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98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中,写作者运用同义形式修辞手段表达的语句较常见,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分类,能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有利于教学顺利开展。运用同义形式教学,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其走向语言表达的纵深处,从而发展语音、语义、语用感,能有效培养学生语感。
   关键词:同义形式;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发展语感
  
  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界探讨如何以生为本和语文该教什么与不教什么时,呼吁语文教学要“依标扣本学语言,阅读要紧紧抓住文本语言”。可见,“发展学生语言,培养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第一要义已成为许多教育专家的共识。怎样的教学能紧扣语言发展学生语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探索,笔者认为有一种方法可以尝试,那就是——同义形式教学。
  
  一、同义形式内涵
  
  同义形式,也叫同义手段、同义结构、同义现象。它是表示相同或相近意义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在表达效果上具有细微差别的不同语言或言语形式。其中“相同或相近意义”是指主要的理性意义。也就是说两个同一级语言单位,若其各自的主要理性义素相同,不论是否有意味或色彩的差异,便可视为同义形式,如“死”与“牺牲”。
  同义形式教学就是借助语言的同义形式,引领学生品味语言、体悟表达内涵与特点而展开的教学。
  
  二、培养学生语感的途径
  
  (一)同中求异,发展语感
  同义形式教学,同中求异能促进学生对语音、语义、语法的正确而丰富的理解力,从而发展语感。
  1.同中求异,发展学生语音感
  教学片断(第八册《乡下人家》)
  自由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傍晚门前用饭),画出特别喜欢的句子。反馈教学时,指名回答。一生回答朗读句子:“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将句子中“好友”读成“好朋友”。我抓住时机进行同义形式教学。
  第一步:知同
  板书“好友”与“好朋友”,问学生这两个词语意思是否相同。生异口同声:相同。
  第二步:明异
  层次一:直觉感悟
  师:既然意思一样,是否可以替换?
  生意见不统一,有说可以,也有说不可以的。
  层次二:朗读感悟
  师:用心读这两个句子,说说发现。(将两个词语放置句中进行朗读思考)
  生:我知道了,不能换。因为句子中的“红霞、微风、鸟儿”都是两个字组成的词语,“好友”也是两个字,它们字数一样,读来好听些。
  师肯定学生。
  上述“好友”与“好朋友”属于“重形异”同义形式,它们意义上差别可以被忽略,有的旨在区别语音。像这种仅为语音上区别的同义形式很多,教学时应在语音上进行比较。如:教学“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第八册《记金华的双龙洞》),可运用它的同义形式“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慢,时而快,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改句)展开,引导学生探索“写作者为何不运用第二句来表达”。教学古诗“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第八册《四时田园杂兴》)亦可用“学农活”或“学种田”来替代“学种瓜”进行同义形式教学。
  实践感悟:王力先生在《略论语言形式美》一文中说:“语言的形式之所以能是美的,因为它有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这些美都是音乐所具备的,所以语言的形式美也可以说是语言的音乐美。”《乡下人家》同义形式教学片断中的“好友”与“好朋友”细微区别在于它与句子中的其他词语字数相同,使句子整齐划一,有着明显的整齐美。在选择比较中,学生体会字数相同的好处,有利于语音感受能力形成。
  汉语有四声,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又分两大类,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平声语调平缓,仄声曲折多变。《记金华的双龙洞》同义形式教学,让学生探索为何不选改句,这势必使学生从语音上区别感受:“宽”阴平属平声,“窄”上声属仄声,“缓”上声属仄声,“急”阳平属平声,这样平仄相间,抑扬之美便显示出来。而改句中“慢”“快”都是去声属仄,改句没有平仄相间,无法显示抑扬美。同义形式教学,引领学生运用古人的平仄去感悟,从而提高对语音的敏感度。
  在《四时田园杂兴》同义形式教学时,学生除了体悟到“种瓜”给人形象感外,更为主要的是明白押韵。“瓜”与“家”和韵,“活”“田”与“家”不和韵。这种讲求和韵的方式,使音韵和谐而富于节奏感。
  教学时,碰到因平仄相间或语句末尾字押韵的材料时,我们采用同义形式教学,能让学生更快地领悟原材料在表达上的“声调协和,平仄相间,有起有落,抑扬顿挫”的抑扬美和节奏感,有利于学生语音敏感度的提升。
  2.同中求异,丰富学生语义感
  语义感,主要是指对言语对象运用的准确性、适当性和抑扬褒贬性等方面的直觉能力。也就是说,真正美的语言,不仅要追求语言的音乐美,还要适应表达的内部意义,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同义形式注重形式,也不乏对内容的关注,在语义表达方面体现了它特有的功效,对语义感培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1)培养学生语义准确感
  教学片断(第五册《她是我的朋友》)
  层次一:知同
  师:请划出表示阮恒哭的句子,想一想哪些词说明他在哭。
  学生举手发言(啜泣、呜咽、哭泣、抽泣)
  层次二:求异
  师肯定学生后说:它们都表示哭,用哭字代替它们可以吗?
  幻灯出示替换后的句子,学生自由读。
  生1:这样都是哭,没有意思。
  生2:这样重复读起来不好听,再说我们也就不知道他是怎么哭的。
  师:你是说表达不够准确了对吗?(学生肯定)
  师:一句话尽量不重复使用某一个词,让表达清新。把它们的顺序调换一下可以吗?
  幻灯出示四个表示哭的词语顺序调换的句子,让学生默读思考。
  生1:不可以。因为,阮恒的哭是不一样的,表示他越来越痛苦。如果换掉我们就不知道了。
  生2:我赞同他的观点,调换位置阮恒的心情表达就矛盾了。
  (师肯定学生)
  实践感悟:“词语表达准确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词作为事物的指称者出现在句子里,能够指称说写者要说写的事物。第二个层次,词作为其他词的配合者出现在句子里,与有组合关系的词语在语义上彼此契合,使句义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性质。第三个层次,词作为最小的表义参与者出现在言语作品里,它要跟言语作品的意义契合。三种层次上的准确,后者依次以前者为基础,又依次高于前者,不妨称之为用词准确三境界。”上述同义形式教学,引领学生明确知道 “啜泣”“呜咽”“抽泣”“哭泣”四个词都表示哭,但 “啜泣”与“呜咽”有区别:“啜泣”是表示一吸一顿地哭,发出的哭声是时有时无,“呜咽”是连续发出很低的哭声,懂得运用它们要与当时主人公情感相符。这样学生明白词义要跟言语作品的意义契合,从而感受语义表达的准确性。
  (2)培养学生语义得体感
  教学片断(第八册《黄继光》)
  指导学生朗读“一个战士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时,不少学生没能读出情感,为了让学生入境,采用同义形式教学。
  师:同学们,有人将这个句子改为“一个战士死了,另一战士也挂彩了”,你们同意吗?
  生有的摇头,有的说不可以,有的甚至笑起来。
  师:为什么不可以,说说你们的理由。
  生1:把战士当坏人来写了。
  生2:死了,好像很希望战士死了。
  生3:战士们是英雄,不能用死和挂彩来说他们的,这样很搞笑的。
  (师肯定学生后,他们的表达入情入境了)
  实践感悟:上述案例中,几个同义词语基本意义是一致的,但每个词都有其个性。“牺牲”“负伤”情感色彩是暖色的,表达人们对志愿军战士心疼与敬佩的情感;而改句,口语化的语言显得极其不严肃,情感色调是冷的,难以表达人们对志愿军战士的爱。“真理越辩越明”,运用同义形式教学,让学生进行同义选择、判断,让学生亲历品味语言特色的过程,使他们能清晰地体会到怎样才能表达得体。这种同义形式教学,还可以引领学生明白句式表达特点和言语内容要符合言语对象年龄特点,从而提高对表达得体感的感受能力。
  (二)异中求同,发展语感
  日常生活中,说话幽默的人总能招人喜欢,这是因为他们在说话时运用了限定型同义形式,使表达风趣。教学中,运用同义形式教学,追求异中求同,亦能培养学生表达形象、幽默的能力。如:
  教学片断(第五册《花钟》)
  出示片断: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4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12点左右,午时花开放了;下午3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6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7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8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要求学生自由读,想一想带点的词有什么相同之处。结合具体语境学生能说出它们相同之处为:它们都表示开放、开花的意思。接着以“开放”替代所有的带点词,引导学生品味、比较,从而体会词语表达要形象、丰富。
  实践感悟:创造性同义形式教学引领学生异中求同,同义替换,比较感悟,使学生明白表达时根据语境进行创造,从而感受语用的灵活,发展了表达的形象感与情趣感。
  两年来,实践同义形式教学,有目的、有步骤地引领学生比较、揣摩语言,使学生语言发展有了依托,有了具体可感的方法,故每一次展开同义形式教学时都能捕捉到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或许有人认为同义形式理论高深,仿佛与我们一线教师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其实不然,因为它根植于语言表达形式中。走近同义形式,只要坚持不懈科学合理地运用同义形式进行教学,就能避免人文性过重的问题,解决语感培养玄之又玄的虚幻,实现阅读教学得“意”与得“言”兼备,从而发展学生语感。同义形式教学既不赶漫无边际的人文性的时髦,也不上题海战术的船,是培养语感行之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傅惠钧.应加强语文教学界与语言学界的对话[M].杭州:浙江师范大
   学,2007.
  [3]梅松华.同义形式的选择[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2(12).
  [4]襄樊.言语的运作和语言技能的训练[J].语文教学通讯,2002(6).
  [5]宗守云.修辞学的多视角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符洁)
  
其他文献
摘 要 课堂是发展学科关键能力,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基于学科关键能力培育,以鲁科版化学2(必修)“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为例,围绕乙醇的广泛用途展示、分子结构探析、性质实验探究三个环节展开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提升“证据识别与推理能力”“模型建构与认知能力”等学科关键能力并给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 高中化学 学科关键能力 课堂教学 证据识别  2016年9月,《中国学
[摘 要]    自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颁布后,学生的核心素养问题被放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小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小说教学中契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今语文教学的关键。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围绕小说三要素进行小说主问题设计的策略研究,对于提升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    初中语文;核心素养;主问题;小说;教学  自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摘 要]  经过十多年的课改洗礼,以生为本、“素养立意”的理念已经扎根于初中地理课堂,但与理念相对应的操作层面还比较泛化,初中地理课堂普遍存在着知识的碎片化和内容的窄化、活动的形式化和目标的模糊化、问题的泛化和思维的僵化等问题。构建初中地理新课堂应该在深入解读课标和教材、深入研究学情的基础上,着力在知识结构化、活动层次化、问题情境化、资源可视化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关键词]  初中地理;新课
[摘 要]  几何直观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新增四大核心概念之一,通过课题立项加强教学实践,经过一年多的课程标准以及对应教材的实施,学生“几何直观”能力是怎样的?是否存在差异?以本校二年级的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系列的数据分析,发现学生整体的情况良好,并从四个维度进行具体的分析,发现学生现有的运用“几何直观”的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  几何直观;能力发展;小学教
摘 要 通过梳理新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中体现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相关素材分布,发现该素养在新教材中分布广泛,渗透全书。根据“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的内涵要求,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四个教学建议,分别为注重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树立化学的正面形象,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 高中化学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素材分布 教学建议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目
[摘 要]  历史是人的历史,“是人类历史的叙述,是人的事迹、人的目的、人的成功与失败的历史。”历史课堂不是隔岸观火,而应当引领学生从“心”的最近区走进历史,在历史与现实、表象与真相、预料与意外、偶然与必然中层层追问,实现人与人的对话、心与心的交流,让有血有肉的历史走进学生的心里、叩动学生的心灵。  [关键词]  从生活到历史;从表象到真相;从“以为”到“意外”  【研究背景】  有一种历史课堂离
[摘 要]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在习作编排上目标清晰,指引明确;内容丰富,文体多样;注重交流,共同评价。对比人教版教材和统编教材的习作编排之异同,教师能更好地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从而落实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关键词]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人教版教材;比较研究  翻开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不难发现其习作编排颇具特色。人教版教材是以一段文字引出习作任务,习作主题蕴涵在这段文
[摘 要] 地理课堂教学内容是地理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学生系统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媒介。科学有效地选择地理课堂教学内容,直接影响教育目标达成的效果。地理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基于课程标准,要基于真实学情,要基于地理学科特点,要基于教学使用的教材。能够从这四个“基于”出发,才能有效组织地理课堂教学内容,才能有效达成地理教学目的。  [关键词]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学情;学科特点;教材  目前,
[摘 要]  小学英语课后作业要尽量避免出现“布置泛而空洞、设计花里胡哨、内容单调枯燥”的问题。教师最好结合实例,紧扣教学目标,以体现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实效性、开放性、多样性及层次性。这样做能更好地发挥作业布置在延伸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提升小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小学英语;课后作业;作业形式;作业内容  小学英语课后作业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在巩固和深化小学生的英语学
[摘 要]  小学生科学概念的转变一般不应该以“概念化”的知识体系为线索组织教学,因为它与学生的思维习惯、学习方式无法完全协同。学生的科学概念转变需要在一个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教师教学时需要通过引导学生在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节中探究,才会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整体和深入,从而真正掌握科学概念。  [关键词]  科学概念;教学环节;情境;整体感知;课例研究  【研究背景】  小学科学课所涉及的教学内容非常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