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

来源 :云南教育·高等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dmangra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以实践和创新为重点,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并重,构建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体系。用新的机制和体系培养创新人才,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1 与时俱进,理性思考创新人才的内涵
  创新人才就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其核心是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知识、经验、技能、能力和个性品质等诸多方面,我们可以把创新人才构成要素简要概括为知识、能力、素质这三大要素。
  1.1 掌握的知识丰富。从创新的概念我们可以发现,创新是在前人或他人已有或未发现、发明的基础上进行的。也就是说,知识是创新的重要基础。高校培养创新人才首先要培养掌握丰富知识的人,包括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而且掌握的知识越多越好。但高校在有限的时间内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这就要优化知识结构,尤其要使学生具备学习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1.2 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范畴是很广泛的,对于创新人才,首先是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并且会运用知识是创新的基础条件。当然,这还不够,还要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进行创造性劳动的能力。有创造性思维才能创造新思想,才能有创造性的脑力或体力劳动,才会出现创造性的成果。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创新能力的核心环节。这就要求学校对学生要注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创造性工作能力的培养。
  1.3 具备的素质全面。创新需要创造性工作,创造性的工作需要人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需要具备艰苦顽强的工作作风,有时还要富有灵感和灵活性,要有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在构成创新人才的要素中,还有比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东西,它对于学生接受和获取知识、提高和发挥能力有决定性影响,这就是“素质”。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诸多方面。这就是说,高素质的人,其素质必须全面,不具备全面素质的人必然影响其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影响其能力的正常发挥。所以,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培养具备全面素质的人。
  2 转变观念,走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而创新的核心是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21世纪的竞争首先是创新人才的竞争。面对新世纪的新特点,教育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紧跟时代的步伐,大力培养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振兴,国家兴旺发达,赢得全球化条件下平等获益的机会。因此,高校必须以实践和创新为重点,构建完善的创新人才教育培养体系。
  2.1 教育现状呼唤创新教育。当前,我国教育特别是中小学过分注重知识灌输,忽视科学方法的培养,升学制度束缚了学生主动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过于统一的教育管理模式,抑制了学校的自主创新和竞争力,限制了科学教育内容、方法和目标的多样化、创造性和灵活性。尽管素质教育讲了多年,也有了一些突破,但从社会到学校,从教育行政领导到校长、老师,从家长到学生,为数不少的人并不了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只晓得读好书、考高分、升大学。学生死记教材应付考试,思维受到束傅。一切围着考试、升学转,教师死教书,容不得学生的不同意见,更容不下反对意见;学生死读书,只会记忆背诵,不会收集、处理信息,不会思考、质疑,基本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创新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必须改革与教育发展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和广大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树立新的人才观,把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作为对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创立新的人才培养体系。
  2.2 创新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首先涉及的是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国家的教育方针确立了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目标。在这个前提下,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也要与时俱进。在办学指导思想上,要提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要求。在培养目标上,要坚持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只有从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的高度,提出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才能确保学校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同时,从总体上把握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方向和科学性。
  2.3 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教育制度。创新教育制度应包括办学制度、招生制度、考试制度、评价制度、人事制度、管理制度和学制等方面的创新。没有制度创新的保证,创新人才的教育培养必然流于形式。我们不可能要求对现有的教育制度特别是基础教育来一个彻底的变革,那样做,搞不好会带来教育的灾难,但在制度方面进行某些创新则是完全可行的。如招生制度,可以在不改变现有的中考、高考制度的条件下,作一些改革,考题侧重测试学生的创新能力,某些重点大学重点专业也可直接对所招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面试,为考生构建升学直通车。又如学制,从小学到大学均可实行学分制,学分学满即可升级,还可鼓励跳级。考试制度应从有可能扼杀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方面进行改革,如大学规定学生每年写一篇富有创意的研究论文或提交与学科内容相关的创新材料,作为评定学生该学科学分的依据。在教育评价制度方面,应构建创新教育评价体系,如以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个性诸要素和谐发展为实绩,作为评价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和教师的主要指标,以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
  2.4 教育者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对教育者来说,所谓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是要全力以赴,通过教育,促使学生心灵深处的创新需要转变为现实,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进而发展成为一个创新者。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期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师要树立创新教育观,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相信他们人人都能成才,人人都有创新的潜能。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这一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拥有这8种智力,只是程度不同和组合不同而已,而这8种智力并没有优劣之分,都可以通过教育得到发展。这给我们启示:所有孩子只是在智力结构上有所不同,但都是有发展前途的,教育者的任务就是为他们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新型的教育活动和优良环境的影响,促进他们自身能力的发展。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只在于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发掘并指引这些智能的发展。在教育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多为学生提供有利于某种智能发展的条件,那么,几乎每个人都能在某些智能的发展上取得很好的效果。然而,我们的许多教师只注重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而对其他能力的培养却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因此,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创造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是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提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理念,并提出了实施创新教育的“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说;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解放儿童的时间,不逼迫他们赶考,使之能学习自己渴望学习的东西。陶行知的创新教育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和实践。
  3 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学校要围绕教育“三个面向”,从办学思想、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师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入手,建立一种全新的培养创新人才体系。
  3.1 优化知识结构,创新学科课程体系。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首先体现在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上。例如,高校、中等职业学校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就要对现有学科专业进行改革和改造。其重点是两个方面:一是根据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需要,创建新的学科专业,包括现有学科专业通过交叉综合或分化产生新的专业。二是按照学科专业的新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新需要进行改造,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从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出发,不论是新建还是改造的专业,都要体现宽口径的要求,拓宽专业面,增强专业的适应性。当然,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主要载体是课程,特别是知识结构的优化,应当通过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优化来保证。创新的课程体系应该突出时代气息,反映科技和学科的最新发展。学科专业的交叉复合、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合理比例、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都要通过课程和课程体系来体现和规范。能否实现通才教育、因材施教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课程和课程体系的弹性和包容性。所以,创新专业和课程体系是构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安排要从单纯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转变为综合性、创造性人才培养,从专门化、职业对口的人才培养转变为多样化、适应性强的人才培养。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落实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
  3.2 大学教育可向中小学延伸。这里所说的延伸主要是指在中小学开设创新思维、创新技术课,由大学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到中小学开课,介绍国内外最新科技动态和发展方向,让中小学生尽早接触科技发展的前沿信息,把学习基础知识和培养创新技能、形成创造个性结合起来,把促进创新素质发展作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中小学要与一些大学签订协议,充分利用大学的智力资源,合作开办学科特色班,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开辟一条新路。
  3.3 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与创新活力。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与创新活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学校要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废除课堂教学中不科学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教师在教学中,既要传授给学生必要的知识点和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又要抓住其中的情感、意志、道德、人格、心理等非智力因素进行有效的教育,让学生会学、会想、会用,善学、善想、善于创新。中小学在课程改革中,要努力开发校本课程,编写出符合学生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材,把创新精神渗透到教材中。同时,开设创新思维、创新技术课,用大量生动活泼的创新故事、创新事例来激发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热情。
  3.4 虚功实做,提高德育实效。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除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感知能力,独特的创新思维外,最重要的是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古今中外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如居里夫人、爱因斯坦、钱学森等,无不具有高尚的情操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因此,德育工作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打破“假、大、空”的做法。教育学生要从爱家、爱校做起,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敢于从实际出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面对我国教育的现状,要千方百计想办法,开拓一条超常规的创新教育发展之路,踏踏实实地落实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
其他文献
包装设计作为一门系统的专业课程,在其他省份的高校中已逐渐普及,尤其被沿海和同处西部的四川、重庆等包装行业发达地区的高校所重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包装行业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沿海地区出口业发达,因此包装设计作为提升产品附加值的必须途径,其重要性早已确定。如:四川与重庆自古出好酒,聪明的四川人看到了包装产业对川酒出川走向世界的积极作用,包装印刷厂,器皿生产厂如雨后春笋般带动了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包装
期刊
云南高校面向东盟国家招收留学生工作起步较早、发展迅速。因云南固有的地域优势,使其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为云南高校面向东盟国家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招收留学生创造了便利条件。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十多年间,云南高校积极面向次区域地区开拓高等教育市场,汉语教学和国际汉语推广工作成绩显著,高等教育输出逐渐形成产业化态势,现已建成中国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和汉语师资培训等面向东盟国家的人力资源开
期刊
内容摘要: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既包括知识技能的掌握、思考和学习的能力等,还包括人际交往的能力。高职学生大多懂得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但不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这是造成其人际关系问题的主要原因。提高人际交往技能的途径包括切实做到尊重他人和平等待人、诚实守信、宽容理解等,还包括语言和非语言交往艺术。  关键词:高职学生 人际交往 技能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
期刊
摘要:本文研究了形象记忆与知识构建的关系,平面图形与形象记忆的关系,平面图形创作对知识构建的作用,并列举了相关案例及研究结果。对于引导学习者自主构建知识,在提高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效果和学习者对知识点的构建记忆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形象记忆 平面图形 知识构建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08Y0292)    1 问题的提出  20世纪以来,学习者知识构建的重要性已经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七种琵琶轮指技法,除扇形轮是为了引出拳形轮以外,其余六种均是常见的、最基本技法,即拳形轮(全轮)、四指轮(半轮)、三指轮、划轮、长轮、扫轮等。除要正确掌握手型特点外,还要注意手指间的配合、协调,以求得音色的优美和谐。  关键词:琵琶演奏 轮指技法 手型要点 音色效果    琵琶的轮指技法有三十余种,由于轮指都是由五个手指协调奏出,所以轮指技法堪称琵琶演奏技法中最特殊的,也是
期刊
摘要:体育器材是完成学校体育教学的物质基础,也是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的物质保障,它对是否能保证课程标准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农村小学体育器材的配备达标率低,本文旨在新课程“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从理论上对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健身功能和适宜的标准进行深层地探讨和研究,进一步完善其理论体系。找到最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效的激发小学生的运动兴趣,有利于小学生养成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关
期刊
在我们说话写作时常常要求有条理,讲究逻辑,但偏偏有人会“自相矛盾”。这是为什么?  因为他们运用了一种特别的修辞手段“oxymoron”,即“矛盾修饰法”。“Oxymoron”一词出自希腊语,意为“pointed foolish”,作为辞格,是把通常互相矛盾的两个词语结合在一起的修辞法。胡曙中先生在谈到它的作用时,说:“提示一件事物的矛盾性,把一对反意概念的词语放在紧密的语法联系之中,虽然从表面来
期刊
摘要:加强语文教学是语文教改的当务之急。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研究,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励教育;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电化教学;注重字、词、句、重要语段的教学和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等方面探讨语文阅读教学。  关键词:阅读教学 学习兴趣 激励教育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主要渠道,也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开发思维的重要途径。因
期刊
摘要:在高校体育教育模式及许多方面尚未成熟之际,中国成功的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将面临的是一个更加开阔的国际市场。同时,这也意味着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将在“入世”所带来的“利”与“弊”中大浪淘沙,寻求发展。  关键词:“入世” 中国高校体育教育 影响    2001年12月11日,中国签署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文件,正式成为“WTO”的第143个成员国,可以直接与世贸组织1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互惠的教
期刊
摘要:体育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国内外专家的研究表明,经济发展越迅速,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明显。针对云南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现状,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的时机还不成熟,但探究培育贫困地区体育消费市场的渠道,为全面发展体育产业创造有利条件,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健词:培育 体育消费市场 体育产业 贫困地区    1 体育消费与体育消费市场  体育消费主要是指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