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词中的“读”与“品”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wei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古词这两颗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最璀璨的明珠,以凝练的语言、深邃的意境、真挚的情感,备受人们的喜爱,如何让这份民族文化瑰宝为学生所接受?如何拉近古诗词与现代生活的距离?一次次的尝试,令我一次次感受到:古诗词的教学难度无疑比教学现代汉语写成的诗文要大的多,倾盆大雨式的题解、填鸭注入式的串讲……使古诗词教学常常走入误区,始终无法博得学生心灵的认同。
   但是一次偶然的尝试让我惊喜的发现,在古诗词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合理地安排读写结合环节竟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今天,我就结合《西江月》一课,谈谈我是怎样在古诗词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的。
   一、初读
   在古诗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读”作用,使 “读”,贯穿于古诗教学的全过程,成为理解、背诵古诗的重要手段。1、初读古诗,感知内容 这一步以学生自学为主,主要任务是: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了解大意。具体要求是:①读准字音,正确停顿,流利地朗读古诗。②联系前后诗句想一想字词含义,或查字典理解疑难字词(难度大的字词,教师预先指导)。③整体把握,试说大意。 有的古诗涉及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特定的时代生活内容,初读时,教师可适当地介绍作者的生平和历史背景。2、细读古诗,理解诗句 这一步主要引导学生理解字词含义,区分古今词义及词序,弄清诗句的意思。教师必须要求学生逐字逐句认真阅读、认真思考。3、精读古诗,领会意境 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研读,这是古诗教学的关键一步。这一步教师要善于启发想象和联想,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教学《西江月》,在疏通字面,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巧设这样的问题:①词人在“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这么恬静的景物中,会想到什么?②“你想象一下“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幅画面。这体现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二、品读
   1、借助画面明诗意,让语言更具体丰满。
   《西江月》这首词描写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一片诗情画意,优美动人的景色、恬静宜人的气氛,充满了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词中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山村生活气息,画面感极强。因此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借助画面和书中的注释自己读懂这首词。这样做抛弃了繁琐古板的分析和诗句的死记硬背,让学生在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中,用心感受“这是一幅怎样的村居图”?
   借助插图,学生轻轻松松地就读懂了这首词,感受到了这是一幅美丽、宁静、幸福的村居图,为后面的改写做好了铺垫,让语言更具体丰满。
   2、运用想象悟诗情,让语言更细腻富创造。
   本课自然之景与和谐生活有机交融,相得益彰。在学生结合画面及书中注释读懂词句含义之后,我便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走进这生活画卷,入乎其内,徜徉其中,使文中之境成为学生心中之境、口中之言。使内容更充实,使语言更细腻,更富创造性。
   “明月、惊鹊、鸣蝉”本来是山村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词人把他们组合到一个画面里,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在教学中我抓住“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引导学生想象“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这样不仅让学生更充分感受到这里的清新、朴素之美,还能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两三点雨山前”是本篇词作的“留白”处,也是后两句的过渡。这一句写出了大雨即将到来的匆忙,生动传神。在这种情况下,词人会怎么做呢?又会出现哪些惊喜呢?教学中我让学生结合全词内容,以及生活常识来回答这道题。这样,不仅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让学生体会到词人的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
   在此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作者人生经历更深一层品味这首词。对此,可设计一个这样的问题:这一首明白如话的小词,一不用典,二不发议论,而是采用白描的手法,清新活泼,摇曳多姿,描写出一幅山村夏夜悠闲恬静的画面。为什么诗人将乡村生活写得如此令人向往?学生经过反复诵读、品读,就会明白辛弃疾是把和平宁静的农村同污浊倾轧的宦场对立起来的,他在官场里遭受排挤迫害,而在农村可以得到暂时的慰藉,寻求精神的寄托,正如他的朋友陆游说的那样:“农家乐农家乐复乐,不比市朝争夺恶。”正是在这种复杂情感的促使下,辛弃疾才写出了像《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样轻快活泼的农村词,也只有联系作者的身世遭遇和思想抱负,我们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这类词的妙处。
   通过朗读、想象,学生已不知不觉把自己融进了这美丽、和谐的山村生活中,此时我鼓励学生把这首词改编成一篇现代白话文写下来。这样一来,除了让学生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能让学生深入体会到古诗的意境之美,感觉到古诗的精彩。
   总之,古诗词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内容、方式方法有很多,我今天说到的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走进古诗词,细细推敲诗中的每一个字都蕴涵着丰富的写作内涵。潜入古诗,与作者对话,挖掘其深层思想,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及相关故事,都是学生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进行这方面的尝试、探索,期待着大家的帮助与指导。
其他文献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课堂提问既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门教育艺术。课堂提问是否有效,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优劣与成败。而合理的“提问”既是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催化剂,也是诱发学生登入科学殿堂的先导,更是促进学生探索真理的动力。下面就针对语文教学的课堂提问谈谈看法:  一、课堂提问要遵循的原则  (一)精心设问,目标明确  提问既是教学的
期刊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越来越感觉自己走入迷雾中,前面有层层障碍,让我疑惑,让我迷茫。  一、事倍功半的知识教育  我们的学生“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晚”,从早上5点半到晚上10点半,除吃饭上厕所之外,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啃书本做习题,书山题海中他们学到了本领,我们很欣慰,可真是这样吗?  马上中考的学生了,试卷做了一大摞,我想学生该有能力自己去分析,自己找到问题的症结,自己能够对症下药了。于是在一次做了一
期刊
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教育者和组织者。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然而构建和谐的班级关系,协调好以下各方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一名管理者,他首先更是一位教育者,他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开阔的知识视野和精湛的专业知识。高尚的道德是磁石,广博的知识是基础,班主任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才能紧紧地吸引住学生,从心理上让学生折服。其次,作为班级的主要管理者,班主任面对的
期刊
唐代诗人李商隐一生坎坷,命运多舛。李商隐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正如崔珏《哭李商隐》一诗云:“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而作为诗人的他又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下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在李商隐的众多诗歌中,最能代表李商隐创作个性的是大量“无题”诗的创作。在这些诗歌中,李商隐用隐晦含蓄的语言、迷茫朦胧的意境再现了自己不幸的人生遭际,悲剧性情感充斥其中。下面主要就李商隐无题诗的内容进行分析,体验蕴含于其中
期刊
这些年,常常有学生(尤其是初一的学生)问我:“老师,文言文怎么这么难学呀?”面对学生的提问,作为任教多年的语文教师,我也曾经感到疑惑:“是呀,在我们老师眼里,很简单的文言文,对有些学生来说为什么就这么难学懂呢?文言文真的就这么难学吗?”  有人说:“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美好的语言文章”。而在初学者眼里,文言文就像天书,晦涩难懂。这也许是因为文言文是古代的一种书面语的原因吧。不过,学生要学懂它,还
期刊
现在的初中生年龄大多在13—16周岁之间,都是90后的孩子,他们好奇心强,对世界充满了新鲜感,敢说敢做。他们不喜欢“日出而学日落而息”的三点一线的单调、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如果说教学是一把钥匙的话,那么在教育教法之上还有一把总的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对每一堂课都充满期待,这就需要教师多下功夫,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班级、不同性格、不同教学内容,围
期刊
又到教学《范进中举》了,上课之前很久,我就开始犯愁,怎么上好呢?还是以老三段?(人物、情节、环境),这样的上法,不仅速度慢,而且方式陈旧,别说学生不喜欢,我自己也上着没劲儿!可是,老式的上法也有它的优点,比如,结构清晰,知识点全面等,更要命的是,我无法战胜已经有的思想桎梏,无法跳出这个教学模式、教学框框!  就在我陷入思维困境之时,一个学生对胡屠户的提问让我茅塞顿开,于是我决定将第一课时定为对胡屠
期刊
文言文是历史的瑰宝,是当今社会的宝贵财富。在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中,要想达到引导学生欣赏文中美的内容和特点,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的目的,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下面是我自己总结的几点文言文教学方法,仅供参考。  一、利用学案,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提高自学能力  中学课本中的文言文,数量较多,文质兼美,体裁多样,学生学习时有较大困难,容易产生畏学情绪。为了让学生轻松愉快的进入学习,上新课前,教师可以发
期刊
《神雕侠侣》中的主人公杨过是金庸主角中最杰出的武学名家。金庸先生在创作这个人物时,好像有意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成长成才之路。试看:  一、博采众长,先为杂家  杨过所学之博可称金书主角之冠,他博采众长,善于吸纳:集东邪、西毒、北丐、中神通、林朝英、独孤求败的武功于一身,有弹指神通、玉箫剑法、打狗棒法、蛤蟆功、九阴真经、玉女心经、独孤九剑等七大武功。这些武功涵盖武学的各个方面,有掌法、指法、内功、轻功、
期刊
通过总复习,要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初中阶段语文知识的总体结构。这就犹如撒网一样,一定要尽力把网撒开,把“鱼”扣住,还要握紧“提网”的总绳——纲,把“鱼”拉上岸。所谓“纲”,就是现在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所谓“鱼”,就是语文课本中涉及到的全部知识点。要巩固基础知识,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提高效率。为此,教师要回过头来想一想,在三年中传授给了学生哪些知识,每一方面又有多少个知识点,一一做个统计,这样复习起来
期刊