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志愿服务工作作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同时也符合大学生成才、成长的需要,成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有力抓手。本文以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为例,对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现状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当前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对策
近年来,我院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将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推手,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在校园内外,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
一、我院大学生志愿服务概况
(1)校外方面:
1、交通志愿服务。在常州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期间,我院组织200余名志愿者在指定路口协助交警维护交通秩序,劝导行人和非机动车按道行走,不闯红灯,为常州市入选全国文明城市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2、敬老志愿服务。与河海大学周边敬老院及社区形成共建,建立“爱心陪护”平台,定期组织志愿者到敬老院和孤寡老人家中陪老人聊天、打扫卫生,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
3、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与三井小学、国英小学合作,建立“爱心家教”平台,每周组织志愿者到小学开展学业辅导。
4、治安联防志愿服务。与新北区派出所形成共建,组成“河海360—警民联防”志愿小分队,招募志愿者在民警的带领下定期到校外进行安全巡逻、隐患排查以及安全知识宣传等活动。
5、火车站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在火车站售票处秩序维护,倡导市民文明购票。
6、环保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在市内主要公园、广场开展捡拾垃圾,清除小广告,劝阻不文明行为活动。
(2)校内方面:
1、班级志愿服务。作为校内传统的志愿服务形式,我院以提高班级志愿服务意识,保证志愿者活动质量为出发点,通过“优秀志愿者班级”评比,制定志愿服务活动的要求和评分细则,使各班对志愿者活动高度重视,对举办活动效果好、影响力大的班级在志愿者日进行表彰和成果展示。各班级团支部开展了“随手送书下乡”、“捐衣送温暖下乡”等活动,同学们把闲置的书籍和衣物捐出来,并统一收集并寄给偏远地区的孩子们,为他们送去知识和温暖。
2、“捐出一张废纸,奉献一片爱心”活动。响应常州市委、常州市志愿者总会、共青团常州市委关于“捐出一张废纸,奉献一片爱心”活动的号召,我院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积极组织志愿者小分队收集废纸,为先天心脏病儿童患者贡献自己的一片爱心。
随着我院志愿服务活动的蓬勃开展,学院先后获得“常州市暑期志愿服务先进团队”、“河海大学志愿服务优秀团队”等荣誉称号,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得到了常州日报、常州晚报、扬子晚报、江苏网、新华网、常州电视台教育频道等新闻媒体的报道,提高了学院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二、我院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1、活动形式覆盖面窄,活动内容单一
随着我院大学生志愿者队伍的发展壮大,出现了服务对象狭隘模糊、服务内容僵化的状况,在服务建设中尚存空壳和空白点。部分志愿服务活动出现了平时没事可干,集体行动一窝蜂,一些优质的服务项目无法持续进行。
部分班级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科技含量低,运用所学知识少,学生自身的特点没有得到应有发挥,活动内容较单一,活动形式创新不够。很多班级在组织志愿者活动的时候,形式仅限于拉条幅、签名和发传单,难以达到志愿服务的真正目的。
此外,我院青年志愿者活动主要集中在帮困扶贫、社区建设、公益服务等几个方面,志愿服务活动形式有待进一步拓展。
2、志愿服务缺乏高效的管理模式
我院志愿服务活动虽然有正式的组织部门牵头开展,但是缺乏严密的管理,往往只是在活动初期招募一些志愿者,在志愿者的培训及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缺陷。经常是在一次志愿服务活动结束后,大部分情况不再与志愿者联系,对志愿者信息的保留、对志愿者资料的整理以及建立相应的志愿者资料库等方面没有及时跟进,导致再有类似的志愿活动时还需另行招募志愿者,浪费了大量时间、人力和物力。
3、志愿服务缺乏连续性与持久性
目前,我院大部分志愿者活动都是一次性活动,除“爱心家教”、“爱心陪护”、“警民联防”三个长期平台外,其他连续性和持久性志愿者活动较少,很多志愿者活动前期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做完活动,就此结束,很多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更好的利用。
4、志愿者的整体素质与现实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不少志愿者活动中,招募的志愿者的整体素质不能满足现实活动的要求。志愿者不仅需要关于服务知识、服务技巧的培训,更需要人生成长、社会见识方面的培训。大学生志愿者,在知识和技巧方面具有其他群体所不具备的优势,但是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人生经验,关于人生成长、社会见识方面的培训对于大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院志愿组织的培训机制不健全,既零散又单一。通常是决定开展哪些类型的服务,才进行相关的培训,没有能够建立科学的培训系统,更没有拓展到人生成长与社会见识的培训。
三、推动我院志愿服务工作发展的对策
1、创新服务形式,拓宽服务领域
进一步加强与政府、社会、企业的合作与交流,鼓励志愿者服务小队积极与街道、社区、企业联系,关注社会公益事业,寻找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与社会的切入点,培养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创新思维。倡导走出校园举办志愿者活动,增加服务类别,拓展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增加班级志愿者活动的社会公益性,提升了活动的宣传效应,号召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者的队伍当中。
2、探索新的志愿服务管理模式
大学志愿服务信息的合理、有效管理,对长期高效地开展志愿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制定相关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可以对志愿服务的运作程序加以规范,明确权利和义务,包括登记注册、服务项目的审批、志愿者信息的高效管理等各项完善的管理制度。
同时我们还将积极建立完备的志愿者服务信息库,对广大志愿者的信息进行合理的整合和分块管理,将各类志愿者进行合理的分类,主要包括交通服务、社区服务、校园服务等,以便及时的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广阔服务的平台,也方便进一步根据志愿服务的要求招募各类大型活动的志愿者。
3、鼓励创建长期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
对于短期的志愿者活动,一般很难在活动效果上有长时间的影响,想在活动效果上有所突破,就必须要靠建立长期稳定的志愿服务。长期活动不仅可以加强志愿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分享成功经验,共同解决服务中遇到的问题,还可以使志愿服务的推进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今后我院将在志愿服务活动经费、活动领域等方面提供更多的支持,鼓励我院学生走出校园,积极的与校外的单位形成共建,开展长期的志愿服务活动,展现河海学子良好的形象。
4、品牌化的志愿者服务
志愿者服务活动想要激励更多的人参与,需要形成学院的品牌与特色,通过活动的实效性和影响力来获取更多的关注。但是品牌活动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组织长期的、专业的、有影响力的活动,需要传承与发扬,我们已经建立了“爱心家教”、“爱心陪护”、“警民联防”三个特色志愿服务平台。今后,我们将通过志愿服务的品牌活动来传递、弘扬志愿者精神,引导更多的人来加入到志愿服务中来。
随着我院大学生志愿者队伍的日益壮大,我院志愿服务工作将得到更多的提升和完善。虽然会经历坎坷,但凭借青年人特有的活力和朝气,我们相信,我院志愿服务工作定能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更好地服务社会,回报社会,我院的志愿服务工作必将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作者简介
周仲海,1981年生,男,山东潍坊人,讲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研究。
关键词 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对策
近年来,我院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将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推手,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在校园内外,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
一、我院大学生志愿服务概况
(1)校外方面:
1、交通志愿服务。在常州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期间,我院组织200余名志愿者在指定路口协助交警维护交通秩序,劝导行人和非机动车按道行走,不闯红灯,为常州市入选全国文明城市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2、敬老志愿服务。与河海大学周边敬老院及社区形成共建,建立“爱心陪护”平台,定期组织志愿者到敬老院和孤寡老人家中陪老人聊天、打扫卫生,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
3、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与三井小学、国英小学合作,建立“爱心家教”平台,每周组织志愿者到小学开展学业辅导。
4、治安联防志愿服务。与新北区派出所形成共建,组成“河海360—警民联防”志愿小分队,招募志愿者在民警的带领下定期到校外进行安全巡逻、隐患排查以及安全知识宣传等活动。
5、火车站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在火车站售票处秩序维护,倡导市民文明购票。
6、环保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在市内主要公园、广场开展捡拾垃圾,清除小广告,劝阻不文明行为活动。
(2)校内方面:
1、班级志愿服务。作为校内传统的志愿服务形式,我院以提高班级志愿服务意识,保证志愿者活动质量为出发点,通过“优秀志愿者班级”评比,制定志愿服务活动的要求和评分细则,使各班对志愿者活动高度重视,对举办活动效果好、影响力大的班级在志愿者日进行表彰和成果展示。各班级团支部开展了“随手送书下乡”、“捐衣送温暖下乡”等活动,同学们把闲置的书籍和衣物捐出来,并统一收集并寄给偏远地区的孩子们,为他们送去知识和温暖。
2、“捐出一张废纸,奉献一片爱心”活动。响应常州市委、常州市志愿者总会、共青团常州市委关于“捐出一张废纸,奉献一片爱心”活动的号召,我院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积极组织志愿者小分队收集废纸,为先天心脏病儿童患者贡献自己的一片爱心。
随着我院志愿服务活动的蓬勃开展,学院先后获得“常州市暑期志愿服务先进团队”、“河海大学志愿服务优秀团队”等荣誉称号,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得到了常州日报、常州晚报、扬子晚报、江苏网、新华网、常州电视台教育频道等新闻媒体的报道,提高了学院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二、我院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1、活动形式覆盖面窄,活动内容单一
随着我院大学生志愿者队伍的发展壮大,出现了服务对象狭隘模糊、服务内容僵化的状况,在服务建设中尚存空壳和空白点。部分志愿服务活动出现了平时没事可干,集体行动一窝蜂,一些优质的服务项目无法持续进行。
部分班级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科技含量低,运用所学知识少,学生自身的特点没有得到应有发挥,活动内容较单一,活动形式创新不够。很多班级在组织志愿者活动的时候,形式仅限于拉条幅、签名和发传单,难以达到志愿服务的真正目的。
此外,我院青年志愿者活动主要集中在帮困扶贫、社区建设、公益服务等几个方面,志愿服务活动形式有待进一步拓展。
2、志愿服务缺乏高效的管理模式
我院志愿服务活动虽然有正式的组织部门牵头开展,但是缺乏严密的管理,往往只是在活动初期招募一些志愿者,在志愿者的培训及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缺陷。经常是在一次志愿服务活动结束后,大部分情况不再与志愿者联系,对志愿者信息的保留、对志愿者资料的整理以及建立相应的志愿者资料库等方面没有及时跟进,导致再有类似的志愿活动时还需另行招募志愿者,浪费了大量时间、人力和物力。
3、志愿服务缺乏连续性与持久性
目前,我院大部分志愿者活动都是一次性活动,除“爱心家教”、“爱心陪护”、“警民联防”三个长期平台外,其他连续性和持久性志愿者活动较少,很多志愿者活动前期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做完活动,就此结束,很多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更好的利用。
4、志愿者的整体素质与现实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不少志愿者活动中,招募的志愿者的整体素质不能满足现实活动的要求。志愿者不仅需要关于服务知识、服务技巧的培训,更需要人生成长、社会见识方面的培训。大学生志愿者,在知识和技巧方面具有其他群体所不具备的优势,但是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人生经验,关于人生成长、社会见识方面的培训对于大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院志愿组织的培训机制不健全,既零散又单一。通常是决定开展哪些类型的服务,才进行相关的培训,没有能够建立科学的培训系统,更没有拓展到人生成长与社会见识的培训。
三、推动我院志愿服务工作发展的对策
1、创新服务形式,拓宽服务领域
进一步加强与政府、社会、企业的合作与交流,鼓励志愿者服务小队积极与街道、社区、企业联系,关注社会公益事业,寻找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与社会的切入点,培养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创新思维。倡导走出校园举办志愿者活动,增加服务类别,拓展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增加班级志愿者活动的社会公益性,提升了活动的宣传效应,号召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者的队伍当中。
2、探索新的志愿服务管理模式
大学志愿服务信息的合理、有效管理,对长期高效地开展志愿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制定相关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可以对志愿服务的运作程序加以规范,明确权利和义务,包括登记注册、服务项目的审批、志愿者信息的高效管理等各项完善的管理制度。
同时我们还将积极建立完备的志愿者服务信息库,对广大志愿者的信息进行合理的整合和分块管理,将各类志愿者进行合理的分类,主要包括交通服务、社区服务、校园服务等,以便及时的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广阔服务的平台,也方便进一步根据志愿服务的要求招募各类大型活动的志愿者。
3、鼓励创建长期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
对于短期的志愿者活动,一般很难在活动效果上有长时间的影响,想在活动效果上有所突破,就必须要靠建立长期稳定的志愿服务。长期活动不仅可以加强志愿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分享成功经验,共同解决服务中遇到的问题,还可以使志愿服务的推进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今后我院将在志愿服务活动经费、活动领域等方面提供更多的支持,鼓励我院学生走出校园,积极的与校外的单位形成共建,开展长期的志愿服务活动,展现河海学子良好的形象。
4、品牌化的志愿者服务
志愿者服务活动想要激励更多的人参与,需要形成学院的品牌与特色,通过活动的实效性和影响力来获取更多的关注。但是品牌活动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组织长期的、专业的、有影响力的活动,需要传承与发扬,我们已经建立了“爱心家教”、“爱心陪护”、“警民联防”三个特色志愿服务平台。今后,我们将通过志愿服务的品牌活动来传递、弘扬志愿者精神,引导更多的人来加入到志愿服务中来。
随着我院大学生志愿者队伍的日益壮大,我院志愿服务工作将得到更多的提升和完善。虽然会经历坎坷,但凭借青年人特有的活力和朝气,我们相信,我院志愿服务工作定能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更好地服务社会,回报社会,我院的志愿服务工作必将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作者简介
周仲海,1981年生,男,山东潍坊人,讲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