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鉴中西文化

来源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cai_03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化(Culture)这一词汇起源于拉丁文,文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文化所蕴含的内容极为复杂,是一个无所不容,包罗万象的庞杂系统。文化具有极强的民族性,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都具有和其发展相适应的文化。比如东方文化(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两种社会形态,产生与之相适应的两种文化。无论哪一种文化,都离不开饮品,透过饮品,可以感受其中的不同体验与味道。
  关键词:饮品;文化;中西文化
  文化是由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书中首次将其作为概念提出。在书中,他讲到"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不难看出,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一定的社会的经济与政治的集中反映,反映的同时,有作用于一定的经济与政治。它的民族特性很强。在中西方文化中,就体现地极为明显。本篇试着将这两种文化所包含的具有代表性的饮品作为观测点,去研究与对比中西方两种文化之差异所在。
  一、蕴含中国多元文化的茶
  茶,茶蕴含着中国多种文化元素,与中国文化有着不解之缘。茶,从某种角度来说,代表着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秦汉之前,我国四川一带就已经盛行茶饮。今天的大神农架就是 就是茶树的发源地。《神农百草经》中讲述道:"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在这块植被如此茂盛,直至今天还盛产茶叶的地方,神农尝百草的情况是完全有可能的。通过《王褒僮约》一书中所记载的饮茶、卖茶的情况来看,在我国汉代之前,川东鄂西地区生产和利用茶叶的产业状况应该是非常繁荣。人们很容易想出,从采野茶到人工栽培茶树,从采为己用到"产、供、销"的全过程,需要多少时间。因此,可以说我们的祖先从发现茶到栽培利用茶叶的历史是多么的悠久。
  汉朝时期,茶叶被作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 隋唐时代,饮茶趋于普及,茶业繁荣。因此,随之而出现了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茶经》--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专著,就在此时问世了。宋初明末,茶文化已发展到极为鼎盛的时期,赐茶、斗茶和贡茶流行于世。清朝时期,茶文化发展愈发成熟,茶馆中汇聚了各种曲艺表演。这一时期,茶叶在对外贸易中地位一直居高不下。伴着历史前行的脚步,人们与茶的关系更加的密切,人们也在各种活动中不断的发展、充实和发扬着蕴含中国多元文化的茶文化。
  二、承载西方多种文化的咖啡
  在西方,有关咖啡的起源,至今版本各异。相关的历史记载中,最早可追溯到公元850年。回教的《古兰经》圣典上讲述:在执行一次任务之前,穆罕默德睡着了,传达安拉启示的四大天使之一--哲布勒伊米用一杯咖啡将其唤醒,接下来,穆罕默德竟然一鼓作气一连将40人打下马。还流传一种说法,认为咖啡源于于埃塞俄比亚的"Caffa"地区一位牧羊人的一次奇遇。传说在他放牧时,观测到他的羊情绪异常、兴奋不已。究其原因,是因为羊刚吃了一种红色的果子。为了进一步得到证实,牧羊人带来些一样的红果回家煮饮。没想到,此物除了香飘四溢,喝下其汁液后,更是神清气爽。从那时起,人们将其作为一种提神醒脑的饮品,倍受欢迎。
  十五世纪,回教徒去圣地麦加朝圣时,把咖啡断断续续地带回居住地。这样,咖啡慢慢被传播至埃及、叙利亚、伊朗和土耳其等国家。《香浓咖啡》中记载道:"咖啡进入欧陆当归因于土耳其当时的奥斯曼帝国,由于嗜饮咖啡的奥斯曼大军西征欧陆且在当地驻扎数年之久,在大军最后撤离时,留下了包括咖啡豆在内的大批补给品,维也纳和巴黎的人们得以凭着这些咖啡豆,和由土耳其人那里得到的烹制经验,而发展出欧洲的咖啡文化。战争原是攻占和毁灭,却意外地带来了文化的交流乃至融合,这可是统治者们所始料未及的了。"
  三、透过茶与咖啡,品鉴中西文化
  茶在中国文明的华夏文化当中,历史久远,它不但包含了历史、美学,还包括伦理学和哲学等,可谓是博大精深。无论是在产茶区还是在非产茶区,茶文化的创造、发展与传承都经久不衰。茶文化包罗万象:茶的历史发展、茶区人文环境、茶业科技、种类繁多的茶类和形态各异的茶具、饮茶和茶艺等文化艺术形式。茶文化的久远,源于它厚重的内涵。中国是由56个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民族都喜爱茶饮。因此,茶与民族的特色文化生活相结合,形成民族各自独特的茶礼、茶艺和饮茶习俗。极富生活情趣和文化内涵,即为:物质与精神的统一、高雅与通俗的统一。
  茶叶产于山林之间,融天地精华,饱蕴道家"淡泊"、"宁静"、"返璞归真"之精髓。中国的文人墨客都喜欢通过茶这种饮品,去感悟其间的茶道、天道与人道。通过品茶赋诗来抒发他们内心那种与大自然相互融合,超然脱俗,淡薄名利,心灵回归于大自然的理想中追寻的境界。正如苏东坡在《汲江剪 茶》中,道"活水还需活火煎,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枯肠末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又如"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有了这些文人们的积极参与,茶便慢慢开始富有了茶自己本身应特有的文化内涵与底蕴。中国文化中的茶文化,无愧是浓缩了中国古今传统思想精华的一个庞杂的文化体系。在以后的岁月里,它将会以更加锤炼深邃的思想,以及丰富深刻的内涵去影响着人们,进而也影响着世界。中国文化正如这茶文化一样: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千锤百炼。在中国文化从文明的发源地走向世界之时,整个世界都将为之瞋目。
  西方的咖啡文化与东方的清香淡雅,内敛含蓄之茶文化相比,咖啡文化的气质属于热情奔放、浪漫自由、理性洋溢、轻巧快捷。西方的咖啡文化是那种优雅中伴着浪漫的感觉,享受着惬意中带着悠闲的韵味。这就是西方非常有特点的一种文化。就现在的西方人而论,生活正如煮咖啡一样,如果他们对现在所做的事情没有了之前的新鲜感,那么,干脆就全部换掉,重新经历冒险,重新品味人生。这就像速溶咖啡一样,被冲泡过一次,就基本上失掉了其原有的味道。口味变得清淡寡味。饮品咖啡对他们来说,其间不单单是隐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意大利的热情、法国的浪漫、德国的考究、美国的快捷等。众所周知,西方人认为上帝看重的是个人的灵魂。人的肉体和灵魂、任何人、人和自然之间存在着相互对抗的关系。在这种价值观念支配下,西方人有这很强韧的个人奋斗意识和竞争意识。
  四、结语
  茶与咖啡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饮品分别各自承载了不同的文化底蕴与不同的气质特性。两种饮品,透出两种文化。茶,蕴含着中国多元的文化因子,讲究中庸,认为天、地、人合一;咖啡,象征着西方多面的文化精神,更强调理性,认为天人不合一。两种饮品,折射两种文化。茶,清香入脾,优雅而令人陶醉,有禅宗之悟道;咖啡,香浓醒脑,奔放而使人痴醉,有基督之精神。如今,两种文化随着全球一体化的飞速发展,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交流越来越密切,为此,茶与咖啡,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得以不断地碰撞,从而得以进一步地交融。这也预示着中西文化终将得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健康发展,最终走向融合。
  参考文献:
  [1]李少林,王达林.中国茶话全书[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
  [2]林清玄.平常茶非常道[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
  [3]胡文仲.文化与文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罗伊·莫克塞姆.茶:嗜好、开拓与帝国[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5]周作人,等.茶人茶话[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作者简介:王雪莲(1976.3-),吉林辽源人,西安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讲师,从事英美文化,教学法与课程论等方向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人类信仰史中智慧的结晶,它的发展、持续和深入传播的过程是保证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武器。由于社会和历史的种种原因,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当代中国的传播遇到了许多新问题,它的传播方式及深入策略也亟待更新。综上原因,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者的存在及发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和立场,结合现今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以及自身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展开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传播的分析。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当前中国高校中的主流教育虽然有一定成效,但众多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仍然通过各种渠道在学生中产生一定影响,并带来一系列问题。为此笔者以"学长制"为突破口,探索对高校学生进行非马思潮的引导。  关键词:学长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导  主流文化必定是高尚的文化,具有牺牲精神的价值观,体现人类对未来发展方向上的导引。各种非马思潮固然有它的合理性,但在价值取向的确定性及最高层次的信念或信仰的确定性上必
期刊
摘 要:本文是在京沪高速铁路开通一年半后,对京沪高速铁路项目建设过程中股权融资、债务资金筹集和资金管理等方面经验的总结,旨在与我国合资铁路建设管理者加强交流沟通,共同探讨合资铁路项目在筹融资和资金管理方面具体行之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 京沪 筹融资 资金管理  一、创新股权融资模式  创新投融资模式,成功引入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三家战略投资者,战略投
期刊
摘 要:从"十月革命"胜利到苏联解体,在俄国共产党(布)内部产生的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对苏联的解体和苏共的灭亡起着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苏联后期腐败不堪的原因,梳理列宁的反腐败思想体系,总结在腐败斗争中列宁和俄共(布)中央采取的一些有力的措施。  关键词:苏联;腐败;列宁  一、苏联的腐败问题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苏维埃政权在俄国建立,布尔什维克党成为执政党,从而开辟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期刊
摘 要:2009年2月国家能源局召开全国能源会议指出,2009年要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促进煤炭运输新通道建设,鼓励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发展不仅仅局限在煤炭领域内,而是进一步拓展到电力、化工等相关产业。开滦集团抓住这一契机大力拓展业务范围,制定了完整的中长期企业发展战略,并且已经开始了战略扩张。在这一轮激烈的市场扩张的争夺战中,如何控制扩张中的投资风险和财务风险将是处于战略的核
期刊
摘 要:美国的农业金融机构在20世纪初才开始建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农业金融体系。这一体系主要由政府农业信贷机构、农场主合作金融的农业信贷系统、商业金融机构及私人信贷组成。目前,美国农业金融从体系完善、理论研究、机制创新等来看都做得比较出色,推进了农业市场化进程。 分析美国农村金融风险控制及其相关政策,总结美国农村金融发展中的经验,对于中国正在进行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
期刊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经济迅猛增长。但我们的精神生活并没有与物质生活同步提高,当今社会存在着某些意识形态和文化动向影响甚至左右了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作为企业来讲,盈利是生存之本,但思想工作却是发展之源,因为价值来源于人的创造。本文针对当前企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企业应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当今党委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联系工作实际,总结经验,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思想;活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当前社会城市的视角,基于社会基层从农民工的工作观念、人格尊严、感情诉求、生活需要等方面作了剖析;希望由此能引起社会共鸣,为创新社会管理及其市民化进程建言献策。  关键词:农民工 面面观 诉求 贡献  1.问题的提出  国内经济总量已成为界第二大经济体,社会的文明、科技的进步、创造了大量的社会才富,造就了很多超级大型城市的诞生;出现了人类新的精神文明;教育行业的、生活中消费品市场的一片
期刊
摘 要:纵观当代学术界对电视栏目的相关研究,多为宏观角度的泛谈,能具体结合某一理论全面分析的并不多见。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四个认知模式为考察形式,对当代电视栏目的命名进行分类解读。大致掌握当代电视栏目命名的趋向性,并从其命名意识切入,完成对受众心理的考察,帮助引导栏目命名走出误区,对日后电视栏目的推陈出新以及今后关于该问题的研究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认知模式;隐喻;转喻;电视栏目命名  
期刊
摘 要:中国古代文明是以农业文明为主,特别看重土地、农耕和定居构成的农业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从而形成了安土重迁的传统文化心态。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和中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别所在。这种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对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安土重迁,传统文化,影响力,稳定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建立在农业生产经济之上的农业文化。即整个文化的物质基础的主导方面和支配力量是在自然经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