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计识“千米” 实践反思“数学味”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ge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认识千米”这一课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认识了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和米的基础上,通过“走、说、算、数”等多种方式带领学生认识千米,在学生不断质疑、实践、反思中呈现数学味。
  [关键词]千米;数学味;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 29-0006-03
  “千米”是一个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学生无法像学习之前的长度单位那样,借助身边熟悉的工具或物体在“比、量、画”等实践活动中获得对具体长度的认知。对此,可从充满数学味的“课前调查”“课中实践”“课后反思”三个维度,使学生通过走、说、算、数、写、查多种方式积累经验,从而认识千米。
  一、“以问促识”,“数学味”的生活实践
  “千米”是生活中常见的长度单位。学生对于千米有哪些了解或疑惑,是教师开展教学之前应该思考的问题。要求学生在课前从以下三个问题开始学习千米。
  问题1:对千米有哪些了解?
  学生反馈:
  (1)根据字面意思,千米揭示了千米和米之间的单位进率,1千米就是1000米;
  (2)在高速公路的指示牌上有千米,大多用字母km表示;
  (3)在导航软件和汽车行程表上也有“千米”,但单位是“公里”,得出千米又叫公里。
  问题2:对于千米,还想学习什么?
  学生反馈:
  (1)为什么千米这样的单位用在高速公路上?
  (2)有没有比千米更大的长度单位?
  (3)1千米到底是多长?
  问题3:从家到学校,需要几分钟?
  学生通过手机导航软件完整记录了在步行、自行车或汽车不同出行方式下,从家到学校的距离以及所用的时间。
  布鲁纳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親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课前三问,帮助学生联系生活了解千米,积累经验,同时也让教师掌握学生对于千米的了解程度,有助于课堂探究中合理规划时间并确定学习研究的重点。
  二、“以小见大”,“数学昧”的课堂探究
  在课前调查反馈中,学生的疑问之一就是“1千米到底有多长”,那么教学的重点就是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1千米的长度概念。
  1.小分享,以“时间”见“千米”
  课前关于从家到学校的距离和时间的记录,成为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共同交流推想的素材。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教师选取了三个都是步行的例子以地图形式展示:学生1的数据是4分钟步行270米;学生2的数据是7分钟步行504米;学生3的数据是14分钟步行980米。
  对于地图,学生的直观感受是,步行的路程越来越长,所需的时间也随之增加。开车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所用的时间都很长,就说明两地距离很远,那就要用千米来表示两地的距离。这样就巧妙地在比较中解释了学生的课前疑问。
  根据数据推算,学生1要从家走到学校1个来回,再加1个单程就接近1千米,所用的时间是12分钟;学生2只要走1个来回就接近1千米,所用时间是14分钟。通过对比,学生得出“走l千米大约需要14分钟”。
  课堂探究不能止步于结论,还要实践运用。在巧用“百度地图”之后,还可以将结论与“微信运动”结合(微信运动记录的是步数)。课后学生带着手机步行14分钟,通过微信运动显示的数据,得出步行14分钟约1900步,即步行1900步的距离约1千米。
  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发现千米、感受千米、记录千米、推算千米,不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而且在各种信息技术支持下对探究千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小实践,以“人数”量“千米”
  “1厘米长度”借助大拇指指甲的宽;“1分米长度”借助大拇指和食指分开的距离;“1米长度”借助两臂张开,左手到右手的距离。“1千米长度”可以借助人的什么呢?
  为了建立联系,继续助力学生“1千米长度”的构建,教师可带领全班学生在50米的跑道上手拉手并拉直,看看一共需要多少位学生。实践得出,50米的跑道,大约需要40位学生手拉手拉直。学生经历了亲身实践,探究的积极性非常高,很快推算出:500米距离需要400位学生手拉手拉直,1000米距离就需要800位学生;100米距离需要80位学生,1000米则需要800位学生。也就是说,如果是40人的班级,需要20个班级学生一起合作,手拉手后拉直约是1000米。教学到这里,学生都发出了“哇”的声音,感叹1千米的长度。
  第一个是小分享,侧重于应用信息技术,通过记录实际数据并进行推算,帮助学生形成“1千米长度”概念,理解“千米”在公路、河流情境下的应用。第二个是小实践,联系了之前学习的长度单位,借用“身体尺”形成对应长度的表象,1千米也可以通过累加人数,让学生积累经验,在想象中感受“1千米长度”。
  无论是走路还是推算,学生在实践中积累了探究“1千米长度”的经验,从想象到实际,体现数学的探索性。
  三、“以文记感”,“数学味”的反思日记
  经历了多样的实践活动,学生的收获和感受多种多样。为了让探究留下痕迹,使感悟更加深刻,学程单最后是要求学生写一篇数学日记《我心中的千米》。
  学生反馈如下:
  从日记中可以看出,学生开始对于1千米的认知是模糊的:有的学生一开始觉得1千米很短,可是经历了探究、实践、推算之后,重新建立了清晰的1千米长度概念;有的学生一开始觉得1千米很长,究竟有多长,没有概念,通过记录步数,发现原来从家走到情侣园就是1千米,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长;有的学生根据以前学习的质量单位千克用字母表示是kg,得出千米用字母表示是km,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新的疑问——为什么都是以字母k开头呢?
  这个新的问题犹如一块石头投进了平静的湖面:为什么千克、千米用字母表示时,都是以“k”开头呢?学生纷纷猜测。教师鼓励学生先猜想,再自行查资料验证,最终全班交流并解决问题。“千”在英文中是“ki-lo”,字母k来自缩写。学生又有了新的疑问:数学与英语还有联系?……
  美国教育学者卡尔金说:“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计算器和电脑的时代里,孩子们需要具备比以往更强的分析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创造力和灵活性。”教师除了要会熟练运用先进技术助力学生探究数学知识以外,更要能根据所得的结论去分析并应用。及时记录探究后的感受,也是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方式,这不但能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也能增强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整个认识千米的过程,学生经历了解决问题、实践验证、内化感悟、思考新疑、再解决问题,这不正是“千方百计”认识千米,处处都是数学么?
  (责编金铃)
其他文献
[摘 要]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以“长方体的认识”这一课为例,从学生的操作入手,通过一系列扫描活动,为培养学生基本活动经验提供了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二维码;长方体;活动经验;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5-0032-02  史宁中教授指出: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让学习者会用数学的眼光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课堂教学越来越提倡“变教为学”,即在教学中科学地设计任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自觉深入探索知识内核,在解决旧疑问的同时产生新的问题,以此实现“育人为本”的教学宗旨。  [关键词]变教为学;育人为本;年、月、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8-0048-01  针对“年、月、日”课程,传统教学过
[摘 要]解题策略多样化,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也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画图、列表、假设等策略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解题的思路和策略多样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关键词]解题策略;发散思维;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8-0036-01  课程标准指出:“鼓励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比”的意义  1. 直接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生活中的比”。先给同学们介绍一位21世纪最杰出的帅哥,有图为证。(先出示老师自己一张标准尺寸的照片,学生大笑,然后逐张出示按照不同比例变化后的照片)  师:观察这些照片,你有什么发现?(生答略)  2. 研究照片长与宽之间的关系  师:为了便于研究,我们把这些照片都放到方格纸中。(点击课件,隐去照片,出示长
教学前思:  “乘法分配律”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是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将其活化为数学现象,然后让学生展开探究,经历思维的提炼过程,从而自然直观地发现并运用规律。课堂中,大多教师忽视乘法分配律的形成过程,而单从技能培养、教学目标两个方面进行教学,然后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规律。这样教学,导致学生对规律一知半解,破坏了数学思维的完整性。如何让学生由生活情境进入数学化的思维中,再从数学表征中抽象出规律,这是我在
[摘 要]简约数学是特级教师许卫兵的数学教育思想。许老师在“可能性的大小”教学中设计了简单再现、简单改变、简单尝试等情境,让学生在质疑问难中获得感悟,从而掌握数学知识。其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却又意蕴深远,给学生以精神的享受,心灵的慰藉。  [关键词]简单;智慧;建构;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5-0081-02  简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将模型思想确定为十大核心概念之一,并指出:“数学教学应注重发展学生的模型思想。”通过教学“用括线和‘?’表示实际问题”的实践与思考,引导学生在运用括线和“?”表示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实际问题的构成,不仅能运用数学符号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建立数学模型,而且能自觉地用模型思想去分析、解决问题,提高低年段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 模型思
[摘 要]为了让学生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同时经历探索数学的过程,体验“做”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设计各类数学活动。而在实际教学中,虽然教师对数学活动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但总会出现一些不期而遇的“意外”,这些意外往往是由于学情分析不准,或问题指向不明,或素材提供不当等造成的。教学中教师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遇见预设的精彩。  [关键词]意外;预设;数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
[摘 要] 教与学,教是为了学,教师就应该教学生学。以“圆的认识”的教学为例,教师以案导学、以学促学、顺学而导,让学走在了教之前,让学生教学生,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效对接,切实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圆的认识;以案导学;以学促学;顺学而导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2-0023-02  教师“教”的出发
一、问题缘由  前不久,听一位教师执教“三角形的认识”一课,在突破让学生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教学重点时,她是这样设计的:将男女生分成两组进行比赛,分别拉一拉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拉完后让学生谈谈有什么感受,同时思考为什么电线杆的支架不设计成四边形而设计成三角形。学生经过交流讨论,最后得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特性。应该说,这样的设计,课堂是热闹的,学生是高兴的,仿佛充分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思想。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