觉得这种方法好不好?”、“是不是啊?”、“好不好啊?”、“记住了吗”……,多如牛毛的无效随机提问,不仅执教教师惊诧,其他教师也很震撼。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是有时也犯同样的毛病?最后,教师们动笔写成“案例分析”,感受特别深刻,如一位老师在反思中这样写道:提问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思考的重要手段之一,可是韩老师的课堂中平均每分钟2个问题,学生能有时间思考吗?学生的精力都用在了回答老师无效提问上了,真正能深入思考的问题有几个?反思自己的课堂,“好”、“对”、“行”的集体回答也是此起彼伏,提出问题后总担心会出现“冷场”,现在想想那不正是学生在进行思考吗?有时课堂中的“静”比“动”更精彩,教师要有一种静待花开的智慧……
从2012年起,书院小学又将面对面的沙龙式评课拓宽到虚拟空间的网络评课,这样做一方面拉长了评课的时间,另一方面避免了有的老师碍于面子不好意思过多提意见的情况。另外,书院小学还邀请家长参与听课、评课,欢迎学生参与评课,这样就使她们的评课活动拉长了时段,拓宽了空间,增加了群体,接受了监督。同教研组教师在经历了主备教师研课——听课——评课的基础上进行备课,形成自己的教案,再次执教本节课,由于能从别人的设计与课堂上汲取营养与收获,所以,老师们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也非常高,在教师层面形成了学习、研讨、实践、交流、反思 的良好局面。
三、“研、讲、评”校本教研成效显著
1.提高了集体备课的实效性。“研、讲、评”教研活动的开展,促进教研活动向“关注课堂的真问题、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转变,这种源于问题的研究真实、现实、有效。
2.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能。“研、讲、评”促进了高效课堂的创建,使我们的课堂更多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学习情感,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一句话,使我们的课堂更多的走向了科学、规范、高效。
3.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研、讲、评”催生了人才的成长,作为一所街道中心小学,近3年来教师所撰写的教学案例、论文有60多篇在国家、省、市评比中获奖或发表;有2名教师被评为山东省教学能手,1名教师被评为枣庄市特级教师,有6名教师被评为枣庄市教学能手,10名教师被评为枣庄市课改标兵,40多名教师分别被评为滕州市明星教师、滕州市教学能手、滕州市骨干教师,有6名教师被评为滕州名师,30多名教师参加国家、省、市优质课获奖,如此众多的优秀教师群体得益于学校近几年开展的“研、讲、评”活动。
4.提升了学校对外影响力和办学水平。好风凭借青云起,活水引来满园春。“研、讲、评”教研活动开展以来,学校承办了滕州、枣庄两级教学现场会15次,学校的各项工作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内涵发展进一步深化。学校先后获得山东省教学示范化学校、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山东省电教示范化学校、枣庄市校本研训示范化学校、枣庄市家长最满意学校等60多项荣誉称号。
有效教研活动需要用“实”字撑起一片天空,用创新去不断拓展。务实是一种精神,值得我们传承和发展。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我们相信只要踏实走好每一步,用心去开拓,书院小学这所百年老校定会青春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