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应注重问题教学

来源 :语数外学习·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ydd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教学是数学知识教学的重要形式与载体,对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问题会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在探究的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当代著名教育家袁振国曾说:“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是问题教学的精髓。” 初中数学新课标对数学课堂开展问题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不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这样的数学课堂教学就是“问题”教学。
  一、精心设置问题,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学生便有了求知的不竭动力。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兴趣越浓,学习积极性就越高,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效果。 因此,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问题的趣味性特征,设计一些富有趣味特点的数学问题,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答案的能动性,激发学生潜能。教师可以根据数学知识中的趣味问题设置,体现出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如数学教学中设置四色猜想问题:用四种颜色给地图着色,使有共同边界的国家着上不同的颜色,怎样着色才能做到?英国数学家柯克曼提出了女生散步问题:某学生宿舍共有15名女生,每天三人一组散步,怎么安排才能使每名女生都有机会与其他每一名女生在同一组中散步,并恰好做到每周一次。 也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体现出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如学校组织340名师生外出参加考察活动,共有行李170件,想租用10辆A、B两种型号的汽车。 经了解得知,A车每辆最多能坐乘客40人,外加16件行李,B车最多能坐30人,外加20件行李。 如果A车的租金每辆为2500元,B车的租金每辆为2000元,请问:采用什么样的方案能使租车费用最省?这样的问题是教学一次函数新知识时常用的,教师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出富有生活气息和趣味性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生活性,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为开展问题探究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础,在问题解决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重视问题多变性,诱发学生发散性思维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逻辑性等特点,是“思维的艺术”。在开启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传统教学中注重问题讲解,忽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阻碍了学生数学思维的提升。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巧妙设计一题多解、一题多问、变式问题及探究性的问题,用数学问题调动学生好奇心和探究精神,从不同的方面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在开放性的问题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某商店新进一批商品,销售中将这一商品的成本价提高30%标价,国庆期间再以8折优惠价格进行销售活动,这样每件商品最后获利18元,问:每件商品的成本价是多少?这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问题,学生很容易根据题意设商品的成本价为x元,列式为(1 + 30%)x × 80% - x = 18,得x = 450。 教师可以将此习题进行变式:(1)某商店新进一批商品,商品的成本价为450元,现在提高30%标价,国庆期间再以8折优惠价格销售,问:每件商品获利多少?(2)某商店新进一批商品,标价为685元,国庆期间以8折价格出售,这样每件仍能获利18元,问:每件商品的成本价为多少?
  这样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变式等方法,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实效。
  三、注重问题的层次性,让每名学生都进步
  新课标指出:学科教学要实现学生人人的发展和进步,人人学习能力和品质获得提升。 提出了发展与进步的重要问题。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个体,每名学生由于基础水平、解题能力等方面不同,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因此,在初中数学问题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定位问题教学的目标,注重全体学生,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进步。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具有层次性的数学问题,促进每名学生的发展,从而实现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 如教学“等腰三角形知识”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底边的2倍,底边长为12 cm,那么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70°,那么一腰上的高与底边所夹的角的度数是多少度?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50°,那么顶角为多少度?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量力而行,在解答问题中都能有所进步,从而有效提高整体学习能力。
  四、凸显问题的综合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整合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数学应用能力已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 中考试题中越来越注重包含多个知识点的综合性问题,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将包含多个知识点的综合性问题作为学生能力提升的重要载体,在单元教学任务完成或复习阶段设置综合性问题,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初中数学教学中学习完“二次函数”后,教师在单元巩固阶段,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中考试题改革政策要求,设置综合性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采用化归、分类思想等进行问题探究活动,在探究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其他文献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学生会接触到越来越多的文言文,这些毫无疑问都是极具价值的教学素材。然而,要想引导学生透过文字感受到作者的人格及文章的美却不是那么容易。本文将谈谈初中文言教学的双重指向——审美与人格,并尝试探讨如何将文言教学中的审美与人格更好地融合,给学生以更深的启发与感悟。  一、 文言文教学中的人格指向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要点,在这些经典
期刊
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大多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有的学生的作文做到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但是无法给其高分,我想这类作文的主要问题应该是缺色缺彩,无法打动批改者的心灵。如果说,把“有物”“有序”比作房屋的框架,那么还得给房屋添砖加瓦,内外装修。同样,文章在“有物”“有序”的同时,也得给它“装修”,给它增色添彩。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给文章增色添彩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锤词语  在各类
期刊
简约式实效性教学策略,顾名思义,就是为传统教学课堂内容“瘦身”。该教学法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作为支撑,即“从冗繁走向凝炼,从杂乱走向清晰,从肤浅走向深邃,实现有效的教学”,避免传统“填鸭式”教学一味填充而不顾学习效率的弊端,把学生会的知识略过,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到教学难点和重点上。这种教学法不仅限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布置作业的过程中,都可以运用这种教学法。比如,在预习课文时,教师可以提前
期刊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发现近几年来学生是越来越不爱写作文了,作文的质量也不容乐观。我分析可能有以下原因:首先,学生们忙于应付各科学习,难以静下心来写出文质兼美的作文来,学生仅仅将写作当成一项任务来完成;其次,写作对于学生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他们难以从中及时获取成功的喜悦、前进的动力。我们在实际的作文教学过程中也会发现,在有限的语文课堂上,专门腾出时间进行作文练习和指导时间非常紧张,效果也不太理想。
期刊
创新能力是最高层次的能力,是21世纪人才的核心品质。写作作为最具个性特征的精神活动,为培养人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而在作文训练中积极运用创造性思维是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  如何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充分展开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呢?  一、学会发散思维——“横看成岭侧成峰”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它要求重新组织概念,以便产生某种新的东西。创造性思维不同于一般思维,其主要
期刊
预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它是学生自己阅读、自己思考新课内容的准备活动,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很好地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语文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学生的预习效果不好就难以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是值得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  一、体现趣味性,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  皮亚杰说:“智力方面的工作要依赖兴趣。”怎样使预习题目富有趣味、引起学生
期刊
相比小学阶段其他科目的教学,小学数学更具有抽象性,小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还并不成熟,对于抽象问题的理解还缺乏必要的能力。同时喜欢游戏、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重要特点。因此,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必须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充分运用学具教学引发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合理地动手操作,为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平台,使学生在边游戏、边学习的过程中,更有效地理解数学内容,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  一、运用学具促使学生
期刊
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联系比较,以迁移知识,拓宽知识面,感受诗歌的多样化与差异性;引导学生合理想象,以体会诗词意境,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诵读品味,体会诗词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领悟诗词内涵,进而提高审美情趣与语文素养。  一、联系比较,深刻理解文本  古诗词并非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如表现手法、意象、题材等方面有着异同点。所以,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
期刊
阅读教学就是要通过朗读感悟、欣赏文中的情景,感受作者美好的情怀,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就是要通过朗读品味文章的优美语言,感受语言的魅力,感悟作者在文章当中寄托的情感。下面以《蔚蓝的王国》为例谈谈如何进行阅读教学。  一、聆听录音,谈话导入  同学们,请认真听一段录音。 (播放“听潮”和“我的海洋”片段。)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还有呢?想像那幅画面,用心去感受,你听到了什么?  导语:俄罗斯著名作家屠格
期刊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也是师生互动的主要方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问可以将课堂教学导入奇妙的境界。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把握细节是有效提问的关键。很多课文细节处的变化暗示了文章的主线和发展,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够认真地研读文章的细节,从细节处选出提问的切入点,就会引导学生更加细致认真地阅读课文,启发学生的思维,掌握概括和抓住要领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