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学生接触的新鲜事物多,接受能力较强,对现代信息技术使用得比较熟练,音乐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习心理特征,与学生一起在音乐课堂中正确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让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音乐潜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必然会带动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同样,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拓展了音乐教学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可以发挥听视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势为教学服务。
关键词:音乐教学 多媒体 現代信息技术
新课标指出:重视过程、强调方法,其实质是尊重学生的学习经历、体验和方式,这是一个学习者必须经历的过程。而音乐课程尚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征,是体现一种“润物细无声”式的潜效应,从教学方法上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会音乐,不如会学音乐,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在音乐上的可持续发展。现代社会随着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运用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对于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把信息技术广泛的运用在音乐教学中,对音乐教学的改革尤其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现代信息技术能扩展和丰富音乐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和创新性的学习。
下面就如何在音乐教学工作中将现代信息技术和音乐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精心组织生动而富有活力的音乐教学,粗略地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欣赏音乐是一种能动的审美活动,在各种歌曲或器乐曲的欣赏教学内容中,其作品的创作、流传过程,作者的生平经历及音乐风格的演变,都有许多翔实的资料和故事。音乐是一门情感性艺术,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音乐教师一本书、一架琴的教学,集声、光、色、影于一体的优势,设计出具体、生动、形象的审美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悦中得到情感体验、获取知识。例如,在五年级教学《迷人的火塘》一课时,我运用多媒体软件展示了侗族人民生活的美好画卷:依山傍水、群山环抱的村寨,寨边梯田层层,还有侗寨中最具特色的建筑物鼓楼;通过服饰、乐器、歌唱、舞蹈、工艺、习俗等了解侗族文化。极具异乡情调的生活环境、富有民族特色的生活场景是那样新颖,激发了学生对草原生活的向往,产生进一步了解侗族人民及其生活的兴趣。
二、拓展信息,丰富教学资源
优秀音乐作品浩如烟海,教材只是选择了其中极少的一些适合小学生欣赏的优秀作品作为学习内容,因此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质显然是不够的。结合音乐的基本思想内涵,选取能够体现音乐段落主题的画面和适当的文字介绍,经过多媒体视听技术处理的音像资料,声像俱佳,形象逼真,为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寓意拓宽了思路,开阔了视野,有助于加深学生对音乐基本内涵的理解,备受学生欢迎。如一年级《过新年》,学完歌曲后,一般会让学生谈谈家乡过年习俗的,但再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我国各个地方是怎样欢度新年的,各国人民在过新年时有些什么不同的习俗,庆祝新年的歌曲还有哪些等,使一年级学生更专注,视野得到拓宽,提高其鉴赏能力。
三、直观形象、突破教学难点
音乐是情感艺术,也是听觉艺术。音乐教学中,借助视觉的直观来帮助听觉感知,既适合儿童的年龄、心理特点,又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音乐童话故事《龟兔赛跑》一课,如何让学生从众多的音乐片段中分辨出乌龟与兔子的音乐形象是教学的重难点。我制作了乌龟和兔子跑步的动画,分别配上大管、单簧管的乐曲。通过鲜明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单簧管音域宽、高音优美动人,善于演奏快速的曲调,好像小兔子活泼轻巧、蹦蹦跳跳的样子,情绪是欢快的;大管音色低沉、浑厚,音乐速度慢,适于表现乌龟的沉稳笨重。学生们对大管、单簧管的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两种音乐形象也有了清晰的认识,能够随着音乐童话故事的发展,准确地判断并做出乌龟及兔子跑步等不同动作。借助多媒体直观形象的作用在不知不觉中突破了教学的难点,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把握艺术形象、理解音乐作品。
四、借助平台,培养创新能力
创造是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尤其音乐欣赏课堂中的应用,可极大地挖掘学生潜力,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大地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譬如五年级《京韵》一课中,巧用多媒体通过听、看、唱、画等形式了解京剧文化,听一听:聆听课本中《要学那泰山顶山一青松》《京调》;看一看:看京剧相关文化图片、欣赏京剧剧目视频;唱一唱:学唱《我是中国人》《京调》;画一画:让学生根据相关图片进行创作画京剧脸谱,学生非常兴奋,当堂作画,非常富有新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参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到自己是音乐学习的主人。
五、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学实践证明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力促进了学生的视听联觉,有助于学生音乐感受力和想象力的提高。但信息技术只能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应根据教学的需要而使用。各种音乐教学软件、音乐制作软件的运用虽然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音乐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但在音乐情感艺术的教育中,教师的情绪、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上的交流与互动是信息技术无法胜任的。所以运用媒体不能过滥,感观刺激过多,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总之,根据教学规律及教学实际,恰当地利用信息技术,发挥其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优势,将美术、文学、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出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对改革音乐学科教学,转变教育观念,提高音乐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影响。
参考文献:
《中小学音乐教育》2011年第05期(中小学音乐教育杂志编辑部)
《中国音乐教育》2013年02期(人民音乐出版社)
关键词:音乐教学 多媒体 現代信息技术
新课标指出:重视过程、强调方法,其实质是尊重学生的学习经历、体验和方式,这是一个学习者必须经历的过程。而音乐课程尚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征,是体现一种“润物细无声”式的潜效应,从教学方法上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会音乐,不如会学音乐,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在音乐上的可持续发展。现代社会随着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运用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对于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把信息技术广泛的运用在音乐教学中,对音乐教学的改革尤其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现代信息技术能扩展和丰富音乐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和创新性的学习。
下面就如何在音乐教学工作中将现代信息技术和音乐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精心组织生动而富有活力的音乐教学,粗略地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欣赏音乐是一种能动的审美活动,在各种歌曲或器乐曲的欣赏教学内容中,其作品的创作、流传过程,作者的生平经历及音乐风格的演变,都有许多翔实的资料和故事。音乐是一门情感性艺术,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音乐教师一本书、一架琴的教学,集声、光、色、影于一体的优势,设计出具体、生动、形象的审美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悦中得到情感体验、获取知识。例如,在五年级教学《迷人的火塘》一课时,我运用多媒体软件展示了侗族人民生活的美好画卷:依山傍水、群山环抱的村寨,寨边梯田层层,还有侗寨中最具特色的建筑物鼓楼;通过服饰、乐器、歌唱、舞蹈、工艺、习俗等了解侗族文化。极具异乡情调的生活环境、富有民族特色的生活场景是那样新颖,激发了学生对草原生活的向往,产生进一步了解侗族人民及其生活的兴趣。
二、拓展信息,丰富教学资源
优秀音乐作品浩如烟海,教材只是选择了其中极少的一些适合小学生欣赏的优秀作品作为学习内容,因此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质显然是不够的。结合音乐的基本思想内涵,选取能够体现音乐段落主题的画面和适当的文字介绍,经过多媒体视听技术处理的音像资料,声像俱佳,形象逼真,为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寓意拓宽了思路,开阔了视野,有助于加深学生对音乐基本内涵的理解,备受学生欢迎。如一年级《过新年》,学完歌曲后,一般会让学生谈谈家乡过年习俗的,但再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我国各个地方是怎样欢度新年的,各国人民在过新年时有些什么不同的习俗,庆祝新年的歌曲还有哪些等,使一年级学生更专注,视野得到拓宽,提高其鉴赏能力。
三、直观形象、突破教学难点
音乐是情感艺术,也是听觉艺术。音乐教学中,借助视觉的直观来帮助听觉感知,既适合儿童的年龄、心理特点,又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音乐童话故事《龟兔赛跑》一课,如何让学生从众多的音乐片段中分辨出乌龟与兔子的音乐形象是教学的重难点。我制作了乌龟和兔子跑步的动画,分别配上大管、单簧管的乐曲。通过鲜明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单簧管音域宽、高音优美动人,善于演奏快速的曲调,好像小兔子活泼轻巧、蹦蹦跳跳的样子,情绪是欢快的;大管音色低沉、浑厚,音乐速度慢,适于表现乌龟的沉稳笨重。学生们对大管、单簧管的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两种音乐形象也有了清晰的认识,能够随着音乐童话故事的发展,准确地判断并做出乌龟及兔子跑步等不同动作。借助多媒体直观形象的作用在不知不觉中突破了教学的难点,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把握艺术形象、理解音乐作品。
四、借助平台,培养创新能力
创造是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尤其音乐欣赏课堂中的应用,可极大地挖掘学生潜力,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大地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譬如五年级《京韵》一课中,巧用多媒体通过听、看、唱、画等形式了解京剧文化,听一听:聆听课本中《要学那泰山顶山一青松》《京调》;看一看:看京剧相关文化图片、欣赏京剧剧目视频;唱一唱:学唱《我是中国人》《京调》;画一画:让学生根据相关图片进行创作画京剧脸谱,学生非常兴奋,当堂作画,非常富有新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参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到自己是音乐学习的主人。
五、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学实践证明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力促进了学生的视听联觉,有助于学生音乐感受力和想象力的提高。但信息技术只能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应根据教学的需要而使用。各种音乐教学软件、音乐制作软件的运用虽然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音乐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但在音乐情感艺术的教育中,教师的情绪、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上的交流与互动是信息技术无法胜任的。所以运用媒体不能过滥,感观刺激过多,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总之,根据教学规律及教学实际,恰当地利用信息技术,发挥其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优势,将美术、文学、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出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对改革音乐学科教学,转变教育观念,提高音乐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影响。
参考文献:
《中小学音乐教育》2011年第05期(中小学音乐教育杂志编辑部)
《中国音乐教育》2013年02期(人民音乐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