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学习语文兴趣之活水不断

来源 :语数外学习·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hui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课标指出,“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语文课堂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上,要使教师“教的课堂”逐渐转变为学生“学的课堂”,使教师“教知识”转变为教授学习知识的方法,从而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有效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无论教学如何改革,总离不开教师的讲授,在这里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摆正自己的位置。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传授给人既有的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这个道理也适用于初中语文教学。我们在课堂上传授给了学生知识,但是没有传授给他们学习知识的方法,其实就像给了他们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的饥饿。既然教师的作用是如此之重要,那么如何在这短短的一节课时间里,使学生学到最多的知识呢?
  这个时候教师教就要发挥主导作用,上课前,要让学生提前预习,将不懂的地方记录在笔记本上,这样带着疑问上课,学生听课的效率就会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遵循难度梯度的原则,提出的问题照顾到多数学生,调动多数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我们提出的问题应该有创造性、探索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出的问题,不能让学生觉得遥不可及,而是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就可以得以解决,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下,教师可以和学生面对面地沟通交流,主动询问学生是否掌握课上的知识点,能否接受老师的这种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要像朋友一样坦诚交流,只有这样的教与学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的大脑处于活跃状态,启发思维力和提高人的记忆力。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要一味地用单一的教学模式,而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学习。
  初中语文教师应做一个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发现语文学习的美,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笔者在教授朱自清的《春》一课时,先用多媒体给同学们放映了一段“关于春天的故事”,故事里风景如画,鸟语花香,生机盎然。“多么美丽的景色呀!”在放映的过程中不断有同学发出了感叹,我立刻在黑板上写下了“春”,同时们也和我一起去体验了朱自清笔下的《春》,在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明显兴趣高涨。
  又比如,我在教授冰心的《小桔灯》一课时,事先让学生在课下自己动手制作了小桔灯模型,在上课之前,我让同学们将自己制作的小桔灯模型拿出来,对他们做的小桔灯进行了简要的点评。同学们感到很好奇,这篇关于小桔灯的课文会讲些什么内容呢?会不会教我们怎样制作小桔灯呢?带着这些疑问,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学习情趣自然高涨起来。
  三、营造宽松的学习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没有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就不会有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往往一个问题只有唯一的答案,这就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教师将问题的答案限定了,在课堂上把预设好的结果灌输给学生,没有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探讨交流、独立思考。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不可取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摆脱课本的束缚和对课本的依赖,调动自己的思维动脑、动手,独立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信任并且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支持学生、启发学生、鼓励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可以减轻学生的精神负担,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其他文献
阅读教学就是要通过朗读感悟、欣赏文中的情景,感受作者美好的情怀,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就是要通过朗读品味文章的优美语言,感受语言的魅力,感悟作者在文章当中寄托的情感。下面以《蔚蓝的王国》为例谈谈如何进行阅读教学。  一、聆听录音,谈话导入  同学们,请认真听一段录音。 (播放“听潮”和“我的海洋”片段。)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还有呢?想像那幅画面,用心去感受,你听到了什么?  导语:俄罗斯著名作家屠格
期刊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也是师生互动的主要方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问可以将课堂教学导入奇妙的境界。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把握细节是有效提问的关键。很多课文细节处的变化暗示了文章的主线和发展,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够认真地研读文章的细节,从细节处选出提问的切入点,就会引导学生更加细致认真地阅读课文,启发学生的思维,掌握概括和抓住要领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
期刊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教学是数学知识教学的重要形式与载体,对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问题会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在探究的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当代著名教育家袁振国曾说:“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是问题教学的精髓。” 初中数学新课标对数学课堂开展问题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
期刊
从2011年上学期开始,我们学校便积极地借鉴“东庐”“洋思”和“杜郎口”的学习经验,在全校推广以“导学稿”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它的主要特点是“教学合一”,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主动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模式能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获取知识,并培养其良好的自学习惯,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它也让我们的课堂焕发出生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打造高效课堂。下
期刊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公认的重点问题。这也是新课改理念下,素质教育对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学生只有具备了较好的数学应用能力,将来才能将数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呢?对此,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如下几方面的探究。  一、密切联系生活,强化应用意识  首先,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才能引导学生应
期刊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如何通过初中语文课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用“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方法来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对如何通过初中语文课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作简要分析。  一、教师要努力开发各种学习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期刊
每一位老师总是想方设法地通过数学的教学,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上均有所提高,并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新课程标准下,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是《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以及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数学的社会需求,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推动作用等。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
期刊
相信不少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会遇到这样的困扰:很多时候,学生写来写去总是那些东西,要么老调重谈,要么言之无物,更有甚者根本不知从何下手。如此种种,都是因为学生不懂得如何去搜集、整理和积累材料,缺乏写作素材。那么,作为语文教师,该如何指导学生搜集写作素材呢?下面浅谈下笔者对比的一些思考和经验。  一、让学生明确搜集写作素材之必要  宋人朱熹在《观书有感》一诗中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期刊
初中班主任应该以学生的健康为首要管理目标,找出提升教学效果的新策略,从而将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升。  一、建立合作型师生关系  班主任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充满爱心的对待学生,指引学生找到正确的方向前进。初中的班主任会有较多的时间可以跟学生进行接触,更有利于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状况。经常参与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更好地掌握学生的特性。在班级的管理工作中,应该以学生为本,爱护和尊重学生,公平地对
期刊
初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的时候,要结合教材内容,把握好教学的“亲情度”,注意与家庭、社会的密切联系,教师自身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情感修为,争取为学生做好榜样。亲情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本文将从课内和课外两个方面对亲情教育渗透进行探讨。  一、寓亲情于课堂教学之中  1.在阅读中进行亲情教育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获取知识、获得情感享受、提高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