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题的背景分析——为什么
(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学生缺乏空间想象能力,较复杂的形体难以理解透彻,而“图形与几何”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脱离生活实际。《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新课标的阐述表明,学生的学习必须基于生活,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二)国内外的现状述评
1.国内研究现状
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洛社中心小学在“九五”期间研究过“构建生活教育模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课题。
2.国外研究现状
杜威提过“教育即生活”。最近国外又提出“做学”,强调以“做”(实践)带学习,他们的研究给我们启示:数学应走向生活,走向实践。
二、课题的实践探究
(一)核心概念解读
“数学生活化”是指在生活教育理论、素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是一种将数学教学从生活中来,在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中展开,再运用到生活中去的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界定
一是考虑农村小学的师资水平和学生学习起点;二是要发挥农村小学的大自然的优势,为学习所用,促进发展。
(三)课题的理论依托
主要参考课程标准的相关理论,引入“范希尔夫妇”的“几何思维水平”知识理论体系,用于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水平。
(四)研究目标的确定
1.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
(1)发展学生空间觀念,促进学生主体发展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2.反哺教师专业成长为辅
带领老师们经历研究的过程,体会课题研究的实际做法,促进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提升,反哺教师专业成长。
(五)研究内容的梳理
“图形与几何”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分析——教学的基本理念和主要内涵——课堂教学基本策略和课堂基本教学模式的研究——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成果——效果如何
(一)研究课堂,建构并创新课堂基本模式
1.课堂引入生活化
图形与几何,本来就与生活联系紧密,为此,我们的教学就立足生活实际引入。如教学《圆的认识》,我们就从如何画圆引入,有的用瓶盖画圆,有的用打桩画圆,但是这些都有缺陷,还可以如何画圆呢?就此引入圆规,开展教学。
2.课中探究生活化
如何建立公顷、平方千米等大单位在学生头脑中的表现呢?我们发挥了农村的优势,利用综合实践课,带领学生来到田野,开展了实际的测量,有了直观表象的认知支撑,学生对于这样抽象的概念有了很好的感悟与体验。
3.课尾拓展生活化
学习了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我们引导学生把视野引导到生活中去,采集了大量的生活素材,如农田面积的计算,木匠师傅制作家具的运用等。拓宽了视野,也就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实现了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数学化。
基于课堂实践,建构生活化教学基本模式。
1.新知探究课
其基本结构是:生活引入,激起思考——提出问题,主题探究——应用新知,解决问题——联系生活,认知升华。如《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等一类的教学。
2.练习提升课
其基本结构是:复习旧知,沟通联系——联系生活,设计练习——互动交流,促进提升——总结梳理,推动发展。如学习完圆的这个单元,我们开展了对于圆的知识的应用和圆文化的探究。
3.复习整合课
其基本结构是:复习梳理,形成体系——应用知识,学以致用——总结提升,拓宽视野。如《圆柱与圆锥》的整理和复习,先学让生整理本单元学习过的知识,再巩固应用,查漏补缺,最后总结发展学生思维。
4.实践体验课
其基本结构是:复习相关知识,明确活动要求—开展实践探究与体验—梳理实践所得—汇报交流。如“公顷、平方千米”实际测量课、给学校设计绿化用地等实践课就是实践体验课的基本课型。
(二)成功引入“几何思维水平”知识理论体系
成功引入范希尔夫妇的“几何思维水平”知识理论体系,并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了有效的教学评价,激活数学教学,使图形与几何教学实现了新的突破:“从直观水平——整体认识几何对象;描述水平——通过几何性质认识几何对象;理论水平——利用演绎推理证明几何关系。”这种评价推动了几何核心素养的培养。
四、研究成果与推广
(一)培养一批优秀教师,整体带动学校师资与教学水平的提高
通过课题研究,反哺教师专业成长,一批教师逐渐成为学校、镇、市级教学骨干。其中2013年郭春燕老师被评为市小学数学第一批教学能手,2015年姚映笑老师被评为市小学数学第二批教学能手,黄见华、张杏芳、香志良、罗月芳、叶玩如、香伟成等老师被评为镇小学数学教学骨干教师。
(二)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转变学习方式,发展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空间能力
课题研究立足教材、立足学生、立足学校,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明显增强,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成就,学校学生学业成就逐渐提高,逐渐缩小了与兄弟学校的差距。
(三)形成了课题成果集与课题研究报告
课堂教学出现不少优秀课例,如香志良老师课例《圆的认识》、黄见华老师课例《平行四边形的认识》、香伟成老师课例《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等。教师的教学论文撰写水平也在不断提高。2016年李伟祥老师撰写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探究》在《学校教育研究》(《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教育版)2016年第2期发表。其他老师多个优课微课获市级奖励,多篇相关论文、教学案例获镇级以上奖励。教师几何概念教学水平得到提高,形成相关的研究报告成果集。
(四)成果梳理,辐射兄弟学校
我们注重“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向先进学校取经,邀请专家指导,镇教学视导、组织骨干教师送课,与结对帮扶民办学校进行交流,活动内容与课题相结合,邀请他们交流经验和研讨,接纳他们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研究方向。开展相关活动共同交流探究,不断实践研究、分析总结,不断探讨出合适的有效的教学模式,既发展了自己,又惠及他人。
(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学生缺乏空间想象能力,较复杂的形体难以理解透彻,而“图形与几何”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脱离生活实际。《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新课标的阐述表明,学生的学习必须基于生活,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二)国内外的现状述评
1.国内研究现状
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洛社中心小学在“九五”期间研究过“构建生活教育模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课题。
2.国外研究现状
杜威提过“教育即生活”。最近国外又提出“做学”,强调以“做”(实践)带学习,他们的研究给我们启示:数学应走向生活,走向实践。
二、课题的实践探究
(一)核心概念解读
“数学生活化”是指在生活教育理论、素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是一种将数学教学从生活中来,在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中展开,再运用到生活中去的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界定
一是考虑农村小学的师资水平和学生学习起点;二是要发挥农村小学的大自然的优势,为学习所用,促进发展。
(三)课题的理论依托
主要参考课程标准的相关理论,引入“范希尔夫妇”的“几何思维水平”知识理论体系,用于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水平。
(四)研究目标的确定
1.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
(1)发展学生空间觀念,促进学生主体发展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2.反哺教师专业成长为辅
带领老师们经历研究的过程,体会课题研究的实际做法,促进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提升,反哺教师专业成长。
(五)研究内容的梳理
“图形与几何”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分析——教学的基本理念和主要内涵——课堂教学基本策略和课堂基本教学模式的研究——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成果——效果如何
(一)研究课堂,建构并创新课堂基本模式
1.课堂引入生活化
图形与几何,本来就与生活联系紧密,为此,我们的教学就立足生活实际引入。如教学《圆的认识》,我们就从如何画圆引入,有的用瓶盖画圆,有的用打桩画圆,但是这些都有缺陷,还可以如何画圆呢?就此引入圆规,开展教学。
2.课中探究生活化
如何建立公顷、平方千米等大单位在学生头脑中的表现呢?我们发挥了农村的优势,利用综合实践课,带领学生来到田野,开展了实际的测量,有了直观表象的认知支撑,学生对于这样抽象的概念有了很好的感悟与体验。
3.课尾拓展生活化
学习了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我们引导学生把视野引导到生活中去,采集了大量的生活素材,如农田面积的计算,木匠师傅制作家具的运用等。拓宽了视野,也就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实现了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数学化。
基于课堂实践,建构生活化教学基本模式。
1.新知探究课
其基本结构是:生活引入,激起思考——提出问题,主题探究——应用新知,解决问题——联系生活,认知升华。如《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等一类的教学。
2.练习提升课
其基本结构是:复习旧知,沟通联系——联系生活,设计练习——互动交流,促进提升——总结梳理,推动发展。如学习完圆的这个单元,我们开展了对于圆的知识的应用和圆文化的探究。
3.复习整合课
其基本结构是:复习梳理,形成体系——应用知识,学以致用——总结提升,拓宽视野。如《圆柱与圆锥》的整理和复习,先学让生整理本单元学习过的知识,再巩固应用,查漏补缺,最后总结发展学生思维。
4.实践体验课
其基本结构是:复习相关知识,明确活动要求—开展实践探究与体验—梳理实践所得—汇报交流。如“公顷、平方千米”实际测量课、给学校设计绿化用地等实践课就是实践体验课的基本课型。
(二)成功引入“几何思维水平”知识理论体系
成功引入范希尔夫妇的“几何思维水平”知识理论体系,并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了有效的教学评价,激活数学教学,使图形与几何教学实现了新的突破:“从直观水平——整体认识几何对象;描述水平——通过几何性质认识几何对象;理论水平——利用演绎推理证明几何关系。”这种评价推动了几何核心素养的培养。
四、研究成果与推广
(一)培养一批优秀教师,整体带动学校师资与教学水平的提高
通过课题研究,反哺教师专业成长,一批教师逐渐成为学校、镇、市级教学骨干。其中2013年郭春燕老师被评为市小学数学第一批教学能手,2015年姚映笑老师被评为市小学数学第二批教学能手,黄见华、张杏芳、香志良、罗月芳、叶玩如、香伟成等老师被评为镇小学数学教学骨干教师。
(二)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转变学习方式,发展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空间能力
课题研究立足教材、立足学生、立足学校,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明显增强,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成就,学校学生学业成就逐渐提高,逐渐缩小了与兄弟学校的差距。
(三)形成了课题成果集与课题研究报告
课堂教学出现不少优秀课例,如香志良老师课例《圆的认识》、黄见华老师课例《平行四边形的认识》、香伟成老师课例《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等。教师的教学论文撰写水平也在不断提高。2016年李伟祥老师撰写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探究》在《学校教育研究》(《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教育版)2016年第2期发表。其他老师多个优课微课获市级奖励,多篇相关论文、教学案例获镇级以上奖励。教师几何概念教学水平得到提高,形成相关的研究报告成果集。
(四)成果梳理,辐射兄弟学校
我们注重“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向先进学校取经,邀请专家指导,镇教学视导、组织骨干教师送课,与结对帮扶民办学校进行交流,活动内容与课题相结合,邀请他们交流经验和研讨,接纳他们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研究方向。开展相关活动共同交流探究,不断实践研究、分析总结,不断探讨出合适的有效的教学模式,既发展了自己,又惠及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