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改推行的背景下,学习小组的打造是有效课堂得以实现的主线之一,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小组间竞赛比拼,建立生生相互學习、指导、帮扶模式,从而推动教学效果的提升。学习小组的建立和良好运行,得益于优秀小组长的组织、协调和领导。在信息技术有效课堂中,理论结合实操,实操重于理论,以小组为单位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信息技术的常态教学设计理念之一,而这一特性,要求小组长从任务全局出发,关注从任务分配到最后审核的所有环节,需要小组长具备一定的统筹、协调能力,以及自身较强的信息技术素养。因而,信息技术学科有效课堂中小组长的选拔和培训,至关重要,直接关乎到本门学科的教学成效。
关键词:信息技术;有效课堂;小组长;选拔;培训
在新课改理念的推行下,有效课堂的模式越来越被广大高级中学所认同,并运用于实际。打造有效课堂的两条主线,是导学案的运用和学习小组的建立,其中学习小组是有效课堂进行的基本单位。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在相互指导下提升信息技术技能、完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从而树立一个良好的信息道德品质。因而,信息技术课程理论结合实操,实操重于理论的特点,使得学习小组的建立、学习小组能否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在学习小组的建立和运行中,小组长是整个小组的灵魂,是小组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权负责小组的学习状态、任务分配、问题反馈、交流合作。
那么,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小组长的标准具体有那些呢?
第一,具备较好的信息技术技能。首先,信息技术课程有别于其他学科,学生的基础差异性非常大,而信息技术技能的学习需要时间去练习和掌握,而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新授的技能,从而有剩余时间去帮助和指导同组组员;其次,作为小组长,一定要在各方面都是小组成员的表率,尤其是在计算机技能方面,出众的技能可以帮助小组长树立威信、建立信心;最后,在小组合作学习或完成任务中,小组长出色的信息技术技能,也能帮助整个小组在探究学习、完成课堂任务等方面,提高任务完成的质量,最终提升学习成效。
第二,具有较强的责任心。一个优秀的学习小组,必然有一个具有较强责任心和管理能力的小组长。学习小组的运行包含了方方面面,从讨论到探究,从分工到合作,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小组长的参与、协调和督促,而任何一个环节的运行不畅,都会导致整个小组学习成效的下降。因而,具备较强责任心这一特质,甚至比具备较好的信息技术技能更加重要。
第三,具备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品质。小组长的工作贯穿于整个小组活动中,势必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精力、时间,只有具备乐于助人、乐于奉献品质的小组长才可能在完成自身任务的基础上,无私的、积极主动的帮助同组的成员,从而促进整个小组的进步。
信息技术课程小组长选拔的模式与其他学科类似,大致分为了教师指定、毛遂自荐、学生推选三种模式。
教师指定模式的优点是,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观察,发现部分具备小组长能力,但是勇气不足的同学,给予他们鼓励和平台,但是缺点也十分明显,教师的判断并不一定准确,常常会出现指定的学生自身不情愿、组员不认可的情况。
毛遂自荐模式的优点是,自荐的学生有着较高的积极性,有强烈的意愿去胜任小组长职位。缺点是虽然本人有着足够的信心和意愿,但是也许同组组员并不认可,或者在实际的小组管理中,并不具备相应的能力。
学生推选模式的优点是,小组成员认可,本人也愿意承担小组长的职责,相应的,在日后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是信任小组长的,乐于服从管理。缺点是可能存在学生对小组长推选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而出现的一些随意推选,甚至是刻意反向推选的情况。
实际教学中,要想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光靠小组长自身的能力和一腔热忱是远远不够的,没有科学而系统的培训,小组长的成长速度十分缓慢,甚至会停步不前。根据现阶段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以及信息技术课堂中小组建设的需求,将小组长培训的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奠定扎实的信息技术基础,树立小组长威望。经学生自己推选出来的小组长,绝大部分都具备了良好的信息技术基础,但是存在知识体系混乱,掌握的技能杂、散、乱,并不规范。因而,帮助小组长把自身良好的基础和信息技术课程有机、有效的结合起来,十分关键和重要。
第二,关注同组成员,了解组员知识掌握情况。小组长不仅要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同时还要关注同组成员,对每一位组员计算机基础、现阶段的学习情况等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在小组任务分配时,科学合理。
第三,关注组内基础薄弱、性格内向成员。在所教学的6个班级中,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农村的同学,平时接触电脑的机会很少,甚至小部分同学此前没有接触过电脑,基础十分薄弱,性格内向而拘谨。因而,面对这样的群体,小组长必须要主动关心、主观询问,在他们遇到操作或是知识点理解困难时,主动给予帮助,这样才能将这部分同学带动起来。
第四,合理分配任务,用人之长。根据每一位组员不同的性格特点、技能掌握情况,有侧重的分配适合组员的任务,让组员们得到成就感,收获在小组中的存在感。
信息技术课程小组长的选拔和培训看似微不足道,然而却是涵盖了管理学、心理学以及信息素养等多方面综合的培训和培养。培养一位优秀的小组长,能带领一个小组的成员,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具备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最后将带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成果发生一个质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卜湘玲.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述评[J].太原大学学报,2005,(9).
[2]李伟.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3]李安鹏.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4]曹卫真等.常见教学网页图文搭配方式对记忆效果影响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2012,(02).
[5]曹卫真.三维目标导引下的中小学主题教学网站的设计[J].中国电化教,2009,(12).
关键词:信息技术;有效课堂;小组长;选拔;培训
在新课改理念的推行下,有效课堂的模式越来越被广大高级中学所认同,并运用于实际。打造有效课堂的两条主线,是导学案的运用和学习小组的建立,其中学习小组是有效课堂进行的基本单位。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在相互指导下提升信息技术技能、完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从而树立一个良好的信息道德品质。因而,信息技术课程理论结合实操,实操重于理论的特点,使得学习小组的建立、学习小组能否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在学习小组的建立和运行中,小组长是整个小组的灵魂,是小组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权负责小组的学习状态、任务分配、问题反馈、交流合作。
那么,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小组长的标准具体有那些呢?
第一,具备较好的信息技术技能。首先,信息技术课程有别于其他学科,学生的基础差异性非常大,而信息技术技能的学习需要时间去练习和掌握,而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新授的技能,从而有剩余时间去帮助和指导同组组员;其次,作为小组长,一定要在各方面都是小组成员的表率,尤其是在计算机技能方面,出众的技能可以帮助小组长树立威信、建立信心;最后,在小组合作学习或完成任务中,小组长出色的信息技术技能,也能帮助整个小组在探究学习、完成课堂任务等方面,提高任务完成的质量,最终提升学习成效。
第二,具有较强的责任心。一个优秀的学习小组,必然有一个具有较强责任心和管理能力的小组长。学习小组的运行包含了方方面面,从讨论到探究,从分工到合作,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小组长的参与、协调和督促,而任何一个环节的运行不畅,都会导致整个小组学习成效的下降。因而,具备较强责任心这一特质,甚至比具备较好的信息技术技能更加重要。
第三,具备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品质。小组长的工作贯穿于整个小组活动中,势必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精力、时间,只有具备乐于助人、乐于奉献品质的小组长才可能在完成自身任务的基础上,无私的、积极主动的帮助同组的成员,从而促进整个小组的进步。
信息技术课程小组长选拔的模式与其他学科类似,大致分为了教师指定、毛遂自荐、学生推选三种模式。
教师指定模式的优点是,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观察,发现部分具备小组长能力,但是勇气不足的同学,给予他们鼓励和平台,但是缺点也十分明显,教师的判断并不一定准确,常常会出现指定的学生自身不情愿、组员不认可的情况。
毛遂自荐模式的优点是,自荐的学生有着较高的积极性,有强烈的意愿去胜任小组长职位。缺点是虽然本人有着足够的信心和意愿,但是也许同组组员并不认可,或者在实际的小组管理中,并不具备相应的能力。
学生推选模式的优点是,小组成员认可,本人也愿意承担小组长的职责,相应的,在日后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是信任小组长的,乐于服从管理。缺点是可能存在学生对小组长推选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而出现的一些随意推选,甚至是刻意反向推选的情况。
实际教学中,要想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光靠小组长自身的能力和一腔热忱是远远不够的,没有科学而系统的培训,小组长的成长速度十分缓慢,甚至会停步不前。根据现阶段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以及信息技术课堂中小组建设的需求,将小组长培训的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奠定扎实的信息技术基础,树立小组长威望。经学生自己推选出来的小组长,绝大部分都具备了良好的信息技术基础,但是存在知识体系混乱,掌握的技能杂、散、乱,并不规范。因而,帮助小组长把自身良好的基础和信息技术课程有机、有效的结合起来,十分关键和重要。
第二,关注同组成员,了解组员知识掌握情况。小组长不仅要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同时还要关注同组成员,对每一位组员计算机基础、现阶段的学习情况等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在小组任务分配时,科学合理。
第三,关注组内基础薄弱、性格内向成员。在所教学的6个班级中,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农村的同学,平时接触电脑的机会很少,甚至小部分同学此前没有接触过电脑,基础十分薄弱,性格内向而拘谨。因而,面对这样的群体,小组长必须要主动关心、主观询问,在他们遇到操作或是知识点理解困难时,主动给予帮助,这样才能将这部分同学带动起来。
第四,合理分配任务,用人之长。根据每一位组员不同的性格特点、技能掌握情况,有侧重的分配适合组员的任务,让组员们得到成就感,收获在小组中的存在感。
信息技术课程小组长的选拔和培训看似微不足道,然而却是涵盖了管理学、心理学以及信息素养等多方面综合的培训和培养。培养一位优秀的小组长,能带领一个小组的成员,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具备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最后将带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成果发生一个质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卜湘玲.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述评[J].太原大学学报,2005,(9).
[2]李伟.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3]李安鹏.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4]曹卫真等.常见教学网页图文搭配方式对记忆效果影响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2012,(02).
[5]曹卫真.三维目标导引下的中小学主题教学网站的设计[J].中国电化教,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