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动手操作更有效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xia9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新课程以来,数学课堂呈现焕然一新的教学面貌,生动活泼,热闹有趣,但如何让有趣的课堂更加有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为此,我们学校开展了“构建小学数学童心课堂”的课题研究,研究如何使每一堂常态课更加有趣和有效。在数学课堂的各种学习方式中,“动手操作”是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活动形式,它是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的有效途径。我们教研组通过三年级下册“笔算除法”的两次课堂实践,针对如何进行有效的动手操作开展了研讨。
  以下是第一位教师的教学片段:
  出示主题图(如下图)。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引出除法算式42÷2,教师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一下解决的方法。
  半分钟过去了,学生似乎没有想到使用小棒,教师只好提示:大家也可以借助小棒摆一摆。几分钟后进行交流反馈。
  生1:我用的是口算的方法40÷2=20,2÷2=1,20 1=21。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生1回答后,大部分手已经放下)
  生2:可以列竖式。
  师:你想到了可以用笔算的方法,可以把你的竖式展示给大家看吗?
  生2:我还没写好。
  师还没有放弃:有没有谁也想到了用笔算的方法?
  全班沉默。
  师:那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3:还可以用摆小棒的方法。
  终于有人提到摆小棒了,于是请他上台摆一摆、分一分。分好后,教师再引出还可以用笔算的方法,接着边演示课件边介绍笔算的过程:刚才我们分小棒的时候,第一次分的是4捆,相当于十位上的4,用4除以2,商是2,2写在什么位上……
  讨论与分析:
  “笔算除法”是三年级下册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除法,学会了除法竖式的书写以及口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在引导学生学习这节内容时,安排了摆小棒的环节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在这节课上,教师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体现算法的多样化。接着引出笔算,并利用课件让分小棒的过程和算理充分结合起来,突破难点。
  但在实际教学时却遇到了两个问题:
  第一,学生似乎更喜欢用口算的方法,对于操作小棒和笔算并不热衷。虽然在教师的提醒下,学生开始操作小棒,但由于没有进行适当的操作指导,学生在操作前缺少思考,目标不明确,费时较多。有几个学生甚至把本来十根一捆的小棒全拆了,再数出42根小棒分一分,使得操作小棒在这里变得毫无意义。
  第二,在介绍笔算过程时,教师本想通过课件一边演示分小棒,一边在黑板上书写笔算过程,让学生能更加直观地理解算理。但是学生一会儿看大屏幕一会儿看黑板,加上笔算除法的步骤较多,到最后真正能理解的学生没有几个,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课后,听课老师们就这节课进行了探讨,认为在“摆小棒”的组织教学中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
  1.是否一定要让学生操作小棒
  有一位老师提出质疑,操作小棒浪费了很多时间,是否可以改由教师操作或让课件演示?但我不认同此观点,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中低段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会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由于学生只在二年级下册学过简单的笔算除法,相隔时间较长,好多学生对除法竖式的算理及书写格式也已经淡忘。本节课中操作目的是让分小棒和算理充分结合起来,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算理,但效果不佳,摆小棒似乎只是形式。
  2.怎样在这节课中用好小棒
  老师们都知道在课堂上“动手操作”会带来两个截然不同的效果。使用得当,有助于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使用不当,让操作流于形式甚至影响整节课教学流程。那么,怎样在这节课中有效使用好小棒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修改:第一,在让学生准备42根小棒时,明确这是10根一捆的,再另外拿出2根,以免学生花时间数小棒。第二,教师事先提出明确要求,让学生思考以后再动手操作。第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竖式来表示分小棒的过程,让分小棒和竖式充分结合。
  基于以上分析,我对例题的教学过程作了改进:把一开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算法的环节去掉,改为直接利用小棒代替小树苗进行平均分。在展示方法时让学生多次描述分的过程,使得这个过程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为接下来和竖式的结合打好基础。然后引导学生尝试将分小棒的过程用竖式表示出来,在评价各种方法的优劣后,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分小棒和竖式计算的过程。与第一次不同的是,将分小棒的过程和竖式的写法放在同一张幻灯片中,在对比中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改进后,我进行了第二次教学实践。
  出示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引出除法算式42÷2后,引导学生用小棒代替树苗分一分。
  师:现在请拿出4捆小棒,每捆是10根,再拿出2根。把这4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
  学生动手操作后,交流展示。
  生1:先把4捆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再把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1根。
  师:谁看清楚了,他是怎么分的?
  生2同生1。
  师:请你也像他一样说一说刚才分小棒的过程。
  学生自由说。
  师:我们刚才分小棒的过程还可以用除法竖式来表示。现在就请你试着用除法竖式把刚才分小棒的过程表示出来。
  学生尝试笔算,有十几个学生所列竖式基本正确(可能课前已经通过其他途径学会),大多数学生所列竖式为,个别学生没有写。
  展示交流。
  师:这有几种方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你有什么看法?
  方法一:
  生1:很简便。   生2:但是看不出分的过程。
  方法二:师:请用第二种方法的学生介绍这个竖式。
  生3:我觉得太麻烦,有好几层。
  生4:但是能看出分小棒分了两次。
  师:那怎样写既能看出分两次的过程,又能比较简单地表示出来呢?请大家看屏幕。
  课件演示分小棒和用竖式计算的过程。为了让学生对笔算的每一步更加清楚,我又在黑板上重新板书了一遍过程,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先怎么做,再怎么做。之后让学生修改刚才自己列的竖式……
  反思:
  不论从教学过程还是效果来看,第二次教学都要比第一次有所进步。具体表现在:
  1.了解学生的认知经验,把握教学起点
  学生的认知经验是教学进程的起点。教师课前应考虑到以下两方面:第一,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学习新知识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第一位教师的教学实践后发现,学生因为对表内除法竖式的淡忘而严重影响了新知识的接受。于是我在执教前对旧知识进行了必要的复习,使得第二次教学更加顺畅。第二,让教学起点更有针对性。基于此,在这堂课上有必要让学生呈现他们的不同想法,以此为材料作进一步的讨论,使得学生在交流中发现第一种方法的不足,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自然地接受正确的笔算方法。
  2.小棒的操作更加有效
  与第一节课相比,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更加到位,这离不开小棒的作用。在课的一开始,要求学生将4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这样安排目标更加明确。在多次展示分小棒的过程中,学生在头脑中充分建立了分小棒的表象,然后用竖式来表示分小棒的两个过程,这样安排更有利于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通过以上教学实践与分析,我们认为教师在组织动手操作活动时,应注意以下三方面。
  1.动手操作是否有必要
  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需要动手操作来获得的。对于很简单的问题,不需要操作学生都很容易理解的知识点,就没必要操作。而如果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我们就需要设计动手操作活动以帮助学生理解。如在上例中,笔算除法的算理是本节课的难点,这时就需要利用摆小棒,让学生通过直观操作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2.教师对动手操作是否进行了指导
  如果教师不进行指导,学生的操作往往会变得很盲目,甚至拿操作材料当玩具。如在上例的第一次执教时,由于当时没有进行适当的指导,学生在操作前缺少思考,目标不明确,操作活动费时且效果差,影响了教学进程。因此,如何引导学生的操作活动就显得尤为必要。
  3.是否把握了动手操作的时机
  在指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时,只有把握恰当的时机,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效率。在“笔算除法”这节课中,是让学生先尝试列竖式后操作,还是先操作后列竖式呢?我们认为,先操作后列竖式更容易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正确的笔算除法书写格式。在让学生经历了分小棒的过程之后,体会到分小棒要分两次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正确的笔算除法的竖式书写格式。有了操作活动的感性认识作基础,学生的尝试就不再盲目了,探究活动的目的性增强了,探究的兴趣也就自然高涨。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动手操作与学生的学习是分不开的。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动手操作,同时更要注重适当引导,有序活动,使操作活动真正起到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的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发展。
其他文献
文言文,承载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语言凝练,字不虚设。指导小学生阅读文言文,有利于陶冶情操,丰富思想,活跃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学生心里根植属于中华子孙的语言之根。  但是,文言文与小学生常常接触的现代文的表达方法是有所区别的,在理解上也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学生心里容易产生排斥与抗拒。那么,如何让小古文学习更适合小学生的特点,既激发学生亲近古文的欲望,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
学困生,指的是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就语文学科来说,这一类学生的“学习之困”表现在:对学习语文没有兴趣,缺乏信心;阅读课上,学习被动消极,理解能力差,读课文不知所云,更别说进行课外阅读了;在口语交际和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常似局外人,动口动手等实践能力有待提高;对习作练习更怀有恐惧心理,实在“被逼无奈”了,写上三五行草草了事,文不通句不顺;更有甚者,就连生字新词的读写也成问题,听写词语等小测试,错字百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问是引发师生对话的重要手段。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对于一个数学知识点,仅有一问是不够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适时进行二度追问,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深入思考,从而有效提高思维品质。    一、在认知错误时追问——纠正思维偏差    小学生的年龄还小,他们的抽象思维水平还不是很高。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经常会因为受到知识负迁移
储冬生 江苏省特级教师,全国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南通市“226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南通市名师培养对象,海安县十大杰出青年,海安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现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本原性问题驱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先后在《人民教育》《江苏教育》等报刊发表文章100多篇,曾7
“童眼看世界,童心画童画。”大画家毕加索曾说过:“我花费了终生的时间去学习像孩子那样画画。”孩子是天生的画家,他们天真无邪,敢想敢画,作品稚趣天成,是成人无法企及的。可随着外界教育的干涉,孩子的画却越来越概念化,孩子甚至越来越不敢画、不会画了。问题出在哪里?笔者想从“真正意义上的儿童绘画”说起,阐述如何在教学中顺应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更好地运用“儿童直觉的唤起”来激活学生的美术创作,让孩子在绘画活动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品德教材为教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留下了广阔的空间。那么我们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呢?    一、走进儿童生活,捕捉课程资源    “教育即生活。”这就告诉我们,教育和生活是不能分离的。  1.巧取生活素材  新课标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就要求课程内容要关注儿童的生活。教师应有意识
故事,记忆和传播着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引导着社会性格的形成,故事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寓教于乐,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能够开启智慧、激发创想、拓宽视野,能够培养儿童对知识的感知兴趣,适合儿童聆听、理解、表演,适合儿童听、说、读、写。  陶行知先生在他的教育散文诗《创造宣言》中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确,不论是小人物的小创造还是大人物的大创造,人类正是
本着“阅读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的理念,如今的课堂,对文本的解读不再囿于一孔之见,于是,课堂中能凸显个性的“生成”成了广大语文教师渴求的教学资源。然而,当我们深入课堂,却发现一些负效的生成,导致了学生阅读体验的肤浅和效率的低下。  一、过于偏重“人文教育”  课堂教学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过程,恰当地利用一些“生成资源”能够提升学生对文本的认识。于是乎,一些教师一味地追求或是苛求“生成”
编者按  时下,一部分教师已认识到语文教学的真谛便是“文道统一”,但是如何做到“文道统一”却又茫然无措。面对徘徊于让学生了解语言的表层含义(消极语言),而忽略认识语言的深层含义(积极语言)及贯穿其中的文化底蕴(文化语言)的现状,浙江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系主任汪潮教授提出了“语言转换”的教学策略,并偕同浙江名师郭昶老师和教坛新秀李维勇老师就“语言转换”的具体操作运用展开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分析。
低年级学生刚刚从学前阶段过渡到小学阶段,他们的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如何激发低年级学生对音乐源自心底的热爱之情?本文例谈的是音乐课堂教学中游戏助力低年级学生学习音乐的几种应用。  一、音乐游戏助力儿童辨认音乐符号  皮亚杰认为:在儿童早期,儿童主要是通过“感知—运动”的方式来进行学习的。基于这样的观点,音乐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身体运动游戏来获得各种音乐概念并掌握与这些概念有关的乐谱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