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方法论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理论素质,树立“发展是第一要义”的世界观。同时,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观察和处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问题,形成“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人
作者简介:郭婉绯, 1984年2月出生,汉族,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学部教师 硕士研究生。【中图分类号】G40-05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076-02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为指导,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一重要论断是对于科学发展观理论地位的明确阐述,也是对今后长期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有力号召。科学发展观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内涵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要以人为本为核心,形成“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牢固确立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思想正在成熟、学业正在发展、心理正在稳定、品质正在养成过程中的大学生;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是高校学生思想教育课的出发点、落脚点。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落实以人为本,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以育人为本,以人为本与以育人为本是统一的,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的好方法。在教学目标上,要反映学生的成才目标和发展需要;在教学内容上,既要与时俱进,又要客观、全面、辩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要促使学生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参与能力,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在教学效果评价上,要注重学生的参与,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通过转变学生的思想,进而转变他们的行为,使之在符合学校纪律、教学要求的前提下,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劳动等,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平等相处,增强他们的自主意识和民主参与意识提高自律意识,从而使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样的效果才真正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
2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系统工程
科学发展观倡导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学习和贯彻这一精神,就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系统工程,进行周密的构想和安排,体现全面性、整体性、协调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
所谓全面性、整体性,就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整体发展,促进大学生知识、能力、人格全面提高。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追求。教师应当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人格塑造融为一体,用正确、生动、丰富的科学理论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精神状态、人生态度施加积极的影响,把大学生培养造就为胡锦涛同志所希望的“四个新一代”,即“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所谓协调性、系统性,是指发展要有协调性、均衡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个多因素的动态的复杂系统,是一个综合教育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有效地配置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资源,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外诸要素的有机结合,并产生综合效应。
用科学发展统领整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必须实现“七个结合”,即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相结合、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系统教学与专题讲授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育人相结合、学生课堂理论教学成绩和课外行为表现相结合、思政教师的理论研究和思政工作者的工作研究相结合、思政教师课内教学效果的考核和其课外对学生的引导和示范作用的考核相结合。
所谓可持续性,是指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不仅要着眼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前发展,而且要着眼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持长远发展;不仅要着眼于大学生现实利益,而且要着眼于大学生的终身受益。
为此,一是要求进一步健全教学单位的设置和管理,各高校要设置直属学校管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具体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任务。二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高校應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合力。三是引导学生在注重今天发展的同时,立足长远发展,在关注现实利益的同时,树立远大目标,树立终身学习和勇于创新的观念,努力促进学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全面、系统工程,它不仅是专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任务,还是包括专业课教师、学生会、研究生会以及各种学校社团的责任。另外,更要充分发挥学校的党团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把优秀大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通过对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提高党性修养,使他们在广大学生中起到骨干带头作用。
3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必须掌握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正确处理好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等各方面的关系。
第一是深入研究和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到学科的高度来进行建设。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紧密联系,是一个双向受益的过程。在这种紧密联系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将不断得到学科建设的有力支撑,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础更为宽厚、扎实。同时,学科建设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过程,又会有力地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身的发展。二者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第二是要正确处理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之间的协同性,搞好内容的衔接与配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体现了综合性、整体性的要求。所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协同性研究,使各门课程既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又保持各门课程相对的独立性,明确每一门课的功能定位和内容界限,避免交叉与重复,才能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优势。
第三是要抓住教师队伍建设这个关键,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人才保证。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师德好、素质高的要求,把握数量和质量两个重点,抓住引进、培养、留住、用好几个环节,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入口关、使用关、提高关;要根据新课程设置方案和教学任务,调整、优化教师队伍,配备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学术带头人或学科带头人培养、骨干教师培训、学历提升、全员培训、课程培训、社会实践、進修访学等,分别纳入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要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表彰奖励机制,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统筹兼顾还要兼顾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就是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实际问题指的是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如学习问题、生活问题、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等。如果仅仅依靠空洞地讲大道理,只会引起大学生的厌烦心理。只有把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有说服力。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寓教于生活,使大学生置身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浓厚氛围之中。
4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理念
一方面加强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质量、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另一方面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可以邀请全国的专家学者组织专门的研讨会,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出的前瞻性的理论和预测,从而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持续性、科学性的工作。减少决策中的失误,使有限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获得最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报告 新华网
[2]黄丹,胡俊涛.略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之原则[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5).
[3]陈一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启示[J].传承,2007,(7).
[4]王雯姝.论科学发展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代内涵的丰富和深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0).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人
作者简介:郭婉绯, 1984年2月出生,汉族,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学部教师 硕士研究生。【中图分类号】G40-05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076-02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为指导,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一重要论断是对于科学发展观理论地位的明确阐述,也是对今后长期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有力号召。科学发展观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内涵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要以人为本为核心,形成“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牢固确立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思想正在成熟、学业正在发展、心理正在稳定、品质正在养成过程中的大学生;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是高校学生思想教育课的出发点、落脚点。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落实以人为本,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以育人为本,以人为本与以育人为本是统一的,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的好方法。在教学目标上,要反映学生的成才目标和发展需要;在教学内容上,既要与时俱进,又要客观、全面、辩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要促使学生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参与能力,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在教学效果评价上,要注重学生的参与,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通过转变学生的思想,进而转变他们的行为,使之在符合学校纪律、教学要求的前提下,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劳动等,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平等相处,增强他们的自主意识和民主参与意识提高自律意识,从而使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样的效果才真正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
2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系统工程
科学发展观倡导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学习和贯彻这一精神,就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系统工程,进行周密的构想和安排,体现全面性、整体性、协调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
所谓全面性、整体性,就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整体发展,促进大学生知识、能力、人格全面提高。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追求。教师应当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人格塑造融为一体,用正确、生动、丰富的科学理论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精神状态、人生态度施加积极的影响,把大学生培养造就为胡锦涛同志所希望的“四个新一代”,即“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所谓协调性、系统性,是指发展要有协调性、均衡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个多因素的动态的复杂系统,是一个综合教育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有效地配置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资源,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外诸要素的有机结合,并产生综合效应。
用科学发展统领整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必须实现“七个结合”,即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相结合、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系统教学与专题讲授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育人相结合、学生课堂理论教学成绩和课外行为表现相结合、思政教师的理论研究和思政工作者的工作研究相结合、思政教师课内教学效果的考核和其课外对学生的引导和示范作用的考核相结合。
所谓可持续性,是指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不仅要着眼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前发展,而且要着眼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持长远发展;不仅要着眼于大学生现实利益,而且要着眼于大学生的终身受益。
为此,一是要求进一步健全教学单位的设置和管理,各高校要设置直属学校管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具体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任务。二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高校應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合力。三是引导学生在注重今天发展的同时,立足长远发展,在关注现实利益的同时,树立远大目标,树立终身学习和勇于创新的观念,努力促进学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全面、系统工程,它不仅是专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任务,还是包括专业课教师、学生会、研究生会以及各种学校社团的责任。另外,更要充分发挥学校的党团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把优秀大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通过对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提高党性修养,使他们在广大学生中起到骨干带头作用。
3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必须掌握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正确处理好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等各方面的关系。
第一是深入研究和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到学科的高度来进行建设。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紧密联系,是一个双向受益的过程。在这种紧密联系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将不断得到学科建设的有力支撑,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础更为宽厚、扎实。同时,学科建设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过程,又会有力地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身的发展。二者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第二是要正确处理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之间的协同性,搞好内容的衔接与配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体现了综合性、整体性的要求。所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协同性研究,使各门课程既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又保持各门课程相对的独立性,明确每一门课的功能定位和内容界限,避免交叉与重复,才能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优势。
第三是要抓住教师队伍建设这个关键,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人才保证。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师德好、素质高的要求,把握数量和质量两个重点,抓住引进、培养、留住、用好几个环节,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入口关、使用关、提高关;要根据新课程设置方案和教学任务,调整、优化教师队伍,配备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学术带头人或学科带头人培养、骨干教师培训、学历提升、全员培训、课程培训、社会实践、進修访学等,分别纳入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要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表彰奖励机制,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统筹兼顾还要兼顾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就是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实际问题指的是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如学习问题、生活问题、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等。如果仅仅依靠空洞地讲大道理,只会引起大学生的厌烦心理。只有把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有说服力。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寓教于生活,使大学生置身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浓厚氛围之中。
4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理念
一方面加强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质量、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另一方面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可以邀请全国的专家学者组织专门的研讨会,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出的前瞻性的理论和预测,从而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持续性、科学性的工作。减少决策中的失误,使有限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获得最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报告 新华网
[2]黄丹,胡俊涛.略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之原则[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5).
[3]陈一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启示[J].传承,2007,(7).
[4]王雯姝.论科学发展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代内涵的丰富和深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