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消除學生厌学语文,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课堂教学策略: 一、给予关爱的策略;二、幽默的教学语言策略;三、采用趣味的课堂教学策略;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策略
关键词:厌学 ; 关爱 ; 幽默 ; 课堂教学 ; 课外活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在学校里有很多学生厌学语文十分严重。如何消除学生厌学情绪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成绩,是我们语文教师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必须根据学生厌学学情 改变教师教学策略。要有效地解决学生厌学语文问题,则必须重视语文的趣味。真正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使教学真正做到有效。下面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消除学生厌学的几点策略。
一、给予关爱的策略
对于厌学的学生教师不可歧视他们,要时刻关爱他们,想尽一切办法让他们喜欢你,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喜欢上你所教的科目。这是心理学的一种光环效应。那如何让学生喜欢自己呢?唯有给予学生关爱。 陶行知先生说:“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关爱学生首先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要经常深入学生中去倾听他们苦衷、分享他们的快乐、与他们融合在一起。生活上多一声表扬少一声批评,多一声关怀少一声责骂点点滴滴无不渗透着对学生的关爱,只有如此,才能赢得学生对你的喜爱。如为学生整整衣领,扶起摔倒在地上的学生,拍拍学生衣服上的灰尘,一声声的问候,一句句鼓励的话语无不让学生深深地喜欢上你,喜欢上你教的科目。
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才能成为孩子喜欢和信赖的好教师。才让厌学的学生重新点燃学习的兴趣。
二、幽默的教学语言策略
教育学家维特罗夫说:“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助手,就是幽默”。幽默的教学语言能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它犹如课堂的调味剂一样让课堂教学多姿多彩、有趣有味。从而让人回味无穷、流连忘返。当课堂过于沉闷时,脱口说:“动一下嘛,让我知道你们还是活着的”同学们一听哄堂大笑,打破了那沉闷的课堂氛围。又如,当课堂过于吵闹时,就来一句:“静一静,大家静一静,让我听一下我自己心碎的声音”同学们愣了一下,一双双眼睛注视着我,一下子静了下来。通过这些幽默的语言不仅能调控了课堂的教学秩序,而且润色课堂教学,增添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采用趣味的课堂教学策略
(一)巧设导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好一节课的开头,要求我们必须精心创设趣味十足的导语,方能把学生的心引入课堂导语的设计有多种,可以利用语言、故事、歌曲、影片等方式进行。如在上《愚公移山》时,运用江涛演唱的《愚公移山》歌曲作为导语,雄浑嘹亮动听的歌声,震把还处于高度兴奋的学生引入课堂,创设了敢于和困难做斗争的教学情境,增添了学生学习的趣味。
(二)结合课文教材内容,扩展引申贴近学生生活情境,引起学生兴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脱节,这时就需要教师结合课文教材,扩展引申贴近学生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生活真切的感受,体会课文内容,获得成功的喜悦。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车站送行的场面对父亲描写:“忙着照看行李”,“忙着向脚夫讲价钱”......与“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父亲忙忙碌碌与唠唠叨叨的形象展现在面前。可“我”还在“心里暗笑他的迂”。……“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也许很多同学没有朱自清对父亲的那般经历,没能深刻体会朱自清对父亲深切的内疚和那浓厚的父子情怀。可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亲为我们的唠唠叨叨、忙前忙后的情境却一一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要吃饭饱一点”“来再喝一点牛奶”“别熬夜太久了”“在学校可要听话”……这些话父母亲总是永远说不完的,然而我们的孩子却烦透了,未能真心体会父母亲对我们的爱……。如能通过结合文本,联系生活,就能让学生从文本中深深的体会朱自清自我责备之中和对父亲深切的内疚与怀念。
(三)在语文教学中,创设认知冲突情境,让学生有感而发。
结合课文内容,创设认知冲突的产生,能够迅速激活学生思维,进行积极思考,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如学习陶渊明的《饮酒》时。在扩展延伸时,问:陶渊明这种归隐的思想在当今社会是一种积极的思想呢还是一种消极的思想?这一问题一抛出同学们就议论纷纷:有人说陶渊明这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肯定是一种积极的思想,而有的同学却不与为然,陶渊明这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在当时的黑暗社会里固然是一种积极的思想,可在当今开明的社会主义里,你空有才华归隐山居却不肯为社会做贡献,这可是一种消极思想了。通过辩驳,同学们在乐融融中获得了新知。
(四)创设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共享学习兴趣
创建小组可按学生优、良、差比例组合,也可按学生自己的优点与兴趣来选合作小组。每次小组分工必须明确,务必让小组的每位成员都行动起来形成互帮互助互利的活动,如我在教《济南的冬天》时,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喜欢选择合作小组。小组一任务:有感情朗读你最喜欢的句子或语段;小组二任务:用画笔展现文中你最喜欢的画面;小组三任务:搜集有关古代诗词描写冬天的诗句。各小组通过合作讨论,互相交流信息、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解决问题,共同享受获得成功的喜悦。
(五)创设角色情境融入文本,激发学生兴趣
调动学生的情感融入课文内容中的各个角色,展现课文内容的情境教学,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的愉快教学。如在学习《威尼斯商人》这篇课文时,我们不妨设计模拟一个法庭的情境,让学生分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这样不仅让他们在快乐中领会了这篇文章的主旨,掌握了剧中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策略
语文课外活动丰富多彩、趣味十足。它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是学生积极主动、乐于学习语文的一种方式,是消除学生厌学语文的重要策略之一。我们不妨两周开展一次语文课文活动,活动不宜过多,但讲究“新与趣”如走进图书馆读书活动、诗歌朗诵、书法、成语接力等比赛活动;也可以开展猜谜语、说相声、演小品、演课文剧等活动。这些语文课外活动无不像一群蜜蜂在花丛中嬉闹、像一群鱼儿在水中嬉戏……无不跳动着欢快的乐章。
参考文献
[1]宋广文.人本主义的教育心理学[J].教师博览,2012,(1)
[2]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1]盛群力,郑淑贞合作学习设计浙江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厌学 ; 关爱 ; 幽默 ; 课堂教学 ; 课外活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在学校里有很多学生厌学语文十分严重。如何消除学生厌学情绪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成绩,是我们语文教师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必须根据学生厌学学情 改变教师教学策略。要有效地解决学生厌学语文问题,则必须重视语文的趣味。真正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使教学真正做到有效。下面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消除学生厌学的几点策略。
一、给予关爱的策略
对于厌学的学生教师不可歧视他们,要时刻关爱他们,想尽一切办法让他们喜欢你,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喜欢上你所教的科目。这是心理学的一种光环效应。那如何让学生喜欢自己呢?唯有给予学生关爱。 陶行知先生说:“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关爱学生首先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要经常深入学生中去倾听他们苦衷、分享他们的快乐、与他们融合在一起。生活上多一声表扬少一声批评,多一声关怀少一声责骂点点滴滴无不渗透着对学生的关爱,只有如此,才能赢得学生对你的喜爱。如为学生整整衣领,扶起摔倒在地上的学生,拍拍学生衣服上的灰尘,一声声的问候,一句句鼓励的话语无不让学生深深地喜欢上你,喜欢上你教的科目。
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才能成为孩子喜欢和信赖的好教师。才让厌学的学生重新点燃学习的兴趣。
二、幽默的教学语言策略
教育学家维特罗夫说:“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助手,就是幽默”。幽默的教学语言能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它犹如课堂的调味剂一样让课堂教学多姿多彩、有趣有味。从而让人回味无穷、流连忘返。当课堂过于沉闷时,脱口说:“动一下嘛,让我知道你们还是活着的”同学们一听哄堂大笑,打破了那沉闷的课堂氛围。又如,当课堂过于吵闹时,就来一句:“静一静,大家静一静,让我听一下我自己心碎的声音”同学们愣了一下,一双双眼睛注视着我,一下子静了下来。通过这些幽默的语言不仅能调控了课堂的教学秩序,而且润色课堂教学,增添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采用趣味的课堂教学策略
(一)巧设导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好一节课的开头,要求我们必须精心创设趣味十足的导语,方能把学生的心引入课堂导语的设计有多种,可以利用语言、故事、歌曲、影片等方式进行。如在上《愚公移山》时,运用江涛演唱的《愚公移山》歌曲作为导语,雄浑嘹亮动听的歌声,震把还处于高度兴奋的学生引入课堂,创设了敢于和困难做斗争的教学情境,增添了学生学习的趣味。
(二)结合课文教材内容,扩展引申贴近学生生活情境,引起学生兴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脱节,这时就需要教师结合课文教材,扩展引申贴近学生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生活真切的感受,体会课文内容,获得成功的喜悦。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车站送行的场面对父亲描写:“忙着照看行李”,“忙着向脚夫讲价钱”......与“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父亲忙忙碌碌与唠唠叨叨的形象展现在面前。可“我”还在“心里暗笑他的迂”。……“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也许很多同学没有朱自清对父亲的那般经历,没能深刻体会朱自清对父亲深切的内疚和那浓厚的父子情怀。可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亲为我们的唠唠叨叨、忙前忙后的情境却一一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要吃饭饱一点”“来再喝一点牛奶”“别熬夜太久了”“在学校可要听话”……这些话父母亲总是永远说不完的,然而我们的孩子却烦透了,未能真心体会父母亲对我们的爱……。如能通过结合文本,联系生活,就能让学生从文本中深深的体会朱自清自我责备之中和对父亲深切的内疚与怀念。
(三)在语文教学中,创设认知冲突情境,让学生有感而发。
结合课文内容,创设认知冲突的产生,能够迅速激活学生思维,进行积极思考,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如学习陶渊明的《饮酒》时。在扩展延伸时,问:陶渊明这种归隐的思想在当今社会是一种积极的思想呢还是一种消极的思想?这一问题一抛出同学们就议论纷纷:有人说陶渊明这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肯定是一种积极的思想,而有的同学却不与为然,陶渊明这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在当时的黑暗社会里固然是一种积极的思想,可在当今开明的社会主义里,你空有才华归隐山居却不肯为社会做贡献,这可是一种消极思想了。通过辩驳,同学们在乐融融中获得了新知。
(四)创设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共享学习兴趣
创建小组可按学生优、良、差比例组合,也可按学生自己的优点与兴趣来选合作小组。每次小组分工必须明确,务必让小组的每位成员都行动起来形成互帮互助互利的活动,如我在教《济南的冬天》时,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喜欢选择合作小组。小组一任务:有感情朗读你最喜欢的句子或语段;小组二任务:用画笔展现文中你最喜欢的画面;小组三任务:搜集有关古代诗词描写冬天的诗句。各小组通过合作讨论,互相交流信息、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解决问题,共同享受获得成功的喜悦。
(五)创设角色情境融入文本,激发学生兴趣
调动学生的情感融入课文内容中的各个角色,展现课文内容的情境教学,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的愉快教学。如在学习《威尼斯商人》这篇课文时,我们不妨设计模拟一个法庭的情境,让学生分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这样不仅让他们在快乐中领会了这篇文章的主旨,掌握了剧中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策略
语文课外活动丰富多彩、趣味十足。它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是学生积极主动、乐于学习语文的一种方式,是消除学生厌学语文的重要策略之一。我们不妨两周开展一次语文课文活动,活动不宜过多,但讲究“新与趣”如走进图书馆读书活动、诗歌朗诵、书法、成语接力等比赛活动;也可以开展猜谜语、说相声、演小品、演课文剧等活动。这些语文课外活动无不像一群蜜蜂在花丛中嬉闹、像一群鱼儿在水中嬉戏……无不跳动着欢快的乐章。
参考文献
[1]宋广文.人本主义的教育心理学[J].教师博览,2012,(1)
[2]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1]盛群力,郑淑贞合作学习设计浙江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