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童话剧游戏中提高幼儿的创新意识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xsa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在游戏中获取愉悦的心理体验的同时,也可以在情商、智商、行为等多方面得到锻炼,促进其全面发展。童话剧是学前儿童最喜欢的游戏形式之一,幼儿在童话剧中通过角色扮演,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是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良好途径,对儿童的发展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本文中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激发主动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强化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幼儿创新积极性;开展以幼儿为本的多样化评价方式,激发幼儿创新的成就感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通过童话剧游戏提高幼儿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童话剧  游戏  幼儿  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8-0022-02
  幼儿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游戏是幼儿自我发展的主要途径,幼儿园童话剧游戏情境的创设也越来越多样化,童话剧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形式,也是适合这一阶段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游戏之一,它对开发儿童智力,培养儿童想象力,创造力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锻炼儿童的意志,让孩子融入集体生活。那么如何使得幼儿在童话剧游戏中主观能动性、创造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让幼儿真正体验到童话剧游戏带给他们的快乐、使孩子们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呢?
  一、创设良好的环境,激发主动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良好的环境能够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还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在不适宜的游戏空间里会觉得压抑从而束缚了其情感的表达。童话剧游戏的开展本身对于空间有一定的要求,不同的空间环境会给游戏本身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大面积的精心布置的空间环境会让孩子赏心悦目,更容易调动起孩子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尝试打破班级界限,实现同年级跨班共享游戏区角。这种方式打破了一班一个游戏角的狭小空间,最大限度的扩充了游戏开展的空间,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进来,也为很多大型童话剧的开展奠定了条件。游戏中幼儿才是真正的主人,童话剧游戏中必须要及时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需要,以充分尊重幼儿意愿为根本基础,在幼儿的积极主动参与下丰富游戏相关主题,使得游戏的趣味性更加明显,增加游戏对幼儿的吸引力。这时幼儿才能真正对童话剧中某个角色产生兴趣,愿意并主动投入到游戏中去,他们的积极性才能真正被调动起来。
  二、强化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幼儿创新积极性
  幼儿应该是整个童话剧游戏的主角,从道具设计、制作到现场表演都应该由幼儿的参与和主导。幼儿园要充分尊重幼儿的自主性,为幼儿设置专门的选材区,购置一些环保、创意的游戏材料放置在指定区域供幼儿挑选。幼儿还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制作一些道具, 在制作过程中,幼儿首先出谋划策想出了服装店需要些什么服装,设计各种漂亮的款式和美丽的装饰,接着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采取生生合作、师生合作都可以,共同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转化成游戏中需要的道具形象,让幼儿能够创造自己想象的角色形象。教师在游戏中不是高高在上的领导者,幼儿才是游戏的主角,教师只是在关键能够有一定提示和帮助的辅助者角色,因此在游戏进行中要为幼儿留足充分的表现空间,在游戏中体验随机应变的感觉。如果游戏中确实遇到困难无法克服如幼儿忘词的情况,教师可以给一点小小的引导和提示,充分发挥孩子的创造力和自主能动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提升。
  三、开展以幼儿为本的多样化评价方式,激发幼儿创新的成就感
  游戏之所以能够得到小朋友们的喜爱和推崇,不仅仅是因为其活泼新穎的形式,极强的参与性,更在于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精神层面的满足和愉悦感。由此可见在游戏结束后老师可以让幼儿进行自我评价,说出自己的看法,这不能成为教师的“独言堂”,也要鼓励幼儿在班集体中大声分享自己在童话剧游戏中的情感体验,不仅如此还可以进行学生之间的互评,幼儿可以畅所欲言提出自己对同伴的意见和看法,对游戏设置的建议等。教师进行专业评价时要科学考量,多方观察,在不同的环节给予相关评价,对幼儿的情绪、状态给予相关的评价,就某一环节中的具体表现给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评价不是简单的批评也不是简单的表扬,要有一定的深度能够真正促进幼儿进步。总之,教师在幼儿进行童话剧游戏时作用十分重要,教师的语言、动作都要表达出对幼儿的鼓励和肯定。教师的语言也要积极向上,最大限度的调动幼儿参与童话剧游戏的积极性,激发表演欲。
  参考文献:
  [1]宋洁.角色游戏、创意体验——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实施策略探析[J].才智,2019(22):142.
  [2]林银菊.浅析如何在自主性游戏中培养幼儿创新意识[J].才智,2019(01):155.
  作者简介:
  林婷婷(1984-),女,汉族,福建省厦门人,专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幼儿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幼儿户外游戏,不仅仅是单轨道:不仅仅是整齐划一,也要个性多元;不仅仅是单兵作战,也要合作协商;不仅仅是技能技法,也是人文滋养。为此,幼师应有高度的警觉——觉察到幼儿的心田中长满荒草时,不仅仅是口头上加以教育,更重要的把品性教育和户外游戏结合起来,就像盐融进汤中那么自然,那么不知不觉,以此更好地滋养幼儿。  【关键词】幼儿教育 户外游戏 个性多元 合作协商 人文滋养  【中图分类号】G613
期刊
【摘要】本文以北京农学院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学科竞赛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阐述了以学科竞赛为驱动的“四步走”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学科竞赛 人才培养模式  【中圖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8-0019-01   教育部、财政部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高教[200
期刊
【摘要全脑开发教育又称“全脑教育”或“右脑开发”(因为右脑能力占大脑能力的90-95%以上)。是指对人脑的左右脑同时进行开发和训练;是通过全面启动右脑建立左右脑的第二次协同训练。关于全脑教育,最早的脑科学研发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开始的,经过一系列的发展,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罗杰·斯佩里博士通过割裂脑实验,证实了大脑不对称的“左右脑分工理论”。  【关键词】全脑教育 右脑开发 幼儿  【基金项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和推进,当前我国的教育教学系统迎来了全面的发展与变革。特别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师对于如何设计全新的教学方法,如何设计全新的教学理念,如何设计全新的教学标准看得极为重要。旨在通过该方法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不断发展与提升。而且,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从始至终都是小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单元。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对整个小学教学的基础都有着
期刊
【基金项目】本文为甘肃省教育教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中华传统文化与幼儿教育融合的实证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7]GHB2167)。  【中图分类号】G6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8-0021-02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与发展的灵魂,也是文明得以延续的根基。人们的精神与智慧都需要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获得繁衍与发展的营养。在幼儿园开展中
期刊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化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测绘发展进程中,信息化测绘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计算机、GPS、遥感、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快速进步,使得摄影测量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完全由数据和信息所掌控的时代,其应用领域的范围也随着信息化的进程不断扩大。
期刊
【摘要】中国书法艺术就是以汉字为素材的造型艺术,汉字是汉民族的文化创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汉字凝结历史文化信息和中国人的感情色彩。中职教师必须传承文化,培养学生审美;彰显文化,发展学生个性;弘扬文化,健全学生意识。打造内涵丰富的微课堂。  【关键词】中职书法 传统文化 文化审美 文化個性 文化意识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自筹课题《基于弘扬传统文化的
期刊
【基金项目】本文系莆田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立项课题“创设多元化生活体验场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PTJYKT18093)的阶段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8-0001-02  日本著名幼教专家高杉自子在《与幼儿们共同生活:幼儿教育的原点》一书中,提出“幼儿园是幼儿的生活场”的观点。幼儿的学习是通过直接感知、亲
期刊
【摘要】在当今的时代里,社会各界都很重视幼儿教育。通常情况下,人类的很多行为习惯都是在幼儿时期形成的。因此,在人的一生中,幼儿时期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通过相关的实践工作表明,利用角色游戏能够有效的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本文就如何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了相关的阐述与分析。  【关键词】角色游戏 培养 幼儿 良好 行为习惯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中华民族繁荣富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书法艺术不仅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粹之一,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淡化,反而愈加熠熠生辉、光彩夺目。不仅如此,书法的欣赏水平和创作水平也应同时进行提高,教师需要不断提高对书法艺术的重视程度,清楚认识到现如今书法艺术的发展现状,不断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精粹。因此,本文在分析书法教学的现状和意义的基础上,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