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跟踪调查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启示

来源 :教育前沿·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i1234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做好毕业生质量反馈工作,加强毕业生离校后的跟踪服务与管理,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及其综合评价。2007年11月至12月,株洲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专人对05﹣07届的毕业生和部分用人单位进行了跟踪调查和走访。通过跟踪调查,找出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以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步伐,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和座谈会形式为主,辅之以非正式的交谈。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部分用人单位和校外实训基地、召开毕业生座谈会等方式,共调查用人单位273个、毕业生885人。现将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调查情况汇总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调查主要从工作能力、敬业精神、文化素养、专业技能、创新意识、适应能力、团队协作、思想表现、职业道德等9个方面入手进行调查。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247份。调查结果汇总显示,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比较满意。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工作能力和思想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毕业生的文化素养较高、有较强的团队精神、有较强的敬业精神。但毕业生的创新意识、职业道德、适应能力和专业技能与用人单位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同时,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培养要求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我们在对毕业生个案进行调查的同时,还对毕业生比较集中的单位,通过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了解毕业生的整体情况。调查结果汇总表中显示,用人单位认为高职院校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创新协作等方面的能力。
  
  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调查情况汇总
  
  调查发现,毕业生对现在所从事的工作满意的约占25%左右,对工作不满意或很难说的不到10%,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现在的工作基本满意。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调查,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741份。
  调查情况综述
  (一)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从座谈会和非正式交谈的情况看,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院培养的学生政治素质高,业务过硬,工作中吃苦耐劳,勤学好问,上进心强,很多都是基层单位的业务骨干和业务能手。但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突出表现在择业目标模糊、就业期望值过高、工作稳定性差、创新意识不强、专业理论不扎实、缺乏实践能力等方面。用人单位强调,随着人才竞争的不断加强,用人单位不仅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建议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有针对性地安排一些与专业紧密结合的实用性的选修课程,提高毕业生的应变能力、动手能力、公关能力、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服务意识等等,使毕业生能尽快胜任工作岗位要求。
  (二)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评价
  从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毕业生对学校的教学工作总体评价基本满意,但也存在不足。从座谈会反映的情况看,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表现在教学上就是教师只教会学生“是什么”和“怎么做”,而对事物的产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认识不深,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高职教育不应只是教会学生某项技能,而应重在“树人”。在教会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和能力的提高。
  2、社会实践少,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和能力的锻炼
  培养过程中安排的实习环节较少,建议学校应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实际操作能力。精心组织多种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到实际工作中学习工作经验,锻炼工作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3、部分课程设置不合理,与实际有一定差距
  建议学校做好市场调查和论证,优化课程,准确定位培养目标。专业的设置应以市场为导向,多开设一些市场上需要的、实用性较强的课程;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应尽量贴近生产实际,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还应进一步加强,不断更新。
  4、教学设施不足
  毕业生反映,部分专业的教学设施和实训设备缺乏、落后,图书资料尤甚,应增加这方面的投入。
  调查结果对我们的启示
  通过本次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我们深受启发。根据调查过程中了解到的情况,以及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后,建议学院应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加快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一)结合市场需求,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高职院校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质量的社会适用人才。把办学定位建立在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上,逐步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准确定位培养目标,着重培养“灰领阶层”,即具有现代观念、现代技术,能从事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的应用性专门人才,以不断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市场需求。
  1、立足市场设专业,实现“产销”适路
  专业设置既要着眼于学院的办学条件,更要着眼于社会需求,要避免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脱节。根据市场变化,适时增加新专业。由于社会需求的不确定性,要不断进行专业的调整与改造,如专业外延的扩大、专业内容的整合、专业方向的拓展等。一些复合型专业正在高职院校出现,如“会计/企业管理”、“电脑艺术设计/企业策划”、“商务英语/酒店管理”等,都充分体现了从专业设置切入,力求实现“产销”链接的办学思路,值得借鉴。
  2、立足岗位设课程,进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整合
  课程设置既要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素质,也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调整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进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整合。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引进企业参与到学校的专业建设中来,把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优化课程体系。
  3、立足就业抓教学,毕业设计与就业安置有机结合
  改变传统方式,将毕业设计环节放到企业中进行,推行毕业设计、顶岗实习和就业安置的“三合一”。毕业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并结合工作实践完成毕业设计,一方面学用紧密结合,知识技能直接与实际运用接轨,另一方面也作为企业接收安置毕业生的考察过程,实现双赢。
  4、提升师资水平,强化双师技能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培养高质量的学生。由于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和培养目标不同于普通高校,所以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也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师资建设的核心目标。
  5、实行多证书制,增强学生就业能力
  实行多证书制度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性和实现培养目标的要求。高职院校要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加强实践教学,实施多证制教育,开办各种技能培训,逐步将多证培养制度化,使学生毕业时持有毕业证、技术资格证上岗,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6、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素质教育是一项以知识传授、方法训练、能力培养和精神陶冶为实践内容的综合性系统工程,素质教育观念必须贯穿于专业教育、学科教育。学生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在社会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要求学校坚持和加强素质教育。通过书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等多种途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突出办学特色,拓宽就业渠道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立品牌,以创新求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把企业全程参与办学作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全面提升高职教育与企业结合的紧密程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拓宽学生就业途径。
  1、加强校企合作,进行订单培养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校企合作办学,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企业提供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并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结合岗位需求组织理论教学及实训,实行订单式培养。学校坚持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创新办学模式,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展之路,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实现学校、学生和用人单位的“三赢”。
  2、建立实习基地,缩短工作适应期
  密切校企关系,建立与企业合作的长效机制,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不但解决了学校场地、资金、设备、师资等实习实训条件有限的矛盾,还能了解企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把学生岗前实习与就业安置有机地结合起来,缩短学生的就业适应期,实现了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
  3、加大宣传力度,建设就业市场
  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创造了良好的就业环境。走出去,请进来,密切校企联系,进一步沟通供需信息,拓宽就业渠道。要继续加强就业无形市场的建设,加大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力度,充分发挥网络的平台作用,开拓毕业生网上就业市场。
  4、借助校友力量,拓展就业空间
  走上社会的优秀毕业生,不仅是对学校的一种广告宣传,更是学校的一笔巨大财富。成立校友会,加强与校友间的联系,增强他们的爱校情结,争取与校友所在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就业基地,搭建就业平台,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三)加强就业指导,健全就业工作机制
  高职院校应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就业教育超前,就业工作长抓不懈”的工作思路,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认清就业形势,教育和引导毕业生准确定位,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就业后发展”的就业观。毕业生就业工作是高校“一把手工程”,抓好这一工程要从建立与健全就业工作机制入手,进一步强化毕业生就业的服务体系。
  1、认真分析就业形势,转变学生就业观念
  对高职院校毕业生而言,就业的主要渠道在基层,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一线岗位,这是符合实际的。学校应教育毕业生端正就业态度,不好高婺远,不挑肥拣瘦,先就业再择业,把初次就业的立足点放在基层,到一线去寻找自己的就业机会,在平凡的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健全就业工作体系,营造全员参与氛围
  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把手工程”建设,健全领导主抓、部门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校内就业工作体系。对就业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形成全校上下互动、齐抓共管、制度健全工作局面。确保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按照有关文件精神定编制、拨专款、下任务、抓考核,这是保证就业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
  3、搭建信息服务平台,确保信息渠道畅通
  加强就业网站建设,完善就业网络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就业网站的信息发布、职业测评、远程面试、网络招聘、政策咨询和业务指导的功能,提高求职效率,降低求职成本。建立网上、网下结合内外畅通的就业平台,让学生实习有基地、毕业有去向、就业有选择。同时,要形成完善有效的信息发布渠道,确保就业信息的畅通。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面对激烈的竞争,毕业生容易产生盲目从众、攀比嫉妒、缺乏自信、自卑焦虑、怀才不遇等心理误区,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在开展健康择业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的基础上,注重进行就业心理疏导。组织必要的就业技巧训练,通过讲座、辅导、模拟应聘等,端正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加强心理素质训练,使毕业生能够正确对待新形势下的择业与就业,树立自信心,客观地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通过有针对性的就业心理咨询,帮助毕业生克服心理障碍,排除心理危机,走出择业心理误区,消除择业困惑,顺利就业。
其他文献
本刊讯: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该会等单位于4月27日联合召开的全国农村教育发展管理研讨会自开幕词指出:“党的十七大对教育工作提出了光荣的任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落实十七大的任务,我们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教育发展的规律,实事求是,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顾会长指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虽然从全国范围来讲已经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但农
期刊
今年全国各地新课程中考突出“一改三突破”核心    录取方式不再是考分简单相加,在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招生录取三方面取得突破。  相对于去年,今年北京市教育考试院中考命题将变得单一,只命制“课标卷”就可以了。  而去年,全市中考还要命制两套题,一套是针对不参加新课程中考考生的“大纲卷”,一套是针对进入新课程中考的“课标卷”。  像北京市考试院一样,今年全国省或地市级中考命题单位都不再像前几年那
期刊
本刊讯 中国教育部日前宣布,将在10个省份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试点中小学的一至九年级学生将学唱15首京剧经典唱段,并将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国推开。一石激起千层浪,“京剧进课堂”引发了诸多争议。   试点将在今年3月至明年7月期间开展,涉及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东、甘肃等10个省份。  北京市教委体美处副处长王军介绍、为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教育部对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音乐
期刊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要求高校的发展要走内涵式发展的特色化道路,而人们对办学特色的涵义与特征、对核心理念与办学特色关系的认识尚有待于进一步澄清。为此,在对上述问题加以分析的基础上,诠释了高校办学特色核心理念的内涵,即:“四个回归”、“三个学会”、“两个适应”、“一个中心”。    自1999年起,我国普通高校大幅度地扩大招生规模,近两三年高校招生增长幅度虽有所减缓,但总规模仍然逐年上升,这对高校而言是动
期刊
根据行为动力系统运行机制对学困生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学业困难是学生行为动力系统陷入封闭的恶性循环所致。要转变学困生,就要打破他们业已形成的封闭行为动力系统的恶性循环,需要教育者深入了解学困生内部调控系统的活动特点,帮助他们将外在的目标纳入到自我调控系统中,使他们能借助外界援助力量,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实现有效转变。     学习的行为动力系统    个体社会行为是外部环境
期刊
我对荣成市“区域推进德育生活化”课题总的评价是12个字:方向对头、措施得力、成效显著。      方向对头    “区域推进德育生活化”符合德育的本质和规律,符合德育改革的大趋势,符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  大家知道,德育产生于生活。人们在集群生活中,为了相处和交往,需要一种相互承诺,进而要求守信和遵守规则,从中就演绎出一系列的风俗习惯,形成一定的社会舆论。之后,舆论又演变成更大范围的社会意识形
期刊
互动式教学法就是把教师的“动”转化为学员的“动”,让学员参加与到教学中去,变被动为主动,把教师枯燥单调的讲解变为师生之间共同的探讨,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把书本上深奥的理论知识,在轻松的气氛中让学员掌握、理解以达到教学的目的。要使互动式教学法充分发挥作用,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    1、问题的设计,要结合实际    要设计出科学的问题,首先要进行前期调研,摸清学员及现场生产的基本情况,去
期刊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肩负着传播和发展先进文化,提高师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神圣职责,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它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和必然要求。    高校图书馆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    1、高校图书馆是深化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阵地。图书馆是校园重要的文化活动中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期刊
家访是一个学校教育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联系沟通的有效管道。追忆十载教育历程,家访是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时时萦绕在心间。我常想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是否就是我不断前行的动力,也是翔安教育突飞猛进的缩影?  十年前的八月,厦门市内厝中学生升格为完全中学。我与其他6名福建师大的毕业生分配到内厝中学。记得到同安教育局领报到证的时候,有几个同学哭了。踏入校园,四处郁郁葱葱,操
期刊
由日本东京亚洲教育研究所、亚洲教育改革研究会和中国未来研究会教育分会共同倡导发起并与北京国际交流协会、《亚洲教育改革》杂志社、《发现》杂志社联合主办的、以“市场经济与国际化背景下的亚洲教育改革”为主题的“2008亚洲教育改革论坛东京高峰会”于7月14日至16日在日本东京大学隆重召开。来自中国、日本、朝鲜、韩国等国家的教育专家、教授近两百人参加会议。中国参会代表101人,分别来自于清华大学、北京师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