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厝”叠“楼”

来源 :风尚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bola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独特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和显著的历史人文特点以及长期的海上贸易和人员往来,使闽南文化一直与其他外域文化发生交汇和碰撞,形成了一种外向型文化心态与浓郁的海洋文化色彩,既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开创意识和重商务实传统,亦具有多种文化兼容、开放的特征。这些特有的历史传统和地域文化特征不仅对闽南地区传统建筑有着深刻影响,也构成了闽南地区传统建筑从墙面、屋顶形制到材料运用与装饰手法的风格特征。
  要说闽南建筑,就不得不从传统“大厝”说起。
  在厦门,经常会听到“厝”这个字,比如闻名全国的曾厝垵。厝指代的是“房屋”或“家”。 “大厝”即指闽南地区最具特色的传统建筑——“官式大厝”。官式大厝是“红砖的墙面,花岗石的运用,曲面的屋顶 艳丽的装饰”、“护厝式的平面布局”、“以合院为中心,在两侧建护厝,左右拼接沿横向发展”。“合院”(闽南地区指“深井”或“天井”)是官式大厝的核心,“护厝”是其向两侧发展的方法与特色。因带有“官式”二字,故起初应是一种“官家”的宅邸,且建筑形制之高,在古代甚至有僭越之嫌。今天遍布闽南地区的“大厝”却让闽南人萌生了一种天然的自豪感: “到厦门看红砖厝”——厦门知名的文史学家龚洁老先生这样招呼;“咱厝人”成为闽南人共同的自称;“千金买厝,万金买厝边”则为闽南人处理邻里关系的一个准则。可以说,红砖砌成的“大厝”是闽南人的精神家园,它已经成为闽南人对于“故乡”的条件反射。
  于是,在家乡,闽南人赚了钱就要“起厝”(意指盖房子)——有“厝”才有家,才有落脚的地方,这也是“厝”这个字给闽南人的一种安定感。或许,当初入闽的中原人,在战乱频仍的年代里,也做着继续奔波的打算,故“厝”也有“暂停”、“暂住”的初衷,无论大厝再“大”,也是一层的平房。而一旦生活安定,打算长期停留,就有了另外一种的建筑——“楼”。
  说到“楼”,其闽南语发音与“留”一致,我们或许可以猜测,当时的先人们,已经做好了长期逗留的准备,所以安心盖起了楼房。今天,在闽南地区,有两种与“楼”有关的建筑形式——“洋楼”与“骑楼”。确切地说,这两种建筑形式,并非完全不同的建筑类型,二者之间有相互的包含关系。
  洋楼,闽南俗称“番仔楼”,相当部分都是当年的华侨回国建造。这些建筑有零散分布,亦有密集成群的,是了解各个时期闽南籍华侨活动、商贸往来、历史文化的难得的素材,更是研究闽南近现代建筑历史的活史料。清末建筑的番仔楼多为红砖民居,本土化的程度较高,民国以后则各式混凝土质的洋楼大量出现。而有着“万国建筑博览”美誉的鼓浪屿,其上华侨所建的住宅,大部分都属于典型的闽南洋楼。
  现代意义上的骑楼最早起源于印度的贝尼亚普库尔(Beniapukur),是英国殖民者首先建造的,称之为“廊房”。这种欧陆建筑与东南亚地域特点相结合的建筑形式可以挡避风雨侵袭,挡避炎阳照射,造成凉爽环境,因此在东南亚十分风靡。大约在鸦片战争后,不少从南洋回来的华人建商铺经商,把异国他乡的建筑形式用在本地建筑上,骑楼这种“商住合一”的居所应运而生。这种建筑下做商铺,楼上住人,其跨出街面的骑楼,既扩大了居住面积,又变成与顾客的共享空间,既可以遮风挡雨,让顾客倍感舒适,又拥有精致考究的店面,成为闽南极有特色的建筑。
  从“搭寮”到“起厝”,进而演化为“叠楼”,闽南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家宅建造的热情。为了建一间像样的厝,闽南这片土地上的人,辛勤劳作,甚至漂洋过海去打拼。所谓的“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正是这种观念的驱使,导致上世纪20年代大量华侨汇款的涌入,也直接地影响了闽南地区的城市建设,才逐渐有了今日之厦门,今日之闽南。
其他文献
掌控乐祺酒吧气氛的,永远会是现场乐队。所以一进大门,文艺腔调是迎面而来的,整个酒吧被一团浓稠的光晕包裹着。这团光晕,是爱音乐的人会喜欢的。  乐祺的常驻乐队,是在厦门待了12年的X-OVER。X-OVER的成员来自菲律宾,摇滚爵士乡村流行样样精通,时不时还会秀一下中文甚至闽南语歌,字正腔圆。听到中文歌时,酒吧总经理夏志翔偶尔会让X-OVER“故意”唱出外国腔来,而不是毫无破绽地原音重现。“有的时候
期刊
刚见过厦大里芙蓉湖的小儿女情态,步行两分钟,就能看到南普陀寺的放生池。僧与俗的距离仅百步之遥,“古朴和摩登并存,小和尚与大学生相邻”。但是与高等学府相似,作为一个著名的佛教圣地,南普陀寺也算得上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黄埔军校”。  寺庙里初秋的池塘已显现出一派成熟明媚的光景,粉嫩的荷花不多,倒是荷叶历历在目,阳光下一片圆融碧绿,不由得想到曾在这里讲经弘法的弘一法师的一首佛偈:“我到为植种,我行花未开。
期刊
被誉为“海上花园”的城市厦门,与万国建筑同样引人注目的就是各式各样的教堂,40余家教堂,分布在市区与鼓浪屿,静在山间,动在市井,几乎走过几条小巷子,就可以看到或大或小的一座教堂,而每家教堂,都是教徒们洗涤心灵的场所。  在鼓浪屿住了半个世纪的何丙仲,近年来才迁回居厦门岛内,他热衷于明清历史和闽南文化的研究,说:“从晋代到唐五代,有很多的人移民到福建,也就带来了很多宗教文化。”  厦门传教第一人  
期刊
近来微博正流行这么一句话:想毁掉一个地方,最好的办法就是国庆旅行。刚刚过去的长假仍像昨晚的喧嚣一梦,拥挤的人潮让许多深爱旅行的人们望而却步。十月已过,大地渐入萧条。抓住这秋天的尾尖,来厦门一游,也是件足以慰藉心灵的事。  静谧主旋律  如果把厦门的客栈看做人物,其出身可是各有特色的:有的如雅士,喜欢弄花弄草,颇有田园隐幽之趣,如毓园旁的绿岛小院——前院种满了碧绿的滴水观音、凤凰树、三角梅。也有拥有
期刊
蒿志强:牧师,厦门基督教两会总干事。1969年生于内蒙,毕业于南京金陵神学院。  鼓浪屿,一个1.78万平米的小岛,与厦门隔海相望。  岛上纵横交错弯弯曲曲的小路,虽然有陈列着琳琅满目商品无数的商店,每天过往游客动辄上万,却依然能显出它的平和安逸。在黄色红色黑色等各种不同颜色的建筑中,一眼就能看见白色或砖石色、顶部带着十字架的教堂。  牧师蒿志强在这座小岛上已经生活了25年,伴随着潮涨潮落,他孜孜
期刊
喜欢一座城市,每个人总有着属于自己的不同理由。但归根结底,总逃离不了美景与美食这两大诱惑。美丽海岛的厦门,秀外慧中悠闲沉静让人沉迷于中自不必赘言。美食更是无可挑剔,每座城市都有属于这方水土的地道美食,最能代表厦门美食自然是海鲜,最能体现海鲜“鲜味”的莫过于厦门的海鲜大排档。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厦门的食肆排档,菜肴间少不了的就是林林总总各色海鲜。品种繁多、门类多样、口味繁复的不同海鲜,完美展示了这
期刊
在闽南和潮汕一带,人们都把茶叶称为茶米。为什么叫茶米?意思是说在人们生活中茶与米都显得同样的重要。厦门人很早就认识到饮茶有益人体健康。现在不但多数家庭皆设具品饮功夫茶,在全市各个角落还设“茶桌仔”、早茶店和茶艺馆。厦门本岛虽然没有生产茶叶,但却是我国最早由海路出口茶叶的重要港口,是当时闽台茶叶贸易的集散地,地理环境上的这个机遇,使得这个南方小城形成了品茗斗茶的习俗。  1940年代,仅厦门市区,经
期刊
厦门,我们所在的城市,这个适合居住的海滨小城,近十多年来慢慢穿上了“最小资、最文艺”的外衣。这件外衣,以大海为底色,小岛为材质,绣上“鼓浪屿”这个logo,辅以“家庭旅馆”、“咖啡馆”、“杂货铺”等文艺配件,即便如某些人所说这个城市文化底气不足,但就形式感上来说,也不负“文艺之城”的盛名。更何况,厦门的文艺,质量十足,“质”或许见仁见智,但“量”上,厦门的文艺据点之多是足以令质疑者吃惊的。  一个
期刊
下午五点从签售会现场突围而出,十分钟后,林峰打头,身后跟着助理和化妆师旋风般冲进影棚。老朋友般跟现场工作人员点头招呼,第一时间发现并走入化妆间,开口的第一句话便是:“要拍的第一套服装在哪里?”没有闲聊、没有休息,拍摄中间换装和补妆时间每次不会超过五分钟,保证面对镜头的每一个表情都是鲜明而完整的——一个高强度、高质量的系列拍摄在预定好的一个小时内顺利结束。  原来要赶回TVB香港拍摄现场,拍摄九点开
期刊
坐下来打字之前,我从阳台收下晒了一个星期的腊肉。  今年厦门的秋风不错,腊肉被晒得滴下乳白色的猪油,切开两薄片,橙红色的肉质纹路透明晶莹招人喜爱,隔着白米饭蒸香软了乘着热气腾腾一口吃下会有幸福到外太空的感觉。  在来厦门之前,我从来没想过我的生活里还会有晒腊肉这个选项。除了晒腊肉,我的生活里还多了很多前所未有的事情:刻橡皮章,做天然发酵面包,学泡茶,上法语课,弹钢琴,跑马拉松,跳肚皮舞,种了满阳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