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理念的更新,学生的心理健康、个性成长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时效性的重要举措。”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面临职业竞争和就业的压力,他们在自我表现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学习生活等方面产生心理困惑或问题。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重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预防心理疾病,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学生人格的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而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心理健康的人对生活充满希望,以积极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有积极进取而又现实可行的生活目标,在生活中多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学校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预防心理疾病,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学生积极心理健康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重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教育对象的心理发展特点,以人的向善性为价值取向,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从正面培养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防治各种心理问题,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处在人生接近成熟的过度期,从生理上来说,他们正处于进入青春期向成人化发展的时期,心理上,他们自认为已经长大,能处理好生活中的许多问题。生理的变化,意识的独立倾向使品德发展呈现迅速与动荡的特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总结:青少年在青春期能健康地渡过,将对他今后的人生,今后在家庭角色意识和责任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能养成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的良好学习习惯,能拥有正确的择业观,先就业后择业;鼓励学生与人真诚交往,与人为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体味到爱与被爱。能正确认识自己,随时有“机会是为有准备的人而准备的”的心理准备,时时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成功与失败,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生活的挑战。
二、提倡素质教育,应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素质”是指人的体质、品质和素养,是判断一个人能否胜任某项工作的起点,是决定并区别绩效差异的个人特征。素质教育重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全面开花”,把几项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素质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教育活动,它追求学生素质即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并注意在一定共同要求的基础上对学生因材施教。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促进人格健全发展。
在举国上下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学校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取向从关注学生问题转到关注学生积极品质,对人性持积极评价的取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它的对向在指向问题学生和学生问题的基础上,特别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它着重强调:激扬生命活力、分享欢乐幸福;开发内在潜能、增强心理免疫力;学会面对适应、提高生活学习效能;自我扬长避短、开发多元智能。应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能影响和发展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积极心理健康,教师先行,引领学生
心理健康的标志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自我心理的调适者,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教师不仅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体,可以积极地影响学生,同时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客体,受学生积极心理的影响;学生不再仅仅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客体,同时也是主体,可以挖掘自身的潜能影响教师。
(一)教师拥有健康的心理,可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
心理健康的老师,对教育充满激情,教学中为人师表,尊重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鼓励着学生。
(二)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到学生学习态度和身心的发展。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学生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三)培养积极教师,关注学生心理。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客观评价自己;正确认识和对待失败;改变消极思维模式,乐观对待生活,愉快接受生活的馈赠,提升人格魅力。“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学生时时都在关注着教师的言行举止,培养教师积极心理健康,有助于学生积极健康心理的培养。教师要“以心灵唤醒心灵,以智慧启迪智慧,以人格塑造人格”,需要教师情真意切地为学生着想,能让学生从教师的言语中感受到教师所说的都是内心流露——水管里流出来的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爱心教育,感恩教育。教师的行为也影响着学生的行为,“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在与人相处中,让学生感受到“香水洒在自己身上,别人也能闻到香味”,做到“教胜于教”。积极健康的心理影响到学生心灵的健康。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全面提高整体素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会合作与竞争,有助于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参考资料:
1、《人格教育论——青少年的人格培养》/许惠英著、——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4
2、《教育学》/张燕镜主编、——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出版, 1991、2(1993重印)
3、《教师与学生心灵的对话》/李亚平编著、——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
4、《教育心理学纲要》/韩进之主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2(1993、2重印)
5、《教育心理学》/张大均主编、——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004、4重印)
关键词心理健康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而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心理健康的人对生活充满希望,以积极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有积极进取而又现实可行的生活目标,在生活中多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学校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预防心理疾病,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学生积极心理健康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重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教育对象的心理发展特点,以人的向善性为价值取向,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从正面培养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防治各种心理问题,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处在人生接近成熟的过度期,从生理上来说,他们正处于进入青春期向成人化发展的时期,心理上,他们自认为已经长大,能处理好生活中的许多问题。生理的变化,意识的独立倾向使品德发展呈现迅速与动荡的特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总结:青少年在青春期能健康地渡过,将对他今后的人生,今后在家庭角色意识和责任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能养成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的良好学习习惯,能拥有正确的择业观,先就业后择业;鼓励学生与人真诚交往,与人为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体味到爱与被爱。能正确认识自己,随时有“机会是为有准备的人而准备的”的心理准备,时时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成功与失败,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生活的挑战。
二、提倡素质教育,应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素质”是指人的体质、品质和素养,是判断一个人能否胜任某项工作的起点,是决定并区别绩效差异的个人特征。素质教育重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全面开花”,把几项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素质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教育活动,它追求学生素质即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并注意在一定共同要求的基础上对学生因材施教。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促进人格健全发展。
在举国上下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学校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取向从关注学生问题转到关注学生积极品质,对人性持积极评价的取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它的对向在指向问题学生和学生问题的基础上,特别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它着重强调:激扬生命活力、分享欢乐幸福;开发内在潜能、增强心理免疫力;学会面对适应、提高生活学习效能;自我扬长避短、开发多元智能。应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能影响和发展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积极心理健康,教师先行,引领学生
心理健康的标志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自我心理的调适者,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教师不仅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体,可以积极地影响学生,同时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客体,受学生积极心理的影响;学生不再仅仅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客体,同时也是主体,可以挖掘自身的潜能影响教师。
(一)教师拥有健康的心理,可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
心理健康的老师,对教育充满激情,教学中为人师表,尊重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鼓励着学生。
(二)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到学生学习态度和身心的发展。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学生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三)培养积极教师,关注学生心理。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客观评价自己;正确认识和对待失败;改变消极思维模式,乐观对待生活,愉快接受生活的馈赠,提升人格魅力。“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学生时时都在关注着教师的言行举止,培养教师积极心理健康,有助于学生积极健康心理的培养。教师要“以心灵唤醒心灵,以智慧启迪智慧,以人格塑造人格”,需要教师情真意切地为学生着想,能让学生从教师的言语中感受到教师所说的都是内心流露——水管里流出来的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爱心教育,感恩教育。教师的行为也影响着学生的行为,“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在与人相处中,让学生感受到“香水洒在自己身上,别人也能闻到香味”,做到“教胜于教”。积极健康的心理影响到学生心灵的健康。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全面提高整体素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会合作与竞争,有助于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参考资料:
1、《人格教育论——青少年的人格培养》/许惠英著、——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4
2、《教育学》/张燕镜主编、——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出版, 1991、2(1993重印)
3、《教师与学生心灵的对话》/李亚平编著、——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
4、《教育心理学纲要》/韩进之主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2(1993、2重印)
5、《教育心理学》/张大均主编、——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004、4重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